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9600000008

第8章 灵台农民赶着牛羊奔小康

走进甘肃省灵台县,一股清风便扑面而来。一件件新鲜事,让人感到又惊又喜。

灵台县什字塬,方圆600公里。千百年来,这里的农民以种麦为生,他们把粮食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

店子村的潘军喜老汉,祖孙三代7口人,种了21亩地,到头来,还是和乡亲们一样,粮食满囤,但是手里却没有钱花。

随着党的政策放开后,潘军喜在2001年开始养牛。饲草不够,于是,潘军喜盘算着把麦苗割了喂牛。

种一亩麦子,纯收入不过百元,割了苗喂一头牛,纯收入最少也有1200元。而且,割麦喂牛,不但牛膘色好、上膘快,而且,春天小麦返青之后,还能割第二茬苗。

在2002年,潘军喜种了7亩小麦,给4头牛预备了两亩,其余的地全种上了苜蓿草。

在2001年时,刚给牛吃青麦的时候,一些老农说,祖祖辈辈哪听说过牛吃麦哩,老潘种了半辈子地,如今是种糊涂了!

后来,村里人眼看着潘军喜拿麦苗养出了好牛,也都跟着割麦喂牛了。

坐在敞亮的屋子里,潘军喜乐呵呵地对客人说:“你看,这电视机、新家具,都是拿牛换来的。就连儿媳妇,也是靠养牛,娶进家门的呢!”

说起牛吃青麦,村民柳兆奇算了一笔账:2001年,他用一亩青麦喂牛,精饲料用得少了,成本低了,牛还不生病。

2002年,柳兆奇家出栏两头牛,收入4000多元,供儿子上大学的钱也够了。

现在的什字塬上,四邻八乡的养牛户,都开始割麦喂牛了。他们说,牛多了,粪也多了,种地也就不用化肥了;牛吃了没有化肥、农药的麦子,还正经是个绿色产品哩!

什字塬的农家院落,多是四合院,上房高大宽敞,是老人和尊贵客人的住处,东偏房一般是用来养牲口用的。

吊街乡庙背村青年农民巩晓亮,用上房养羊,也成了当时灵台的一大新闻。

已经在兰州开店,娶妻立业的巩晓亮,毅然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回到了家乡。随后,巩晓亮从山东买回了96只小尾寒羊,干起了畜牧业。

家里的东偏房窄小,容不下这么多羊。小两口合计,眼下这价值7万多元的羊,可是金贵。于是,人就搬到了东偏房,让羊住进了上房和西偏房。

邻里们看到后,私下里说:“这娃没斯文哩,上房咋能给牲畜住呢!”

秋天,小尾寒羊产羔了,巩晓亮以低价卖给乡亲们。不到半年,大伙儿都发了“羊”财。

村民薛海平,在2001年,用130元买回的一只羊羔,2002年,羊的身价就提到了900元。薛海平还舍不得出手了。

吊街乡党委书记曹亚平,得知巩晓亮在上房养羊的事后,协调农户,给他兑换出16亩地。

巩晓亮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16间温棚羊舍,48间温棚牛舍,巩晓亮的羊,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又成立了种业公司,繁育良种,带动农民致富。

新集乡是灵台县最偏远的纯山区乡,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许多农民早在几年前,就迁到了塬上。

在灵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赶着牛羊奔小康”的口号后,“牛经济”闹得红红火火。

种惯了粮食的农民,开始把目光转向新集乡,当起了“草农”。

朝那镇的农民边志城,前几年就离开了塬上的粮地,到新集乡柴朝村,承包了42亩山地种草,养了13头“平凉红牛”,每年都收入8000多元。

2001年,边志城又把弟弟从塬上叫到山里,和他一起干。

2002年春天,饲草短缺,边志城组织大伙,卖给陕西18吨苜蓿草,效益比种粮好得多。

草多了,牛也多了。时任乡党委书记冯纯禄说:

