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9100000005

第5章 四 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

从1896年起,弗洛伊德开始全面地、独立地创立精神分析理论。在1896年至1914年之间,他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专著,提出了性欲理论、释梦理论、本能理论,论述了精神分析法和哲学、历史、道德、宗教、艺术的关系,基本奠定了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基础。一般都把1914年以前所传播的精神分析的理论称为弗洛佛德的早期理论。

如果具体划分的话,1896-1899年是弗洛伊德的自我分析时期。弗洛伊德的自我分析可以说是他的精神分析整门学科得以发展的母源。因为正是通过它,他才领悟了精神分析的基础。

1895年,布洛伊尔被弗洛伊德的性理论吓跑以后,弗洛伊德对他的离去毫无劝阻之意。之后,弗洛伊德就同他的柏林朋友、五官科专家、著名生物学家、化学家弗立斯的关系就变得更为密切,并希望从他那里受到有关的启发。事实上,弗洛伊德的确从他那里得到了许多支持。早在1895年5月25日给弗立斯的一封信里,弗洛伊德就表露出想建立一种新的心理学体系的念头。他说:“心理学是我的暴君,它一直是我所冥想的遥远的目标,既然现在我已经与神经症打起交道来了,这个目标已非常接近了。我一直为两种雄心困扰着:1.弄明白引入定量因素后,如何形成精神机能作用的理论;2.从心理病理学中吸取某些或许对正常心理学有益的东西。事实上,没有正常精神过程的清楚设想,一种关于神经精神错乱的满意理论是不可能建立的。”弗立斯给予他全心的支持。尤其是在后来的性欲理论的形成中,弗立斯更是倾心支持。

在弗立斯的支持下,弗洛伊德开始了精神分析理论的探索。

在精神分析的研究工作中,弗洛伊德在技术上又作了新的变革,开始用“自由联想法”代替“催眠法”,开始创立自己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在用“催眠法”治疗神经病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他发现这种疗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有些精神病人是无法催眠的,医生无法使他说出内心中的东西;二是催眠疗法要求医生按照规定的问题,不断催促或逼迫病人说话,具有很大的强迫性质,这就容易引起病人的反感,产生一种抗拒心理,不愿意说话,或不说真话,或不把心里的的话都说出来,并且会破坏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样就不容易找到病人致病的原因,影响治疗;三是病人容易发生“移情”现象,特别是女病人。医生与病人的长期接触中,病人往往发生感情轻移。有的时候,女病人突然站起来,抱住布洛伊尔的头,在他脸上狂吻起来,吓得他狼狈不堪,不知所措。弗洛伊德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四是弗洛伊德发现了深层心理理论之后,认为“催眠法”只是一种表面的精神分析,还很难发现致病的内心最深处的精神原因或心理原因。因此,他试图用“自由联想法”去发现致病的根本原因。

所谓“自由联想法”,就是医生不给病人提出什么引导性的问题,不给病人提供思想的方向,也不给病人施加压力,不催促他说话,而是让病人在安静的环境中,躺在睡椅上,身心放松,随便思想,消除顾虑。而医生坐在病人头后的一个看不见的位置,只是鼓励或要求病人把凡是在头脑中出现的东西,凡是想到的东西,不要去区分善恶美丑,无论多么不好意思讲的事情或想法,无论看来多么没有意义甚至荒唐可笑的东西,都毫无保留地、不加修饰地说出来。医生在听病人叙说的过程中,不但要特别细心,而且要特别敏感,善于从病人所说出的东西中,发现致病的因素,从中找出真正的,根本的原因。在病人自由地联想和谈话时,一旦想到我谈到与致病相关的事情,病人的情绪往往就极为激动,这时医生要抓住时机,用高超的解释艺术,针对造成疾病的原因,比如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让病人尽情发泄他的情绪,给病人做分析和解释,从而解除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在病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压力。当病人发泄了压在心底里的情绪,接受了医生的分析和解释,病状就会减轻或完全消失。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有使用自由联想的简单例子。例如,我们多半有“说漏了嘴”的经验,我们多少会背着意愿漏出我们宁愿保密的话。

由病人自由联想,由医生分析和解释,推测压在病人内心深处的致病的根源,这几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含义。

弗洛伊德之所以采取这种分析方法,在于他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无论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都是有根据的,都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也是可以被发现的。他反对精神自由和意志自由一类的观点,而主张决定论观点。他认为,一切现象都有因果联系,否认自然现象的决定性,也就败坏了整个科学,因为如果认为一切都是偶然产生的,都是没有客观原因的,都是没有根据的,那么科学研究也就没有必要了。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家,弗洛伊德主张用决定论的原则去观察一切现象,主张用自然的因果关系原理去研究精神活动,是符合自然科学的要求的。

精神病的种类是很多的,如恐惧症、幻想症、怀疑症、忧虑症、等等。弗活伊德通过对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发现神经病与内心被压抑的愿望或观念有关系。就是说,假如人们内心深处有某种愿望或痛苦,由于某些条件,总是被压抑在心底而不能实现出来,不能表现出来,而这种被压抑的、隐藏在内心中的痛苦或愿望,并不因为不能表现出来就自动消失掉,而是仍然潜藏在心中,久而久之,在受到特殊的刺激时,内心的愿望或痛苦,就会产生变态的心理反应,借身体的不正常的活动表现出来,以不正常的方式来发泄压抑在心理深处的愿望或痛苦,造成神经病。比如,忧虑性的精神病,在弗洛伊德看来,主要是由于性欲长期得不到满足,性激动的内心冲突长期被压抑,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会逐渐转变为忧虑性精神病。这类被压抑在心理深处的、平常意识不到的意识活动,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即潜伏存在的、不自觉的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是人的一种更深层的意识活动,是人的一种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认为,精神病就是潜意识活动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突出表现了人的非理性的精神活动的特点。所谓非理性,就是缺乏理智的意思。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一般是不受理性影响的。比如怀疑型的精神病,病人总是疑神疑鬼,对于他所接触到的人或事物,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人们用各种道理,劝说病人不必怀疑,但这种解释的办法,对病人没有什么影响,病人不会接受这种头头是道的解释。另外,精神病患者一般也不受事实的影响。比如一个病人总是怀疑他的手脏,所以总是在洗手。人们若是用显微镜给他证明他的手不脏,这种实验或事实,对病人也没有效果,他不受这些事实的影响,而照例不断地洗他的手,病状不会消除。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就说明,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活动是非理性的活动。必须找出这种非理性的精神活动的根源,把它变为理性的活动,才能医治精神病。用精神分析法治疗精神病,关键也就在于这种转化工作。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无意识的精神活动,有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这是他的一个重大的发现。

在用自由联想法对别人进行精神分析的同时,弗洛伊德从1395年开始对自己也进行了几年的艰苦的自我分析。正是对他自身的分析,才导致了从神经病学到心理学的决定性转变,并且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自我分析的材料主要保存在他与弗立斯的通信中。由于弗立斯支持弗洛伊德的性观点,弗立斯本人对性问题的研究也有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是一个性问题的专家,他就同弗洛伊德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弗立斯于1887年来到了维也纳,听弗洛伊德的神经学课。他在此后,便经常与弗洛伊德通信。弗洛伊德给他的转函、长片、摘记共计284件,其中有168件构成了题为《精神分析的起源》的论文。

1895年,弗洛伊德开始他的强行的自我分析时,已39岁。他是一位功成名就的神经病学家,婚姻美满,已是5个孩子的父亲,第六个孩子也行将出生,女儿安娜生于1895年12月3日。从外表上看,他是一个幸福的人。他的时间奉献给了治病、家庭和朋友。他的阅读面涉猎广泛,除了医学专业外,他的文学修养也是极高的。

然而,在心灵深处他充满了各种情绪和恐惧。他经常忧郁,有强烈的憎恨;有时甚至害怕过街;他有患胃病和心脏病的症状,两者交替出现,他对弗立斯的依赖明显地不是出于纯粹客观的考虑。

虽然如此,弗洛伊德所有的内心恐惧和冲突与他的共同体中其他人的情况几乎没有区别。按照现代的说法,他是一个“正常的神经症患者”,没有什么十足的理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要对自己进行分析。像他许多的前人和后人一样,他满可以对他的问题耸耸肩膀说:“那是生活呀。”

弗洛伊德开始对自己分析的许多事情以后也许会表明是一些琐碎的症状。他希望揭示他的两种想法:一是自由联想;二是这样一种假设,即梦是目前愿望(白日剩余物)的实现。1895年7月24日所做的斐尔玛(他的病人)注射之梦向他证明梦是有意义的,并且说明这种意义如何可以从梦中挖掘出来。(这个梦后来就一直被称为精神分析的“梦的标本”。)这个梦及其解释标志看他的自我分析的开端。

这一梦的解释向弗洛伊德表明,他可以把自由联想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身上。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又幸运而意外地发现,梦中存在着无意识,梦的结构与神经症症状的结构相同:它们都是象征性的。这一发现本身是在做梦的过程中产生的,因而是梦的创造性力量新的显示。最后,这一表露出罪恶感和赎罪感的特殊的梦,也包含着新的个人领悟:弗洛伊德对于病人、同事、家庭和朋友的犯罪感一直在他内心作祟。

除此之外,这个梦为弗洛伊德开启的进程将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研究和生活。精神分析迟早要触及人们所关注的一切方面。

1896年9月,父亲之死又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使他在3年时间里倍受梦的困扰,同时对梦的意义也更加确信。他们仿佛体现了一场表露他的内心冲突的对话,也就是说,一个儿子必然要感受到父亲的强烈敌意,哪怕这个父亲是最可爱的人。弗洛伊德以前一直否认和忘记这种敌意,随着他的父亲之死,他才意识到了这种情绪。他感受到“被压抑的欲念的复回”,这种欲念在他以后的思想中起了主导作用。这种敌意解释了自艾尔玛注射之梦以来出现的罪恶感。弗洛伊德承认了他的敌意,并分析了它的每一种形式:忌妒、敌对,野心和憎恨。渐渐地他才从羞愧、懊悔、软弱、抑止和失败的愿望中解脱出来。

1897年之夏,他又经历了一场烦恼,以致不能够理智地从事工作。他的理论似乎已经崩溃了,业务正在紧缩,感到无力完成他所从事的分析。病人的困难对他产生了巨大的个人反响。他又受到对未来疑虑的威胁。他甚至中断了与弗立斯的通信,开始对他体验到以前对他父亲的那种矛盾心理。这一危机更加剧了他对心脏疾病和迫近死亡的害怕、对火车旅行的恐惧以及忧郁症的发作,从而引发了神经症。这一时期他简直是倒霉透顶,失望、矛盾、恐惧、忧虑、悲观紧紧地攫住了他,差一点使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夭折了。

