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5800000011

第11章 投资原则,树立正确的投资标准

巴菲特对短线投资尤为反感,认为“短线投资等于就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赌博。如果你运用大量的资金进行短线投机,有可能血本无归。”“着眼于长线投资”是巴菲特投资的基石,看上去较为简单,实质并非简单,贯彻到底则更为不易。

着眼于长线投资

巴菲特不仅公开拒绝以任何危害伯克希尔的财务业绩为代价而出售优质企业的行为,还提出反对低税收,与此同时,他还反对盈利指导。事实上,他一直鼓励伯克希尔投资组合的多家企业均停止提供盈利指导,其中包括吉列、可口可乐及《华盛顿邮报》等。从某种程度而言,巴菲特又是一个危害投资者利益的人物。

盈利指导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盈利指导是指导投资者与分析师分析在未来报表周期中企业盈利的管理方法。通常而言,它通过电话会议或发布新闻来传达于外界。一直以来,巴菲特日益坚信盈利指导是一种十分错误的做法。他认为盈利指导不恰当鼓励了投资者与管理者过分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效益,与其提供特定的盈利指导,还不如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业务细节或业内重要的关键指标,及其披露相关公司长期策略的信息。

为了真正理解盈利指导为何如此遭受争议的原因,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美国企业的盈利状况如何上报。美国证券交易所不但要求每个公开上市的公司必须申报季度盈利报表,被称之为10-Q;而且要求公司申报年度盈利报表,被称之为10-K。这些年度申报材料必须经过会计事务所认真核查,而季度申报材料则不需接受审计,它们的作用是为股东或企业所有者提供公司经营状况的具体信息。由于10-K必须接受审查,因此,股东们确信公司的管理层并不能轻而易举地虚构数据。

企业必须向会计事务所申报实际盈利状况,但并未要求一定要提供未来的盈利指导。换而言之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层必须为投资者提供该企业过去的实际盈利信息,但其却没有义务告知你公司的未来盈利情况。然而,不计其数的企业时常通过提供特定的盈利计划而自愿发布未来的预期赢利。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出自各种不同的原因,但最终却归结为一个缘由:投资者需要这些信息。这也是诸多企业在向证券交易所提供季度财务报表之前便自发公布此种信息的原因。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如果其在刚刚过去的某一季度中盈利不少,的确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然而,绝大多数投资者真正渴望知道的往往是企业未来的预期状况。毕竟一只股票的现时价格并不能准确反映未来的发展状况,而过去则不同,过去已经变成了某种历史,它或许会为我们带来诸多好处,但只有当其提供某些对未来的有用信息时,才有意义。而较为关键的是:昔日的结果是否显示目前的走势会继续还是会发生某种大反转呢?

目前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对过去的现金分配起不到丝毫作用,而对未来资金分配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投资者渴望打听未来盈利状况并确定对将来报何种希望的真正缘由。然而,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者并不需要这些信息,真正需要的则是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他曾列出大量数据以证明个人投资者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减少,而一些机构,包括保险公司、退休资金、共同资金与对冲基金等,才是促使股票与市场交易日益活跃的“功臣”,而投资者要求企业提供盈利指导则是荒谬之举。

进行长线投资

盈利指导不仅会迫使企业高层管理者关注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利益,还会使其成为收益管理者而非业务管理者。只有废除盈利指导,才能使管理者神奇般地将注意力转移至谋求长期利益方面,而非纯粹关注当前季度的收益状况。

毋庸置疑,着眼于长期型投资的管理,效果会更佳;而片面追求短期盈利的管理者则不值得信任。譬如:管理层不加考虑地削减用于研究或发展的开支,以夸大当前季度的盈余。此种做法只会降低下一季度的盈利,甚至对多年以后的盈余状况造成不良影响。显而易见,它是一种并不明智的做法,即使它能造成短时期内股价的大幅度提升。

虽然这种盈余操控会造成一定的达标压力,但此种绝非仅仅来源于盈利指导。不论管理者是否提供盈利指导,投资者与分析师均一样对未来充满着期望。因此,只有着眼于长线投资,才能铸就其财富梦想。

