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手工业、制造业发展迅速,又有很多知识分子善于总结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宝贵经验。到了晚明时期中国科技已然是繁花似锦,加上西学的引入,更是锦上添花,当时中国科技的特点是“重实践,重考察,重验证,重实测”,相当注重数学化或定量化的描写,又是近代实验科学萌芽的标志,是中国传统科技走向近代的希望。
尤其是自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这一百年,是国科学技术史上群星灿烂的时期。各项科学成果交相辉映。总结了中国古代所有的科学技术并达到了前所有的高峰。有邢云路关于天文历算的《古今律历考》,茅元仪汇集武备和火器制作的《武备志》,赵士祯的《神器谱》,计成的关于园林栽培的《园治》,方以智涵盖天文地理和医学的《物理小识》。
当时最具代表性应属李时珍的集成中医草药学大成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汇总农业科学成就的《农政全书》,徐弘祖伟大地理学著作《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反映中国生产技术全貌的《天工开物》,及朱载关于声学研究的《乐律全书》。五位科学家分别从医学,农学,地理学,工艺学和物理学这五个领域,见证了这一时期的辉煌成就。下面我们就来讲宋应星和他编著的《天工开物》。
宋应星(一五八七——约一六六一),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他是明末中举,曾在担任过晚朝朝廷担任过小官吏。著有《天工开物》、《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巵言》等书。《天工开物》是宋应星五十岁的作品,当时是一六三七年(明思宗崇祯十年),距离明朝灭亡,只有六年了。宋应星身在乱世里,不肯怀忧丧志,沉潜实学,努力不懈,他的精神令人钦佩。
《天工开物》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又细分做十八卷,全面系统地记述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并附有123幅详尽生动的插图帮助读者加深认识和理解。其中上册主要记载了谷物豆麻等农作物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食盐的晒制、蔗糖的榨取工艺等。中册包括砖瓦、陶瓷的烧制,车船的建造及原理,金属的冶炼及铸锻,石灰、煤炭、硫磺、白砚的开采和加工,还有榨油、制烛、造纸等多方面的内容。下册记述了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的制造,朱墨、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琢等。对所需各种原料的品种、产地、用量、工具构造和生产加工的操作过程等,记载都很详细。
《天工开物》堪称一部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其中记录了的许多工艺技术和科学创见都在当时居于世界顶尖水平,在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光耀千古的思想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