在这种紧张状态下,他的自我分析转向他的儿童时代的记忆。在他解释梦的过程中,儿童时代的记忆愈来愈多地冒了出来,促使他相信梦中的无意识愿望来自儿童时代,就像其来自于日前一样。他的个人经验使他确信成人的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儿童的经验构成的,这些经验沉睡在成人的内心里。儿童受自己的愿望和冲动驱使,这些愿望和冲动促使他们在丰富的幻想生活中得到想象性的满足。

1897年的9月末和10月初,即紧接着夏季危机之后,强烈的自我分析弄清了幻想和儿童时代这两个关键的领域,他重构了儿童时代的里比多感情:对他母亲的乱伦的愿望,对他侄女鲍林的虐待狂(鲍林与他同岁,是他异母哥哥的孩子),对受到他保姆的惩罚的羞愧和恐惧,以及相应的攻击性感情:对他父亲的忌妒,谋杀他兄弟阿列克山大的愿望,与鲍林之兄约翰的剧烈竞争(约翰长他一岁)。他将这两方面的天性结合在他的恋母情结理论中。

这就是弗洛伊德在1897年夏季经历的烦恼,即对他自己的艰苦的自我分析之后获得的结论。之所以出现1897年夏季烦恼,是因为弗洛伊德在1896年出版了《癔病的病因学》,在其中提出了诱引说,以为儿童幼时天真,并无性的冲动,只因受了成人的引诱,才导致了这种冲动的产生。到了1896年后期和1897年上半期,弗洛伊德开始对诱引说发生怀疑。1897年夏季,他进行了艰苦的自我分析,在他身上发现了自己幼时对母亲的里比多欲和对父亲的敌视,这就是所谓的奥狄浦斯情绪。于是他放弃了诱引说,而承认儿童期的性生活,不过弗洛伊德的“性”不是专指生殖的或生殖器官的快感,而是指一切敏感区的快感。

在这里有几个术语需要说明一下。

里比多(Libido)是性欲所具有的心理能量,即性力,里比多欲实际上就是指性欲。

奥狄浦斯情绪就是指儿童对母亲的性欲和随之而来的对父亲的愤恨。全面地说,应该是指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满足性欲,而怨恨与他同性的父亲或母亲。无论是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严厉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

奥狄浦斯情绪的学说和它在人生活中的作用是弗洛伊德主义的要点之一。它的实质就是幼儿情欲的第一个客体是其母亲。幼儿从诞生之初就对母亲充满着性欲。

奥狄浦斯情绪的名称来自于左希腊的传奇故事《奥狄浦斯王》这个悲剧故事讲的是一个祭师告诉底比斯国王和他的妻子约卡丝达说:如果他们生个儿子,这个儿子将会杀死他的父亲,娶他的母亲为妻。当他们生下了奥狄浦斯这个儿子时,约卡丝达便决定弄死这个婴儿来避免那个祭师所断言的厄运。她把奥狄浦斯交给一个牧羊人,要他捆上这个婴儿的双脚丢弃到树林里,这样他就一定会死去。但这个牧羊人动了恻隐之心,把奥狄浦斯送给了科林斯国王的一个仆人。这个仆人又把这个婴儿带给他的主人,国王将他收为养子。奥狄浦斯在科林斯国长大了,并不知道自己不是科林斯国王的真正的儿子。他从特耳非的神喻得知,杀父娶母将是他的命运。于是他决定离家出走,以永不回见父母来躲避这个预言的不幸。离开特耳非以后,他卷入了一场与一位乘马车的老人的激烈争执,一时性起而杀死了那个老人和他的随从,并不知道已杀死了他的父亲底比斯国国王。

他流浪到了底比斯国,在那里斯芬克斯神正在不断地吞吃城里的年轻人,但只要有人能答出她所问的谜语的正确谜底,她就停止吃人。她的谜是这样的:“开始四答腿走,以后两条腿走,最后三条腿走,这是什么?”底比斯城堡已许下诺言,谁若能答出这个谜底,使城堡从斯芬克斯手中获得解放,便拥谁为国王,并将国王遗下的皇后与他为妻。奥狄浦斯应约前去冒险,他揭开了斯芬克斯的谜底那就是人。人在婴儿时四条腿走,长大后两条腿走,到了老年用三条腿走(用一个拐杖)。斯芬克斯自己跳到大海里去了,城堡从灾难中得救,奥狄浦斯也就做了国王并娶了约卡丝达他的母亲。

当奥狄浦斯幸福地做了一个时期的国王后,城堡受到了瘟疫的袭击,为此死了好多人。预言者泰勒西斯显示,这场瘟疫是对奥狄浦斯所犯下的双重罪过:杀父与乱伦的惩罚。奥狄浦斯开始死命不承认这个事实,当不得不正视它时,便弄瞎了自己的双眼。他的母亲约卡丝达也自杀了。这个悲剧以奥狄浦斯在无意中犯下的罪行尽管他有意地尽力去避免它所遭受的惩罚而告终。

弗洛伊德用这个神话中奥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来证明儿童依恋母亲的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指出,幼儿产生奥狄浦斯情结或恋母情结,是因为幼儿的性欲(或称里比多欲)是与生俱来的,同他的肉体一起诞生。幼儿具有性生活,性生活的第一个对对象便是其母亲。儿童的潜意识里就有乱伦的动机和由此而产生的对父亲情敌的恨。

移情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中至关重要的原理。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受排斥的性欲由直接客体(指父亲或母亲)向其他替代客体(医生)的潜意识转移。这样,对母亲的爱恋或对父亲的仇恨在精神分析时往往转向医生,并通过这条途径部分地消耗掉。移情机制对精神病的治疗的意义就在于此。

下一个时期,从1897年秋到1898年夏,弗洛伊德把所获得的这些领悟应用到他的神经症、朋友关系和职业上。他的心脏病焦虑和旅行恐惧消失了。他对弗立斯的依赖转变成竞争。他完全放弃了催眠,而依靠梦、自由联想和儿童记忆医治病人。由此,撰写一本关于梦的著作的愿望日益强烈。布吕克和沙尔可不再是他的模范,他转而向歌德看齐,向歌德学习,开始把自己的理论扩展应用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1898年春天和夏天,弗洛伊德阅读了拉普拉斯和左拉的作品。有一段时间他对自己的梦的兴趣减退了。他已经作出了最为重大的发现,他急于就梦的发现发表一本著作。对先前文献的必要综览使他既烦恼又满足;人们在这一问题上还没有得出过任何象样的理论。同时,他开始构思另一本著作:《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虽然如此,仍然存在着反复。1898年秋,新的危机又来了:他的内心又回到冲突的痛苦之中,智力又开始衰竭。可见弗洛伊德的每一个理论的构思和创建,他都是沤心沥血,历经艰辛和痛苦才孕育出来。好在一个梦把他从忧郁症中拯救了出来,抚平了他心中的创伤和痛苦,使他思念起所有离散的朋友,所有他曾希望他们死去的敌手。

最终,弗洛伊德战胜了内心冲突,又投入到工作之中。1899年的最初九个月里,他完成了《梦的解释》手稿。从此以后,除了极少的中断外,弗洛伊德终其一生都保持着肃穆而慈祥的父亲形象。虽然一生中不时还出现过忧郁症和身心疾病,但在大部分生活中,他的症状都消失了。在个人生活中,他享受着家庭的天伦之乐。1900年,与弗立斯的关系还是破裂了,尽管弗洛伊德还想维持几年。此后他有了门徒,不再需要密友了。他克服了对旅行的恐惧,1901年得以游览了罗马。在事业上,他已经为精神分析这门科学奠定了基础。

此后他以自我为对象、洗心涮肺式的自我分析终止了,他内心的直接冲突平息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自我分析则终其一生不断。他曾告诉艾内斯特·琼斯,他将每天的最后半小时都奉献于他的自我分析。

弗洛伊德只是通过自我分析、自我揭示才作出了至关重要的发现。开始时的知识游戏成了一种为时5年的艰辛的内心斗争,这是他开始时所没有意料到的,不过他也为这几年艰辛的斗争的结果感到欣慰。

正像《梦的解释》大部分出于他对自己的梦的理解一样,关于儿童性欲的理论描述也主要依据他自身的经验。他把不可胜数的生活细节都披露在《梦的解释》以及《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1年)两书之中了。尤其是《梦的解释》一书,可以视作一种新型的自传,其对内心生科学研究的揭示可以说是没有前例的。

在自我分析中,弗洛伊德作出了一系列奠基性的发现:无意识、恋母情结、肛门期、儿童性欲,以及如何解释梦、自由联想、移情和抵制。这对任何个人来说确实是一种可观的贡献了。

1900年至1914年,是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时期,也就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形成的时期。有人把弗洛伊德这一时期的理论体系称为第一个精神分析体系。该体系建立在三大理论上:无意识理论、里比多理论和作为治疗基础的移情和抵制理论,三者的紧密关系构成了一个体系。里比多冲动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以避免焦虑。由于人被无意识力量所支配,所以简单的理性疗法并不起作用。治疗学家必须排除移情(对治疗学家的感情)和抵制(拒绝承认里比多和其它受禁的冲动)。

在这段时期,弗洛伊德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梦的解释》(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1)、《性学三论》(1905)《爱情心理学》(1910)、《图腾与禁忌》(1913)等。他的思想也主要见之于这些著作中。

《梦的解释》被称为释梦的圣经。然而,1900年《梦的解释》出版后,整整几年光阴过去了,连一本书也没有出售过,售完第一版600册书籍,花了整整8年时间。就跟现代中国的股票之类的书籍一样,在书店里睡了多年的瞌睡,封面上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只到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才一朝被人识,变成了人们的抢手货。1900年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举行第一次关于梦的公开讲座,只有3个人前来听讲,其中一名还是弗洛伊德的一位挚友的儿子。他的释梦理论随同《梦的解释》经历了10年的光荣孤立,真可谓“养在深闺无人识”。

在这10年间,弗洛伊德尽管与学术界处于隔绝状态中,但是他的心理分析学说的理论和医学实践已经引起了一些人们的注意,开始有了支持和追随者。1902年,弗洛伊德的4位支持者阿德勒等四位精神分析医生,在弗洛伊德家里举行了一次会议,标志着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成立。以后每逢星期三晚上都要在弗洛伊德寓所举行会议,此后就被称为星期三晚会,不久发展到22名成员。从1908年,参加者都是自愿的,参加者的身份十分复杂,从音乐评论家、出版商到性病医生,应有尽有。维也纳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已经从不起眼的医学专业发展到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心理学的哲学。