现在乡里是牛比人多。全乡3138口人,养牛1.26万头,年出栏3700多头;农民靠养牛换回了“铁牛”,在塬上买了商品房,让娃娃到条件好的地方去上学。

“牛经济”改变了灵台县农民,几千年来“种地为吃粮、养牛为耕地”的传统观念,激发了农民调整结构,奔小康的积极性。

田阳县走建设小康新路

2002年初,在广西田阳县尚兴村,获得全国扶贫状元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村党支部书记莫文珍,刚刚率村民代表,从江苏省华西村参观学习回来。

莫文珍说:“跟华西村比,尚兴村差距太大了!我们要不甘落后,不断创造新业绩。”

尚兴村原是坐落在大石山中的特困村,为生存和发展,部分村民在几年前,在莫文珍的率领下,迁到右江河谷边上的丘陵地带,搞异地开发。

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不花国家一分钱,不避艰辛建新村,大种芒果、甘蔗等经济作物,走出了一条异地开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早在1997年3月,李鹏来到尚兴村视察,他走进芒果园,对村民们敢为人先、异地开发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鼓励村民们要巩固好扶贫成果,争取更快发展。

多年来,尚兴村群众牢记嘱托,艰苦创业,在大量种植芒果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甘蔗、荔枝、龙眼、木薯等多种经济作物。

同时,大搞地头水柜建设和家庭沼气池建设,实现了“生产不愁水,煮饭不用柴”,形成良好的生态立体种养互动发展的格局。

200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40元,成为全区和全国异地开发脱贫致富的典型。

时值春耕大忙季节,而龙河村的村民,却不是在忙种,而是在高兴地忙着收获:翠绿的青椒、鲜红的西红柿……

这是龙河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出现的新景象。

龙河村的村民,忘不了朱镕基总理视察这里的情景。多年来,村民们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出部分良田,种植优质高产秋冬菜,抢占市场空间,取得了明显效益。

200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8元,成为百色地区的30个首富村之一,获得自治区和地、县“文明示范村”、“小康村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村党支部书记、自治区劳动模范覃剑征说,龙河村要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全县高效农业的发展。

龙河村的园田化建设、节水喷灌工程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等,成效喜人。

在龙河充满丰收喜悦的田野里,满眼都是连片待收的各类优质蔬菜,掩映其中的是建起的新农村。

琴华村地处僻远的田阳县南部石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早在1993年,李瑞环来到该村视察,提醒该村要创出一条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的新路来。

多年来,琴华村群众以兴建村公路为契机,大力发展甘蔗生产,全村种植甘蔗面积达1100亩,成了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逐步摆脱了贫困。

到2001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83元;贫困发生率由8年前的95%,下降到4%,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全村基本实现了屯屯通自来水、通电、通路,有了闭路电视,新建楼房1169栋,建有生态地头水柜92座,生态沼气池83个。琴华村正在走出贫困,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

时任田阳县委书记于开林和县长张良,笑着说:

再过三五年,整个田阳县,一定会变得更美、更富、更文明!

羌族农民带富羌族山寨

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大山深处,有个名叫刘永光的羌族农民。

多年来,刘永光靠把握市场脉搏,来调整自家地里的农产品结构,不但全家过上了小康生活,而且还带富了左邻右舍的乡亲。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茂县偏远的大山沟,靠做小生意起家的刘永光,一下子承包了本村130亩荒坡地。

刘永光到县城内外市场,考察了一番之后,打消了按传统方式种植的念头,回到家里,勾画出种植苹果树的蓝图。

在迎新春的鞭炮声中,刘永光带领全家老小,并率200余名民工,上山挖树坑,齐刷刷地种了几千株苹果树。

为了保证果树的肥料供给,刘永光随后办起了饲养场,养猪数量从80年代初的30头,发展到90年代后期的330头。

苹果从挂果那年开始,一连7年,每年现金收入不低于10万元。

刘永光种苹果,声名鹊起,但是他却喜中有忧。看到市场上的苹果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刘永光断定,用不了几年,苹果市场就会饱和。

