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夺嫡”,是传说清初发生在宫廷里的三件事。由于史料不足,史学界长期聚讼未决,诸说并存,因此多年来被称为疑案。
孝庄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
孝庄太后,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她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二月,嫁给皇太极做侧福晋,后被皇太极封为庄妃。崇德三年(1638)正月,庄妃生下了皇九子福临。福临即位后,尊她为皇太后,谥号孝庄,史称“孝庄太后”。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暴病身亡。朝中诸王争位,局面混乱,很快形成了两派势力。一派以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为首;另一派以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为首。两派势力各自手握重兵,针锋相对;但都有所顾忌,因为一旦打起来,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最终在亲王和大臣会议上,多尔衮拒绝了拥护者对自己的推举,提出由皇九子福临继位,他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多尔衮的建议得到各方认可,从而在明朝灭亡前夕的关键时刻,避免了清王朝内部的分裂与自相残杀。在多尔衮的辅佐下,不满六岁的福临于崇德八年(1643)八月二十六日登上了皇位,改元为顺治。
入关后,多尔衮指挥清军继续分兵南下,取得节节胜利。同时他以摄政王的身分总揽朝纲,借鉴明朝的制度,制定清朝各项制度。此时的多尔衮实质上已经成为清王朝的缔造者和统治者。可惜骁勇善战的多尔衮并不长寿。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他在塞外打猎时突然发病身亡,年仅39岁。顺治帝以皇帝的礼仪安葬了他,次年又追封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升太庙。但是此后不到一个月,诸臣即攻击多尔衮生前曾谋篡帝位,于是刚刚亲政的顺治帝下令削去多尔衮爵位,撤出宗庙,开除宗室名分,没收家产,平毁陵墓。权倾一时的多尔衮,死后声名狼藉。100多年后,直到乾隆帝时,才颁诏充分肯定多尔衮在清朝开国时“成一统之业,厥功显著”的重大功绩和对皇帝的忠心,为多尔衮平反昭雪,复还其睿亲王封号。
上述即是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前后的历史背景。早在清初,太后下嫁之事便开始流传,但究竟有没有其事,官方的文献没有明确记载。史学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有着种种解释,至今仍无定论。概而言之,有如下说法。
权色交易说:顺治帝即位时,不到6岁,孝庄太后为了使儿子福临(即顺治帝)能够坐稳龙椅,就利用多尔衮对她的痴迷在关键时刻使出杀手锏,与他做了一次权色交易。
私通之说:孝庄太后与多尔衮年纪相若,早在入关之前就相识。后孝庄太后被皇太极纳入宫中,但位居五宫贵妃中的最末席,皇太极最宠幸的是她的姐姐海兰珠。于是,她与多尔衮私下就有了暧昧的关系。
报恩之说:皇太极死后,皇位的争夺非常激烈。多尔衮当时权倾朝野,但最终他没有夺取皇位,而是选择了当摄政王,辅佐孝庄太后的儿子福临为帝。孝庄为了报恩,下嫁多尔衮。
保皇之说:多尔衮在清朝入关时立下大功,声威极盛。顺治帝幼年即位,根基不稳,多尔衮有夺取皇位之心。为了拉拢多尔衮,保住顺治帝的皇位,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
20世纪30年代明清史专家孟森曾发表《太后下嫁考实》,力辩太后下嫁仅是传闻而已。但近年又有学者论证“太后下嫁”说,许多专家都赞同“太后下嫁”极有可能,太后下嫁派的证据如下。
1.蒋良骥的《东华录》卷六说:“(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无疑是把太后置于妻子、把皇帝置于儿子的地位。如果太后没有下嫁,她和皇室亲王贝勒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奇怪的是此事却得到他们的默认,而且当多尔衮死后,竟破例追封为诚敬义皇帝。
2.《李朝实录·仁祖》卷五十,记顺治六年(1649)二月,清廷曾派遣使臣去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李看见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便问:“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大臣金自点回答说:“臣问于来使,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右议政郑太和说:“敕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国王李也说“然则二帝矣”。这说明朝鲜君臣也发现所谓“皇父”的奥秘,无疑跟太后下嫁一事有关。
3.南明鲁王政权的大臣张煌言在《建夷宫词》中写道:“……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指的就是太后下嫁一事。张煌言以当时人记当时事,似有所据。慈宁宫是孝庄太后的寝宫,词中说慈宁宫中张灯结彩,喜气盈盈地举行婚礼,不是太后下嫁,谁人敢在太后宫中举行成婚大典?
