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1100000001

第1章 移居的历史与现状

(一)移居的历史

永靖孔氏属于孔子后裔岭南派,第 41 代孔昌弼(《旧唐书》作崇弼),字佐化,进士及第,官至散骑常侍。时朱温造篡河北大乱,唐光化三年(900 年),宰相徐彦若出镇岭南,孔昌弼随之入粤,到南雄府保昌县平林村定居。孔昌弼子(第42 代)四,名孔藂、孔荃、孔葆、孔麟。藂、荃无传;孔葆,子一名孔承休;孔麟为观察使,子一名孔飞龙,后裔迁居河南郑州荣泽县南大街。第43代孔承休子二,名孔继明、孔恪。第44代孔继明定居广州,孔恪迁居广东惠州,属于岭南甘肃永靖支的先祖。第53代孔秦、孔举、孔奉、孔春、孔眷5人在南宋理宗年间(约1225—1264年)流寓甘肃省皋兰县土门墩。第54代孔思全、孔思韬、孔思蔚、孔思烈 4人在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约1265—1286年)移居甘肃省皋兰县西颜家湾(今甘肃省永靖县陈井镇年家湾村),至今约 700 多年。第 55 代孔克泽住颜家湾,孔克源迁居杏胡台(今甘肃西固区西固乡杏胡台村)。第56代孔希革迁居广东长乐县。第58代孔公佑在明成祖朱棣年间(约1403—1424年)从颜家湾迁居太极半个川(今甘肃省永靖县太极镇大川村),至今约600年。第63代孔贞载、孔贞元、孔贞积三人移居大川崖头庄。第64代孔尚宾于明朝万历八年(1580 年)移居小川庄,孔尚昌于明朝万历初移居甘肃平番县红城堡(今永登县红城镇)。第69代孔继能等六兄弟住大沟庄,系孔彦嵘十世孙。

(二)移居的现状

永靖孔氏后裔经过700多年的繁衍生息,截止2007年底已达4 803户,1 7 343人(男9 577、女 7 766 人),还有孔姓户中异姓妇女约5 000人,孔姓户总人口达到2 2 34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10%,分布在全县17个乡镇。主要分布在太极镇、刘家峡镇、盐锅峡镇、三条岘乡、岘塬镇、新寺乡等乡镇。其中汉族 1 5 639 人、回族1256 人、土族 348 人、东乡族 54 人、藏族 31人、保安族 1 人、撒拉族 1 人、其他民族 13 人,孔氏少数民族人口为1 704人。再加上永靖周边地区的岭南派孔子后裔人口包括移民人口约3.5万人。详见附表一。

(三)孔氏文化

1.孔子大成殿。清乾隆年间,孔氏先祖孔良裔、孔良禄、孔秉述在今永靖县太极镇大川村修建孔庙两廊兼庭并书斋 30 余间,作为祭祀孔子和私塾教育基地,即今太极镇大川大成殿。清乾隆癸巳时大雨,庙被水淹没,后族人又创建大成殿五间。楹联是“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为春秋”,还定了“九条家规”和“六条家训”。此殿不幸于同治三年(1864年)惨遭兵燹,化为灰烬。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族众相商,决定重建大成殿。选出孔庆升、孔繁棫为首,协同各支族人 24 人,历经数年,完成了三间转五的孔子大成殿,并举行了祭奠仪式。1960年,盐锅峡水电站大坝建成蓄水,库区水位上升,大成殿地基盐碱浸蚀,被迫拆除。1980年孔氏后裔发起倡导,重建孔子大成殿,1989 年孔子诞辰 2 540 周年之际,大川、中庄、四沟、上下古城等地的孔子后裔族人达成协议,成立孔子大成殿筹建小组,于1991年农历二月十八日动工,四月十一日上梁,于孔子诞辰2 542 周年之际完成了大川大成殿。该殿占地面积为 900m2(30m×30m),建筑规模为三间转五,正殿高 7 米、进深 6 米、前廊 3 米,上有一幅“万世师表”的匾额,楹联是:“派分五支信乎尼山流泽;川名半个依然阙里家声。”

