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衢汇合百工乡
八婺能工出巧匠
傍山依水多帆影
兰溪商市数峰青
画船衔尾泊城西,
半夜辉煌灯火齐。
一带筵排水果酒,
声声歌管绕长堤。
兰江街道,水上人家浙江水多,每个地方都向世人宣称自己是“水乡”、“水都”。而位于浙江中西部的一颗明珠——兰溪,更是微波粼粼,水天一色。青山是凝固的画,绿水是吟唱的歌。春天,堤上杨柳吐绿,湖中鱼游浅底;夏日,日观曲流环碧、文峰耸翠,夜听水声潺潺、蛙声阵阵;秋季,赏水亭月影;冬时,看残荷映水。
水路的发达,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处“八婺大地”的兰溪,因为水域资源的丰富,从唐、宋开始到明、清,逐渐成为婺州的商贸中心。
金华府发达的水系和繁忙的内河航运婺州,是金华地区的古称。金华府古属越国,秦以乌伤县入会稽郡。自266年置郡名东阳,南朝陈天嘉三年(562)改东阳郡为金华郡。至隋开皇十三年(593),便有了婺州之名。至明成化七年(1471)金华府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从此便有了“八婺”之称。
据考古发现,自春秋时期开始,这块土地上就已经出现了市场的雏形——市井。从宋代开始,八婺大地的农村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集市。至明万历年间,这些乡村集市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估计已拥有近百个。
乡村集市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商品批发中心的形成。唐、宋时期,陶瓷、丝织、印刷、棉纺、造纸、五金各业发达,至明、清发展成为多种手工业工场,永康、东阳、义乌一带从艺务工者甚多,素有“百工之乡”美称。唐代境内商业兴起,明正德年间有主要集市40多处,清末发展到百余处。清末、民初尤以兰溪为盛,故有“小小金华府,大大兰溪县”的说法。从唐、宋开始到明、清和民国时期,水路在八婺商人开拓市场当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兰溪有“六水之腰”(“六水”指衢江、婺江、兰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七省通衢”(“七省”指江西、福建、江苏、安徽、湖南、广东和江西)之称,自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82岁的方念裕是在兰溪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末代徽商。在他写的《义乌人群与兰溪旧日经济繁荣之关系考》里,开篇就提到“旧时兰溪得水域之优势,为金、衢两江汇合之冲,踞杭、严(即严州,今为建德一带)之上首,职衢、婺之门钥,扼富春(江)之咽喉,由苏州内河经沪、杭可达兰溪,由兰江上溯新安江则沟通皖南各地。金华港接东阳、义乌、永康、武义(包括旧时的宣平县);衢州港横贯龙游、常山、开化;松阳港通云和、丽水、温州以及福建浦城、江西玉山、上饶、广丰、河口、景德镇,以上各港均在兰溪江水纵横之内”。1776年,一个叫亚当·斯密的英国经济学家曾对世界各地市场发展的状况作出一个判断:由于水路运输比陆路运输更为便利,因此水上交通便利的地区更能扩大市场的范围,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首先发生在这些地区。
鸡毛换糖,积少成多的精神成就了今天八婺商人的辉煌八婺大地因拥有兰江、衢江、婺江、义乌江、永康江、东阳江和武义江这些纵横交错的水路而迅速发展起来。据历史记载,鼎盛时期在兰江上扬帆而过的有数千艘客货两用的船只,白天黑夜沿江“帆樯林立,码头人声鼎沸”(见民国十九年《浙江省航政概要》),船夫号子、脚夫号子此起彼伏。兰溪因此成为南来北往各色货物的集散地。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这些商人在兰溪开辟了95个行业、1739家行店,有独资经营的也有合资经营的。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抗日战争爆发前,兰溪有批发商375户,资本额达到1151398元银元,营业额估计超过千万元银元。
