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9600000004

第4章 湖北省培训农村基层干部

2002年12月,湖北省全面启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程。首期100名“五好”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在嘉鱼县官桥村八组举办。

此举旨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热潮,激发全省农村基层干部全面建设小康村的热情和斗志,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全面提升全省“五好”村建设水平。

培训班集中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同时专题讲解了依法行政与民主管理、农村税费改革、农业技术应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学员之间还交流了农村致富的典型经验,对当前农村存在的热点问题,采用案例讨论的形式,互相辩论,明晰是非。

学员、大冶市秀山村村支书感慨地说:“过去常常以为在全省‘十强’排名第五,感觉良好。来官桥八组一看,觉得我们村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回去后,一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农村干部群众,再鼓干劲,再加压力,全面建设小康农村。”

通过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学员们普遍反映,看有所获、听有所感、学有所得,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了对如何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明确了新世纪、新时期,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开阔了思路、增强了本领,进一步坚定了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信心。

在培训班上,湖北省委组织部,授予湖北田野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嘉鱼县官桥八组“湖北省农村基层干部示范培训基地”称号。

通过这次百名“五好”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的成功示范,全省各市、州、县、乡,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做出了安排。计划2003年,对全省农村3万多名村党组织书记,分批培训完毕。

培训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做了思想和领导上的准备。

上海切实贯彻十六大精神

上海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刻领会“十六大”报告中,总结的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经验。

大家纷纷表示,在党的基本经验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上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领先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海市计委主任李良园说,上海在改革开放中,也曾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但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不放松。

上海在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资、外贸进出口等方面,都有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日益改善,正在从小康向全面小康发展。

这些成就是党的基本经验,在上海的生动实践和有力体现。

来自社会保障系统的同志更是感慨万千,他们说: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上海为调整产业结构,“壮士断腕”,百万工人面临下岗,企业困难重重。

正是通过改革和发展,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89年的696亿元,攀升至2001年的4950亿元。上海的人均GDP,也由1989年的不足1500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4550美元。

正是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如今的上海,路是越走越顺,城市建设顺利地从基础设施建设,过渡到了功能性建设。

住房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政府为民办事有了实力,苏州河治理、廉租房制度、扶助困难群体等一件件实事,让全体百姓共享发展的成果。

在党的“十六大”闭幕后,上海各部门、各区县,纷纷结合各自实际,重新审视发展战略。

在浦东,在新一轮的开发开放中,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提出要打造面向国际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现代物流中心、跨国营运管理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和内外贸易中心等,五大现代服务中心的新思路。

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周禹鹏说,五个服务中心的构建,要体现一个新思路,努力做到制度创新有新突破,科技创新有新成效,扩大开放有新局面,服务全国有新贡献,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

上海浦东新区要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方面走在前列。

上海工业,就是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在调整中求得更大发展的。上海的六大重点发展行业,即电子信息产品、汽车、石化、精品钢、成套设备和生物医药实现的产值,已占据上海工业的“半壁江山”。

上海市经委主任唐登杰认为,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丰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在2002年的6月,正值“四夏”大忙的季节,江苏丰县农民在收获金色的同时,也收获着绿色,油桃、西瓜、芦笋、牛蒡……这不仅显示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成果,也鼓起了农民的钱包。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995年的1545元,达到2001年的3304元,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基本达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丰县地处江苏西北端,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曾经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及时地转变思路,分析丰县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适宜种植瓜果及特色蔬菜的特点,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聚焦市场。

丰县从培植果品、蔬菜入手,先后引种了红富士苹果、白酥梨、无花果等国内外优新果树品种100余种。

200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以上,来自果品生产。与此同时,丰县加大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全县形成了牛蒡、芦笋、山药等规模生产基地,蔬菜复种面积达到58万亩,以牛蒡、芦笋等为主的特色菜,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

面对农民日益提高的产业调整积极性,丰县县委、县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提升农副产品质量、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上。

丰县县政府采取“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等方式,建立起39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75个民间科技服务组织、350个农技推广服务组织、3500个科技示范村组户。

