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8400000024

第24章 明代中后期的奢靡之风

通览明朝社会风尚的概貌,可以看出前后期有着相当大的变化。所谓社会风尚,一般是指一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社会趋向、审美心态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明代社会风尚大致在正德年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此之前,社会风尚诚朴、俭约、刻板,在此以后,社会风尚趋向于羡商重利、违礼逾制。特别是社会中上层的消费观念和风气有了很大的变化,到了明代中后期出现了浮靡奢侈的高消费之风。

消费观念的变迁

晚明社会风尚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不仅在《金瓶梅》、“三言二拍”等古典小说中有所反映,在许多史学著作中亦有很多论述,尤其在各地方志中多有表现。

明朝前期的社会风尚是敦厚朴实的。这种敦厚朴实之风与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有密切关系。明初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人们趋农轻商,向往安定生活。为了恢复与发展经济,明朝的统治者也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从政治统治来看,历代统治者都奉行用礼教限制社会风尚的原则。朱元璋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并且要按照封建礼制规定的等级制度对人民生活进行干预。他说:“昔帝王之治天下,必定礼制,以辨贵贱,明国威。”明初朝廷对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作了详细规定。如老百姓,不论男女均不得用锦绮、绫罗、金绣,只许用绸、绢、纱布,而商人又低一等,只能用绢布。农家有人为商者,亦不得衣辔、纱帽顶、巾环,不得用金、玉、玛瑙、珊瑚等;鞋禁止有花样、金线装饰;禁止穿皮靴、出门不能坐轿、乘骑鞍;日用器皿不能用金银器等等。尤其是对颜色限制更严格,官、军、民、僧、道衣服帐幔均不得用玄、黄、紫三色,使得贵贱各有等地。

上可以兼下,下不可以替上,违规者要施以严刑。洪武十三年(1380)颁布的《明律》专设“服舍违式”条,它就是对越级僭用服饰、车舆、房舍、皿用者的惩办条例。由于经济条件和封建礼制的制约,明朝前期的社会风貌,基本上是俭约、诚朴、刻板的。具体到消费观念的形成上,人们一方面没有铺张浪费,夸富斗奢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因为“天子以醇朴为教”的作用,使得人们崇尚节俭成为必然。

到了正德以后,迥然不同于前代,社会风尚发生了剧烈的变更。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江南,“正(德)嘉(靖)以前南部风尚最为醇厚”;但自那以后“风俗自醇而趋于薄也,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在较为偏僻的山西,“国初,民无他嗜,率尚简质,中产之家犹躬薪水之役,积于金者,宫墙服饰,窘若寒素,后则靡然后奢,以俭为鄙”。明代社会风尚的变迁形成思潮,大致肇始于正德年间,并有传播、扩散的趋向。明代归有光总结为:“大抵始于城市,而后及于郊外,始于衣冠之家,而后及于城市。”即它从城市开始,然后波及农村,从仕人官僚开始,然后影响到一般市民。

人心不古的消费风尚

明朝中后期社会各阶层消费观念的转变是伴随着习俗风尚和价值观念而变化的。

其变化的主要特征有:第一,在社会价值观上,重利趋商已成为一股普遍的社会热潮。明初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四民中,商人社会地位低,为社会所不屑。明中叶以后,有大批农民弃农从工、从商。出外经商,在江南部分地区成为一种风气,甚至有大量的士人也抛弃举业,投身于商贾。从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来看,人们趋商的根源是因为重利,即利在人们思想中的地位大大上升了。晚明不仅普通的平民逐“利”,就是士人,不但不讳言商,而且也不耻言利。他们甚至为求利而经商,成为所谓的市井小人。正嘉间的黄省曾记载说“至今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

第二,以衣食住行为主的生活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去朴从艳。如南直隶《通州志》载,“今者里中子弟谓罗绮不足珍,及求远方吴绸、宋锦、云缣、驼褐价高而美丽者以为衣”。在江南甚至出现了奇装异服,如邹公履游南京,头戴红纱巾,身穿纸衣,脚踏高鞋,有的地方还流行男着女装。伴随着“艳服”而来的是“丰膳”。明初饮食筵不尚华。正德以后经常无故宴客,“有客必设专席,餐必丰腆。”

第三,表现为竞相攀比。服饰、饮食及其他日常生活消费方面奢侈之风一经滋生,就愈演愈烈。由于人们争相攀比,甚至有些人的消费超过了其能力范围。例如嘉靖年间,苏州有一个叫吾谨的人,同县人方豪颇好奢侈,以千金置衣。吾谨闻后,讥笑曰:“以方才且尔,若谨者当何如哉?”于是从富豪借贷,也购千金衣。奢靡之风冲击社会各个阶层,犹江河之下,不可复挽。正如何良俊所言:“虽仲尼复生,亦不能如之何”。