于是,刘永光把家人召到一起,说:“现在种地要看兆头,走一步看三步。”于是,刘永光又向村里承包了140亩荒地,开始发展多个果树品种。

阿坝州农科所的技术人员,早已注意到了刘永光。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送品种、送技术上门,把国外的樱桃树、李子树等优良品种,推荐给刘永光,请他进行试种。

刘永光为了掌握栽种新技术,天天跑县农技站,还乘车到雅安四川农业大学,拜师学艺。

刘永光善于根据当地气候,嫁接国外大樱桃,头一年,嫁接3.8万株,成活一万株。第二年,嫁接7万株,成活5万株。

刘永光善于观察市场风云,获得的新思路,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在了1999年,当地果然出现了苹果滞销的现象。

这时,刘永光毅然决然地砍掉130亩苹果树,全部种上在新承包地里嫁接好的国外大樱桃,当年就使樱桃树发展到220亩,其他果树50亩。

刘永光种的樱桃,不仅色泽诱人,口味宜人,而且个头挺大,平均一个12克,头年上市就成了抢手货,价格连续两年直线上涨。

在2001年,樱桃每500克卖到20元,刘永光一家老小,乐得合不拢嘴。

刘永光成了当地的水果种植大户,还办起了种苗基地,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附近农民。对有的购买户,刘永光还包教栽种技术。

茂县凤仪镇,现已成了有名的樱桃生产基地,产品畅销成都、重庆、广州等城市。

刘永光成了方圆几十公里羌寨的知名人士,在他的带领下,茂县的乡亲们走上了小康之路。

南疆军区开展扶贫显成效

疏勒县尤卡克可其其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自然条件艰苦,经济文化落后。全村400多户人家,年人均收入只有55元钱。

在20世纪90年代初,驻地某部按照南疆军区开展的“百部百村”扶贫帮困计划,与一墙之隔的尤卡克可其其村,结成了共建对子。

土地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风沙肆虐,土地沙化,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尤卡克可其其村人。

为防风固沙、整治盐碱、改良土壤,官兵们利用冬春训练间隙,帮助村里进行挖渠引水排碱、造林防沙等10多项农田基础工程建设。

在春寒料峭的戈壁滩上,官兵们铁臂挥舞,汗流浃背,有的手上磨出了血泡,有的被石头划伤了手脚,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乡亲们都被官兵们的行动感动了,纷纷送来热乎乎的煮鸡蛋、香喷喷的奶茶和烤馕,慰问官兵们。可是,大家一个也不肯接收。

村支书乌斯曼急了,一次次地从渠头跑到渠尾,焦急地吼道:“解放军同志,休息一下,吃一点吧!你们再不吃我们的东西,我就让村民把你们赶走!”

3载春秋寒暑,该部队先后投入兵力4500多人次,帮助村里挖出一条5公里长的主干渠和35公里长的支渠,种植沙枣树4万多棵,培育经济林65亩,新垦良田450亩,形成了一条纵横长达10公里的防护林带。使全村的绿化覆盖率,由过去的8%提高到了65%,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生态环境。

棉花是尤卡克可其其村的经济支柱,但以前的棉花亩产只有40多公斤。部队领导从《新疆日报》上,看到地膜植棉的经验后,准备在该村推广。

然而,当官兵们请来农技员,到村里推广这项新技术时,全村却没有一个人响应。

“把地膜盖在地上不透气,咋能长出苗来?”不少人听了直摇头。无奈,部队向村里承包了40亩棉田,搞试验。

为消除疑虑,部队还与村里达成协议:在试验田旁边,由村民按老方法种两行,看谁的棉苗出得快,长得好,就留谁的。

半个月过去了,试验田里的棉苗已长出了两片嫩叶,而按老方法种的还不见苗影儿。

村民们终于认输了,纷纷拜官兵们为老师,给自己的棉田也盖上地膜,当年就创亩产皮棉100多公斤的纪录,成为全县种棉模范村。

乡亲们的日子富了,观念也变了。在官兵们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文化夜校,村民们逐步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