在丰县,农业部门有科技试验场地,乡镇有科技示范基地,村村从科技项目中受益匪浅。

贵州帮扶措施进村入户

在贵州省惠水县摆榜乡下摆村,村民们对驻村干部,都有说不完的感激话。

下摆村的50多户人家,以前大部分住的是茅草窝棚,人畜共居,家家缺粮。

自从扶贫工作队来后,在村里推广脱毒马铃薯,亩产从以前的400公斤,增加到1500多公斤。在瘠薄的稻田,改种了经济价值高的苎麻、蕙菜和生姜。

此外,干部们还劝说农民们喂养母猪。陈英永老汉禁不住感慨地说:“这些干部像是在做自家的事。今年我已经卖了一窝猪崽,一年赚了800多元,是家里最大的一笔收入。”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干部们帮23户农民盖起了新房,建起了沼气池。

经过“八七扶贫攻坚”,贵州省贫困人口从1994年的1000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313万人,区域性大面积贫困状况已有很大改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和高寒山区。

同时,一些非贫困县边远村寨的贫困问题,也凸现出来。

贵州省委、省政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从2001年10月起,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乡村为基础,根据各自情况,制定了新的扶贫规划。重新划定了934个重点扶贫乡镇,近1.4万个重点扶贫村。并将其中年人均纯收入在700元以下的5486个村子,作为扶贫攻坚点。这个数字,占全省村总数的21%。

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新时期的扶贫工作要更有针对性,更加深入,不遗漏一村一户。各地的扶贫规划一经确认,就要一届一届地接着干下去,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

省直机关每年抽调约200名干部,组成党建扶贫工作队,到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工作,每个队都由一名厅级领导带队。

全省9个地、州、市,每年总共抽调一万多名干部,驻乡驻村。每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则抽调上百干部,进村入户。

所有进村工作的干部,都有量化的业绩考核指标。如帮助引进的资金、技术、项目,组织的培训和劳务输出,改善了哪些基础设施,农民的收入变化等,成为扶贫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在重点扶贫乡惠水县摆榜乡的盘井村,此时已是晚上22时多了,副乡长陈沛松,为费改税,还在一家家地核实常年产量、计税面积。

陈沛松说,乡干部驻村帮扶没有期限,村民不脱贫,干部不脱钩。今年落在她肩上的任务是,推广500亩脱毒马铃薯,扶持村民喂50头猪,改造85户茅草窝棚,种植120亩经果林。

贵州省313万贫困农民,当前已受到全省两万多进村入户干部的倾力相助。

时任省委书记钱运录说,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中直机关13个单位和深圳、青岛、宁波、大连4个城市的对口帮扶下,贵州有信心用5年时间,使313万贫困农民解决温饱。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农民稳定脱贫,迈向小康。

云南大力开展三下乡服务

2002年12月15日一大早,云南省“三下乡”服务团的同志们,一走进弥勒县西三乡,就被闻讯赶来的彝族群众围上了。

但见现场热闹非凡:

“大爷,化肥的资料在这边,养猪的咨询等会儿就开始,先拿图片看着。”

“书在哪里?种葡萄的那种。”

……

陈云花和丈夫一道,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停地打听种葡萄的辅导材料。当服务人员将有关资料,递到他们手上时,夫妻俩高兴地笑了。

此时,太阳出来了,偌大的场地,被3万多名乡亲围得满满的。

云南农业信息中心、云南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中心等单位的旗帜下,人头攒动,对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知识渴望已久的乡亲们,高兴地说:“今天又是个好日子!”