4.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庄太后病重,曾对康熙帝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顺治帝的陵墓)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这种做法是违背清朝帝后丧葬制度的,可见她有难言苦衷。正是因为有了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一事,她才觉得死后再同皇太极合葬不妥。
5.《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中有1946年10月近代学者刘文兴所撰的跋,其中写道:“清季宣统初元,内阁库垣圮。时家君(刘启瑞)方任阁读,奉朝命捡库藏。既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遂以闻于朝’”。如果没有“太后下嫁”在先,能有“闻于朝”在后吗?
反之,认为太后没有下嫁多尔衮的一派对以上各点都予以驳正:
1.张煌言是明遗臣而坚持抗清,写诗时人在南方,依据又是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难保不借此以渲染新朝的丑秽,攻击丑化敌人,故不能据此孤证作定论。
2.古代已有尚父、仲父之称,都是对功臣的尊称。多尔衮功高,所以皇父也是尊称,非父亲之父。
3.清代皇后与皇帝分葬,不只孝庄太后一人,如孝惠皇后之与顺治。而且当时已有孝端皇后(孝庄的姑姑)与太宗合葬,如果重新把太宗陵启开的话,时人认为就会惊动亡灵,诚为不敬。所以孝庄太后的陵墓置于清东陵,不能证明她曾下嫁多尔衮。
4.《皇父摄政王起居注》跋中虽有记载,却没有发现能直接证明此事的诏令、敕书,因此是孤证。
迄今为止,没有一条过硬的材料证明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看来太后是否下嫁的公案还要争论下去,只有待新的史料发现,才能解开这个疑案。
顺治帝死因之谜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半夜,顺治帝在养心殿去逝。正月初八,玄烨即位,改元康熙。不久有关顺治帝出家的消息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演绎颇多,给顺治帝之死染上神秘色彩,成为迄今仍无法定案的历史之谜。《清史稿》、《顺治实录》、《清实录》等清官方的史册中,关于顺治帝之死仅有寥寥数字,语焉不详,更是给人讳莫如深之感。
据野史与民间传说,顺治帝因一代名妓董小宛去世而遁入空门。而据史书记载,不是董小宛,而是董鄂妃。她“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廷”,备受宠爱。顺治十四年(1657),董鄂妃诞下皇四子,却于次年正月不幸夭折。董鄂妃伤心欲绝,不久后病逝。顺治帝接连遭受爱子、爱妃之死的重创,遂产生出家之念,剃度遁入空门。
一些非官方的史书则说顺治帝因病而逝。如当时人张宸的《平圃杂记》对此亦有详细记述:顺治十七年(1660)底,顺治帝染上天花,礼部奉旨宣布免去元旦大朝庆贺礼。正月初二,顺治帝为祈求佛法庇佑,把最宠爱的太监吴良辅送到悯忠寺剃度,作为自己的替身。正月初四,朝廷正式向文武大臣宣布皇帝患病。初五,宫殿各门所悬的门神、对联全部撤去;接着传谕全国“毋炒豆,毋点灯,毋泼水”,以祈祝皇帝康复。初七夜,顺治帝死于养心殿。明清史专家孟森也认为顺治帝死于天花,此说得到不少专家的认可。
而最近新发现了《延平王起义实录》手抄本,为顺治帝之死提供了新说。这份资料是泉州南安的郑成功宗亲郑梦彪从郑氏后人手中得来的。该书文字生涩难懂,郑梦彪将复印件委托郑成功研究专家张宗洽进行研究。张宗洽在研究过程中,意外发现了3段关于顺治帝死于厦门的惊世之言。
其一为:“有人密启藩主,以高崎之战伪帝顺治实在思明港被炮击没,达素密不敢宣。及京中查无下落,召达素回京,达虏惧罪自杀。至是太子即位,宣顺治于正月崩者,伪虏之伎俩也。藩曰:‘余亦计之,但当时恍惚未敢再信。’”译为今文即:有人密报郑成功,顺治帝是在厦门思明港被炮轰而死的,大将军达素不敢公布这一消息。京城中查不到顺治帝的下落,召达素回京,达素畏罪自杀。后太子即位,宣布顺治帝驾崩,这是朝廷掩盖的手段。郑成功说:“我也意识到了这点,但当时不敢相信。”
其二为:“初,太师在京屡以书谕藩招抚。藩不肯,然虏顺治亦不之罪也。至是顺治崩,执政者与太师有隙,遂对虏太子谏以藩能击崩主父,我皇岂不能杀害其父乎。虏太子纳之,至是新即位而太师遂遇害。”文中所说太师即南明太师郑芝龙。他是郑成功的父亲,降清后屡次写信劝郑成功投降,都以失败告终。但顺治帝只是将他软禁,没有治罪。顺治帝死后,辅臣苏克萨哈与郑芝龙有宿怨,向太子进谏:“郑成功可以用炮击死我们的先皇,皇上难道就不能处死他的父亲吗?”太子即位后不久就处死了郑芝龙。
其三,除了这两段直证顺治帝死因的文字,还有一段相关文字,也为以往郑成功研究资料中所未见。其文为:“报伪朝顺治崩,太子即位,是为康熙。藩喜曰,伪朝大丧,且达素新败,虏必无暇南顾矣,我当速取公夷(即台湾)为根本地,然后再图北征。”张宗洽认为,这段文字解释了郑成功对攻台时机的选择,即与顺治帝之死有直接关联。
当然有人对此说表示怀疑,认为在史学界流传已久的《先王实录校注》和新发现的《延平王起义实录》二者区别仅在于,后者比前者主要多了和顺治帝死因相关的3段文字。由于可以肯定二者都是后来的抄本,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延平王起义实录》故意无中生有,增加了顺治帝之死的内容;另一种就是《先王实录校注》故意有遗漏。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延平王起义实录》的抄录者、郑成功的九世孙郑叔成为何要增加这部分内容;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么郑叔成是从何抄录而来。已发现的几个抄本(从纸质、保存程度来看,应该都早于郑叔成抄本)都是有遗漏的,毕竟经历了清王朝200多年的高压统治,何以到了1912年,他还能抄录到如此完整的版本呢?