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只到1907年才开始好转起来。这年7月,艾丁根博士来到维也纳,此后终生都是弗洛伊德重要而忠实的支持者。随后阿伯拉汉姆从布尔哥兹里来,他后来成为柏林学院的创始人,是早期精神分析运动中仅次于弗洛伊德的赤诚人物。1908年琼斯从伦敦弗伦克兹从布达佩斯来到维也纳。1910年汉斯·沙赫斯也加入了精神分析学会。这年琼斯宣称,弗洛伊德将是关于人心问题的达尔文。这些人都成为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并帮助他来推动心里分析的研究和传播的工作。

1907年,荣格在苏黎世成立弗洛伊德会。1908年成立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这期间,还在奥地利的沙尔兹柏格召开过一次国际性会议,出席会议的42名人员中有半数是临床分析医生。1910年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创立,荣格被任命协会的主席。

这段时期除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外,一些期刊和杂志开始出版,为弗洛伊德和其他分析学家提供了论坛。由阿德勒和斯坦克尔编辑的《医学精神分析会刊》成精神分析学的国际性的机关刊物(国际精神分析学协会会刊)。阿德勒和斯坦克尔叛离之后,弗洛伊德于1913年创办了一份新的国际性的杂志《医学精神分析国际杂志》,直到二次大战爆发后停刊。

从1902年起,弗洛伊德担任维也纳大学教授,但该校却拒绝他开设精神分析的公开讲座。1909年,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时,校长斯坦利·霍尔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很重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竭力把这种学说引入美国。他请弗洛伊德在自己的学校中作了5次讲演,题目是:《心理分析的起源和发展》。并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这次讲演的内容由蔡斯译成英文出版,后被译成几种文字,中译本于20年代发表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教育杂志》。弗洛伊德在美国会见了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士(1842-1910)、卡特尔(1866-1944)、铁钦纳(1867-1927)等人。之后,在美国的一些报刊上载满了弗洛伊德的论文,并且出版了大量论述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书籍,从而弗洛伊德学说开始在美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并逐渐获得了学术界的承认。弗洛伊德在西方学术界名声愈来愈大,心理分析运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运动了。

然而心理分析运动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内部滋生了新的可怕的危机。

精神分析学从创立伊始,分裂和争吵就从未间断过。弗洛伊德的追随者由于同他们的老师在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是对里比多的性质和作用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奥狄浦斯情结等问题)的理解上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严重的分歧。几位重要人物相继背离弗洛伊德而去。

首先离去的是阿德勒。阿德勒于1870年生于维也纳。189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以后作为一位普通开业医生干了若干年,尤其关心工人阶级。1902年他是投向弗洛伊德的最初4个成员这一。通过与弗洛伊德的接触,他愈来愈多地转向精神病学。从1909年起,他虽然与医学界还时而保持着联系,但已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了。

1910年,弗洛伊德任命他为维也纳学会主席,并与斯坦克尔兼任精神分析主要刊物《精神分析会刊》的主编。阿德勒的主体理论属于我们今天所谓的自我心理学,这一理论是被弗洛伊德完全接受的。

在荣格积极反叛弗洛伊德时,阿德勒在很长时间里并没有反对他的老师。然而,1911年2月8日,他在维也纳学会会议上所讲的一番话似乎是十分公正的,却得罪了弗洛伊德:“总而言之,发言人讲话的目的并不是贬低弗洛伊德关于神经症及其机制的概括的价值,而仅仅是出于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必要性,为这种概括提供一种更广阔的基础和发展的观点,在这些方面,弗洛伊德已经落后了。”

当时的佛洛伊德并不像他的传记作者所描绘的那样慈祥大度。不知怎么,阿德勒成了可恨的敌人。弗洛伊德毫不留情地攻击这个年轻人。在1911年与荣格的通信中,弗洛伊德已决心要除掉阿德勒,并令人惊奇地将其看作“偏执狂”。1911年2月22日的学会会议宣布,在下届委员会会议上阿德勒将辞去学会的主席职务,斯坦克尔辞去副主席职务;两人继续在杂志社留任,并出席会议。在下届会议上,弗洛伊德接替了两人的职务。最后在1911年10月11日的会议上,弗洛伊德宣布,阿德勒和其他3人已经辞职。

于是阿德勒另行组织了自由精神分析调查学会,不久即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学会。自此以后,阿德勒苦心孤诣,直到1937年去世,从未间断过他的工作。他著述广泛,到处游说,尤其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巨大的影响。

应该充分承认,阿德勒对早期精神分析的发展,对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的创立,是有贡献的。这一点,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中也承认这点。

继1911年阿德勒叛离弗洛伊德之后,荣格于1913年也叛离了弗洛伊德。

荣格(1875-1961)出生于瑞士,除了几次国际旅行外,终生都生活在那里。父亲是一位新教牧师,这有助于解释他毕生对宗教的兴趣。189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不久就作为一名精神病学家就职于著名的布尔哥兹里医院。

荣格在结识弗洛伊德之前,就已在本领域作出了颇有声誉的成就。他设计了词语联想测试,后来经改订成了一种标准投射技术。1906年,他发表了《精神分裂症心理学》一书。虽然他仍持一种生理毒物致病说,但他对本病作了初步的心理学探讨。他并没有由此得出其逻辑结论。

1906年他收到了弗洛伊德的一封信。老人说他已收到了寄来的《诊断联想实验》的复本,并表示感谢,此后便开始了他们之间为时7年的通讯的和友谊,直到1913年破裂。与阿德勒不同,他并没有真正把握过第一个精神分析体系的三大基石。

虽然荣格直到1914年才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职务,1913年他与弗洛伊德的关系已彻底破裂了,随后他进入了一个长久的自我分析时期,谢绝先前的交游,闭门著述,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最后形成了荣格主义“学派”。

他与弗洛伊德的通信及以后的著作表明,他为这次破裂一直感到内疚,仿佛是他自己导演了这场破裂。

后来奥托·兰克等人也脱离了弗洛伊德。

虽然阿德勒、荣格都带着一批同僚走了,但大多数人仍然与弗洛伊德在一起,阿伯拉汉姆接管了协会的事务。

总的来说,阿德勒、荣格和斯坦克尔的叛离,给弗洛伊德以很大的打击,并使精神分析运动遭到重大损失。1912年,琼斯提出成立一个仍全心全意忠实于弗洛伊德的委员会。弗洛伊德对此给予热情的支持。委员会除琼斯外,还有阿伯拉汉姆、弗伦克兹、沙赫斯、奥托·兰克,从1919年起,又加入了马克思·艾丁根。1913年5月25日,弗洛伊德为庆祝这一事件,取出了镶金的收藏品,授予每个成员一个希腊古雕。此举却流露出弗洛伊德对当时和未来的精神分析运动的深深的沮丧情绪。不过弗洛伊德并没有枉费心机,上述成员以及其他一些人在精神分析学的第二个时期中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在回过头来详细介绍弗洛伊德心目中的“纯心理学学科”,即第一个精神分析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一个精神分析体系有三大理论基础:无意识理论、里比多理论和抵制理论。

在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所有总结中,无意识显得特别重要。他常常以“深度心理学”或“无意识心理”来代指精神分析。终其一生,他从未倦于反复说明无意识在精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无意识”一词,弗洛伊德指无意识的精神过程。无意识并没有解剖学上的定位,也不是某种实体,而是融合了一系列临床观察的一个概念,这些观察无论谁都可以重复获取。比如有的时候,人们苦思冥想一道数学题,但总是做不出来。于是人们根本抛开这个问题,不去想它了,或去干别的事情,或去睡觉休息。过了一些时候,比如睡一觉醒来,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却会突然在脑海里出现,一下子解决了,这种情况往往使人惊讶不已。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情况说明,在有意识的活动停止之后,无意识的活动还在继续进行,它在一定的时候就会冒出来,进入有意识的活动中,被人意识到。这种特殊的精神现象,也说明有潜在的意识活动。

无意识理论见诸于弗洛伊德众多的关于各种精神过程的论述,但其主要阐发包含在对梦的解释中,弗洛伊把梦称为通向无意识的皇家之路。《梦的解释》第七章“梦的形成的心理学”包含着这一理论的核心。

弗洛伊德用自由联想法从无意识活动过程中搜集材料和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的伪装的满足,它是“通向无意识王国的大门”,借助于它可以洞察到无意识系统的深处,从而可以揭示病人在苦恼中产生的被压抑的内部世界深处的许多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秘密。它是自由联想的绝好的起点,是由压抑作用解释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现象的钥匙。

既然梦是通向无意识王国的大门,弗洛伊德就花费了许多精力对梦进行研究。

做梦是人类的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现象,世界上大概没有一生从来不做梦的人。但是,在弗洛伊德之前,却很少有人对梦作专门的研究,所以也就没关于梦的科学说明,社会上流传的大多是宗教的或迷信的解释,即认为梦是在人身内显灵的表现,是神通过梦向人启示吉凶善恶。如梦见大红马,启示必有信来;梦见掉了牙,启示必有亲人死亡,等等。这类解释为梦涂上了神秘的色彩,只能使人愚昧无知,妨碍着对梦作科学的研究和说明。弗洛伊德作为科学家,坚决反对这类迷信之说,他试图对梦作出科学的解释。

弗洛伊德经过大量的研究,在《梦的解释》一书里发展了一种全面的释梦理论。因而《梦的解释》被称为精神分析运动的“圣经”。在这部著作里,弗洛伊德把物理学中的决定论搬到心理学中,认为在精神世界中,和在物质世界一样,任何现象,不管如何荒诞,都可以找到它赖以发生的原因。从这样的理论出发,他阐述了梦的学说,为我们理解梦提供了工具,这是一种只要学会操作,任何人都能应用的工具。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理解潜意识的通途。梦既不是什么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的表现,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反常的精神现象,梦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着的,是人的潜意识活动的表现。

我们知道,通往意识和潜意识的直接大门是封闭的,门口有检查员在值勤。但是所有被排斥的欲望又没有丧失自己的能量,总想拼命挤到意识之中。它们只能以部分的妥协和改头换面、乔装打扮达到这一目的。

人人都知道酒精会使舌头松驰放纵。因此当一个人酒醉的时候,往往会说出一些平时不愿说或不敢说的话。这些话常常显露他时某个人或某件事物的真正感觉。做梦与喝醉酒一样在梦里,个人也得到了说出自己的内在真象的机会。一旦进入熟睡,原来深藏在潜意识里的愿望,恐惧和需求,都象演独幕剧似地出现了,有时甚至还象在表达一个完成的故事。也有的时候,梦可能只是一群不连贯的行为和影像,或者它只是某个影像的片断,与任何事没有显著的关连。不管梦是属于哪一种,它对做梦的人而言,总具有某项特殊的意义。