云南农科院的肖植文,是“三下乡”的“专业户”。这次,肖植文和同事又带来了5000多份,有关马铃薯、果桑、番茄的资料。

肖植文说:“农民群众这两年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提高得很快,对新品种、新技术有很大的需求,经常是我们刚刚下乡回来,老乡们就跟着来了。”

咨询、求教的农民们,真是络绎不绝。“三下乡”服务人员的讲解,也格外地认真。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晏友琼也在人群中,他和乡亲们交谈着。

晏友琼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农村人口占77%的云南来说,首先要解决农民群众的小康。‘三下乡’活动是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要将‘三下乡’活动,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将军专程慰问藏族牧民

2002年12月6日,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叶万勇少将,顶着凛冽的寒风,驱车数百公里,来到了那曲地区达众镇二村,专程慰问这里的特困藏族牧民。

走进牧民加日的屋子,叶万勇把带来的罐头、面粉、茶叶,一一送到加日的手中。

加日激动地说:“太感谢了。党好,金珠玛米亲。”

老牧民加日一家老少11口人,只有12头牦牛、80只羊。加日患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行走十分困难。妻子泽中,又患有肺炎和肝癌,卧病在床。全家生活很是困难。

听了加日的诉说后,叶万勇动情地对随行的同志们说:

我们都有责任经常关心他们,尽力帮他们早日脱贫致富。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把党的温暖送到藏胞心里。

当接过叶万勇将军送来的慰问品,牧民旺堆扎西,更是感激不尽。

旺堆扎西发自肺腑地说:

解放军,活菩萨。冰天雪地,这么大的将军来看我们,还送这么多东西。我会一辈子记在心里。

旺堆扎西家5口人,只有4只羊,平时只靠捡牛羊粪卖维持生活。

叶将军鼓励旺堆扎西不要泄气,党的“十六大”已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所有藏胞尽快脱贫致富。

旺堆扎西满怀信心地说,他一定多养牛羊,多找挣钱门道,自力更生奔小康。

整整一个下午,叶万勇将军慰问了8户特困牧民。临别时,全村人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在寒风中频频招手。

临别之际,叶万勇说:

金珠玛米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子弟兵,永远和你们心连心在一起。

将军铿锵的话和牧民们的掌声,交织在一起,在天地间回响……

淮安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多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2001年,淮安全市农村经济赢得“满堂彩”,农村实现社会总产值487.5亿元、农业总产值183.5亿元、农业增加值9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6.7%、6.8%。经济作物总面积增加到342万亩,其他农业、农村等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全面攀升。

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基本渠道。淮安市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发展优质特色产品。种植业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

2001年,淮安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60万亩,其中大棚日光能设施化栽培面积30万亩。水产业突出发展绿色养殖、名特优品种养殖、稻田养殖,水产放养面积78万亩,其中特种养殖比重达60%。

淮安市还跳出农业抓增收,把发展非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淮安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乡镇企业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此外,淮安市加大扶贫促小康工作力度,把增加低收入户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淮安市在扶贫促小康过程中,坚持把资金扶持与项目扶持、物质扶持与科技扶持、救济救助与帮助建设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起来,收到明显效果。

时任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住到了楚州区泾口镇泾东村的老村支书瞿大爷的家里。

从2001年开始,淮安市规定,市区机关处以上的干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人每年到一个村去驻点5天。自带铺盖,每天交纳伙食费20元,在农民家吃住。

从2002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全市180名处级以上干部,都要完成这一指定的“功课”:走访20户以上的农户,发放调查表,帮农民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写一篇调查报告。

在驻村的3天里,丁解民起早摸黑地走访了几十户农家,具体调查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民如何才能有效地搭上全面小康这班车。

丁解民注意到,村里凡是住楼房的,家里都有人长期在外打工。

丁解民说:“结论更加清楚了:减少农民是帮助农民致富的必然之路。在这个地区,外出打工是减少农民和使农民致富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同类推荐
  • 慢下来

    慢下来

    本书包括“心态慢下来”、“节奏慢下来”、“行走慢下来”、“感情慢下来”、“自由灵魂”、“一切随缘”、“简单生活”等章节。
  •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品读如此经典的美文,你收获的将不只是心灵的震颤,更多的是提升人生的境界,以及对生命内涵的深切体晤。每一处饱含情感的文字,都能激发你灵感的火花,带给你心灵的顿悟,让你感受震撼的力量。让智慧滋润成长的每一个足迹。
  •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热门推荐
  • 都市最后一个蜀山派师姐