虽然史料值得怀疑,但是此说却有一些流传在厦门民间的传说可为佐证。
厦门民间曾传说顺治帝曾询问五台山的和尚,被告知自己将会死在牛屁股,顺治帝当时大惑不解。后来,郑成功领兵在厦门港岸牛家村与清兵对决,一日,部下大将军点燃大炮正要发射,郑成功突然发现对岸有一人头上闪闪发光,当即调转炮位对准发射。谁知那正是顺治帝冠上夜明珠发出的光芒。顺治帝当场被击中,死于牛家村,应验了五台山和尚的预言。
另一相关传说是无鳔江鱼的故事,在福建民间文学丛书《郑成功的传说》和厦门文化丛书《厦门掌故》中均有记载。俗传明末清初,郑成功据岛抗清,顺治帝御驾亲征。郑军沿港岸与清军激战。清兵船驶入港,进退无路,遂成瓮中之鳖。顺治帝大惊,急命弃船登岸,却被郑成功军队的缺嘴炮击中,当场毙命落水。郑成功遂尊此炮为“缺嘴将军”。港中江鱼因食顺治帝的血肉而发生形变,厦门有句俗语“江仔鱼食皇帝肉,畅快无肚”,即从此出。此外,在厦门不少老渔民口中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港内的文昌鱼是顺治帝的尸虫所变。
纵览正史,没有任何记载表明顺治帝曾到过厦门,但是厦门民间为何会生出这样的传说呢?确实耐人寻味。
雍正帝继位之谜
康熙帝共有35个儿子,大致分为3派。第一派以皇太子胤为中心,皇三子胤祉在后支持。第二派以皇四子胤(后来的雍正帝)为首,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七子胤礼随同。第三派的核心人物是皇八子胤,皇长子胤、皇九子胤、皇十子胤、皇十四子胤附从。三派勾心斗角,实力最强的是第三派。
康熙四十七年(1708)九月十六日,太子被废,次年胤被封为雍亲王,受命与皇长子胤共同看管太子。康熙帝忧伤过度,于这年冬天大病一场。皇八子胤为人干练,康熙帝命其代理内务府总管一职。众皇子为角逐太子之位,各显神通,皇长子胤找喇嘛诅咒皇太子胤发疯,直接向皇帝建议立皇八子为太子,并表示愿意替皇帝处死废太子。
康熙帝大怒,将胤关押起来,同时也对皇八子产生怀疑。不久即把皇八子革爵关押,附和皇八子的大臣勋贵,或被革职或被处死。而皇四子胤却在父皇面前为废太子讲好话,康熙帝称赞他“深知大义”。康熙帝患病期间,他又处处体贴,与众兄弟进呈药方,大获父亲好感。
为根绝诸子间的夺位之争,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再次立胤为太子,释放皇八子,并恢复其爵位。而皇长子胤则一直被幽禁于家中至死。不料太子仍然没有学会谨慎处世,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再次被废,被永远幽禁于咸安宫。此后直到康熙帝去世,也未明确太子人选。胤二度被废以后,胤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势力迅速上升。康熙五十七年(1718),胤被授抚远大将军职,主持西北军务,康熙帝称赞他“有带兵才能”,一度被公认为太子的当然人选。同时,胤与父亲关系也颇为融洽,时常奉命代父祭祖陵,举行郊礼大典,处理政务也颇有章法。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康熙帝突发急病。十二日晚,诸王子齐集畅春园。次日,康熙帝病逝。康熙帝死后,步军统领隆科多(胤的舅舅)宣布遗诏,皇位继承人为胤。雍正帝即位后,有关他的传闻广泛流传于民间。其中就有雍正帝毒杀父亲,阴谋篡改遗诏等说法。雍正帝曾编篡《大义觉迷录》一书颁行天下,本意是对自己篡夺皇位的种种传说进行辩解,然而事与愿违,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反而弄巧成拙,愈描愈黑。关于雍正帝即位,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说法:
1.合法继位说,即雍正帝遵照康熙帝遗诏合法继位。理由有三:一是胤深得康熙帝的信赖。康熙帝病重的时候,派胤代他到天坛祭天。国之大事在祀(祭祀)与戎(军事),代皇帝祭天,说明康熙帝有意传位于他。二是康熙帝临死之日,把皇七子和步军统领隆科多召至榻前,宣布了谕旨说:“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三是康熙帝留有遗诏,明确指明皇四子胤继承大统。
2.改诏篡位说,即胤篡改康熙帝遗诏,篡夺皇位。理由如下:一是康熙帝让皇四子代他到天坛祭天,却派皇十四子做抚远大将军,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康熙帝也有传位于皇十四子的意向。二是康熙帝临终前宣读口谕时,胤在天坛祭天,所以没在场。但就在同一天,他曾3次奉召到畅春园去见康熙帝。上午第一次觐见的情景,《清圣祖实录》有记载,康熙帝对雍亲王说,“朕病势日臻”,这说明康熙帝此时并不糊涂,还能说话,但是为什么没有告诉胤欲传大位给他之事。有人说康熙帝保密,但他跟皇七子和步军统领隆科多说了,怎么会跟继承人保密呢?所以有人认为康熙帝的这个口谕是伪造的。三是康熙帝遗诏在其死后3日才公布。在此期间皇四子胤有篡改遗诏之嫌,即康熙帝遗诏就是传位十四子,胤把“十”字改成“于”字,等于篡了他弟弟的位。有人反驳说,征诸史实,此事不可信,因为当时“于”字写繁体字“於”,“十”字难以改成“於”字;而且按清朝当时的行文习惯,当称皇十四子、皇四子,如果改的话,那就变成“传位皇於四子”,不通;再者传位的诏书用满汉两种文体写成,即使汉文能改,满文如何改?但是遗诏毕竟仅由隆科多一人经手,因此不能排除隆科多上下其手、伪造遗诏的可能。四是胤说知其继承皇位,是隆科多口传给他的,没有旁证。五是康熙帝死后,京城九门戒严,亲王和皇子没有胤的批准,任何人不许进入皇宫。连自己的兄弟进宫吊唁自己的父亲都要限制,说明其中有鬼。六是皇十四子抚远大将军胤入京奔丧,向雍正帝奏报,问先贺新君登基,还是先吊唁皇父?而雍正帝不让其进城,却派他到河北遵化守陵,实际是软禁了皇十四子。如果正大光明地继承皇位,何必如此?七是雍正帝死后,不葬东陵而改在西陵,说明雍正帝黄泉之下,不敢见其父。八是雍正帝得位之后,打击诸兄弟,从侧面反映其得位不正。他将一直想谋取皇位的皇八子和皇九子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思黑”(满语“狗”和“猪”的意思),直至将二人迫害至死;并将其同胞弟弟皇十四子幽禁。乾隆帝即位后,才下令恢复了“阿其那”和“塞思黑”的原名和宗籍,释放被软禁的皇十四子。九是雍正帝即位之后,杀死出力最大的年羹尧和隆科多,有杀人灭口之嫌疑,也说明其得位不正。十是雍正帝在其亲自编撰的《大义觉迷录》中,不厌其烦地为其即位的合法性进行辩护,很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如果康熙帝真是传位于皇四子,那么究竟原因何在?有人认为皇四子的次子弘历恐怕是问题的关键。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祖父宠爱。康熙帝时常将弘历带入宫中,亲自调教。因此为了传位给心爱的孙子,而选择孩子的父亲为皇位继承人,自在情理之中。但有人以为此观点纯属猜测。因为征诸史实,康熙帝初次认识弘历,是在康熙六十年(1721)春天,一年之后康熙帝便去世了。康熙帝虽然喜欢弘历,但未必因此便将天下交给弘历的父亲。
不管雍正帝如何得位,他继位之后,吸取清初以来没有行之有效的立储法从而引起诸皇子争储、致使骨肉相残的教训,决定实行秘密建储制度。雍正元年(1723)八月十七日,雍正帝在乾清宫召集王公大臣,宣布了他的秘密立储法,即把指定储君的诏书藏于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皇帝晏驾之后方可开启,以便预定的新君继位。此前储君是谁,一概保密,已被立为储君的本人不知,王公大臣亦不晓。此法得到王公大臣的一致赞同,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秘密立储制度由此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