白天之中,有个监督的因素控制住每一个人的心理,将某些永不被社会容忍的愿望和恐惧,尽力地锁在心理的潜意识部分里。但一旦我们进入熟睡,这个监督因素的警惕性便放松了。愿望和恐惧就像罪犯一样,白天被关在潜意识的监牢里。到了夜晚,守门的打起瞌睡时,它们便能偷偷的溜走;但他们必须先装成其他的形象,即:借象征性的形式表现确实的涵义,然后才能顺利过关,混入意识之中,在那里仍未被识破庐山真面目。对此,弗洛伊德得出一个假设,任何梦(儿童的梦例外)都是歪曲了的,必须由释梦者来恢复其本来的面目。

梦是欲望的满足。通过对大量梦的分析,弗洛伊德发现梦无例外地是做梦者的欲望的达成。他假定人在睡眠时有许多冲动和欲望,特别是具有性本质的冲动和欲望。梦是实现性欲的伪装了的表现。把梦看作愿望的实现,是弗洛伊德释梦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梦的解释》中,弗洛伊德花了不少篇幅阐述男性生殖器、女性生殖器和两性交媾的种种象征。通过对这些象征物的分析,做梦者的被压抑的性欲便被揭露出来了。不少学者对弗洛伊德的象征说持批评态度。

弗洛伊德把梦分为显梦和隐梦两种。显梦是一种愿望的直接的表现。如在睡眠过程中,身体内缺乏水分,就产生喝水的愿望,人就会梦见喝水,以这种梦的形式来满足喝水的愿望。再如,在睡眠过程中,身体需要排尿,人就会做到处找厕所或排尿的梦。而许多梦的动机和内容并不这样简单。人有许多欲望、愿望或意向,是由于生活中遭遇到的痛苦的情况造成的,或者是一些人们不愿公开的欲望,它们被压抑在内心深处,受着理智的严格控制,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容易表现出来。这样的一些欲望或意念,在通过梦境表现的时候,就会加以种种伪装和变化,通过很复杂曲折的方式出现在梦中。比如,一个人做了一个拼命逃跑以摆脱别人追赶的梦,并不一定是逃脱别人追赶的愿望的表现。他可能在什么时候,受过别人不公正的指责,而产生一种对别人的反感,这个情绪压在心底不愿表露出来,而在梦中,这种情绪就可能化装成拼命逃跑以摆脱别人追赶的梦境表现出来。

有人提出,对恶梦怎么解释呢?难道恶梦也是人的欲望的满足吗?弗洛伊德巧妙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因为在梦中,“检查官”仍在起作用,它迫使梦的表现发生歪曲。所以通过对恶梦的情形的分析,可以发现它的隐义始终是受压抑的欲望经过乔装后的某种满足。

自由联想法是弗洛伊德释梦的有效手段。下面的一个例子是弗洛伊德自己做的梦,也是他用自由联想法自我分析的一部分。

center关于植物论文的梦

我曾写过关于某种植物的论著,这本书正放在我面前,而我正翻阅着一页折叠起来的彩色插图。每册书都附夹着一片干枯的植物标本,就像从植物标本簿里取出的一样。分析那天早晨,我曾在一家书店的橱窗里,看到过一本以“樱草科植物”为题的新书显然是一本有关这类植物的专著。

樱草花,我联想到,这正是我妻子最喜爱的花。她总希望我能带这种花送给她,可我却很少把它放在心上,为此还常常责怪自己。由送花联想到了一个故事,我最近还常把这件事和几个熟悉的朋友提起,并用它作为证据来说明我的理论、遗忘常常由潜意识的目的所决定,并总是能使人探测到遗忘者的隐秘用意。那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少妇常常在生日那天收到丈夫送来的一束鲜花,有一年当她生日的时候,未能得到丈夫的这种热情表示,便伤心地哭了起来。她丈夫进来却始终不能明白她因何而哭泣,直到她哭诉那天是她的生日,他才用手拍额说:“请原谅,我确实忘了,我这就去给你买些花来。”但她拒绝了丈夫的安慰,因为她认为其丈夫的遗忘,是表明她在他心目中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证据。这位弗雷欧夫人在我做此梦的两天前,碰到过我的妻子,并告诉我妻子说她感到好些了,并向我问候,几年前她曾找我做过治疗。

现在梦情似乎明朗了,我记得我确实曾写过这类似植物论文的东西,那一篇论可可植物(1884年)的文章,它曾引起高勒注意到可卡因的麻醉性能。我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碱性植物也有这种麻醉效用,不过我尚未能透彻地深入研究。这使我想起那天做梦后的早晨(我直到晚上才有时间分析这梦),我曾像做白日梦似的想了可卡因,我曾想,假如我得到了青光眼,我就去柏林做手术治疗,用化名住在我的朋友(费利斯)家里,让他推荐的医生来做手术。那位做手术的医生,由于不知道我的身份,又会吹牛说这些手术自从用可卡因后,是如何容易地施行,而我将不会泄露出我自己在此药的发现史中,还占有一份功劳。这种幻想还产生了另外一些思绪,如果一个医生把他的同事在职业上的成就据为己有,会是多么尴尬的事。这位柏林眼科专家不会认识我,我也就可以像其它病人一样付给他治疗费。但等到清醒后,再回味这白日梦时,我发现这梦里的确隐含着对某些特定事件的记忆。在高勒发现“可卡因”不久,我父亲患了青光眼,我的朋友眼科专家柯尼斯坦给他做手术,当时高勒亲自负责可卡因麻醉,他曾说:这一下可把三个与发现可卡因有关的人物都聚到一起了。

接着我的思绪又跳到最近一次使我想起有关可卡因的事情,那是在前几天,我正翻阅一份叫《祝辞》的刊物,这是由一些学生们为表示对他们老师、以及实验室指导教师的谢意而印发的。刊物中在每位教授的名下,均列出他们的重要著作及发现,而我一眼就注意到,他们将可卡因麻醉功能的发现归于了高勒的名下。现在我才突然领悟到,这梦与前一天晚上的经验有关。那天晚上,我和柯尼斯坦医生一起步行回家,途中谈到某一话题,每当提起这话题,我就会感到格外兴奋。我们一直谈到门廊,碰巧遇上加特那教授和他的夫人,我情不自禁地称赞他们二位的动人容貌。而加特那教授正是我刚才提到的《祝辞》的编者之一,可能是他使我想起这份刊物。另外,我所提到的L夫人在生日那天的失望,可能也和我与柯尼斯坦的谈话内容多少有关。

现在我要设法对梦中的另一决定成份作一解释“一片干枯的植物标本”夹在那本学术专著里,看上去就像一本“标本收藏簿”。这使我回忆起中学时的一件往事。有一次,我们的校长召集高年级学生,要大家自己动手编一本中学的植物标本采集簿,以便为那些只知死读书的学生找出些结合实际的方法。校长指派给我的份量很少,只有几小页,使我觉得他似乎认为我帮不了什么忙。我甚至还记得,那几页包括一些十字花科。其实我对植物学一向就不太喜欢,记得在植物学预考的时候,他们也是让我辨认十字花科植物,而我答得一塌糊涂,要不是靠着理论笔试拉回一些分数,我可真要名落孙山了。十字花使我想起菊科,而向日葵就是菊科实际上我一向把它看作我喜欢的花。比我更慷慨的妻子,常常从市场买回些我所喜欢的这些花。

我看到我写的那本专论“正放在我面前”,这几个字又引起我另一联想。昨天我收到一位柏林朋友(弗利斯)的来信,他在信中富有想象地说:“我一直憧憬着你关于梦的著作早日问世,仿佛间就好像你已是大功告成,而那本大作就摆在我的面前,并且我好象在翻阅着它的每一页。”我是多么欣赏他这种预言,其实我自己又是多么希望这书真的已经写完,并且能呈现在我的面前啊!

“那折叠起来的彩色插图。”当我仍是医科学生时,我曾一股傻劲地只想从学术专论上学东西。虽说当时我经济并不宽裕,但我仍然订阅了一大堆医学期刊,而里面的彩色图片,引起了我深深的喜爱。同时我也一直以自己的这种好学求精态度而自负。当我开始自己写书并且必须为自己的内容用插图时,我记得有一张画得实在太糟,以致受到了一位善意同事的讪笑。由这我不知怎地又联想到了童年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出于好玩的原因,有一次递给我和妹妹一本有彩色图片的书(记叙的是波斯旅行)让我们尽情地撕毁它。如果从教育的观点来看,这实在大有问题!当时我只有五岁,妹妹还不到3岁。但我们两个小孩把书一页一页地撕毁(我当时曾说就象向日葵片片地凋落)的情景,却历历在目。后来我上了学,开始对收藏书籍发生了狂热的兴趣,这与我喜欢从学术专论上学东西的嗜好相类似我喜欢的嗜好(“喜欢”这一念头在与樱草花和向日葵的联系中已经出现了)。那种狂热的程度可用“书呆子”一词形容。自我开始自我分析以来,我总是把这次初发的情欲与我所提到的童年记忆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我认识到童年情景是我以后爱书癖的“屏蔽记忆”。当然我很早就明白,情欲往往会引致不幸。当我17岁时,为此欠下了书商一笔几乎付不清的书债,而我父亲认为,爱书癖不是一种可称道的好习惯,拒不帮我付款。一提到这段年轻时的经验,立刻又使我联想到了与柯尼斯坦的谈话,在其中我们也谈到了过份沉醉在自己的嗜好里是我的一大缺点。

由于下面一些梦情与我们现在的讨论无关,我就不再继续分析。但想指明以上释梦的发展过程。在分析工作的进程中,和柯尼斯坦的谈话提醒了我,使我能对梦的意义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当我对谈话涉及的问题细细品味后,梦的意义才豁然开朗。我梦中整个思路的进程如下:关于我妻子和我自己所喜欢的花。可卡因,接受自己同事治疗的所引起的尴尬,我对学术专论的偏爱,以及我对某些科学分支的忽视(如植物学),所有这一切思绪的交织,当进一步深究时,最终皆属于我与柯尼斯坦博士这次谈话所衍生出来的众多细节。就这样,如同我以前分析过的伊玛的打针梦,我们又再度证明了梦以自许为本质,是自身利益的辩护者。事实上,如果我们再就梦的论题进一步推演下去,并且就这两个梦之间作一参照,就会发现尚有一个问题须待讨论。即使梦中明显不相及的事件,也会具有某些确切的含义。现在这梦显示了这样的意义:“的确是我写出了有价值和值得纪念的论文(关于可卡因)”。就像在以前的梦中我自己对自己说:“我毕竟是一个工作勤奋、做事彻底的好学生。”而这两句话不外乎一个意思“我确实是如此自许”。我之所以提出这梦,主要是我为了说明梦的内容与引起梦境的前二天经历的关系,所以就不再对这梦作进一步的解释。本来我以为梦的显意只与一种单一的白天事件有关,但当我完成了以上的分析之后,我开始发现在同一天的另一经验,也明显地可看作是此梦的第二个来源。而梦中所出现的第一个印象,其实往往反而关系不大,居于次要的位置:我在书店看到一本书,它的书名确实曾使我愣了一阵,而其内容却丝毫未引起我的兴趣。而第二经验却具有重大的心理价值:我热心地与一位眼科医生朋友交谈了个把小时,在谈话中我给他一些使我俩均颇有感触的信息,尤其勾起了我一些久藏心底的回忆。此外,这谈话由于某位相识的介入而未得结论便被打断。

