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王伴驾已经有些日子了,掐指算算,离回京的日子也不远了。又要结束一趟旅程,立于塞外的广袤天地之中,纳兰心生感慨。时日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指缝间溜走,可自己却还好像未曾活过一样。
想到自己苍白的人生,纳兰禁不住心生凄惶。心中所想所愿所盼之事,皆未能达成。每日所做的便是鞍前马后的侍奉帝王,仕途上的顺当,不能弥补纳兰心中的缺憾。
他所想要的不是什么荣华富贵。
可眼下,他除了荣华富贵,贫穷得一无所有。
在世人眼中,纳兰是含着金汤匙的贵公子。可是在他自己眼中,自己却是一个卑微无能的男人,他的一切都是父亲安排好的,他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按照指令,步步照办,毫无生气可言。
在这静谧无声的夜晚,纳兰偷偷从帐中走出,除了巡逻的士兵的脚步声,四周一片沉寂。在这荒凉的大漠之上,能有什么声响呢?除了灌进耳朵里的风声,别无其他。
下雨了,雨声窸窸窣窣,为这大漠增添了几份诡秘的色彩。睡意全无的纳兰就这样侧耳倾听着雨声。可是这萧萧的夜雨声,就如同愁苦之人拨弄琴瑟的弦声,凄凉震耳,声声敲痛着纳兰那颗充满愁思的心,也越发触动了他的情思,让他不自觉地回忆起了他曾经拥有的美好过去。
相思之情此时已如春日的野草一样,迅速地蔓延着,于是纳兰拿起笔,铺开纸笺,开始给所念之人写信,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
别绪如丝睡不成,哪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鹧鸪天》
这首词虽是塞上怀远之作,却仍然是相思的主题。首句“别绪如丝睡不成”,直抒胸臆,多情公子此时正在塞上,别后的相思之情让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而“哪堪孤枕梦边城”则更进一步说明了纳兰的愁思之深。按照正常的理解,“梦边城”应该解释为“梦见边城”,但是联系上下文,我们就知道其应该解释为“梦于边城”。
紫塞,指的是北方边塞,鲍照在《芜城赋》中有“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的诗句。长城之下的泥土呈紫色,相传这是因为修筑长城的老百姓一批批全都死在城下,以至于“尸骨相支拄”,百姓的血肉之躯掺和了泥土,恰是紫色,所以边塞就被称紫塞。
在这样的场景中,纳兰却是一心想到了自己爱过的人。
“书郑重,恨分明”,容若在这里化用李商隐的“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李商隐的那首诗原是一首《无题》: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钗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李商隐当时新婚不久,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因此在仕途上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妻子王氏并没有因李商隐在仕途上的不得志而放弃他,而是一直不离不弃,与其患难与共。于是李商隐写下了这首诗。
容若在此处截取“书郑重”和“恨分明”二语,可以看出,纳兰也想为自己的妻子写一封家书,报一下平安。可是卢氏已逝,留在家中的官氏并非自己如意中人,这封家书写了,又该寄往何处呢?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纳兰写完了家书,想要合上信封,为信封签押,但签押到鸳鸯两字时,却发现笔尖被冻住了,这是上天给的暗示吗?是不愿纳兰一生得以幸福美满吗?
塞外严寒,此时被冻住的,除了笔尖,还有纳兰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