与兰溪商业繁华景象相辅相成的是八婺大地农村集市的兴旺。这些农村集市都是“因水设市”,可谓“有水就有市”。兰溪河边,店铺林立明万历二十四年编纂的《义乌县志》中列有16个集市,其中大部分建在水路边上。在明朝以前佛堂地区还没有集市,原因在于明朝以前的义乌江不流经佛堂。到清朝以后,义乌江改道经过佛堂,佛堂逐渐成为比义乌县城还兴旺的义乌商品集散中心,有“小兰溪”之称。
浙江武义、青田一带的石雕在海内外久负盛名兰溪与八婺大地其他各县的商业关系,表现出一种相互依存的特点。从明代开始,考虑到兰溪的商业地位,朝廷专门在兰溪设立了“谷水驿”和“兰溪递运所”。每年,金华府支出的水夫、马夫及修造船只的银两为4753两6钱5分,其中支给兰溪的为2852两1钱9分,约占总支出额的60%。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铁道部调查,兰溪商业年交易额为1289万元银元,金华为437万元,义乌为78万元。根据方念裕等人回忆,兰溪当时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是八婺大地的方向标。金华等其他地方的店面都会在发票上注明“本行价格,照兰发兑”等字样。
金华地区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为郡、州、路、府所在地,素有“小邹鲁”之称。自汉代以来,这里历代名人辈出,贤臣名将、学者人才、丹青妙手、民族英雄灿若星河。
南宋时期,宋室南移。金华作为东浙大郡,文人、贵人、商人云集,地丰物阜,农商繁荣。金华人南宋理学大家吕祖谦名儒群起讲学,书院多达30所。南戏亦由此时传入金华。其时,著名理学家吕祖谦,人称东莱先生,为学主张明理躬行,治经史讲求学以致用,开创金华学派(即婺学)名扬天下。与朱熹、张轼齐名,合称“东南三贤”。
与吕祖谦同时代的一代词人李清照,为避金兵南下,流寓金华,留下了著名的《武陵春》词和《题八咏楼》诗,成为千古绝唱: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双溪”即东阳江、武义江交汇于婺江处,它似一条玉带蜿蜒而过,环绕着浙江中西部的中心城市——金华。易安居士登八咏楼后慨然赋词:
千古风流八咏楼,
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
气压江城十四州。
数量庞大的家庭手工作坊在八婺已有数千年历史还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抗金名将宗泽;“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亮;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明“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东方莎士比亚”李渔;国画大师黄宾虹;“一代报人”邵飘萍;史学家、教育家何炳松;现代思想家、史学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著名诗人艾青;杰出科学家严济慈、蔡希陶;作曲家施光南等均诞生于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谈到婺商的经商思想根基,我们自然会想到永康南宋状元陈亮提出的“农商并重”观念。他和温州经商思想鼻祖叶适交往甚密。陈亮把天下豪杰分成两类:一类是能“把笔为文”的士人,一类就是东阳郭彦明之类白手起家的经商人士。在永康,除了发展这种思想以外,陈亮还躬身实践经商之道。后来,陈亮将这种思想带到妻子的娘家——义乌,陈亮在义乌、东阳两地收留了不少弟子。受金华学派鼻祖吕祖谦的邀请,陈亮也曾到过金华讲学。“金华吕学”、“永嘉学派”讲究实效、注重功利的价值取向和逐利意识,有力地塑造和强化了金华、温州等地的民间经商心理和重商文化传统,构成了当地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子”。