吃透巴菲特

巴菲特对短线投资尤为反感,认为“短线投资等于就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赌博。如果你运用大量的资金进行短线投机,有可能血本无归。”与此同时,他甚至一针见血地说道:“你不会每年都更换房子、孩子和老婆。为什么要卖出公司(股票)呢?”“着眼于长线投资”是巴菲特投资的基石,看上去较为简单,实质并非简单,贯彻到底则更为不易。然而,巴菲特却说到做到,且一以贯之,坚持到底,这也正是他独步天下,经久不衰的原因。

投资前先找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国内投资界,尽管绝大多数人们将巴菲特奉为其偶像与榜样,但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却依然是:巴菲特是否能够被复制?如何才能在中国成就诸如巴菲特那样的事业?前一问题事关价值投资是否成立,至今为止,此种观念已基本得到认同;而后者,更为至关重要,则需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行内人士均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对于不能模仿与操作的东西,即使说得再好也是无济于事。

众所周知,任何人均生活在其特定的年代与社会环境中,在不同的背景之下,如果一味地纯粹模仿某个人的举动,就如同缘木求鱼而劳却无功。若要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方式,则需在投资前先找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就是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价格比,即其性能与价格的比值。比值越高,消费者感受到其消费的剩余越大,也就越容易建立消费者品牌与忠诚度,从而占据市场至高点。

性能价格比既扩展了企业竞争的空间,又提供了更多的可选路径。我们可以假设一下:成本与价格之间呈现着简单的正相关乃至正线形关系,我们可将此值进一步简化为成本与性能的比值。另一个度量问题是关于性能,既包括可以客观测量的指标,比如一些质量与技术参数,又包括消费者的主观体验,比如品牌程度、服务质量、产品舒适感等,只有将这两类感知混合起来,才能形成对性能的“量度”,它是一种非线性的思维过程,类似于经济学中的“效用”。以下将效用与成本比值称之为“A值”,A值越大,其竞争力越强。

当企业仅仅追求成本最优时,倘若与竞争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可觉察性的差异,那么,其不断降低的成本的确能够使A值不断提高,这就是管理学中所指的“成本战略”;倘若企业将其主要精力置于如何改进性能以提供产品对消费者与众不同的吸引力,那么,即使成本没有太大变化,也可提高A值,这就是所谓的“差异化战略”。在企业的不断经营中,这两方面的变化几乎是同时存在的,其性能的提高时常伴随着成本的增加。由此可知,只要性能提高的比例高于超过成本提高的比例,A值就会有所提升。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此企业才能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只有充分挖掘产品在差异化方面的潜力,才能引导不断进化的消费需求;只有适当地控制成本水平,才能打造出持久的竞争优势。跨期虽能拥有最大化的收益,但其对成本的不当控制却容易损害企业当期的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必须明白这种即期竞争优势的损害程度及企业跨期收益的增加效应。如果当期竞争优势的损失能在此时体现为市场收入的减少,就能规划出最大的收益函数,从而解决企业短期或长期的经营矛盾。然而,它只具有理论方面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最为单纯的行业,此种预测也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因此,为了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竞争优势低于对手,最为稳妥的方式就是,具有超于对手较为明显的优势。此时,尽管波动依然存在,但其最低值依然高于竞争对手,巴菲特将此种竞争差距形象地比喻为“企业的护城河”。最大限度地加宽护城河,即使拥有一些局部失误,也能起到隔离与阻止竞争对手的作用。

在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里,既囊括为数不多“注定必然如此”的企业,又包括“可能性较高”的公司。依照巴菲特的经验,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连续良好的竞争优势即至少5年至10年保持平稳的业绩,且没有任何因素造成突然的转变,如宏观经济、行业管理的变化,就能使此种优势一直得以延续。

“持续性”是巴菲特打开金库的钥匙

巴菲特认为,倘若一家企业能够在5~10年之内显示出连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就能具备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只有在投资前找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创造一切财富。

