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6900000036

第36章 海参长生之谜

海参,是我国古人给它起的名字。“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此得名。海参是生长在海洋底层岩石上或海藻间的一种棘皮动物,又名海黄瓜、沙噀。海参共有800多种,可供食用的仅有20多种。海参品种因地而异,我国西沙群岛、海南岛盛产梅花参、乌元参等;福建、浙江出产肥皂参、光参,而北方海产唯有刺参,它是食用海参中较名贵的品种。

从水族馆观察活海参的外形,其相貌相当丑陋,它那细长圆状的躯体,肉多而肥厚,体表长满像肉刺似的东西,无怪乎人们形象地称它叫“海黄瓜”。另看海参其貌不扬,生存历史却使人惊诧,它比原始鱼类出现还早,在6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始存在了。经古生物学家对海参的骨片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它已成为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划分地层和研究古地质的一项重要依据,甚至成为保罗纪的标准化石。我国古生物工作者在四川华莹山和浙江长兴的二叠纪(距今2亿多年前)的地层中,都发掘到海参的骨片。

海参深居海底,不会游泳,只是用管足和肌肉的伸缩在海底蛹动爬行。爬行速度相当缓慢,一小时走不了3米路程。它生来没有眼睛,更没有震慑敌胆的锐利武器。如此这般,亿万年来,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世界中,它们是如何繁衍至今而不灭绝的呢?

1.异乎寻常的休眠期

人们都知道,陆上的有些动物如蛇、蝙蝠、青蛙、刺猬、熊等都有冬眠的习性。在寒冷的冬季里,水冷草枯,觅食困难,它们只好躲藏在各自的巢穴,靠体内的养分维持生存。海参却反其道而行之,偏选择在食物丰盛的夏季休眠。就拿刺参来说,当水温调至20℃时,它便不声不响地转移到深海的岩瞧暗处,潜藏石底,背面朝下。一睡就是三四个月,这期间不吃不动,整个身子萎缩变硬,待到秋后才苏醒过来恢复活动。

奇怪,海参为什么要在夏季休眠呢?

海洋学家解释说,平日里,海参靠捕食小生物为生,而这些小生物对海水温度很敏感,海面水暖,它们则往上游,水冷则潜回海底。入夏之后,海面暖和,这时生活在海里的小生物,纷纷到上层水域进行一年一度的繁殖,而栖身海底的海参没本事追随。迫于食物中断,只好藏匿石下休息保养。

2.特殊奇妙的护身术

面对危机四伏的海底环境和凶残狡诈的各种敌害,海参以特殊的斗争形式保护自己。

风起浪涌,会把附着不力的海参卷入危险境地。但海参能预测天气,当风暴即将来临之际,它就躲到石缝里藏匿起来,当渔民发觉海底不见海参时,就知道风暴即将来临,便赶紧收网返航。

海参能像对虾一样,随着居处环境而变化体色。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参,为棕色或淡蓝色;而随居在海带、海草中的海参则为绿色。海参这种变化的体色,能有效地躲过天敌的伤害。

尽管如此,海参总免不了一些特殊的侵害,于是它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求生存护身妙术。当阴险狡猾的海盘车、贪婪凶恶的大鲨鱼垂涎欲滴地偷袭过来时,警觉的海参迅速地把体腔内又粘又长的肠子、像树枝一样的水肺一股脑儿地喷射出来,让强敌饱餐一顿,而自身借助排脏的反冲力,逃得无影无踪。当然,没有内脏的空躯壳海参并不会死掉,大约经过50天时间,又会生出一副新内脏,以原有模样出现在海洋生物大家族之中。

海参除了有排脏迷敌的绝招外,还有像海星一样的“分身”功能。

将海参断为数段,投放海里,经过3~8个月,每截又会长成完整的活参。有的海参还有自切本领,当海参感到外界环境不适宜时,能将自身切成数段,以后每段又会长成新的个体。当渔民捕到海参时,若不及时加盐、矾加工,它便自溶成为一滩水。

3.耐人寻味的怪现象

海参适应生态环境变化,趋利避害的本领令人惊叹不已,但在它体内出现的两种奇异现象又令人困惑不解。

海参与光鱼和谐共生。这种光鱼又称潜鱼,体型小而光滑,时常钻进海参的体腔内寻找食物或躲避敌害。光鱼出入参体的动作既麻利又滑稽:先是用小脑袋探寻海参的肛门,接着把尾卷曲先插入,然后伸直身躯,再向后蠕动,一直到完全钻入寄生的体内为止。有人发现,在一只海参的体内竟栖居7尾以上的光鱼。光鱼白天把参体当作舒适的寓所,夜里出来寻找一些小甲壳之类的动物充饥。不幸的海参做了受寄主,非但得不到一点好处,反而使其内脏器官遭到损毁。尽管如此,彼此和睦共处,从不分离。凡是比较接近海岸的海参,几乎没有光鱼潜伏寄生,而栖息深海的海参,一般都有一尾或多尾光鱼隐伏体中。