如果分析一下弗洛伊德对这个梦的解释我们能发现些什么呢?他列举了此梦的种种联想,一个是关于那位埋怨丈夫在她生日忘记送花的少妇;另一个是关于他所写的可可植物论文,曾启发高勒发现了可卡因的麻醉功能。干枯的植物标本使他联想到在中学时老师分配给他的编集标本簿的任务。看到一本专论放在面前使他想起前一天弗利斯的来信,而折叠了的彩色插图使他联想到自己绘画的习惯的藏书癖。接着他又叙述了与柯尼斯坦的谈话。

如果问,从以上弗洛伊德对其梦的解析中,我们对他本人有何洞悉,恐怕得承认,我们对此几乎还是一无所知。然而,这个梦所揭示的意义作为理解弗洛伊德人格的一把钥匙,其异乎寻常的重要性还是依然可见的。

花是爱情、性爱、友谊和欢乐的象征,弗洛伊德的爱情与欢乐的经历又是样的呢?他已把它们转移到了科学研究的对象之中,爱情和欢乐从“花中”移出,而梦中的花已干枯,成了植物标本,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在弗洛伊德的整个生活,还能什么比这更富有特色的呢?他已把爱(用他自己的术语性欲)转移为科学观察的对象了。而在这转移的过程中,爱已干枯并失去了它作为人类体验的意义。这就是弗洛伊德在梦中所表示的。然而,通过堆积毫无结果的无尽联想,他成功地掩饰了对梦之真正含义的理解即把生活中的爱情,转移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这个梦像其他许多梦一样,是弗洛伊德利用联想的堆积,以达到遮掩梦之蕴涵的一个例证。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的一个核心元素是检查机构概念的提出。他认为,人在睡眠中“检查机构”还在起作用,潜意识里的欲望要跑到意识里来,必须乔装打扮、改头换面,才能混过“检查机构”的检查。因而梦中的表现就像一个在独裁专制下的政治作家,倾向于隐藏其真正用意,往往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于是弗洛伊德认为,梦决不会是公开的信息交流,而只能比作一封密信,为了理解它就必须经过翻译。

由于梦是经过了大量的伪装,也就是用象征的事物做梦,比如中国人把太阳或月亮落入孕妇怀中象征要生贵子。要理解梦的意义,除了要善于用联想法联想外,还要懂得梦的象征性语言。弗洛伊德认为,梦的象征物有两种普遍的象征和偶然的象征。

偶然的象征与它所象征的事物没有内在的联系。假设一个人在某个城市曾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那么,当他听到这个城市的名字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心情,就像如果他在那里有过愉快的经历,便会将那个城市的名字与愉快的心情连在一起一样。本来,城市本身既不表示痛苦亦不表示愉快。只是个人在这城市中的经历,使它成为一种心情的象征。同样,一座房子、一条街道、一件衣服,某处风景或任何曾与一种特殊感受有关联的事物,都会发生以上这种反应。梦中的画面代表了这种感情,那城市正“象征”着曾经在那里体验到的心境。在此,象征物与象征的体验之间的联系纯属偶然。

普遍的象征与偶然的象征相反,象征物和象征物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拿火的象征来作一例子,对于火,我们会想到它具有如下物质:首先是其活力,它瞬息万变、但又持之以恒,具有永恒性;它既保持本色,但又善于创新,给人以力量、庄严和光明的印象;它好象一直在不知疲倦地跳跃,蕴藏着永不衰竭的能源。当我们拿火来作象征物时,便会想到如下心情特征:力量、光明、跃动、庄严、狂欢等。但火往往是破坏性的,具有强大的毁灭力量。如果我们梦到一座着火的房子,那么火就不是象征着美好的景色了,而是象征着破坏。

水的象征与火的象征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我们同样可以在水中发现变动与永恒的混合,同样可以感到活力,永恒和能量的特性,但亦有不同:火是冒险、迅速,激动人心的,而河里或湖里的水却是平静、缓慢、安稳的。水也可以看作与火一样,也是破坏和不可预测的。

只有在普遍的象征中,象征物与象征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才是内在的,而不是巧合的。它之所以被称作普遍的,是因为人皆有之,它是人人共有的象征。

在弗洛伊德看来,除了性的象征外,差不多所有的象征都是偶然的。一座塔或一枝手杖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而一座房子或河流则是女性生殖器的代表。

下面再引用一个梦来丰富我们对梦的理解:

center梦境

一位28岁的律师,醒后记住了他后来告诉分析家的这个梦:“我梦到自己骑在一匹白色的战马上,检阅着成群结队的士兵,他们都狂热地向我欢呼致敬。”

分析家向病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很平常的:“你想到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想”那位律师回答,“这梦是荒谬的,你知道我厌恶战争的军队,说什么我也不愿做个将军。”他又补充道:“我也绝不愿意成为注意的焦点,被人死盯着,不管那成千上万的士兵是欢呼还是不欢呼。我曾告诉过你关于我的职业病,只要有那么多人看着我,即使在法庭上辩护案子也是那么困难。”

分析家答道:“不错,你告诉过我,但也不能否认这是你自己的梦。这梦中的戏剧是你写下的,而你还为自己安排了一个角色。无论这一切显得是多么荒谬,这梦一定会有某些意义并有一定的道理。让我们以你对此梦内容的联想做为开始吧。把你的注意力集中于梦中的景象:你自己和那匹白色的战马,以及军队的欢呼并告诉我,当你回忆这景象时,想到了什么。”

“真有趣,我脑中出现一幅我十四五岁时曾经非常喜欢的画片。那上面画着拿破仑,真的,他骑在白色骏马上,正在他的军队面前来回驰骋。除在画片中士兵未向他欢呼以外,简直就像我梦到的景象一样。”

“这回忆的确很有趣,能否再告诉我一些关于你喜欢那幅画,以及你对拿破仑感兴趣的事。”

“关于这些我能告诉你好多,但觉得有些难为情。是的,在14至15岁时,我非常容易害羞。我体育不好,是那种害怕粗野孩子的人。噢,对了,现在我想起了那时的一件事,这件事我老早已经忘了。我非常喜欢一个好打架的孩子,并很想成为他的朋友。我们几乎没讲过话,但如果我们能多少熟悉一些的话,我希望他会喜欢我。有一天,我走近他并问他是否愿意到我家去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我有一架显微镜,并可以让他看好多有趣的东西。他打量了我一下,突然大笑起来,一个劲地只是笑:‘你这笨蛋,为什么不邀请你妹妹的朋友呢?’我转过身去,哭着走开了。就是从那时起,我狂热地阅读有关拿破仑的书,我收集他的图片,并且整天沉醉于白日梦中,幻想自己像他那样,成为一位名将,受全世界的景仰。他不也是身材短小吗?他不也曾是一个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吗?我为什么不能成为他那样呢?我花费很多时间做这种白日梦,很少具体地想一想达到这目标的途径,总是在幻想功成名就,我就是拿破仑,受人景仰、羡慕,但仍然宽宏大量,随时会宽恕那些诽谤我的人。当我考入大学的时候,我已经克服了这种英雄崇拜和拿破仑白日梦。事实上,我已好多年没有想起过这段往事,并且当然也从未向任何人提过它。即使是现在告诉你,还仍然使我发窘。”

“你,忘记它了,但另一个你,那决定你的许多行为和感情,并在白天清醒时隐藏得很好的另一个你,却仍然渴望成名,受人赞扬,拥有权力,另一个你昨天夜里在梦中说话了。不过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刚好在昨天夜里。告诉我昨天都发生了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

“一点事也没有,就像往常一样平平淡淡,我去上班,忙于收集诉讼的一些法律资料,回家吃晚饭,去看电影然后上床睡觉,就这些。”

“看来这些都不能解释你为什么在梦会骑在白色战马上,再告诉我详细点,在办公室都发生了什么事?”

“哦,我记得……但这不可能与梦有什么联系……好吧,还是讲给你听听。我去见我的上司他是律师公司的大股东我是为他收集的法律资料他发现我的资料上有个错处。他以挑剔的眼光看着我说:‘我实在惊讶,我认为你应该比这做得更好些’,当时我感到打击很大,同时一丝念头闪过脑际,他大概会因此而拒绝以后让我成为公司的股东,我本来希望他会同意的。但我告诉自己这没有什么,任何人都会犯点错误,他只不过是正在气头上,而这点小事不会对我的前途有什么影响。当天下午我就把这件事忘掉了。”

“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是不是感到不安或有些沮丧?”

“不,一点也没有,相反,我只是又累又困,我觉得工作很吃力,等到了下班时间我感到格外高兴。”

“那么,那一天中最后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你去看电影,你能告诉我是什么电影吗?”

“可以,是《华兰斯》,我非常喜欢这部片子,事实上,我还哭了呢。”

“看到什么地方哭的?”