刘家峡镇大庄孔子大成殿,又名西北大成殿,位于刘家峡镇大庄村。据传大庄大成殿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遭兵燹,后重修再毁。1992 年,再次重建大成殿,该殿占地面积 920m2(23m×40m),建筑规模为三间转五,正殿高 7米、进深5米、前廊2米。殿内塑孔子像一尊,并立魁公碑。1993—1994年修建了一转三、重檐三层大门一座。1995年,在孔子诞辰2 546周年纪念日期间,完成了颜、曾、思、孟四大圣人、72 贤人、公佑祖等 84 位圣贤塑像,并举行了祭奠仪式,第 77 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题赠了“渊源洙泗”匾额。

孔子大成殿作为孔氏子孙、社会贤达以及各界群众纪念孔子、举行家祭的主要活动场所,并通过祭祀仪式来传承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华文化所到之处,无论南北,都有孔庙存在。在汉文化圈内,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地,也无不如此。应该说,祭祀孔子的释奠礼所要表达的,是对古老的中华文化的敬意,具有鲜明的提倡文教的意义。

2.家谱。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珍贵的人文资料。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孔子后裔岭南派永靖支移居永靖已有 700多年的历史,永靖的孔子后裔非常重视族谱的编修工作,清朝光绪年间永靖孔氏族人续修了各个房头的家谱。在民国《孔子世家谱》的编修工作中,孔氏族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完成了家谱的续修工作,弥补了孔子后裔岭南派移居甘肃永靖的族系渊源,为后人留下了宝贵遗产。甘肃皋兰县族人代表孔庆惠(今甘肃永靖县刘家峡镇大庄村人)到山东曲阜领谱时第 77代大成至圣奉祀官孔德成先生题赠“宗英贤达,为邦家光。不辞老悴,莅自雍疆。忄宏财睦族,谱牒领将。克绍祖武,和平用彰。无言兴颂,芳徽永昌”的诗文。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孔氏后裔非常重视家谱的编修记载工作,以孔氏聚居地太极镇为中心,刘家峡镇、三条岘乡、盐锅峡镇、新寺乡、红泉镇、西河镇、陈井镇、岘塬镇等乡镇的孔氏后裔都编修了各个分支房头的家谱。这些家谱的编修记载为第五次《孔子世家谱》统一编修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资料。永靖县太极镇孔氏五房二房之谱在岭南派甘肃永靖孔氏家谱中具有代表性,详见本书第五章。据统计,第五次《孔子世家谱》大修,我甘肃永靖地区孔氏后裔续谱已登记 9 555 人,其中已卒 1 963 人,现有7 592人,入谱登记率占了现有孔氏总人数的43.78%(7 592/1 7 343)。《孔子世家谱》的续修对于传承、挖掘、整理和研究孔子文化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寻根认祖、追远祭祖、奉行孝道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在第五次《孔子世家谱》的续修工作中,太极镇大川村孔祥武、孔维科、孔令瑞、孔万成,中庄村孔祥蒲、孔祥祖,孔令沛,四沟村孔繁典,上古村孔祥贤,孔寺村孔德全,刘家峡镇大庄村孔繁卓、孔祥斌,三条岘乡三条岘村孔令珍、孔令平,刘家峡镇孔德平、孔德双等孔子后裔做了大量宣传、动员、登记、汇总和上报工作。