几年前,人们惊奇地发现,海参的皮下储存有个小的纯铁球。小铁球的直径只有0.002毫米。至今也无法解释这个小铁球对海参有什么用处。据猜测,这个小铁球可能是作为食物困难时的储备,以备可以用其体内的纯铁球与贫铁食物进行组合。

弄清海参储存铁球以及与光鱼共生的关系,对于揭开海参长生的奥秘无疑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忆往抒怀

    忆往抒怀

    著名作家程树榛是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曾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2008年推出汇总其近60年创作精华的十卷《程树榛文集》,文集包括小说、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散文、诗歌及评论。2008年后散文创作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近日八十高龄的老作家程树榛将其2008年至2014年间创作的散文结集成册。散文分以追忆旧友、域外感受、生活感悟等分六辑,其中多篇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报纸刊发。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可说是少数的“世界著作”之一,这本书不是为一国而作,而是为全世界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作,而是为一切时代。在这本书里,极高的智力与多样的兴趣和同情心自然而然地结合为一体,所以世人之中,不管什么样的类型或脾气,都能在这部书里找到一点与自己有联系的东西。虽然这只是一本随笔集,但《培根随笔》能同时让你产生读史书、读诗集、读教科书的感觉。培根的话语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还能使人们顿悟。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公安卫士的情怀

    公安卫士的情怀

    王华聪是红土地上公安战线的一名领导干部。他异常勤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牵手缪斯,用心情浸染文字,写下与发表的诗词作品达300余首之多。
热门推荐
  • 魔神心

    魔神心

    一个18岁少年在一个晨曦中,一不小心魂丢了。。。。。。黑白无常哥两,居然找了个千年僵尸来还魂。。。。。。灵异奇幻的世界打开。
  • 我道为极

    我道为极

    我道为天,我道为极。我道非道,我道亦道。天地万物,以吾道为尊。苍茫众生,忌吾道俯首。吾为何人?许平。凡人,亦不凡。
  • 王妃,求宠幸

    王妃,求宠幸

    推荐本人完结文《木萦仙记》!被家族以为是优质灵根的木萦却测试出了劣质五灵根,自此族人嘲笑、亲人冷待。但是——怎么她的修炼速度竟然比单灵根天才还要快捏?本愿做一个安静的美少女,却在因缘际会之下创造了别样丹道——同样的丹药,她居然用比丹方里低好几档次的灵草也能做出来?从此,发财致富不是梦,惬意仙途任我行~~
  • 重生之炮灰女配要逆天

    重生之炮灰女配要逆天

    警告!警告!这是一篇正经无比的文章!拼死拼活的码字更新,没想到读者却不买账,集齐众多怨念送柳相思去了她写的辣文小说里。穿谁不好,偏偏穿到恶毒女配身上!长得漂亮又怎样?亲爹不喜,嫡母不爱,得不到心爱的男人就算了吧,还落个被陷害侮辱的结局!你妹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对读者说三个字:我再也不写辣文啦啊啊啊啊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深深情,爱,只为你

    情深深情,爱,只为你

    16岁的他第一次见她,她却用迷恋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好兄弟,知道她喜欢阳刚气息的军人,他义不容辞的加入军营,奈何他们却甜蜜恩爱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当爱情掺入其他杂质,她还能继续幸福下去吗?别人疼爱过的我,还入的了你的眼吗?当深情遇上情深,爱,只为你!
  • 综漫之血月猎血

    综漫之血月猎血

    都市中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都市的夜晚穿行,屠杀着人类的宿敌——吸血鬼。仅仅只有十六岁的少年老师,用他的双手毁灭着吸血鬼,身上缠绕着无数吸血鬼的诅咒。血猎——猎杀吸血鬼的人。天族——天界的住民,因天界浩劫而来到人间的天使。失落族——失去翅膀的天族。吸血鬼——吸食人类血液的恶魔。在都市中上演着奇幻的战斗!新书《次元戒律之王》求推荐求评论!
  • 网游之铁甲格斗

    网游之铁甲格斗

    对自己来说的三无青年,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二流玩家,在新代游戏中的遭遇,会如何改变自己的未来,一切都在《铁甲格斗》~求收藏,求评论指点指责,您的评论不管好坏都是小三的动力。
  • 梅仙观记

    梅仙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快之女配也复仇

    穿快之女配也复仇

    【朕第一次写,不给朕面子,来人啊!拉出去砍了】开头被辣鸡器统给骗了,辣鸡器统每天给茹月微按排任务帮助女配复仇,给女配找好归宿,然后打败渣男、渣女。【记得不看朕的小说会被拉出去砍的。】
  • 金莲正宗记

    金莲正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