    都市最后一个蜀山派师姐

    二十一世纪最后一个蜀山派师姐,意外来到滨海某市。什么?城市空气的污染导致了修真界的法力受到限制?灵力的严重匮乏导致各种功法施展不出来?只剩下少许异能还可以用?好吧!异能什么的照样可以叼到爆!异能在手,天下我有!异能在手,财富我有!异能在手,美女我有!什么都可以有!可是……师姐大人不高兴了怎么办!
  • 我的六月她的心

    我的六月她的心

    喜欢漂移吗?喜欢速度吗?喜欢改装车吗?如果当一个人可以放弃自己当下最舒适的环境,那是怎么样的意境?如果可以让梦境成真。这里可以告诉你,这一切,不是不可能。
  • 倾城昭:绝色公子妖娆君

    倾城昭:绝色公子妖娆君

    一世狷狂,终究逃不过命运。本天赋异禀的她穿越到楚王府的废材小王爷身上,明明是女子之身却无法以示诸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即便这样又如何,她势必会屹立在顶端,傲视群雄。他,神秘莫测的邪君,却伪装成流连于花天酒地的纨绔少爷,一处相逢,许其一生,他和她能否携手共赏明月迢迢?
  • 仙云再现

    仙云再现

    上古疑云,中古大战,武修与仙修的绝世碰撞
  • 恶魔校草:你可别过来

    恶魔校草:你可别过来

    “就你们这几个毛人跟我斗,回家再练几年吧!”夏林夜一点感觉都木有的说。算了,反正也好久没动手了,干脆就乘这次练练手吧。刚准备来一个横踢,那谁啊,难道是跟他们一伙的?”欧“,伴随着一声惨叫,那群人中的一个一个大个子突然倒下了。原来那个人是来帮我的,那我就在旁边看好戏吧!我刚准备撤到一旁”看戏“,可那个人好像猜透了我的想法。”我纯属路过“,"那你为啥踹他”?我眨巴两下眼睛。“看他不顺眼”额。。。。。
  • 末日游龙

    末日游龙

    绝望缠住手脚,胜利者在放肆的狂笑。荣耀踏过尸骸冷笑,胜利来的刚好,破晓已看得到……江哲拼了命的学习,大学毕业却连个工作都找不到,在城市到处漂泊尽显无奈。一次意外将他送到了末日后的地球……一个不再熟悉的世界……“这是哪?打怪升级掉装备?这……这是网游?”“不!我要回家……”
  • 惊恐尸界

    惊恐尸界

    我被爷爷养大,爷爷却在我没出生前就死了。你真的确信每天擦肩而过的都是人吗?我叫天机,为解除被人种下的千年咒怨,踏上寻找充满妖异鬼怪的惊恐尸界……
  • 霸道鬼夫好撩人

    霸道鬼夫好撩人

    每次噩梦,总是梦见被人扶着拜堂成亲,可是,洞房的床居然是一口双人棺材,这是闹哪样呢?从此,一只鬼缠上了我…………
  • 腹黑妖孽,帝尊无限宠

    腹黑妖孽,帝尊无限宠

    【傲娇腹黑是她,杀伐果断是她,逆天妖孽也是她。心狠手辣是他,无欲无求是他,一向护短也是他!她穿越而来,偶然救下他,可是,为什么却怎么都甩不掉了?上至碧落,下至黄泉,他都将永世相随。】{坑品有风险,请谨慎入坑}
  • 冷酷腹黑天降女:帅哥,别追我

    冷酷腹黑天降女:帅哥,别追我

    冷酷无心的她被至亲杀害,心有不甘,再睁眼却意外到了另一个世界,废物?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天才!她用快乐的外表伪装自己却没人知道她想要一个真正的心,桃花满天飞,她却意外招惹了他,“叶叶,我做你的心如何?”他勾唇一笑满脸柔情,她知道自己已经沦陷……(这是第一次写,幽冥我可能写的非常不好,,?^?,,希望大家多给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