最后表现为逾越制度。如前所述,明初人们的衣食住行皆有严格的定制,但到后期则“不以分制,而以财制”,一旦暴富,就可以逾越等级名分。这在服饰、居住、舆马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以服饰为例,许多“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作为君权象征的龙纹服装,已成为百姓常用的服饰花纹。原来作为士人和官吏专用的“方巾”、“云履”,也是“方巾盈路,士大夫名器,为村富所窃,而屠贩奴隶,亦有着云履而白领缘者”。

高消费风尚后的秘密

在正德年间,明朝社会风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那么明代社会风尚为何会在此时期发生变迁呢?研究者认为这些变化是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所决定的。

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明代中后期的高消费之风出现的经济基础。明到正德间经济领域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如白银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一种可以信赖的稳定货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农副产品进一步商品化。私营纺织业、冶矿业的发展,扩大的商品市场等等,给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提高了人民的消费水平,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冲破了原来使社会窒息的禁纲,使社会的消费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其次,统治阶级的腐败与

松懈也对明代中后期的高消费之风的出现起了促进作用。武宗、世宗和神宗都懒于视政而又骄奢淫逸。关于皇室的腐朽和奢侈,从神宗那里就可见一斑。神宗朱翊钧亲政后,怠于政事,耽于享乐,日益挥霍而不知遏止,皇室的费用膨胀到了惊人的地步。他在位期间的御膳开支年年看涨,各类典礼的糜费更是无度。万历十年(1582),光是为筹备他的一次婚礼,内监开出各色金3869两,青红宝石8700颗块,各样珍珠8500颗,珊瑚珍珠24万余颗。上行下效,一般的富门贵族,“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官习民染,奢侈之风像瘟疫一样波及社会其他领域。后来贫者也滋生了虚荣风气,讲究风尚了。

第三,晚明社会风尚的演变与当时的思想文化不无关系。明立国之初,对思想文化的钳制比较严厉,以程朱理学作为官方哲学。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倾向于保守,脱离生活实际,宣扬“存天理,灭人欲”,把人们的社会生活都纳入封建的纲常礼制之中,否定了人的个性和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而王阳明、李贽等思想家在抨击程朱理学的同时肯定“人欲”的合理性,宣扬个性自由,对社会消费观的变迁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王阳明针对程朱理学把“人欲”与“天理”对立的学说,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才欲排为何,便是人欲”。继王阳明之后,批判程朱理学最有力的是李贽。他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做新风尚的带头人,而且还从哲学上论证“人欲”的合理性,他认为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的生存欲望和喜好美色、享受快乐是人的自然秉赋。

消费观念与社会发展

关于浮靡奢侈的高消费之风,当时的有识之士是持否定态度的。如晚明有大臣上奏疏说:“夫奢之为害,不止贪而已也,官之贪民,民之为窃,上之虐下,下之幔上,礼义之风熄,廉耻之道丧,皆自奢侈为之。”浮靡奢侈之风败坏了整个社会风气,刺激了人们对财富的占有欲,也使得封建统治更加腐败,晚明官场上出现的贪污受贿成风的现象与此不无关系。因此,明中后期许多人缅怀并百般称颂明初那种格外俭约、诚朴的风尚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客观上分析,我们应该看到“奢侈之风”既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该时代的社会群体行为;不仅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交相作用的结果,也是衡量当时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与文明状况的重要标志。晚明衰世,这种风气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明朝的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出来。统治阶级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使封建秩序从无序达到新的有序。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奢侈”之风可以促进工商业发展的一面,亦即我们通常说的消费对生产起促进作用,为百姓提供了谋生途径。

随着各阶层物质生活中名分等级被冲破,传统的礼教观念也受到严峻的挑战。人们生活中的违礼逾制行为也为晚明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腴的社会土壤。晚明出现了一股人文主义思想的气息,以泰州学派的王艮、何心隐、李贽、冯梦龙、公安“三袁”、唐伯虎等人为主要代表。他们提出“身本论”和“百姓日用是道”的命题,竭力阐发人的主体意识、个体解放和人的社会价值等观念。

明朝中后期,社会上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习俗风尚等发生重大变化。重利趋商、浮靡奢侈、违礼逾制为主要特征的社会风尚出现,破坏着旧制度,孕育着社会变革的可能。尽管它没有像西方的文艺复兴那样把社会导入人文主义的轨道,但对于打破明代社会沉闷风气及推动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卡片三国

    卡片三国

    业余插画家穿越到一个依靠卡片召唤怪兽来决斗的三国时代。虽然不像名将能臣天生自带卡片,但是身为甄宓哥哥的男主人公却具有一个可怕的能力——利用自己的绘画技巧仿制其他人的卡片……
  • 葵藿之心

    葵藿之心

    莫道君王无忧愁,只憾东瀛无仙丹,正所谓造化弄人,报应不爽,谁言君王就能万寿无疆,心无愧惧。且看天可汗的长生之道如何在大唐西域这条漫漫丝路上演绎出一场华美绝伦,荡气回肠,敢爱敢恨的儿女情长……
  • 五代大军阀

