登陆注册
6061500000028

第28章 心灵的尘埃

根据常识来看――无论是精神方面的还是物质方面的――当代人的生活方式里有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我们都生活在一个长期的亢奋状态里。如果我们可以坦诚地面对,并且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话,就很容易看出来。这点是很容易证明的:当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时,我们很快就会变得无聊起来,就像现在我们会发现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要在一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内不做任何事情,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有的人会说,“我们每天都忙忙碌碌,时间利用得很充实,我们为什么要停下来什么都不做呢?”或者其他人也会问:“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当我们即将取得成果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停下来什么都不做呢?”

上面问题的答案是:“当你忙得不亦乐乎并且乐此不疲的时候,你不能停下来什么都不做。”即使你不疯狂地工作,你的工作也能顺利地进行,我们并没有通过停下来什么都不做去打断或推迟它的必要。但是你应该有能力停下来什么都不做,如果任何时候需要你继续进行,你都可以平静而又信心百倍地开始。

没有哪个男人,女人或是孩子真正地了解这种力量,这种对工作和玩耍控制的力量――他们有能力去停下来什么都不做。

如果我们足够留心,足够仔细,足够平静,并且足够敏锐地观察,就会看到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是怎样生活在亢奋中的。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女士,虽然她们没什么事情去做,但却很兴奋的吃着早饭,当告知她们今天的安排时,她们像追逐火把一样兴奋。她们兴奋的标准是如此得低,根本就不知道人们心灵的尘埃是怎样被这些无谓的紧张激起的。

不久前,一个人告诉我,他因为每天要和一个朋友高谈阔论着走去上班而感到疲惫不堪,这并不是什么非同寻常的事。我们每天生活中所处的紧张和兴奋的状态就像在物质世界中我们不断踢起的尘埃一样,每个人都把自己独有的尘埃和他人的尘埃搅拌在一起。

不论是在心理上,道德上还是精神上,我们都会因为自己或是他人踢起的尘埃而打喷嚏,被呛着。就像尘埃落在身上一样,我们怎么才能得到有关生命那清晰而又全面的看法呢?像我们想拓宽视野,而视野却并没有得到拓宽一样,只有心灵的尘埃落定了,我们才能得到想要的观点。还是有一个令人高兴的想法的:当我们知道怎样去生活时,我们心灵的尘埃就会落定。我们的生活习惯会让我们远离他人心灵的尘埃。不仅仅是这样,当我们从自己心灵的尘埃中解脱出来时,别人的心灵尘埃也不可能干扰到我们。透过他们的心灵尘埃,我们能看清他们,我们也能看到包围着他们的尘埃阻碍了他们的进步。在没有尘埃飞扬的地方,我们能够区分尘埃并看穿它。而在尘埃中,我们区分不出任何东西。如果一个人想根据普通的感觉来了解生活的标准,那么对于肉体,心灵和精神来说,适用于它们的最好准则就是让自己平静下来,直到心灵的尘埃落定。

你知道正确的吃饭,呼吸,睡觉和休息的法则,但在充满着兴奋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知识起的作用却很小。你不断地遗忘,遗忘……如果在某一时刻,你认为有更好生活的必要,那么你就会决心按照健康的法则生活,这个状态会持续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月。当体力恢复的时候,你再一次进入兴奋状态。在明了这点之前,你一直被世界上其它的尘埃所蒙蔽。所有这一切只是因为你没有很好地分析这个过程。从来没发现过也不理解什么是平静。

你知道一个明智的母亲来到一个吵闹的幼儿园之后发生的事情吗?在那,她的孩子正兴奋地和几个小伙伴在玩耍,这个母亲被邀请一起来度过一个阴雨的下午。这个母亲看到玩耍中的孩子都处于兴奋之中,夹杂着三两个孩子因为某些愚蠢的小事争吵的声音,他们的小脑袋里想的都是这些事情,幼儿园中满是属于孩子的心灵尘埃。接下来这个明智的母亲会做什么呢?是斥责孩子们,对他们的吵闹感到厌烦和愤怒,而再掀起尘埃吗?不,并不是这样。她先用令人高兴的方式引起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当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时,她让他们安静下来,以便能“听到一根针落地的声音”。孩子们都对这产生了兴趣。第一次,因为庄尼和莫莉动了一下,而没听到声音。这位母亲告诉孩子们安静到能听间针落地的声音是多么的有趣。第二次也因为受了一些干扰而没听到。第三次,孩子们全身心集中到倾听声音上,他们清晰地听到了这个细微的声音。他们又请求这个母亲再试一次,看看他们能否听到。这次托儿所里吵闹的声音落定了,仅仅是通过改变了一下游戏的玩法,给他们讲个故事,这个明智的母亲成功地使托儿所变得安宁起来。

