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歌里唱的长亭不是我们在公园里见到的小亭子,而是古代送客迎宾之所在——十里长亭。
秦汉时期,亭的种类很多,城市有街亭、门亭,“洛阳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门,门一亭。”县里有都亭,“凡言都亭者,并城内亭也。”乡村有乡亭、野亭、下亭,“民间之宅与乡亭比屋相属,接界相连。”这些亭。
多是当时的一级社会组织,它有一定的辖区,有权管理一定数量的居民。只是乡亭有些特殊,主要起客舍和邮传的作用。亭又是中央与郡国文书传送的驿站和乡官治所,《汉书·黄霸传》中就说到:“邮亭,乡官。”
亭有亭长,汉代很多名人都曾为亭长,其中名声最大者当然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史记·高祖本纪》曰,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从亭长起步,历数年血雨腥风,位登大宝,这是一般亭长所不可企及,也不敢想象的。
汉画像石、砖上没有留下亭长们的丰功伟绩,我们能看到的主要是亭长们或捧盾恭迎,或跪地恭迎,或执戟侍立的形象,以及亭部所在的建筑——门亭。
汉画像石、砖上的门亭,结构都较为简洁,一般是一间前面敞开的小屋,和高大宽敞、结构复杂的楼堂不能相比。即使如此,汉代艺人们在表现门亭时,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通过各种手段,使之富于变化,当然,这同时可能也反映了不同的亭的不同情况。
河南鄢陵出土的画像砖上的亭较为复杂,顶部重檐似阙,亭旁有“亭长讨贼”四宇,有两辆轺车(yáochē,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向亭而来,车上坐着的也许正是讨贼归来的亭长。
河南郑州二里岗出土空心画像砖上的门亭也是重檐双顶,亭门紧闭,有二吏执长戟跪坐把守,门亭两侧有双阙。
河南淅川申明铺画像砖上的门亭柱端重拱,四阿式顶,门口有护栏,门前有双阙,阙前有一马车驶过。
河南唐河针织厂画像石上的门亭较为宽大,柱顶的斗为一斗三升。亭顶建有两个对称的望亭,望亭间一人双手执剑了望。亭内一人跪地向凭几而坐的亭长禀事。望亭外有仙人飞舞,仙鹤延颈,好似表明此乃天国之亭。
门亭(河南唐河)
江苏徐州利国汉墓西侧室南壁画像石上的门亭,前有护栏,内有二人对坐,亭左右有单檐双阙。
陕西米脂官庄画像石墓门楣上的门亭,檐下饰有帷幕,脊呈二层,门柱有大小两根。左右两列车马已到亭前。
山东招远界河画像石上的门亭,竟然是一根立柱支撑在门亭中央,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