在心灵深处,巴菲特尤为清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使其打开了一切神话。在曾经过去的122年里,可口可乐公司一直销售着同一件产品,在未来的122年中,它将依然可能销售着此种产品。

产品的一致性为公司创造着稳定的利润。假如公司无需频繁不断地更换产品,它既不必耗费几百万的巨资投入研发方面,又不必投入几十亿的资本更新厂房设备。长期如此,金库的钱财就会堆积如山,与此同时,公司既不必承担繁重的债务,也不必支付高额的利息,而可节约一大笔钱以拓展公司业务或回购公司股票,这样一来,便可提高每股收益与公司股票的价格,使其股东更加富有。

巴菲特曾经说过:“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去看看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吧。”每当巴菲特查看其他公司的财务报表时,他总会有意无意地寻找这种“持续性”,与此同时还会加以思考:此家公司是否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此家公司是否承担着较少的债务甚至没有承担债务?此家公司是否从无在研发方面耗费巨资?此家公司的盈利是否保持稳定或持续性地上升……与其他公司财务报表的对比,使巴菲特深深感受到其公司不断竞争的优势——“持续性”。

吃透巴菲特

在投资前找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巴菲特投资的重要原则之一。如果认真观察巴菲特所选择的明星企业,将会不难发现,他十分钟情于拥有悠久历史与巨大无形资产影响力的企业,且企业对有形资产的需求越小越好。换而言之,巴菲特认为,在企业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只有有形价值小于无形价值,才能获得更高的超额回报,从而拥有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只有在投资前找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较好地提高A值。

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

对于成功的投资者而言,永远保住自己的资本,是其投资策略的基石;对于失败的投资者而言,唯一的投资目标就是“赚大钱”,结果却时常保不住自己的本钱。

保住资本是巴菲特的个性

1930年,沃伦·巴菲特出生在一个距离布达佩斯尤为遥远的地方,即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安宁而又寂静的小镇——奥马哈。

霍华德·巴菲特是他的父亲,当时是奥马哈联合大街银行的一名证券推销人员。1931年8月,时隔两个星期,就是小巴菲特的第一个生日,然而,这家银行却意外倒闭,他的父亲既失去了工作又倾其所有,毕竟他所有的储蓄均将随着这家银行一起烟消云散。

然而,霍华德·巴菲特在较短时间内便振作起来,开了一家证券公司。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推销股票仿佛举步维艰。犹如纳粹占据匈牙利影响了年轻索罗斯的思想那样,早期的艰苦岁月使沃伦·巴菲特深深恨上财富,并有意无意地与之分离。

直到现在,沃伦·巴菲特依然住在1958年曾以31500美元购买的那栋房子里。他唯一的破财之举就是在住宅里新添了几个房间与一个壁球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他的年薪仅有10万美元,是《财富》500强企业中收入最低的首席执行官;他喜欢在麦当劳吃饭,而非在马克西姆餐厅就餐;在购买最喜欢的可乐饮料前,总是在整个奥马哈寻找出售最低的商店……从某种程度而言,他仿佛与任何严控预算的家庭主妇毫无区别。

对巴菲特来说,他会把自己所赚得的每一分钱均存起来。自从6岁时,便开始挨家挨户地推销可乐,至今舍不得卖掉任何一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他的一生均是如此。巴菲特曾经这样说道:“钱赚来了就应该保存起来,永远不能失去或花掉。”由此可知,保住资本是其个性与投资风格的基础。

保住资本是投资的基础

当我们赔了钱后,或许会毫不犹豫地计算其实际失去了多少美元。然而,巴菲特却不是这样做的。他眼中的损失是那些美元原本能够变成的东西。对他而言,赔钱是其对“财富增长”这一基本目标的严重背离。