“先是在描写华兰斯的贫困和遭遇时,后来是在他获得成功时,我觉得这是我曾看过的最动人的电影。”

“然后你就睡觉了,在梦中看到自己骑在白色骏马上,接受军队的欢呼。现在我们多少明白你为什么做了这样一个梦了。不是吗?在小时候你感到害羞,笨拙,没人喜欢你。我们从以往的工作经验中,知道这大部分是由于你父亲的缘故。父亲以他的成功自傲,但却不能与你亲近,他毫无感情,更不用说表示亲近了,而且不知道给予鼓励。你今天提到了被那好打架的孩子拒绝一事,只不过好像是最后一击,你的自尊心早已被深深的伤害了。这段插曲正是火上浇油,使你确信永远不会有父亲那样的成就,成不了大器,永远会被你所羡慕的人拒绝。你有什么办法呢?只好逃入幻想,在那里你得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在你那幻想的世界里,没有人能闯入,也没有人能否认你,你就是拿破仑,那位伟大的英雄,受到成千上万人的羡慕,但或许最重要的一点是,受到你自己的羡慕。只要你能保持住这些幻想,就能避免当你与自身以外的现实相接触时,由自卑感所引起的痛苦。以后你上了大学,不再那么完全依赖于父亲,在学习上感到了乐趣,觉得自己可以有一个新的、较好的开始。因此,就对自己‘幼稚’的梦想感到羞耻,所以你丢弃了他们,觉得自己正朝成为真正男子汉的道路走去。然而,正像我们所见的,这种新的信心有点靠不住。你每次考试前都过度紧张,你觉得没有女孩子会真正喜欢你,只要还有任何其他小伙子在你周围。你总是害怕上司的批评。这就使我们更清楚你做梦那天发生的事所包含的意义了。你一直尽力避免的事发生了上司责备了你,再度勾起了你不如别人的感觉,但你排除了这种念头,没有感到焦虑和忧伤,而是感到疲劳不堪。但后来你去看电影,这个电影触及了你往日的梦想。银幕上的英雄以前曾是一个受有轻视,无所作为的年轻人,但后来成了令人仰慕的国家救星。所以你就幻想自己是那个英雄,正像你从前所幻想的那样,受人羡慕,为人所欢呼。难道你不明白,你并没有真正克服陷入幻想荣耀的老毛病;你并没有烧掉通往幻想王国的桥梁,而是一旦现实使你失望和胆怯时,便开始退到你的幻想王国去。然而,你应该明白,这种做法会增加你所惧怕的危险,使你仍然幼稚,不能成熟,不能被成年人尊重,甚至不能被你自己尊重。”

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分析的方法理论是他整个精神分析方法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和焦点,也是他的精神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

弗洛伊德还把精神分析法运用到一系列非常广泛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去失言、笔误、词和名字的遗忘等等。所有这些都被他分析成象梦和病理症状一样的妥协结构。弗洛伊德的《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一书就是专论这些现象的。

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普通事件,如遗忘、忘记人名、失言、笔误等现象,也同梦和神经病一样,都是被压制的欲望、冲动以伪装的形式闯入意识系统中,都是心理的病理状态。

人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错误行为,经常发生无意识的错误活动,经常说错话、写错字、经常把东西放错了位置,经常遗忘事情,等等。比如,一个本来想说:“王老大爷”,但却说成了“王大老爷”;本来想说“开会”,但却说成了“散开”。人们在书写过程中,也常常写错字或漏掉字。比如,本来想写“1982年”,却写成了“1928年”。人们还经常遗忘事。比如,最熟悉的朋友,有时见面却一下子叫不出名字来。人们有时会从手中突然失落东西,有时偏偏会打破自己最珍视、最不愿意打破的东西,有时会出现所谓“骑着驴找驴”的可笑的事情。有时会张冠李戴,把东西放错了地方,比如用暖水瓶的塞子去盖茶杯,如此等等。可以说,日常生活中这类错误是层出不穷的。对这类错误,人们并不重视,也不去研究他们的原因,或者认为这些都纯粹是偶然的现明,没有什么意义,更没有科学价值,弗洛伊德正是在这类人们不注意的现象中,发现了问题。他坚持用决定论的原则说明一切问题。他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人类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某种精神活动的信号或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错误,背后有一种潜在的意识活动,它总在力图表现自己。语言失误,因为有语言失词的潜意识活动。遗忘现象,是因为有不想的潜意识活动。出乎意料地损坏了东西,是因为有想损坏东西的潜意识活动。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占优势,它抑制着潜意识的活动,使潜意识的活动没有机会表现出来。但是,一旦有意识的活动失去了对潜意识活动的控制,潜意识活动就以种种形式表现出来,出现正常人看来种种可笑的行为。日常生活中的错误,只是与正常的有意识活动相比,才是不正常的。但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也是有意义的,也是一种自然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产物。当然,这种精神活动能常是隐蔽的,是人们觉察不到的,只有通过深入的精神分析才能发现。

其后,他经过不断的观察和臆测后肯定说,被压抑的无意识的东西侵入意识意统可通过这样的五种伪装形式:自由联想、移情、梦、神经宫能症的症状以及遗忘、失言、笔误等过失行为;而到1905年则又提出了第六种,就是说笑话。

1905年他发表了《笑语与无意识的关系》一书。他广征博引试图说明,机智的笑语中所使用的技巧和失误与梦中所使的技巧之间具有广泛的相同性。在笑语中,个人也处于需要解除的心理冲突之中,因此,笑语也是一种解欲现象。

第一个精神分析体系的第二块基础是性心理理论,即弗洛伊德所指的里比多理论。弗洛伊德是用里比多,即性本能的冲动来解释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动机范畴的,所以他的理论获得了泛性论的称号。性心理理论在他的学说占有重要的地位。

十九世纪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能量问题。这一研究导致的一个伟大发现是能量守恒定律。弗洛伊采纳了这一学说,他把能量这一概念引入心理的研究中,并特别把它和性本能结合起来,提出了“里比多”的概念。里比多是性欲所具有的心理能量、即性力。弗洛伊德还根据能量守恒学说提出了里比多的压抑、转移和释放的问题,实际上,“里比多”已成了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的概念。

1905年《性学之论》一书首次提出了里比多理论。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人的内部世界中蕴藏着的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特殊的心理能。它作为一种内驱力总是促使人去追求得到机体的愉快感。里比多给人们全部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提供动机的力量,并且在人的整个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在弗洛伊德看来,里比多既是自然状态的性本能的能,又是心理的性的欲望或性的渴求的力量。它在人的整个心理过程的一切行为活动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弗洛伊德是一个泛性论者,他的性本能的概念要比通常用的理解广泛得多。在他看来,机体中产生的一切快感是同性欲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性本能在人体的不同区域中都具有自己的根源。这些区域被称为动欲区。口腔、肛门、生殖器则属于主要的动欲区。

在心理分析的系统中,把里比多,即性心理能的发展分成了个不同的阶段。与其他性欲理论不同,弗洛伊德的标新立异之处在于提出了婴儿性欲的观点,这是弗洛伊德的伟大发现之一。婴儿就已有了性的(里比多)冲动,虽然还不是准确的生殖器的性欲,而是集中于口唇、肛门和皮肤等性感区的快感,弗洛伊德称之为“前生殖器的性欲”。弗洛伊德认识到中世纪人们所描述的“天真无邪”的儿童纯属虚构,并揭示从出生起,孩子就具有许多天生的前生殖器性质的里比多冲动。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性欲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对象和表现形式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达到青春期的生殖期性欲之前,儿童性欲的方式要经过以下四阶段:

1.前生殖阶段(0-3岁)

这一段段包括口腔期和肛门期。婴儿刚出世时,最先的生理需要是吸乳,婴儿的口腔获得了一种快感,弗洛伊德称之为性欲的雏形。吸吮之外,儿童最感兴趣的是排泄时肛门获得的快感。这是婴儿性欲的最初表现。婴儿的性欲或里比多散布在整个身体里,生殖器还没有成为性欲肉体组织的中心,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能成为性兴奋的肉体来源。口腔、肛门、手或脚的大拇指大脚趾等只是性活动区域之一。母亲对婴儿的照料和关心,如哺乳、洗澡、排便时的帮助,不可避免地会触摸到各类性感活动区和生殖器官,所有这些对婴儿来说都弥漫着性的色彩,能引起儿童的快感,导致婴儿对母亲发泄里比多。

2.自恋阶段(3岁以前)

婴儿年龄稍大时,性欲由口腔、肛门逐渐转移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生殖器官。婴儿在触摸自己的皮肤时,会产生一种明显的快感,弗洛伊德把这一阶段婴儿从自身得到满足的性欲叫做自恋。这一术语借自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名叫纳西司的美少年整天从河水中欣赏自己的美貌,后来掉到水中,变成了水仙花。在自恋阶段,婴儿的性欲是指向自己的。

3.恋母阶段(3-5岁)

在这一阶段,男婴的性欲对象指向母亲,对父亲却采嫉恨的态度。在这一阶段,奥狄浦斯情绪(或情欲综感)具有决定性意义。弗洛伊德用这个概念来解释子女对异性的父亲或母亲之间的三角结构的感情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奥狄浦斯情结是由遗传决定的。它是由原始时代继承下来的最重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天赋遗产。他认为,男孩和女孩的奥狄浦斯情绪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生殖器阶段出现以前,男孩爱恋着自己的母亲,而对父亲也采取着同样的态度。其后,随着性欲冲动的逐日增加,他就开始企图独占母亲,以致对父亲采取着敌视的态度。随着奥狄浦斯情绪的增加,男孩日益产生一种危险感。他意识到、如果他继续同父亲争夺母亲的爱的话,就必然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惩罚。他最恐惧的是父亲可能把他那个惹事生非的生殖器阉割啊。这种恐惧感被称为阉割焦虑。特别是,当男孩子观察到女孩子生殖器的结构时,更加强化地意识到阉割的现实性,因为女孩子根本没有向外突出的生殖器,显然这是被阉割的结果。由于阉割焦虑的驱使,他就不得不压抑自己对母亲乱伦的欲望和对父亲的敌视感了。在这样的场合下,奥狄浦斯情绪的作用就被削弱了。

女孩子最初的爱恋对象,除了表现为自恋对象的自己的身体以外,就是自己的母亲。但当她发现自己不具有像男孩子一样的外显生殖器的时候,便感到这是被阉割的结果,因而对母亲产生了怪罪感,对母亲的能量发泄就开始减弱了。在这同时,她的爱恋的对象就开始转向父亲了。由于父亲具有自己所没有性器官,从而在她对父亲的爱恋中还掺杂着一定的妒嫉感。这种妒嫉感被称为阴茎妒嫉感。女性的阴茎妒嫉感和男性的阉割情欲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阉割情绪。男孩子阉割情结的产生导致对奥狄浦斯情绪的抛弃。女孩阉割情绪的出现则导致奥狄浦斯情绪的产生开始爱恋父亲而对母亲则萌发了妒嫉感。

4.潜伏阶段(6-16岁)

在儿童基本上克服了奥狄浦斯情绪以后,大约在六岁左右到十五六岁这个时期内,便进入了性的潜伏期。婴儿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不受任何道德意识的束缚。例如,幼儿光着身子总是很愉快的,无论在什么场合,也没什么害羞的感觉;幼儿可以随地大小便,并不感到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六岁以后,知识渐开,“现实原则”开始起作用了。儿童开始视以前三个阶段中的性欲表现为羞耻,并尽量避免性的表现,开始专注于社会感情的发展。这是里比多受到的最初的压抑。

潜伏阶段结束以后,儿童已变成具有现实的生殖能力的青年人,生殖器官变得能起性机能的作用。这样,受压抑的里比多就有一个释放和转移的问题。其主要途径如下:

常态的发展:通过正常的恋爱去追求异性,把里比多倾注到异性对象上去。

性变态。受压抑的里比多停留在婴儿期的某一阶段上不再向前发展,或虽然向前发展了,但遇到阻滞后又倒流回儿童期的某一阶段上,表现出儿童性行为的特征。如同性恋就是自恋的一种变形。有的表现出恋物癖、窥阴癖、露阴癖等变态行为。性变态常常导致精神病。

日常生活中的变态心理:如笔误、口误、遗忘、疏忽等都是受压抑的欲望、特别是受压抑的里比多在无意识中发挥作用所造成的。

升华:把受压抑的里比多释放和转移到社会的伦理、宗教、法律所许可的接受的范围中去,如文学艺术创作、宗教信仰等。

做梦:不管是正常的或变态心理的人都会作梦。梦即是受压抑的里比多释放的根本途径、又构成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个基本的内容。

第一个精神分析体系的第三块奠基石是移情和与此相联的抵制。

所谓“移情”,是治疗中观察到的一种现象,病人并不听从医生对其症结的不带感情的考虑,不久就与医生发生了强烈的感情关系。由理论推知,这种关系主要集中表现在恋母情结的两个方面:一是儿子对于母亲或女儿对于父亲的性愿望;二是儿子对父亲或女儿对母亲的敌意。个人极难承认他或她的无意识中的感情驱力,不愿意把这种自认为是乱伦的感情欲望表露出来,于是便压制他们。在精神分析治疗中这种压抑便变成了抵制,拒绝弄清病人同医生的关系,也拒绝向医生坦露自己潜意识中的恋母情结。

在本世纪的最初十年里,关于移情和抵制的理论是弗洛伊德治疗病人的基础。催眠法不再使用了。而代之以病人的有意识的合作。他让病人躺在床上进行自由联想。因为有移情的缘故,没有人愿意彻底自由地联想,于是弗洛伊德注意到了抵制。以前他用的理智上的理解法被证明是毫无用处。要使病人能彻底自由地联想,医生必须想办法彻底消除病人的抵制,从而自由地联想潜意识中的欲望。但是,关于移情和抵制的学说不管对学者还是对普通人来说,都是弗洛伊德主义理论中最难把握的部分。

由上所述,第一个精神分析体系的三块基石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十分明显的。无意识主要是关于幼童性欲的理论;反过来说,幼童性欲是成人所不能接受的,于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造成大量的里比多欲的淤积,导致各种精神病症,在这里,病人抵制揭示它们的愿望,也就是指“检查员”拒绝放出潜意识中的欲望、意愿,不让他们加入到意识中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则表现为拒绝承认他们。结果,理性治疗就不起作用,因为它没有考虑到疾病的性质。成功的治疗必须应用移情和抵制的原理。

弗洛伊德在阐发性欲理论的过程,又生发出了本能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系统中,本能和欲望这个概念的含义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所以在这里所谈的本能论实质上也就是欲望论。

弗洛伊德从非理性主义立场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本能论,即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对人的行为活动起决定性的作用的理论。

什么是本能呢?在弗洛伊德看来,本能是个体解放心理能的生物力量,即内驱力。它来源于身体内部的刺激。它是同来自身体某个内部器官的那些刺激有关的生理的东西,同时也是同人们认为是本能冲动的某种感觉器官品质有关的心理的东西。简要地说,本能是各种身体器官的需要的反映。比如,性本能是生殖器官需要得到满足的反映。

人究竟有多少种本能呢?弗洛伊德根据生物学的分类而把人的本能分为两类:自卫本能和生殖本能。

自卫本能就是自我本能。例如,饥饿的本能、害怕危险的本能等。像幼儿刚生下来就会呼吸和吮吸乳汁,自然地就会排泄活动。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障碍,便会导致死亡。

生殖本能,就是性本能或性爱本能。有个故事里,讲一个人中年丧妻,就把刚出生的儿子带到深山里居住。为了避免儿子学坏,他和儿子从不下山。就这样,儿子在山里一直长到18岁,从来没有见到任何外人。有一天这位老头带儿子下山赶集,儿子见到什么都感到新奇。老头问儿子什么最好看,儿子指着一个女人说,就是那样东西最好看。老头大为惊恐,连忙说那是老虎,不能要。可儿子偏说,他就要老虎。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人从出生就具有性本能而且终生不灭。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压制,就会导致个性的改变或精神病的产生。

在本能论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了自己的压抑论,即关于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受压抑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压抑论是心理分析的全部结构的基石。这个理论是他根据自己所进行的无数观察,借助于梦的解释、自由联想和符号意义中所获得的材料推论出来的。

弗洛伊德在大量病案分析中发现了这样三种现象:第一,通过梦的分析和自由联想,发现病人遗忘了过去经验中经历过的许多事实;第二,所遗忘的这些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令人感到痛苦的或者是使人感到惊慌的,或者使人感到不愉快的,或者是感到耻辱的;第三,为了使病人把这些事实回忆起来,就得克服那些妨害回忆的障碍或抗拒。弗洛伊德认为,在这样的场合下,“遗忘是压抑的结果”。妨碍回忆的抗拒是压抑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样也是致病的原因。因此,可以把“由抗拒所表明致病原因的过程叫做压抑。”要使病人把遗忘的事实回忆起来,(即要让病人把那感到特别痛苦的某些无意识的东西侵入他的意识),那么他会表示抗议的。因此,对于心理分析来说,“战胜抗拒是其中最困难的技术术问题”。弗洛伊德的压抑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弗洛伊德认为,所谓可耻的、痛苦的冲动是某种本能或欲望,主要是性的本能或欲望的表现。当本能或欲望要侵入意识系统的时候,不可避免地立刻就会碰到良知的抵抗。良知代表着伦理理想、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潜意识中的本能或欲望就像婴儿一样,只知道“快乐原则”。婴儿始终企图要满足他的每一个愿望。不管是需要母亲的拥抱、吃东西或除去潮湿的尿布,他总知道怎样让周围的人注意他,并满足他的需要,若不设法得到是绝不干休的。而对法律、伦理和禁忌也一无所知,生活世界里的“可以”与“不可以”对它没有任何意义。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里的本能、欲望大体上也像婴儿一样,以相同的方式满足自身的快乐,而不管法律和伦理、禁忌的约束。

然而,婴儿每次想得到人们的注意而总是哭喊时,他的一切所求并不是得到同样的考虑和满足。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就要不得不适应周围的现实世界那个充满法律和责任的世界。潜意识里的本能和欲望在追求快乐原则时,常常遭到另一个相反的力量的监察。弗洛伊德称后者为“现实原则”。“现实原则”的典型例子是法律、命令以及一些外在的需求。它与享乐原则的关系就像坚决的双亲和任性的孩子。

在弗洛伊德看来,所谓压抑实质上具有两种相互联系的含义:其一,压抑就意味着把痛苦的可耻的经验从意识中排除出去(如一个大兵不回忆临阵脱逃的经历);其二,压抑就意味着防止那些不体面的,见不得人的冲动或欲望进入意识中来。这样,人的本能和欲望,特别是性欲总是处在被压抑之下。精神病或神经症的产生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不能获得满足导致的。心理分析的任务就是要消除这种压抑。为达到这一目的,心理分析要做的工作有二:其一,发现原来受压抑的和已遗忘的欲望冲动。其二,引导病人回忆潜意识中的冲动,借以克服或战胜他的顽强地抗拒回忆的那些被压抑和被遗忘的事实的态度。最终使病人把被遗忘的事实回忆起来,倾诉出来,借以达到医治的效果。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或欲望的压抑的机制,可以导致某些事实的遗忘。所谓压抑的机制,简要地说是这样:在人的无意识深层中的本能、欲望某一瞬间可能产生一种特殊的冲动,但是立刻就会产生另一种强有力的内驱力而把前者当作可耻的东西而加以抵抗。在二者之间经过相当尖锐的复杂的冲突或斗争之后,结果被认为可耻的冲动被击退,就被压抑到意识系统以外了。但是这种冲动并没有真正的消失,而是被压抑到了内心深处。被压抑而得不到满足的本能、欲望被排除到内心深处的无意识系统以后,则是以被压抑的形式保持着自己的能量而继续存在着。但是意识系统总是保持着高度警惕性,总是继续不断地阻止着它们的出现和侵犯。在这种场合下,无意识的冲动总是力图间接地通过迂回的道路得到满足,或者是根据升华原则以社会所能接受和赞许的行为,活动形式表现出来,为受压抑的心理能量找到新的出路。

在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系统中,所谓压抑就其性质来说有两类,除了以上我们所谈的一般压抑外,还有一种叫做原始压抑。原始压抑来源于遗传的先天的心理屏障。它把本我中大部分内容永远地封闭在无意识系统中。这种压抑产生的根源是,人类长期以来的痛苦经验由于继续不断地积累而逐渐获得了遗传的性质,因而它能够先天性地存在于人的内部世界中。例如,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严禁乱伦的戒律,就是由于人有一种企图与自己异性的父母保持性关系的愿望。而这种欲望的任何表现都会遭到父母的严厉的斥责和惩罚。由于这种情况在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所以对乱伦欲望的压抑便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深处,永恒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从而便形成和发展了一种原始抑制。

弗洛伊德的学说,之所以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在于它促进了对人的精神活动的研究。

1.他顺应19世纪西方浪漫思潮,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性主义,坚持用决定论的观点说明人的精神现象,反对神学的自由意志论,认为精神现象同一切现象一样,都是有原因的,是可以说明的,不是神秘莫测的。精神病和各种特殊的精神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说明和加以治疗的。这是一种科学主义倾向,与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弗洛伊德坚持科学实验的权威;坚持对人的精神现象的科学观察;坚持用自然的原因说明一切自然的现象;坚持一切现象都是可以认识的,这样一种思想方向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2.弗洛伊德不只是从人的生理组织方面去探讨精神病的原因,而且从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方面,去寻找根源。这就突破了精神病原来的局限性,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和所得出的结论,但是他的创造性的工作和几十年辛勤的研究,开阔了人们的思路,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3.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区域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两种根本形式,探索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特别力图揭示无意识活动的根源、特点、表现方式以及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影响。这种探索对于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意识现象,甚至对于认识论,都是很有意义的。他主张对事物和各种现象的研究,应当从表面深入到内里,对人的精神活动应进行深层的分析。他的这种深层分析的观点,对各门科学都有巨大的影响。