养殖专业户、皮毛加工厂、机械修理厂、民族服装厂等村办和个体企业,相继发展起来。

村民阿不都,以前是村里的“特困户”,官兵们帮他建起了养牛厂。几年时间,阿不都就成了有名的养牛专业户。

如今,村里像阿不都一样存款20万元以上的,就有40多户,全村人均收入达2850元。

尤卡克可其其村,先后被喀什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彰为“奔小康示范村”。

滨湖村抓林业促进小康

江都市真武镇滨湖村,地处渌洋湖畔,与高邮市八桥镇隔河相望。

自1984年以来,滨湖村坚持因地制宜,把林业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充分利用滩涂、防洪民圩、村民老宅基地、京沪高速两侧、八边隙地等资源,全面发动村民植树,先后共植树1200亩,人均植树0.5亩以上,其中成片林750亩。

在林木管理上,滨湖村订标准、订责任、订报酬,全面落实管护措施,促进了村内林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滨湖村植树造林,既重视生态效益,又重视经济效益。该村积极调整林业结构,在单一水杉树种的基础上,引进栽植意杨新树种,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进一步提高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滨湖村先后通过间伐林木的方式,获得资金300万元。在2006年底,一次性拍卖林木,获得资金120万元。在2007年,间伐收入100万元。在2008年,又间伐80多万元。

滨湖村按照小康村创建的6大类19项指标要求,先后实施了农田节水、安全用水、道路建设、卫生服务设施、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绿化美化亮化、村部建设、卫生户厕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9大工程,极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滨湖村负责人说,当前,全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硬质化公路实现户户通,农田节水渠覆盖率100%;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98%,电话普及率96%以上,宽带互联网入户103户,村办列统企业职业社会养老保险达96%,适龄劳动力基本保险达50%,全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100%。

与此同时,滨湖村还实施了惠民“四免”工程,即免除农民大病合作医疗费、农田水电费、两工费和涉农负担等。仅此项工程,滨湖村每年就投入资金达10多万元。

村民徐正栋说:

过去“七架梁、斗字墙”,就算是好房子了。如今,我们农民也住上了别墅。

五保户秦来喜说:

我的房子是村里给砌的,自来水费、电费全由村里负担,正常生活费用也有了着落。

感谢村里对我这个孤寡老人的关怀,让我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村民殷有梅十分高兴地说:

村里娱乐有设施、活动有场所、学习有书屋、休闲有去处,这日子越过越精神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涵之一,就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滨湖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滩涂、空闲隙地,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把植树造林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栽下一棵棵树苗,播撒一片片绿色,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描绘了一幅秀美的新农村画卷。

老练村实施云岭先锋工程

云南省景东县文井镇老练村,地处川河腹地,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是名符其实的“粮仓糖库”。

自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来,老练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党支部一班人结合村情,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总目标,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为突破口,建制度、强措施、抓载体、树典型、求实效,积极带领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全村形成了以粮、蔗、茶为传统产业,以蚕桑、蔬菜、亚麻为新兴产业的新格局,全村呈现了争先恐后调产业,你追我赶比发展的勃勃生机。

新当选的村“两委”,又雄心勃勃的制定了千亩甘蔗,千亩蚕桑,千亩亚麻的产业大调整规划。

尽管村干部费尽了口舌,村民们硬是不买账,竟然出现了白天种下的桑苗,晚上便不翼而飞。几个新兴的产业,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夭折了。

2004年8月,“云岭先锋”工程在老练村启动,村党支部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五好五带头”的大讨论。

大讨论认真热烈,他们联系思想,联系实际,找出了本支部存在几个共性的问题:

一是群众中有“党员不党员,区别两角钱”的评价,说明了党员带领致富能力弱,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二是人们常说勤劳致富,我们勤劳了为什么不致富,说明了传统观念太深,科技意识淡薄。