明清之际,江南许多豪门大户聘请手艺高超的东阳木匠,留下不少遗作金华古代的工商业大抵起源于农副产品加工、手工业和陶瓷、纺织、造纸、印刷等传统产业。比如,起于汉兴于唐的婺州窑瓷器在全国就享有盛名,产品通过广州、杭州、明州(今宁波)等港口运销世界各地。唐大中年间(847-859年),程姓铁匠父子三人创制出“永康刨刀”,至今仍被奉为刨刀祖师。1965年,在浙江建成了当地唯一生产刨刀的永康方岩刀具厂,以制刀工艺娴熟的铁匠20人为骨干,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先后试验了一系列新工艺,并自制成轧钢机等29台制刀专用设备,对32道工序实行流水作业,提高了刨刀的产量和质量。其中,“马头牌”刨刀被评为部优产品,“白兔牌”刨刀进入国际市场。婺州丝织业比较发达。据《宋商业史》记载,当时婺州产婺罗、清水罗、细花罗、婺纱、红边贡罗、东阳花罗一类丝绸产品,在全国已是知名产品。东阳木雕《唐六典》记载:“杭、婺、衢、越等州产上细黄白状纸。”清时,婺州造纸作坊日趋发达,上细黄白状纸已是进贡名纸。南宋时,婺州已采用雕版印刷术,尤以婺州城内双桂堂的雕版印刷最为著名,现存《梅花喜神谱》就是南宋景定二年(1261)双桂堂刻印的。金华东连五百滩携手摇桨入新安。
闻说金华渡,
东连五百滩。
他年一携手,
摇桨入新安。
诸葛村人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并且人才辈出婺州的兰溪有一个诸葛村,这是一个有着700年历史的古村落,在街巷的深处,随意找一户居民,甚至一个鸡鸭蹒跚的农家厢堂,或者一处堆放稻草农具的柴房杂屋,你都可能看到前挑的阁楼、雕花的牛腿、苏砖的门楼、飞扬的翼角、肃谨的匾额。单凭其水准之高、形式之考究华美,就可以判断当初的财力投入远非一般农业收入所能负担。村中许多日常器物如雕花床、面盆架、梳妆盒等,也不是普通农家朴素天然的器物,而是满缀着商业文化的精美与雅致。
兰溪诸葛八卦村,留下了众多八婺商人的遗迹兰溪的繁荣可以说是由整个婺商群体创造的。作为一条商道,兰溪的门户是开放的,商脉的继承和壮大,也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生力量,兰溪人在培养自己从商子弟的同时,还接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商客。
据志书记载,在兰溪的婺商包括义乌商人、永康商人、兰溪商人和东阳商人等,同时还包括祖籍在宁波、绍兴、江西、福建和徽州等地的商人。在这些商人当中,人数最多的要数义乌商人,而资产最雄厚、影响最大的则是来自徽州的商人。
地缘上的接近和人文的同宗,今天浙西的徽派建筑风格可见当时的巨大影响徽州商人在兰溪先后创办的行业有花爆、估衣、茶漆、南北货、茶食糕点、山货、地货、蜜枣加工、典当、钱庄、绸布、卷烟、酱园等32个行业。在清末民初,以户数计算徽州商人占兰溪商人总数的33.33%,而以资金计算则占兰溪商户总资本的80%以上。
北宋开宝元年(968),徽州商人最早到兰溪经营的是花爆业。至明万历三年,由于八婺大地乡村集市迅速发展,到兰溪经商的徽州商人日渐增多,并开始向金华和其他各县扩展。在八婺大地的一些重要商业埠头如金华、佛堂、永康、武义等地,都留下了他们创业的足迹。
徽杭古道,新安江畔金华离徽州不但地理距离很近,而且商贸和人员往来也十分频繁。由于在新安江上来往的徽州商人增多,从明朝开始,朝廷为了保护徽州商人的安全,还专门设立了武装巡逻船。
金丝琥珀枣至今流传在兰溪、义乌一带的“金丝琥珀蜜枣”,就是由徽州商人推向全国市场的。清宣统年间,徽州商人“元泰”茶漆号店主吴竹三回到老家徽州歙县探亲。看到村里人正在制作“金丝琥珀蜜枣”,他马上想到兰溪乡间的大青枣,决定将“金丝琥珀蜜枣”的加工工艺带到兰溪。当年,他在家乡聘请了制枣师傅及工人来到兰溪,在兰溪县城开办了蜜枣加工厂。在销售时,他还不忘将此枣叫做“新安金丝琥珀蜜枣”。枣身用刀细切丝缕,用桂花白糖或蜂蜜煎熬,烘焙而成。所产蜜枣色泽金黄,镂纹如丝,形似琥珀。质地糯软,味道甜美。鼎盛时期,兰溪金丝琥珀蜜枣的生产厂家就达10多家,产品远销沪、杭、穗、京、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在香港水果杂货同业公会交易市场,兰溪“金丝琥珀蜜枣”还被列为挂牌上市的名优土特产。
徽州商团中的一支劲旅——绩溪商帮在兰溪主要经营菜馆、茶叶、酒业等。
有《兰江竹枝词》曰:
严陵东头七里滩,
家家门口钓鱼竿。
良人昨夜趁潮去,
将船卖酒入临安。
