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是笔者自2005年北海道大学大学院硕士课程以来前后共七年时间的研究成果,是笔者至今为止关于胡适研究的部分总结,原文为日语。内容与章节没什么大的变动。原文章节如下:
第一章 《日记》から见た日中战争期における胡适の主张の变化—主和から主战へ—(《中国哲学》第35号,2007年)
第二章 胡适の《墨子》非攻篇研究と战争观(《中国哲学》第38号,2010年)
第三章 日中战争期における驻米大使胡适の讲演活动の研究(《研究论集》第11号,2011年)
第四章 国民使节および驻米大使としての胡适の讲演活动の意义(《中国哲学》第39号,2011年)
想当时,我出席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的入学考试说明会之际,中国文化论讲座的佐藤炼太郎教授进行了应试说明。当初我是准备主攻中国文学的,但自从接触了热情的佐藤教授以后,改变了初衷,决定专攻佐藤教授任教的中国哲学。考入大学院硕士课程以后,在学习会上佐藤教授为我选读了《胡适禅学案》。从此,我就与胡适结下了不解之缘,决定更深入地了解胡适之人之事。2004年,台湾的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了《胡适日记全集》,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决定以《胡适日记全集》为基础材料研究胡适。
又在当时,有幸拜读了余英时先生的《从枙日记枛看胡适的一生》(《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里的一部分)。当读到其中的《出使美国》一篇,我万分的惊愕。因为在我过去所受到的教育中,胡适是“卖国贼”,我连他当过驻美大使都不知道。所以,我决心进一步研究作为驻美大使的胡适形象,进了大学院博士班。在博士班第一年,导师近藤浩之副教授在学习会上,为我选读了胡适的博士论文《中国哲学史大纲》,使我得以有机会研究胡适和《墨子》的关系。作为研究成果,在此次的博士论文里占据了一章。关于胡适在美国的演讲活动给美国社会舆论所带去的影响,对美日开战所起的作用以及对日本所产生的影响,我试图在吸收国内外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量多地利用在日本新发现的杂志和报纸等资料。但由于功力不足以及缺少集中学习和研究的时间,深感论文中存在着很多缺憾,尤其对新发现的第一手资料处理不够。本书错漏之处,祈盼方家指正。
在写博士论文时,除了佐藤教授和近藤准教授以外,也承蒙了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国文化论研究室的伊东伦厚教授(已故)、弓巾和顺教授、水上雅晴助理教员(现为琉球大学准教授)的关照。特别在指导教员近藤准教授谨慎、认真、热情的指导下,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我的博士论文由日文作成,在翻译为中文时,还必须感谢浙江工商大学的王宏理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我修改润色。王教授精益求精的学术风格,对我今后的研究很有启发。同时,还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宋广波老师对我的指导和鼓励,给了我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此师恩,我永志不忘。
在完成博士论文的过程中,除了诸老师的指导外,还承蒙了中国文化论研究室的先辈、晚辈在学术方面所给予的关照。在翻译论文时,还感谢好友提出的见地和帮助,使我受益良多。在此对诸位表示衷心感谢。
本著绝不能以我一人之力完成,而是在众多师友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的。这仅仅是本人的一个学术起点,今后,我还需更加努力做胡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