不计其数的人们提倡“保住资本”这一投资法则,但却只有屈指可数的人们能够实施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些投资者认为:“我最好什么都不做,因为我害怕赔钱。”这种错误的想法折射出一种致命的投资信念:赚大钱的唯一途径就是冒大险,而保住资本的唯一途径就是丝毫不冒险。这样一来,如果永不冒险,就意味着其永远不会赚大钱。对于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们来说,利润与损失是此消彼长的,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若要得到赚1美元的机会,就必须承受失去1美元乃至更多美元的风险。

一般而言,保住资本就是不赔钱,它是一种限制性的选择,会在无形中限制你的选择。然而,对于投资大师巴菲特来说,他注重的却是长期效益,并不会把任何一笔投资均看成离散的、个别的事件;他关注的则是投资过程,而保住资本则是其过程的基础。保住资本在无形中已渗入他的投资方法之中,是其所做每一件事情的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巴菲特在考虑任何一笔投资时,总会毫不犹豫地进行自问:我如何做才能保住自己的资本?其实,在做出一切投资决定的那一瞬间,他甚至根本不加考虑这个问题。

在开车的时候,你先想到的总是如何从A点抵达B点,而不是如何进行保命。然而,保命却是其更好开车的基础。譬如:在开车的过程中,你总会有意地与前面的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其距离则以车速而定。在此种交通规则下,或许你会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急刹车,以避免撞到前面的车辆,避开对生命与身体的威胁。较好地遵循这一规则则意味着生存,意味着保命。然而,智者在开车的过程中,并不会刻意思考这些东西,而仅仅只是保持车距而已。

与之相同,巴菲特也不会刻意考虑如何才能保住资本。在其投资规则之下,他自然能够保住资本,犹如智者依靠保持距离而避免死于车祸一般。

不论个人风格如何,巴菲特总会投资于自己所认为的“高概率事件”,而不会投资于其他任何东西。“如果投资于‘高概率事件’,你就能盈利,其损失风险微不足道甚至根本不存在;如果保住资本内化到其系统之中,你只会进行这样的投资。”这就是巴菲特投资的成功秘诀。

吃透巴菲特

在现实生活中,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广为流传:“投资法则之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资本;投资法则之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资本;投资法则之三,坚决牢记第一条,第二条。”把保住资本放在第一位,既是巴菲特一切投资的基础,又是其所有投资的基石。他在无形中告诫我们:冒险并不算什么,其关键是,在冒险的时候,注意保住自己的资本,不要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做赌注,而应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

安全第一,赚钱第二

孙子兵法有曰:“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百病先战而后求胜。”

巴菲特甚为保守。或许绝大多数人们的口号是赚钱第一,而巴菲特的口号却是安全第一。他曾有一句名言:第一条是不要亏损,第二条是千万不要忘记第一条。绝大多数人们在平日办事的过程中,只考虑利益而不考虑风险,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的那样:若要先想出最坏的情况如何,然后再进行投资,就做到了安全第一。既然安全第一,就不会过于吃亏,赚钱多少均可。因此,无论开车也好,做事也罢,均须牢记安全第一。投资股票也是如此,安全第一,赚钱第二。

格雷厄姆熊市大抄底的惨败教训

格雷厄姆既是巴菲特的导师,又是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的鼻祖。当年,他管理的基金在华尔街风头最为旺盛,1926~1928年,他的年平均收益为20.2%,远远超越大盘。三年期间,其规模远远从40万美元上升至250万美元;1928年,他的个人年收入已高达60万美元,相当于目前的3000万美金。在较快的时间内,大熊市便不期而遇。1929年9月,道琼斯指数最高涨至381点,随后开始不断下跌;同年10月,道琼斯指数暴跌12%,这天被喻为纽约交易所112年中“最糟糕的一天”,也就是历史上较为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1929年11月,道琼斯指数跌至前所未有的198点,然后企稳反弹;至1930年3月,一度涨至286点,反弹幅度高达43%。于是,不计其数的投资者便认为最坏的时期已经悄然而过,股市将要有大反转,格雷厄姆也是同样认为。于是,他便开始进场抄底,所抄的均是从价值评估上而言十分便宜的好股票。为了赢取更大的收益率,他还想方设法利用保证金进行杠杆操作。然而,股市反弹持续至4月份后才开始暴跌,道琼斯指数在1930年下跌33%,而格雷厄姆管理的基金亏损高达近50.5%。至1932年7月,道琼斯指数降至41点,与最高点381点相比,其最大跌幅高达89%,而在同期,格雷厄姆管理的基金亏损程度高达近78%,这场超级大熊市几乎令其倾家荡产。