三是村“两委”一心谋发展,喊破嗓子调产业,群众就是不买帐,说明了群众思想有顾虑,强扭的爪就是不甜。

党支部专门为全村党员逐一分析排队,结果有四分之一的党员生活,低于全村平均水平。

通过大讨论,内外对比,促使了党员大觉醒,从而增强了危机感、时代感和责任感。

随后,党支部趁热打铁,以更新观念为突破口,以提高党员素质为切入点,相继成立了蔬菜瓜果和蚕桑种养两个研究会。配置了电教设备,请来技术人员,认真对党员和村组干部,进行科技培训。

村“两委”切实转变领导方法,变指挥型为服务型,变给我干为跟我干,积极营造带头干事谋发展的氛围。

时任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王和振,带头种桑1.6亩,当年取得了亩收入1600元的好效益。

以后,王和振不断摸索种养新技术,收入一年比一年提高,2007年亩收入达4800元,创下景东蚕桑单产之最。

党员张邦祥,种桑4亩,2007年亩收入3800元,被聘为村蚕桑辅导员。

党员沈海波,全家4人,他和父亲是残疾人,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党支部根据沈海波身残志不残的决心和毅力,为他提供技术和信息,帮助他建立了两个蔬菜大棚。沈海波每年仅出售蔬菜,收入就一万余元,人均纯收入2500元。

2006年,沈海波又新植蚕桑3亩,年收入5000多元。通过科技培训,沈海波从贫困户,一跃为致富带头人,在2007年村支部换届中,沈海波被选为支部委员。

党员们在支委的率领下,一个个在种桑养蚕的实践中,获得了成功。由此,带动了全村蚕桑产业的迅速发展。

村“两委”还根据村民土地分散,难于统一种植的现状,积极引导土地流转。

到2006年底,全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由福泉糖业公司种植甘蔗,村民们又转过来为公司打工,既消除了风险,又赚了钱,实现了公司农户的双赢。

由于党员带了好头,村民尝到了甜头,全村出现了争先恐后调整结构,你追我赶大干产业的新风气。

千亩甘蔗,千亩蚕桑,千亩亚麻,千亩茶园的计划,终于变成了现实。

84名党员,除8名年老体弱者外,生活均高于全村平均水平,成为科学致富的带头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人。

老练村党员们自豪地说:

党员不党员,请看我的示范田,党员不党员,致富路上走在前。

广大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但要确保每户村民增产增收,取得真正实效,这是摆在党支部面前的首要工作。

为此,党支部把提高村民科技素质,作为常抓不懈的一件大事,认真落实。

他们借助蚕桑养殖和蔬菜协会的成立,在会员中进行相互交流,认真探讨,共同提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把着力点放在党员、团员和村组干部队伍的培训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措施,对他们进行致富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根据产业发展重点,他们每年举办三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门聘请县、镇农牧技术人员讲课,实地指导。

通过几年的强化培训,凡55岁以下的党员,都基本上掌握了两门种养殖技术,从而增强了带头致富的本领。

着力培养广大团员青年的创业热情,充分发挥他们有文化、有技术、年轻力壮的优势,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热情。鼓励有技术的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

他们还认真实施“三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组干部。

党支部在村组换届选举中,重点培养、引导年轻的致富能手成为村组干部。

在2003年到2008年期间,老练村共发展党员16名,其中14名为35岁以下的青年致富能手。

正因为借助了科技这把金钥匙,打开了老练村产业调整止步不前的新窍门,促使几大产业根深叶茂,健康发展。

通过构建一件件民心工程,老练村社会和谐,治安良好,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拥护。

同类推荐
  • 风筝不断线

    风筝不断线

    本书作为一套经典读者散文选本,共收入200余位作者500余篇优秀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热恋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等多维多味的爱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的爱心,给人以爱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 唐宋作家与文学研究