    五代大军阀

    五代十国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才子佳人的佳话,有的只是饿殍遍野,血流千里。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武夫们用鲜血染成的大时代!
  •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本书为张鸣精选的一组历史随笔。作者以老辣笔法,独特另类的视角,触及晚清民国诸多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诸如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君臣之分别,文人之脾气,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 “男人的辫子”,“洋人的胡子”,等等,构成一幅晚清民初的群像图,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折射出历史深处所隐藏的秘密和真相。细细品读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般的故事,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更看到那纷扰世界中的另一番景致。
  • 历史没有真相

    历史没有真相

    一个朝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来临,清末风雨飘摇的局势造就了一个个强人的舞台。是她?是他?引领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专政与民主不过是他们手中玩捏的游戏!
热门推荐
  • 石之坚

    石之坚

    这是一篇关于勇气小说,石之坚就是勇气的化身。主角不是天下第一,也不会妻妾成群。他只做两件事:活着、报仇。生存让他丧失尊严,复仇使他失去理智;爱情带他走出黑暗,勇气让他重获新生!我不知道该把这书归为武侠还是玄幻小说,因为石之坚这种特殊的兵器从来就不会出现在武侠小说里。总之,这是一篇与众不同的武侠玄幻小说。不信?没有哪个作者会在简介里告诉你故事的结局,但我偏要告诉你!结局是:勇气战胜了勇气!
  • 重生之食色天下

    重生之食色天下

    秦修死后重生平行空间的地球,意外发现这个几乎一样的世界在饮食文化似乎有所不同。于是乎,一段精彩的人生开始了。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是中国菜的开创者,他是方便面的发明者秦修:不要问我成功的秘诀,对于你们这些连红烧肉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我很难解释。(本故事纯属YY,作者纯属小白,不喜勿喷,左转出门)
  • 风云战神之重生

    风云战神之重生

    转世重生,宇宙之神,永远的独孤啸天,永远的宇宙战神,为了复仇他走上一条与神之战,为了朋友他义不容辞……他能复活上古正神,救出四大天神。他能娶龙神,也能得到女娲。他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宇宙无处不有他的影子,他就是转世的神,无敌的存在。
  • 兄弟血泪史

    兄弟血泪史

    本故事,主要讲述,天豪、华少、阿强、小超、龙三、这几个兄弟,是从一群不起眼的小混混,变成如今,在岭南地区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人物,这其中有,辛酸、有血、有泪、最终他们兄弟五个被称为,岭南五虎。
  • 天禁学院

    天禁学院

    这是一群让人无语的少年,但他们将带你体验不一样强者世界,不一样的冒险,不一样的体验,看他们怎样在满是战斗的世界里生存,接受怎样的考验......。
  • 蜘蛛侠的NBA

    蜘蛛侠的NBA

    被变异的蜘蛛咬了,他没有选择成为蜘蛛侠,而是毅然决然的加入了NBA。蜘蛛侠能力可以让他单手持球,投篮手感良好蜘蛛预感让他背后长眼,视野无死角北卡西科东艾南麦的年代,众神皆战的年代NBA,从零开始
  • 末日炼心

    末日炼心

    当——一道镇魂摄魄的钟声直接在脑海中响起,所有睡得、昏得、迷得全都清醒了。汝等盘古后裔,本具得天独厚之修行资质,然只求外物,不修道心,贪嗔痴蒙蔽本心,憎恶欲阻碍天理,以软弱之内心控强大之科技,正如小儿抡大锤,灭亡之日不远矣!今有后天灵宝炼心塔,助汝等修心,又有虫界之虫族鞭策尔等。望尔等勤之勉之,明心见性之时,即是脱离苦海之日!
  • 匆匆那年续

    匆匆那年续

    之前看了匆匆的网络剧,最后的分离揪心的不行,只能自己脑补一个完美的结局给他们。这个只是本人乱写,文笔有限,请各位看官原谅。。。。。。谢谢
  • 异世界魔法之旅

    异世界魔法之旅

    地球联邦舰队海洋号上一名普通的后勤人员克劳德·C·肯尼,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本应在休眠仓内醒来的他发现自己的意识出现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幸运的是,智能生物芯片也一起穿越到了这个异世界。这是一个剑与魔法的奇异世界,有强大斗气的武者,奇异魔法的法师,神圣的骑士,邪恶的魔物,这里诞生过无数的荣耀与传奇,这是一片奇迹的大陆——亚特兰大陆。有着尖端科技知识的克劳德,对于这个世界的魔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踏上异世界的魔法探索之旅。本文属经典怀旧类魔法小说,有着宏大的世界观和精彩的情节,欢迎阅读。
  • 一字奇特佛顶经

    一字奇特佛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