如果想高兴地生活,并保持健康,那么根据简单的常识,我们可以将自己当作孩子一样来学习安静,这样我们就会处于光明和温暖之中了。

首先是让身体安静下来。消化不良会使我们焦躁不安,因此我们必须吃有益于健康的食物,但不能暴饮暴食,要吃的适中。糟糕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会使我们焦躁不安,因为呼吸对血液循环和大脑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增大肺活量,让它能够带来更多的新鲜空气,这样就可以为血液循环提供充足的氧气。当我们平静有节奏地呼吸时,血液就会平静地流动,就像打开了一个渠道,血液可以毫无阻碍地流动,我们的整个神经系统也会慢慢平静下来。

缺乏运动会使我们焦躁不安,因为运动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防止血液循环缓慢,而血液缓慢的流动会使神经系统紧张起来。因此定期的运动是很重要的。

缺乏休息也会使我们焦躁不安,我们必须要好好的休息,尽量用最好的方式得到应有的休息。不要期望它们马上就会完全实现,但如果每天都坚持下来,我们的身心就会健康起来,这样我们心灵的尘埃就落定了。我们在审视生命时就会有惊奇的发现,幸福和力量都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现在让我们想想,怎样才能开始下定决心用我们的力量去使心灵的尘埃落定,获得一种平静的心态呢?我们必须从细小的方面开始。往往那些看起来很小的方面却能引致持久的结果。除此之外,当以微小或正确的方式来达成目标时,我们就会发现事事无捷径,都需要我们去稳步前行。

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目的地前行。必须一砖一地工作,直到一幢大楼呈现在面前。

但是现在第一步是让心灵的尘埃落定。我们每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什么都不做。前十分钟会很无聊,接下来的十分钟会更无聊,但到最后的十分钟,我们会有一种平静的感觉。也就是尽管起初尘埃没有落定,但最终都会落定。有一个有趣的事实,当我们开始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时,那些努力就像是噪音和旋风,要持续一段时间。有些人会说每天花费半个小时什么事都不做多荒谬啊!或者,“大自然都不可能是真空的,我们又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呢?最起码我们的大脑还会思考一些事情吧。”

回答这个问题,我可以借用一句爱尔兰的俗语:“放松,如果不能完全放松的话,也要尽量放松”。尽力不做任何事情。当你发觉自己在想事情时,立即就抛掉这种想法;当你感到烦躁,并且一分钟也不能保持镇定时,要尽力让自己放松并尽可能安静下来。在开始下一步之前,应该用几天的时间让自己不想,不做任何事情。用半个小时去除内心的杂念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的心里充满了诱惑与抵抗,我们一些人心中满是愤懑,而必须要做的就是一天之中拿出半个小时,什么都不想。如果脑海中出现了一些担忧,不要去管。如果脑海中浮现出了对某个人或者某种情况的不满,也不要去管。

我知道这些说起来容易,但是请记住,每天只用半个小时――只用半个小时。这半小时内不要去想任何事情。当我们学会了静静地坐着,静静地躺着,不去想任何事情,就拥有了些微的成功了,对大部分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第二步是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深呼吸。深呼吸一下,停一会,深呼吸两下,再停一会。通过学习如何深呼吸,我们可以慢慢地平静下来。但这一定是个钻研的过程,我们必须先学习如何缓慢地吸气,然后同样缓慢地呼气,并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每一次都让呼气和吸气持续长一点时间。

在坚持了一阵子每天半个小时的深呼吸后,就会发现我们能够有节奏地(吸气的时候数五下或者十下,呼气的时候数五下或者十下)稳定地呼吸半个小时了。尽量让呼吸宁静、轻盈、稳定,用越来越少的力气吸进与呼出。当我们发现如何不需要很大的力气就能充满活力地呼吸时,真的很令人高兴。每天半个小时的深呼吸锻炼有助于养成有节奏呼吸的习惯。一个平稳的有节奏的呼吸还有助平静心态。

我们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做运动。先缓慢地抬起胳膊,再把它们自然地放下,停顿的时候,要把胳膊不带任何紧张地放在腿上或者沙发上,有意识地去放松。