八婺商人将婺剧带入广大的浙闽赣皖地区徽州商人在兰溪商界长袖善舞,不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还将“赊销经营”这种新的经营方式传给在八婺大地经商的其他商人。据说,赊销生意的对象主要为一村一乡或一镇一城当中的常年客户。对每个客户,均采用立户头、记账签的方法。客户只要拿着账签,就可以到店里购买产品或提货,不需要当场支付货款。根据账签,店里的账房先生只要在客户所列的户头上记下日期、货物名称、数量和价格等即可。到端午、中秋或年关,店家就会上门收账。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稳定各自的客户,从而广开销路。可以说,徽商为旧时婺商积累成功的经营经验作出了贡献。
徽州商人对八婺大地的贡献还包括文化方面。清乾隆中叶,徽州商人把徽戏班带入兰溪。经过许多年演变,徽戏不但成了婺剧的主要组成部分,还给婺剧带来了200多个大小剧目。
义乌撑篙齐用肩,
流转百货乌篷船。
义乌老少尽堪怜,
个个撑篙齐用肩。
百货往来须纳税,
巡丁高喝还停船。
这是兰溪的一家药铺及老板父子与徽州商人相比,义乌人最早到兰溪时并不是一开始就经商,而是从下层苦力干起。据末代徽商方念裕等人考证,义乌人到兰溪最早的行当是撑乌篷船(又称“义乌船”)、当脚夫和火头(厨师)等。
另外,在义乌民间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
妈不要帮我愁,
我长大了到兰溪当火头。
据说,当时给徽州商人做厨师的十有八九是义乌人,这是因为义乌人吃苦耐劳,给徽州商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青壮年大量涌入兰溪从事运输业,又以天不怕地不怕的义乌人为最这些义乌人在与各路商人的频繁接触中,在逐渐积累资本的同时,也学会了经商之道。到清末民初,当火头的义乌人开始经营菜馆饭店。据调查资料显示,上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兰溪城区较大的饭店菜馆有万春仁、冯恒顺、冯广顺、陈人和等18家,其中90%左右为义乌人所开。此后,义乌人还先后发展了为航运业做配套的牵索和麻袋、糖坊、炒货、箱包等25个行业。
与徽州商人一样,义乌商人也以诚信团结为宗旨。他们在兰溪建立了互助互济的同乡会和会馆,出现了杨镜华、丁承贤、冯光登、丁光银等一代巨贾名商。
丁光银从小爱好读书,年少时随撑乌篷船的父母来到兰溪。到了25岁,丁光银的生活依然拮据,“衣衫褴褛,粮无隔宿”。因无钱治病,他的父亲在乌篷船上去世,留下母子相依为命。丁光银接替父亲在兰江上撑乌篷船。由于他头脑灵活,给商人们运货时会替对方考虑,善于与厘卡(旧中国的征税机构)周旋,深得火腿行商人蔡源发等的赏识,举荐他为“驾长”,乌篷船的生意渐有起色。一些货主信得过丁光银,由他运货往往不随货同行。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一天,严州的一位周姓粮商找丁光银托运200担白米。周姓粮商说,这些米是运往临浦(今萧山辖区)的,他三天后到那里取货。但是货运到临浦后,丁光银迟迟不见周姓粮商出现。于是,他把载着大米的货船停在临浦埠头,在商人中到处打听周姓粮商的消息。因船不能卸货并接货返航,丁光银的生活难以为继……他的诚信之举一时传为佳话,取得了很好的商业信誉。民国初期以后丁光银凭借良好的商誉成为一代巨贾,在兰溪、香港开了火腿行,还在上海从事房地产业。
享有千年盛名的金华火腿义乌商人还在浙江、江苏一带经营火腿行业,创制了驰名中外的“金华火腿”。据传,南宋时金华义乌县农民将当地所产的良种猪的后腿,腌制后犒劳将士。宋皇见腿肉色鲜红如火,味美芳香,便赐名“金华火腿”。从那时起,金华火腿就被列为历代的朝廷贡品。当时,东阳、义乌、兰溪、浦江、永康、金华等地,腌制火腿成风。到了清代,金华火腿已外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地。1913年,荣获南洋劝业会奖状;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优质一等奖;1929年,在杭州西湖商品博览会上又获商品质量特别奖,成了风靡世界的中华名食。历代文豪与金华火腿也结下不解之缘。如李渔、吴敬梓、曹雪芹、泰戈尔、鲁迅、郁达夫、梁实秋、徐铸成等。譬如《红楼梦》,书中提到的火腿菜多达十几种,不少还描述得活灵活现,犹如作者在亲手献艺。“火腿炖肘子”,金华人叫“金银蹄膀”,文火慢炖,香飘四邻,引得寺庙罗汉也闻香跳墙而来,就又有“罗汉跳墙”的美称。《红楼梦》第87回中写到的“火肉白菜汤”以火腿提鲜添彩,给病后的林黛玉开胃振食欲,十分恰到好处。金华火腿独有的奇香、异色、美味,经历代文人巨笔的点化,使火腿文化增添了更为诱人的艺术魅力。