3.文化教育。清朝康熙五年(1666 年)刘家峡大庄自然村开办私塾,殿学合一,文武兼修。清朝乾隆年间大川村修建 30 余间书斋,创办私塾和祭祀孔子。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永靖刘家峡大庄村人孔庆廉(庠生)著有《古金城孔子世家谱》一套12册,现存10册,保存于甘肃省图书馆。1912 年中庄村有识之士孔庆捷先生放弃兰州优裕生活,回家乡创办私塾。1933年大川村在本地乡绅孔祥瑞、孔祥选等人的倡导下,发动村民捐资捐物,在大川建成高级小学。1939年新寺后坪村创办了三年制私立学校,孔庆德任校长兼教员,学生 30 多名。1949 年全县有初级小学54所,其中女子初小1所,高级小学16所,共设 112 个班,在校学生2 864 名。2004 年以来在大庄村大成殿举办孔子文化节并制作了光碟,翻印《孔子世家谱》108套(每套4册)。永靖孔子后裔结合当地民俗习惯推广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以上事实说明,孔子后裔移居永靖,开创了永靖教育和传播儒家文化之先河。

(四)孔氏后裔中的学子及文职武官。根据民国《孔子世家谱》记载统计,孔子后裔岭南派人群中,庠生 55 人,贡生 25 人,进士 8 人,太学生20 人,武生 26 人,高小毕业 11 人,中学毕业 7人,师范毕业 4人,大学毕业 3 人,教授 2 人,举人4人,廪生7人,军校毕业5人,监生6人,执事官3人,进士及第官至散骑常侍 1人,观察使1 人,教师 1 人,县主簿 1 人,授德庄府朝奉郎致仕 1 人,乡贡州学事 1 人,进士提举朝奉郎 1人,进士承务郎 1 人,刺史 1 人,承仪郎知府 1人,中书舍人 2 人,赠奉承郎 1 人,州别笃驾 1人,都巡检1人,校尉2人,巡检使 1人,提举赠廉访司副使 1 人,进士知州 1 人,贡生知县 1人,进士抚州同知 1 人,策贡县教谕 1 人,庠生神童 1 人,赠儒林郎 5 人,巡政厅使 1 人,县典史 1 人,赠奉直大夫 1 人,贡生六品衔 1 人,太学生六品衔 1 人,授迪功郎 1 人,赠文林郎 3人,布政司理 1 人,登仕郎 1 人,贡生五品衔 1人,授六品军功 4 人,贡生历任训导 1 人,武举赏戴蓝翎、历任左营千总 1 人,赏五品顶戴 1人,军功六品衔 1 人,团长 1 人,省教育干事兼农务会会长 1 人,六品顶戴 1 人,县参议、团防练丁 1 人,县案元 3 人,团防分局练长 1 人,佐军幕僚、陆军中尉 1 人,陆军师部副官 1 人,陆军师部政治指导员 1 人,师参谋长 1 人,县督察员 1 人,知县 1 人,知州 1 人,九品衔 1 人,贡生州判1人,将军3人,提举解监司1人,五城兵马司 1 人,贡生直隶山海卫教谕 1 人,百户冠带 1人,共计259人。其中孔子后裔岭南派永靖支中,庠生15人,贡生4人,监生1人,太学生2人,知县1人,县长1人,共计24人。

孔子后裔岭南派移居河南支中,庠生 5 人,奉祀 7 人,廪生 1 人,员外郎 3 人,太常博士 6人,随驾参军1人,工部主事1人,共计24人。

近7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永靖县的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孔氏后裔中上学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大中专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同时参加工作的公职人也增多。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后,永靖孔氏后裔中参加工作并担任副科以上职务、高级职称、企业经理等共有 80多人,其中地(师)级 3人,县(处)级13人,科级干部50多人,高级总工程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企业经理(董事长)8人。详见附表二。

同类推荐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 大唐第一君:李渊

    大唐第一君:李渊

    本书主要内容有:少年得志、放虎归山、恩威并施、西进长安、南征北战奠基业等。
  • 谢志峰艺术人生

    谢志峰艺术人生

    本书展示了谢志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叙述了谢志峰收藏的历史渊源及其文物收藏系列的精华,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谢志峰收藏之外,还揭示了他在诗、书、画、陶艺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
热门推荐
  • 我在古代开赌坊