但是上面所有这些都与我们的身体有关,而我要说的是心灵和道德上的尘埃。体力劳动可以使我们的大脑平静下来。如果我们有一个焦躁不安的大脑,那么光是平静的身体是没有用的,我们仍然会因为愤怒而处于紧张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平静的身体仅仅是一个对大脑的支配产生反应的仪器。一个使大脑平静下来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努力集中注意力。一个人如果集中了注意力,他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或是静静地躺在床上或地板上。安静下来,保持安静,平静下来,保持平静。这就是集中注意力的一种方式,也是有助于让我们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的一种方式。然后我们就可以集中注意力于平静的呼吸,让它轻柔、稳定,没有任何紧张感。刚开始,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放松,不要感到紧张,不要掺杂任何的情绪,使大脑处于平静的状态,就像一个人正在观察一只离得很近的鸟,他必须格外小心以免把鸟吓跑。

集中注意力有它的秘诀。首先是要抛弃一切干扰的事物。其次就是在专注时不要带有任何情绪。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如果要抛弃一切干扰,那么为了把注意力转移到慢慢丢弃紧张的过程上,我们就会放松下来。

焦躁不安的心态,充满着担忧、焦虑、抗拒和不满,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愤恨,一遍又一遍地要解决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问题,或者因为帮助也已超出能力范围而不断地抱怨、烦躁、迷惑,这个因受内心尘埃蒙蔽而困惑,污秽的心灵并不是产生这些的原因――相反,这个心灵只是结果。原因是隐藏于心灵后面的贪婪,以及毫无道理地坚持要为所欲为而掀起尘埃的任性。

一种平静的心态,一种可以使我们平静地应对紧急情况的心态,那并不是任性。恰恰是人的本性扬起了心灵的尘埃,这个本性希望并且竭力要随心所欲,如果没有达成目的的话就不断地兴风作浪。

上帝的意愿是平静的,我们从树木和鲜花的生长中可以发现这一点,我们从宇宙中恒星的运动可以发现这一点。我们从自然法则中可以觉察出上帝的心态。当我们的心态逐渐平静下来时,我们会发现上帝的恩赐遍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

如果我们想让心灵的尘埃落定,我们必须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抛弃一切阻碍内心平静的事情,放弃为所欲为的想法。我们必须相信上帝的做法超出我们万倍,如果安静地顺从于他,他就会向我们揭示他的方法,引导我们向之靠近。

如果我们有着平静的身体和平静的心态,那么这一切都是神授的,都是耶稣基督的旨意。学习他说的话,他著的书,我们意识到他的力量和生命的精美,意识到――最大程度地意识到――他周围那明朗的氛围,我们看到并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宁静――那是神的恩赐。

没有痛苦,没有诱惑,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过这样的呼唤。上帝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因此如果我们打算找到宁静,这种宁静可以在一开始就消弭尘埃,如果我们心中最终充满了更真实地顺从以及满载爱意的信任,那么即使在最初的时候没有平静地处事,我们仍能发现生命的本质,于这个本质我们会不断地去发现并且热爱;我们还能发现这些并非来源于我们本身,而是博爱的上帝赐予我们的。

我们中的一些人并没有开始的动力;我们中的一些人,开始仅仅是为了解脱,或者是意识到抛弃尘埃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力量,但是只有当我们随着时间的流逝,顺从于神的意志,期待要放弃任性的时候,我们才能宁静地生活。如果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不被失败和沮丧打倒,而是从中学到东西,那么光明和温暖就会逐渐把我们包围起来,我们的力量也会渐渐地强大的。

同类推荐
  • 男人的资本全集

    男人的资本全集

    英俊的男人犹如一本精装的书籍,封面典雅,装帧精美。无论其正文内容如何,却是能够抓住读者的第一视线。待到仔细翻阅时,或大呼上当或心悦诚服,但翻阅的那一刻,心情总是美滋滋的。
  •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活得好一点儿的书,这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的书,是一部讲人怎样在职场上努力进取的书。
  • 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敢下“狠”手才能成功改变命运,这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没背景、没关系、没资历、没学历,都不是足以致命的缺陷,只要我们对自己敢下“狠”手,就能改变命运,从低谷走向人生高潮。这是一个“残酷”的社会,强者以弱者为食,激烈的竞争容不得弱者偏居一隅,要想不被“吃掉”,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逼迫自己变狠。
  • 四十惑不惑

    四十惑不惑

    高邑编著的这本《四十惑不惑》紧紧围绕“四十惑不惑”这一核心内容,从生活中取材,着重点部分进行分析。书中的内容只有在付诸行动实践那一刻才有真正的价值,才能感受到四十“入世”而惑与“出世”不惑的巧妙结合。
  • 透视对手