后来,格雷厄姆重新东山再起,并写出投资圣经《证券分析》与《聪明的投资者》,他以自己惨败的教训而总结出一个永恒的价值投资基本原则:安全边际。且传给巴菲特一条永不亏损的投资铁律:安全第一,赚钱第二。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或许人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股价上涨超过价值,可能还会进一步上涨,为何说价值这条线就是股价悬崖的边缘呢?

以某个人开车为例:当其冲过悬崖的时候,尽管车已经空悬在空中,但由于惯性,此车依然还会向前跑,甚至继续往上窜。然而,最终此车却会掉下来,毕竟有地心引力。当股价高于价值的时候,或许这只股票的价格仍然还会上涨一段时间,但最终却会跌落而至,其价值就是支撑股价的地面,价值线就是悬崖的边缘,只要在股价被高估的情况下,就会有所跌至。

不计其数的人们在投资股票时,其态度总是赚钱第一,不但渴望赚钱,而且渴望赚得越多越好,却从不思考自己的投资风险如何,安全程度如何。然而,老司机开车的态度却是安全第一,距离悬崖越远,安全系数越大,坠入悬崖的危险越小;巴菲特的态度也是安全第一,尽可能地远离股价大跌的悬崖,以确保投资安全。

那么,投资者如何才能远离股价大跌的悬崖,而使自己立于永不亏损的不败之地呢?巴菲特依据人的本性发现,市场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过于贪婪,一种是过于恐惧。他曾这样说道:“在投资世界中,贪婪与恐惧是两种传染性极强的流行病,会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爆发,这种现象永远存在。”与此同时,贪婪与恐惧不仅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还定会引起股票市场价格与价值的严重偏离,但却难以确定它们何时会发生,及其发生时后果的严重性。巴菲特告诉我们:若要做到安全第一,赚钱第二,就要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人是贪婪的动物,往往渴望赚更多的钱,渴望比别人赚得更多,且绝大部分人均十分短视,均渴望短期发大财。殊不知,在追求赚钱的前提下,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除掉疯狂的贪婪;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巨大的畏惧;只有这样,才能使资产长期保值升值。

吃透巴菲特

成功投资的秘诀是: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换而言之,安全第一,赚钱第二。在某些境遇下,投资并非赚钱第一,而是安全第一。巴菲特告诉我们的安全第一原则,主旨在于教导我们以一种十分慎重的态度来进行投资,且在投资之前,首先不要考虑能否赚钱,而是会否亏钱。“安全第一,赚钱第二。”虽然这个投资秘诀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却颇有深意。我们不仅要从字面层次进行理解,还应从买卖股票的态度上进行理解,它指导我们在投资时应采取一种异常慎重的态度。只有确保自己永不亏损,才决定买其股票。毕竟态度决定着一切,态度决定着投资命运。

同类推荐
  • 俞敏洪的说话之道

    俞敏洪的说话之道

    本书语言幽默风趣,充满正能量,能够激励人心,同时也真诚朴实,富有激情,最能打动人心。
  • 女人要懂得的人生哲理

    女人要懂得的人生哲理

    本书以生动的故事、通俗的语言为你娓娓道来你必须懂得的人生智慧,内容包括:美丽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课、女人要懂得爱自己、女人不要自怨自艾、调节自己心态、女人的自我修炼和提升、女人要懂得男人、女人要会花钱等。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

    本书分为向着梦的地方去、怀念水莲、跋涉中的印痕。主要内容包括:泪光中的微笑;塑造父亲;我欠母亲一顿揍;想起儿时看电影;哭泣的虎子等。
  • 每天给你一个做人心态