4.弗洛伊德从自然科学家的立场,敢于向落后的传统势力挑战,研究人的性本能对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作用,研究性的因素在人的成长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变态心理、精神病等),以便寻求合理调治的办法。对性的问题作科学研究,不断破除了性问题的神秘感,同时也引起医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伦理学等在这方面的研究,这种研究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弗洛伊德的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在人类思想史和科学思想史上,具有它的历史地位。但从哲学世界观的意义上来看,也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这些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弗洛伊德的早期学说,只是从生物学方面,把人当作一般的动物,从人的生物特性去考察人的精神活动,这是片面的。人是社会的人。人作为动物,有自然的属性,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决定的。对人来说,人的自然属性只有从属的意义,并且在许多方面是被社会化了的。比如,人具有动物的本能,但这些本能,只是一种可能性,它要变成现实,则表现为社会性的活动,与人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人要吃饭,这是自然属性的需要,但要真正弄到饭吃,他必须参加社会劳动。这样,吃饭就不只是一种动物的自然要求。主要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化了的问题。性生活的欲望和生殖的欲望,是人的自然的属性。但人必须在一定的婚姻制度下,以一定的家庭形式,实现这些自然的要求,自然的要求必须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应当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特别要在人的社会性方面,揭示人的精神活动(包括人的变态精神活动的原因,进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综合治理),才能够科学地说明和解决人类精神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曲解了社会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并不否认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制约性,并且还提出了社会决定论的论点。但是他不是把社会因素理解为个性的本质的特征,而是理解为某种与人对立的和敌对的力量。在弗洛伊德看来,整个社会是一个禁令和限制系统。它总是根据现实原则从外部对人的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冲动施加压力的。由于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冲动是以愉快原则为最高准则的。因而愉快原则和现实原则总是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人的本能、欲望从幼年起便开始受到了这种禁令和限制的摧残和压制,神经症或精神病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在这里,弗洛伊德简单地把社会对人的本能、欲望的关系看作是压抑和被压抑的关系,看作是现实原则对愉快原则的限制。须知,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极度复杂的。人的活动的动机范畴的问题决不是仅仅能用这种压抑和被压抑的关系解释清楚的。在弗洛伊德看来,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天生的冲突性,而这种冲突的必然性来源于个人的本能、欲望的反社会性。这种观点是缺乏根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具有统一性。一个最简单的例证是:个人欲望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满足。当然,在各个阶级社会中,总是一部分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另一部分人的欲望受到压抑。但是,这种现象之所以能够产生,并不能由人的本能的反社会性来说明的,恰恰相反,这只能从人的社会性,即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得到解答。把个人和社会绝对对立起来,这实质上给资产阶级的所谓“绝对自由”和极端个人主义提供一种理论根据。

3.把人的性本能看作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认为人的性的欲望决定着人的一切活动,这种观点在科学上和哲学上,都是错误的。虽然性本能是人的基本的本能,但并不是一切精神现象和心理现象的根源。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是与人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着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与人同自然的交往有关系,特别是与人同人之间的交往有关系,与人的具体生活环境有关系,又与人生活在其中的整个社会状况有关系;与人的当前实际生活有关系,又与人的成长历史有关系。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活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精神病的心理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应当具体分析。如果统统归为性的原因,则是机械的和片面的,实质上是把人的行为、活动降低到动物的水平了,是不利于揭示精神活动的具体的原因,不利于深入研究和治疗各种各样的神经病。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过程是与生俱来,从婴儿时就开始了。就婴儿吃奶的情境来说,婴儿贪婪地吮吸着母亲的乳头,当吃饱之后,便松开奶头,用手抚摸着它,眼睛闪烁着光辉,并且笑着。婴儿为什么表现出这样的情态呢?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不仅是由于他体验到吃饱奶的满足,而更重要的是他还体验到了情欲的快感,即性欲的满足。试问,在婴儿的机体中那种可以体验性欲感的性器官还没有得到发展,怎能体验情欲的快感呢?鲁迅先生对弗洛伊德的这种泛性论的观点,作过一种简明而精辟的批判。他写道:“弗洛伊德恐怕有几文钱,吃得饱饱的罢,所以没有感到吃饭之难,只注意于性欲……他也告诉我们,女儿多爱父亲,儿子多爱母亲,即因为异性的原故。而婴儿出生后不久,无论男女,就尖起嘴唇,将头转来转去。莫非他想和异性接吻么?不,谁都知道,是要吃东西!”看来,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的错误就在于无边无际地夸大性欲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以致把性欲和食欲的作用都混为一谈了,把食欲的外部表现都性欲化了。

4.弗洛伊德坚持决定论原则,认为一切现象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任何具体的东西,作为原因,可以找到它的结果,作为结果,可以找到产生它的原因,不是凭空产生的。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也是这样。弗洛伊德坚持这种决定论原则是正确的。但是他认为无意识活动决定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则是错误的。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人的活动主要是有意识的、有目的活动,这也是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特点。有意识的活动和无意识的活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不能说无意识的活动决定有意识的活动,也不能说有意识的活动决定无意识的活动。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但没有谁决定谁的关系。同时,决定论原则是对的,但是机械决定论,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必然的,都看成是必然原因的产物。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必然原因的产物;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必然的动机的产物,否认任何偶然性,试图在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背后,找出它们的必然的动机,就会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如,弗洛伊德就认为,一位妇女丢了结婚戒指,是由她的摆脱婚姻关系的无意识动机决定的,这就可笑了。难道妇女就不能由于偶然的原因而丢掉戒指或其他的结婚礼物吗?显然不是这样的。只承认必然性,根本否认偶然性,是不正确的。

同类推荐
  • 高原上的背影

    高原上的背影

    对于大科学家,人们难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成功的?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书中关于科学家们业余爱好的描写,十分有趣和亲切,使人看到科学家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侧面,看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的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见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大唐,又横扫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传位于子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 热土群英

    热土群英

    本书入编100个人物(含英雄模范群体),主要包括2001至2010年期间中共十六、十七大代表;获省以上表彰的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获省以上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人;受省以上表彰的英雄群体、先进组织;在全市社会各界、各系统、各行业中成绩显著,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在省内外知名度高,对萍乡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士等。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让你睡好觉:睡眠决定健康

    让你睡好觉:睡眠决定健康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健康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助于防御疾病,还能促进发育、提高智力,更有助于延长寿命。健康的睡眠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睡眠质量下降,开始出现失眠的状况。本书介绍了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了提高睡眠质量、防治失眠的一些有效方法。本书文字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为关注睡眠健康的人、饱受失眠困扰的人量身打造的一本睡眠宝典。了解睡眠,认识睡眠,掌握一些防治失眠的方法,我们就能提高睡眠质量,轻松愉快地睡个好觉。
  • 疯狂动物城:黑暗生涯三部曲

    疯狂动物城:黑暗生涯三部曲

    这个故事,续写于电影《疯狂动物城》之后。和着我那比脑子还大的脑洞,我将以浓厚的黑暗现实主义为大家讲述一个反乌托邦题材的故事,深度剖析动物城背后不为人知的黑暗历史。一只新兔子的到来,一段日常的争风吃醋,却伴随着一件又一件重大危急的恐怖事件,不断牵引出一直以来对动物城垂涎欲滴的幕后组织;一场危机的解除,另一场危机的接近,全城瘫痪,武装入侵,大灾难严酷考验着我们的主人公:Nick与Judy。直到最后,一个尘封已久,被动物们遗忘的惨痛事件,渐渐浮出了水面,才对一切的一切,做出了最合理的解释。原来,这一切,都是个阴谋……是肮脏的政治交易。无数的磨练考验着Nick的内心,使他不断成长、成熟、强大,最终忍下了重重打击,肩扛着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拯救苍生……
  • 军火召唤师

    军火召唤师

    神魔大陆上,万族林立,神魔族独尊大陆藐视众生,兽族规模庞大野心勃勃,海族统治海洋却对陆地觊觎极深,星族看破一切无欲无求,却似乎隐藏极深,唯我人族,寄人篱下飘忽不定,堪堪自保……面对日渐混乱的大陆,人族该何去何从?这究竟是人族崛起的大世,还是即将消亡的末日?本书一号书友群317665993欢迎各位加入一起来讨论情节哦。
  • 逆天古尊

    逆天古尊

    一念为神,一念为魔……手持创世神兵,修古道,杀神魔!
  • 奴隶主的崛起

    奴隶主的崛起

    萧影携带着奴隶主系统穿越到了骨界。军营,奴隶驯服营,能源工厂,角斗场。。。。骨界为起点,诺兰德为翘板,大奴隶主的崛起之旅。
  • 绝色仙姿:毒女为凰

    绝色仙姿:毒女为凰

    她是22世纪的毒医,一只古典雅致的药鼎,一套摄魂夺魄的银针供她屹立于世俗,获封“绝命圣医”;她是东煌顾相府庶出的五小姐,一面丑颜,一派痴傻,令她沦为世人笑柄,饱受欺凌。一朝乾坤转,二界惊魂变。再次睁眼,痴傻不再,笑掩寒光,且看她素手芊芊,天下尽握。只是……这只笑面虎能不能不要跟着她了,不就是救了她一命,却要以身相许,什么道理!“描颜,当初可是你让我不要客气,尽管提条件的。”男人笑容和煦,语气却越发危险,“怎么,你想逃……”“我……”顾描颜表示不服,可是面对这个人,她不能不服。
  • 撩你会上瘾

    撩你会上瘾

    新晋人气偶像苏蕴在网上匿名询问:男友太会撩该如何是好?分分钟让人忍不住想要扑倒,我要分手……在线等。
  • 北京没有你想象的美丽

    北京没有你想象的美丽

    作品源于真实的生活感悟,就像我的朋友告诉我:“一次旅途便是一段人生的缩影”。本部作品主要阐述的是“我”的生活的轨迹和顿悟。
  • 《重華宮第一部:生生世世、万里芳菲》

    《重華宮第一部:生生世世、万里芳菲》

    《重華宮》作者:軒轅洛飛櫻《重華宮》是一部集;现代、古代;仙侠、玄幻、穿越;亲情、友情、爱情悬疑、军事、历史;前世、今生、来世;为一体的神话长篇巨著。这里有、恣意洒脱的上仙。这里有、温润如玉的公子。这里有、铁血铮铮的英雄。这里有、不让须眉的红颜。這裡有、盪氣迴腸的英雄故事。这里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生生世世、萬里芳菲》·············第一部異世滄源篇簡介:青春是一場華麗盛大的演出,每個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在那個青春肆意的時光里,你多情无心的一笔,把我葬在等待里。”————紫瑛“他年你我醉卧重華之巔如何”————騰觞“父皇曾說過,母后的天從未藍過,那是因為你把自己葬在回憶里”————瀲綃
  • 无定河畔

    无定河畔

    江河东流去,夕阳西落下。家国满疮痍,韶华尽憔悴。国局不稳,民不聊生,是人祸?是战祸?是制祸?是执法?是守法?是破法?庙堂无关风月,但说谋权夺势。江湖不论铁律,只讲儿女情长。民间不奢富康,惟愿粗粮果腹。家国存亡之秋,究竟路在何方?只见无定河水,涛涛前行,两岸白骨,谁识魂去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