    唐宋作家与文学研究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曾巩文学思想研究》,中编为《五窦及其诗歌研究》,下编为《苏辙散文理论及其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曾巩文学思想成因探析、曾巩的文学思想、苏辙散文理论的渊源等。
  • 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我奉着“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的宗旨,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我虽身居城市十五载,却忘不了这些菜肴,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3篇,8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止在《妈妈的味道》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幸福时分

    幸福时分

    本书收录书有密码、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的书、书痴、读书如旅行、读书是心生命成长的需要、快乐推敲、善写源于多读、思想的碎片等作品。
热门推荐
  • 妃常得宠

    妃常得宠

    初次见面,他重伤,她相救,事后问他要医药费,对方却厚脸皮的赖账,前世今生加起来活两辈子的女人,头一回吃了暗亏。再次见面,她一身红衣,坐于新房,他身为新郎,挑开盖头。四目相对时,她膛目结舌,“怎么是你?”他却浅浅一笑,满脸皆是悠然自得,“你猜呢,爱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遗失者大陆

    遗失者大陆

    古老的帝国分崩离析,乱世之中群雄蜂起,谁能问鼎天下,逐鹿中原……就在大陆陷入战火的时候,兽人入侵,异族来袭,霎时间风起云涌,造就一段荡气回肠的史诗岁月。
  • 女配逆袭记之穿越抢狗粮

    女配逆袭记之穿越抢狗粮

    苏暖暖无意之间穿越了,囧,自己不是在准备婚礼么,自己丈夫不是和最好的闺蜜背叛自己了么,自己不是和他们同归于尽了么,阿西吧,只听“叮”的一声,机械的声音响起……
  • 离婚,贺少请签字

    离婚,贺少请签字

    五年前,二十岁的颜素素嫁给二十四岁的贺温然。商业联婚,无宠无爱。一人舍掉自己婚姻,一个放弃心头挚爱。五年后,一封离婚协议书送至颜素素的手上,甲方正楷字体一笔一划的写着贺温然的名字,冷锐锋利。她同意,却纠缠。五个月后,乙方签上字体,怀着三个月的孩子远离。而那甲方却追上,为美人放弃江山,纠那一世情缘。
  • 斩仙屠魔传

    斩仙屠魔传

    人心难测,是非善恶只不过一念之间,爱恨情仇谁又能逃脱!仙路漫漫,贪婪,欲望无尽的杀戳……究竟是谁对谁错!少年幻玄他是妖族后裔,也因此被人抛弃,一个从隐匿绝地走出的洪荒少年,无意之中得到异宝,从此踏上修仙之路,历经磨难最终一步登天斩仙屠魔!
  • 修罗炼魔

    修罗炼魔

    赵青阳拥着废脉,在学院内被人所欺负,被青梅竹马抛弃,直到他得到一个神秘的玉简,进入修罗炼狱当中,能提升灵脉的神秘基因药,强大的武技,难得的灵器,在修罗炼狱当中如繁星遍地,当然前提是你能活下来。
  • 缘来玉赐:家有仙友

    缘来玉赐:家有仙友

    作晚去小摸了一把,收获了一块破玩意。话说这破玩意真够奇怪,在白天看是一块黑色的普通石头,晚上一看却变得血红血红的,起初还以为是一块血玉。胡翠翠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夜间工作者,因为家里条件极其差,只好一边工作一边上学。
  • 我想爱你到世界终结

    我想爱你到世界终结

    最贴近生活的!最真实的校园爱恋!男主高冷,女主喜自虐!
  • 平流园席上

    平流园席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步步生妃

    重生之步步生妃

    简介:林若溪被未婚夫和他的情人杀害后,魂穿到了一个架空的古代世界,这一世她不在向上世那样被人掌控命运,她要靠自己掌管自己的人生。而同时林若溪得到了一个功德系统,且看林若溪如何逍遥一生。本文纯属YY!有所雷同,纯属巧合!涉及专业知识方面请千万不要较真。喜欢看爽文的亲,请放心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