义乌小商品以质优价廉蜚声海内外明代以来兰溪药商很活跃。明万历年间,“一条鞭”赋役制度由实物改为征银在全国推行,带来了社会经济的激烈变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对水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独特,且“自古盛产药材”的兰溪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因此,兰溪人经商队伍特别是经营中药业队伍迅速扩大。据《万历兰溪县志》载,当时兰溪“远而业商者或广、或闽、或川、或赣、或苏杭,或两京,以舟载比也。”民国之前,除了张如泰、三益堂、鲍太和等少数行号以外,当地市场基本上被兰溪药商所左右,最著名的要数诸葛父子。自诸葛亮后裔迁居兰溪西乡高隆岗(今诸葛村),700多年来,经数代相袭垦构,繁衍发展成兰溪的名门望族。诸葛氏族人一直遵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族训,利用当地盛产中草药的优势,致力经营中药业,并从明代中叶起,不断将市场拓宽到浙江各地及东南沿海,乃至港、澳、台地区。随着中药业的发展,诸葛氏后裔从事此业者不断增加,且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独领风骚数百年。至今,该村仍有经营药业四代以上的“药业世家”近20户。在诸葛氏族人众多的药业世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数诸葛棠斋、诸葛韵笙世家。
名闻大江南北的天一堂由诸葛亮第47代后裔诸葛棠斋创建诸葛棠斋生于清道光末年,卒于光绪末年。一生经营药材,精于鉴别药材。清同治二年(1863),诸葛棠斋在兰溪城内创办天一堂药店,后相继在广州、香港开设祥源药号,始终以质量、信誉取胜,业务蒸蒸日上,饮誉大江南北。其子诸葛泰(1871-1942),字韵笙,又名源生,继承父业,扩大规模,增设养鹿园,苦心经营,并不断拓展,相继又扩设天一药行,增设同庆药行,在上海设祥泰药号,在杭州设同丰泰运输行,经营规模空前发展。此后,诸葛韵笙还在家乡诸葛村办高级小学,继又接任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校长之职,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专门人才,到日军侵华兰溪城陷落学校停办时为止,已毕业12届学生,共计550多人。20世纪30年代初,诸葛韵笙之孙诸葛起鹏接管天一堂,直到建国后去香港。而其后人也仍然从事药业经营。
生炉炼铁当时永康商人、东阳商人在兰溪主要以经营铁业、洋铁业为主,也建立了自己的同乡会和会馆,出现了名震一时的大商人,比如陈子清、周新泰等人。清朝宣统年间,陈子清的父亲陈应道从永康老家一个叫前垄的地方出发,在兰溪开办了“陈隆顺铁店”,以零售为主。后来,陈子清在当地商校毕业后子承父业。但他没有走父亲的老路,而是将铁器店改造成批发店,从而带动了兰溪、永康等地铁器业的发展。在抗日战争前后,陈子清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看到一些紧缺物资在八婺大地十分走俏,就抽出一部分资金,做起了德国颜料和英国煤油的代理生意。建国初期,他把1000桶煤油捐赠给国家买飞机大炮,成为“爱国商人”。
在八婺商人共同努力之下,兰溪一度成为浙江商贸中心。清嘉庆年间,看罢重修的《兰溪县志》,金华知府严茶挥笔写道:“兰溪为浙东要会之区,甲于婺郡。”此后,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到兰溪考察后,也发出了“兰溪亦浙江大市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