    每天给你一个做人心态

    本书共八章,教你在怨天尤人、遇到不公待遇、懦弱自卑、迷茫困惑、浮燥不安、郁闷难受、痛苦烦恼、遭遇挫折的时候,在压力下改变心态,在失败中找到希望,在绝望中摆脱烦恼,在痛苦中抓住快乐。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生存法则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生存法则

    如何在残酷的职场中脱颖而出?遵守生存的法则!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生存法则,不是潜规则,不是办公室政治,而是每个人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必须遵守的职业规则。只要用这些法则来指导自己,用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就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优秀员工,就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热门推荐
  • 蜀燹死事者略传

    蜀燹死事者略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公主在身边

    TFboys之公主在身边

    宇宙公主的降临,便认识了三个人类男孩,他们正是人类世界远近闻名的TFboys超人气组合:王俊凯、王源、易祥千玺。与他们相遇,四人之间会发生什么呢?而在宇宙公主身边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她的妹妹,还有一个是他的女官,然而六人之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 纨绔大明星

    纨绔大明星

    接受委托,完成有奖?挺好的,但这个“纨绔子弟气息初级”是什么鬼?
  • 天若有卿天亦老

    天若有卿天亦老

    上一刻的坠落黄泉,这一刻的重生羁绊。她说:我不求一生一世一双人,不求只羡鸳鸯不羡仙,我只求世间再无一心人。我已经舍弃这一切的一切,却不想再次遇见你。原本脱离的宿命。又缓缓步上了正轨。是劫?是缘?祸兮未卜……雪菲菲,又是一年冬。似是梅花飘落消枝头,不见芙蕖立上人若荷。
  • 查理九世之幻镜

    查理九世之幻镜

    想知道我为何变成这样吗?因为我想有一个没有黑暗、背叛、虚伪的世界。他在笔记本上写着,留下了眼泪……
  • 试剑江湖

    试剑江湖

    内容提要:迷案无踪,诡计连环,玉屏山庄鸡犬不留,何家堡灰飞烟灭。美人计下难留英雄,七大天王葬身高原,月亮宫夜火,逍遥门复出,杀人庄土崩,黑虎坛瓦解,通缉令前暗藏杀机,少林寺内明辨是非,向天啸笑傲江湖,张玉郎傲视群雄,楚狂人运筹帷幄,柳梦禅奸险狠毒,恶计迭出,纵横驰阖,掀起江湖血雨腥风,白云飞聪明机智,何玉霖见多识广,胡小二英雄本色,斗智斗勇,还我武林正义,战太湖、下南海、大闹善人庄、闯关外冰谷、玉虚关追击、斗快活王、太阳城快意恩仇。抚卷长思,令人荡气回肠……
  • 苍冥大道

    苍冥大道

    道在我心,我心永恒,永恒大道,苍冥永固!诸雄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郑重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狗男友爱上猫女友

    狗男友爱上猫女友

    因为一个奇特的现象,让原本不在一个时空下的两人遇在了一起,原本的他们互相看不顺眼,也从未想过去了解,但在一次莫名其妙的安排下他们住在了一起,也就是因为这一次的机会,让他们互相了解了对方最真实的面貌,也从那时起两人之间的爱情萌芽渐渐的生长。但在他们之间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些人让他们更加坚信了他们的决定,但到底最终他们是留下,还是离去.......
  • 都市之超级无敌系统

    都市之超级无敌系统

    杨凡拥有了系统,只要付了积分,世界上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美女大明星拜他为师,学习演技;剽悍警花向他学习格斗术;钢琴美少女哭着喊着拜他为师……杨凡:“统统排队,我一个个手把手的教!”
  • 无名乱文

    无名乱文

    亚洲人气王昀阳因为一面镜子穿越到未知世界,阴差阳错被卖到青楼,遇见了慕尘欢,进入了江湖。。。。。然后的。。。我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