    透视对手

    本书从职场的角度出发,通过古今中外的大量具体的案例,阐述了重视对手、透视对手、剖析对手到超越对手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媒介消费学

    媒介消费学

    传媒经济学虽然在中国创立已尽30载,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相对较新学科中的诸多理论观点,常常是在与我的同事、朋友、学生探讨中甚至争鸣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如,在与我的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我的同事的长期探讨或争鸣中,形成了我的传媒二重性理论、信息价值理论、传媒经济维度理论……这一次,通过阅读长辉的书稿,我想也会形成一些新观念,进而产生新的理论。
  • 霹雳天玄

    霹雳天玄

    傲立天穹笑苍宇,乾坤尽掌中。睥睨天下问顶峰,千山渺,谁与争锋。一个迷样的男孩,一个混乱的时代,一段热血又搞笑的修行之路……
  • 难舍的约定

    难舍的约定

    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许,便可不相续。耽美小说,浪漫小文,悠悠君意,青青我心!
  • 神坑大帝

    神坑大帝

    “别人不来踩,难道老子就不能主动出击?”这他么的才是一个坑货应有的觉悟。“装×只是暂时的,不要脸才是永恒的!”这才是无耻的精髓所在。“老子无耻透顶,难道就不能做一个好人?”这才是不要脸的至高境界。孟远,原本一介怀揣梦想的大好青年,却在挖坑埋人的路上越走越远,变的越来越无耻,越来越不要脸……
  • 穿越位面逍遥游

    穿越位面逍遥游

    屌丝得手环,穿越为正传,初进武侠界,围着丹药转,末世窃异能,组建小兵团,科技搞强化,机甲拿去换,修仙活长命,飞天不用想,次元为怀念,武器升级忙,华夏要崛起,他国俯首让,位面逍遥游,只为中华强。ps:新人新书,求养成!
  • 魔学少女与千法之书

    魔学少女与千法之书

    对文学少女的常见认知误区,之其一:只要是喜欢读书的少女就是文学少女。【注答】: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现实、表现心灵世界的艺术。喜欢读书的少女,不一定就是文学少女,也可能是理科少女或者女学霸。文学少女也不一定只读文学类的书籍。确切而言,文学少女是指那些能够从书籍之中感受到文学之美的少女。无论那本书是朱自清的散文集,还是《有关于卡尔特魔法的十三种常见拓扑结构》。【以上内容全部划去】……………………不,仔细想想,即便是一天没书看就会要死要活的奇怪体质,但是一边喊着“邪法师,你的魔力储备还足够吗?”一边用各种法术花样吊打对手,真的还能算是文学少女吗?这已经是魔学少女了吧喂!PS:请不要在意低血糖、重度阅读强迫症、腹黑、污、以及喝红茶方糖一定要放十三颗。
  • 重生之千金不是傻白甜

    重生之千金不是傻白甜

    她,段柔,段家的大小姐,象牙塔中的公主相信公主和王子会幸福的生活,所以她嫁给了帅气的杭泽结果,害她家破人亡,锒铛入狱。相信公主和公主之间会有花儿一样美丽的陪伴,所以她认识了温柔金琳结果,夺她丈夫,杀她女儿,最后,她没死成,回到了结婚前夕的段柔她笑言,段柔!断柔!斩断柔弱!千金归来,杀无赦!
  • 倾世为双

    倾世为双

    一朝穿越,成为嫡出废材大小姐,腹背受敌。为了自保,不得不机关算尽,步步为营。怒打小人,智斗嫡母,搅乱后宫,凤星一出,谁又能与之争锋?她征服了天下,也征服了他们的心。有人为她权倾天下,只为许她千古誓言。“女人,惹恼我的下场你还想试一次吗?”有人为她倾尽所有,只为换她展颜一笑。“你叫我如何忍心看着笑颜,从你脸上消失?”有人为她丢心殒命,只为愿她一世安康。“我这一生就是为你而活,没有为什么。”有人为她舍荣弃贵,只为让她眉头轻展。“你想要的,哪怕是命,甘之如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樱飘雪

    落樱飘雪

    从小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在圣洛樱八岁突然终止,亲生父母重组家庭,圣洛樱喜欢的男生晨翼光突然变成她生母再嫁的人的儿子。圣洛樱和晨翼光在高中终于再次相见,正在他们开始走向幸福的时候,琴凌梦和上官云夜突然闯入他们的世界,他们还能在一起吗??
  • 伯乐相马经

    伯乐相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