    我在古代开赌坊

    陈柔原本是赌场的一名高级荷官,技术一流却发誓绝不赌钱。莫名其妙穿越到了钥威王朝变身11岁的洛一一。为了养妹妹找弟弟,四处找工作无果,最后重抄旧业,在古代开起了赌场,教起了古人玩poker。正当自己做得风生水起,票子数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终于得知了弟弟的下落。在漫漫寻弟路上卷入了王朝的皇位之争。昔日恩人是否真心相助,今朝爱人是否一心相许?荣华富贵美人珍馐,运筹帷幄恩怨情仇,还是怀念当年做个小荷官,搞搞活动,轻松过日
  • 九霄独步

    九霄独步

    少年林汐,重生在龙吟大陆,岂料是海角村的一个小叫花子,从小看尽白眼、尝尽人间苦头。在要饭的路上被“九霄神龙”附体,之后偶然间救一人,带着相依如命的奶奶离开,本以为从此以后可以过上丰衣足食、高枕无忧的生活,最终还是被卷入了江湖争斗之中。看他如何斩仇敌,收美女······
  • 浮光一页

    浮光一页

    一文不名的后进青年,意料之外的得到一份“礼物”。此时他依旧过着他自给自足、自以为是的伪哲思生活。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社会压力不由自主的汹涌而来,面对身边实际情况的变化。是恪守本心,珍惜拥有?还是主动转变,挺身应战?看无用青年为你力压层层风浪,匹敌各路大神,挑战诸多智能文明。这是都市文,你想要的都会找得到。不是么。嗯哼~
  • 霸道老公:追妻36计

    霸道老公:追妻36计

    坚守一份刻骨铭心,却又不被世俗接受的爱情。需要多大的勇气,月灵会告诉你答案。挺身而出,将自己的最爱保护,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秋生认为是值得的。最爱的人,却是互相伤害最深,原来,最大的羁绊与阻碍,是他们的内心。结束这段虐恋吧!
  • 绒勿悔后宫宫斗录

    绒勿悔后宫宫斗录

    这是根据百度贴吧-后宫吧制成的,写着各种记录,是分散写,智商低的看不懂的喷子别喷,谢谢等级啥的各个后宫群想取,随意
  • 我是你的盾牌

    我是你的盾牌

    史无前例的最新技术,史上最强防护科技......“唐凌笙,你有心吗?”...“唐凌笙,你想做我的什么?”.......“你的盾。”
  • 魔王史话

    魔王史话

    一位懒散淡然的少年,一名风华绝代的少女;一个黄昏如火的帝国,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诗……以及,包罗万象的世界和那君临天下的魔王。
  • 总有刁民想骗朕

    总有刁民想骗朕

    新帝登基三年,国泰安康,没事干的皇帝表示要微服私访,实则是为了逃避选秀,谁知,却在民间遇到了一个没心没肺的小混蛋。。。你说,你一个破算命的,搁我这装什么神仙呢?就你,那个有胸的男的,别走啊!从此,开启了无人能挡的逗比生活。。。(此文存属恶搞,我是初中生,没事写着玩的,表骂我,我还小,我随便写写,你们就随便看看吧!)这文不是耽美,女主是女扮男装讨口饭吃哒!另外,本书免费,不入v,可放心入坑!
  • 伏世录

    伏世录

    世间纷乱,神界规定,人间界每隔四百年一浩劫。九王四帝一中立,这种格局持续了五代,丹道第六代时,“钉子”突然松动,格局发生改变,神界高层震惊。持续了两千年的格局改变为九王四帝一中立一迷藏。
  • 重生之林以葬的寻梦人生

    重生之林以葬的寻梦人生

    在一次次做了令自己后悔的事情,都想改变事情的结果。但,这是没有可能的,只有在茫茫人生的星空中幻想。直到流下悲凉的眼泪,才发觉自己早已处于生活的边缘再也回不去那时的时光,后悔莫及却无法挽回……如果,能回到一开始的时候,是不是会不会与现在的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