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山是怎么喷发的?
在《海底十万里》的电影中经常看到火山爆发的情景,岩浆滚滚涌出,炽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喷出空中,遮天蔽日,远处黑压压的一片。
古罗马时期,人们把火山喷发的现象归之为火神武尔卡发怒,因此火山一词的英文名称为Volcano。
火山喷发是指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成分,加之又有覆盖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
(1)裂隙式喷发,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如分布于中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2)中心式喷发,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
火山喷发共有三个阶段:
(1)气体的爆炸,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2)喷发柱的形成,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
(3)喷发柱的塌落,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
火山喷发并非千篇一律,像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那样的喷发,事前熔岩已静静地流出,由于熔岩流动缓慢,因而只破坏财产而没有危及生命。而像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那样的火山碎屑喷发或蒸气爆炸(或蒸气猛烈爆发),则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据火山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火山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全球气候。②破坏环境。③重现生机,火山灰可使土地肥沃。
2.为什么会有地震的发生?
2008年5·12重大地震导致我国四川汶川成为一片废墟。人们在重建家园过程中,望见种种惨不忍睹的景象,痛彻心扉,由此便更憎恨于地震将美好一切的毁坏。可是发生地震的缘由是什么呢?只有很好地了解后才能有更有效的措施预防。
地震实质上就是大地的震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蛋黄”——地核;“蛋清”——地幔;“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震最大的叫主震,主震之前的地震叫前震,之后发生的叫余震。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千米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可用地震强度来表示,我国的地震烈度可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不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
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的95%以上);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我国东部的主要地震带有郯城—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燕山—渤海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等;西部有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中部为南北地震带,贯穿全国;另外,还有我国台湾省地震带,它是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
世界主要地震带分布如下:
(1)环太平洋地震带: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活动带。此地震带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地区,沿南北美洲西海岸,从阿拉斯加经阿留申至堪察加,转向西南沿千岛群岛至日本,然后分成两支,其中一支向南经马里亚纳群岛至伊里安岛,另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我国台湾省、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伊里安岛,两支在此汇合,经所罗门、汤加至新西兰。全球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深源地震以及差不多所有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该地震带是大多数灾难性地震和全球8级以上巨大地震的主要发震地带。
(2)欧亚地震带: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动带。横贯欧亚两洲及涉及非洲地区。其中一部分从堪察加开始,越过中亚,另一部分则从印度尼西亚开始,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它们在帕米尔高原会合,然后向西伸入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区,再出亚速海。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此地震带中,此地震带内也常发生破坏性地震及少数深源地震。
(3)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此地震活动带蜿蜒于各大洋中间,几乎彼此相连。总长约65000千米,宽约1000~7000千米,其轴部宽100千米左右。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的地震活动性较之前两个带要弱得多,而且均为浅源地震,尚未发生过特大的破坏性地震。
(4)大陆裂谷地震活动带:该带与上述三个带相比其规模最小,不连续分布于大陆内部。在地貌上常表现为深水湖,如东非裂谷、红海裂谷、贝加尔裂谷、亚丁湾裂谷等。
地震的预防和避躲常识:
(1)室内。地震发生后,如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千万要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避震有利部位,如坚固的桌椅下,睡床下,逃往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墙角,万万不能在窗户、阳台、楼梯、电梯及附近停留。
(2)户外。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注意保护好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天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3)公共场所。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注意保护好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3.泥石流是怎么形成的?
在山区旅游,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夏季雷电灾害、冬季冰雪灾害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当地居民或旅客的生命构成威胁,其中尤以泥石流最为严重。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爆发突然,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大。
构成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1)地形地貌条件:山高沟深,地形陡峻,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2)松散物来源繁多,岩石破碎,岩层结构松散,水土流失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水是激发泥石流的后台动力,也是搬运质,同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度溃决等形式。
此外,多种人为活动也在多方面加剧上述因素的作用,促进泥石流的形成。
泥石流的活动强度主要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比如、崩塌、滑坡、岩堆群落地区,岩石破碎、风化程度深,则易成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补给源;沟谷的长度较大、汇水面积大、纵向坡度较陡等因素为泥石流的流通提供了条件;水文气象因素直接提供水动力条件。往往大强度、短时间出现暴雨,容易形成泥石流,其强度显然与暴雨的强度密切相关。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特别是在地形条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与盆地之间的接触带;另一个是上述的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
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积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水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南方地区。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他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总而言之,泥石流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损失和灾害是无法估量的。
人为因素对泥石流的影响: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展。当人类经济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有些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近年来,因为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合理开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其他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而形成的。如云南省东川至昆明公路的老干沟,因修公路及水渠,使山体破坏,加之1966年犀牛山地震又形成崩塌、滑坡,致使泥石流更加严重。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这种行为形成的泥石流的事例很多。又如甘川公路西水附近,1973年冬在沿公路的沟内开采石料,1974年7月18日发生泥石流,使15座桥涵淤塞。
(2)滥伐乱垦。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如甘川公路石坳子沟山上大耳头,原是林区,因毁林开荒,1976年发生泥石流毁坏了下游村庄、公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当地群众痛心地说:“山上开亩荒,山下冲个光。”
部分国家关于泥石流的历史记录
1970年,秘鲁的瓦斯卡兰山爆发泥石流,500多万立方米的雪水夹带泥沙石块,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冲向秘鲁的容加依城,造成2.3万人死亡,灾难景象惨不忍睹。
1985年,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泥石流,以50千米/时的速度冲击了近3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其中包括城镇、农村、田地,哥伦比亚的阿美罗城成为废墟,造成2.5万人死亡,15万家畜死亡,13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
4.让人心惊胆颤的海洋大风暴——海啸
海洋对人类来说是片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它孕育了原始生命且海底生物丰富多彩,可以给人类提供充裕的海产品和经济收入,但当它偶尔“怒气冲天”时便立刻狂浪巨作、波涛汹涌,让人类望而生畏——那便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发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日本是受到海啸袭击最多的国家,海啸一词即为日本人提出而被国际所公认,海啸在日本人被称为“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的意思是“港”)。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海啸主要分为4种类型,即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大气压引起的海啸。此外核爆炸也会引起海啸。
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海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1)“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2)“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称之为火山海啸。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突然爆发,其碎岩片,熔岩浆和火山灰坠落到巽他海峡,形成巨大海啸吞噬了3万多人的生命。
由大气压引起的海啸称之为大气海啸。这种海啸是大气压突然急剧变化引起的。通常在强大的旋风经过时,由于某种原因大气压要降低1毫米,而这时的水位相应地要上涨13毫米。在旋风中心会出现洋面狂涨现象。随着旋风的急剧位移,狂涨低落,遂起波浪,引起猛烈的海啸。残骸或喷发物从高空下坠引起海啸。
还有一种海啸是内核爆炸引起的。1954年夏天,美国在比基尼岛上进行核试验。当一个核弹爆炸时,在距震中500米的海域骤起一个60米高的海浪,奔腾1500米后,高度仍在15米以上,遂引起海啸发生。
海啸能引起强烈的震动。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滔天巨浪中。毁坏性剧烈,灾害性极大,目前,人类对海啸地震等灾害,只能预测,观察防范或减少所造成的损失,但控制不了它们的发生。感觉强烈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注意或警报之前,切勿靠近海岸。
中国学者发现,在公元前47年(即西汉初元二年)和公元173年(东汉熹平二年),中国就记载了莱州湾和山东黄县海啸。这些记载曾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并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两次海啸记载,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每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当地时间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地球40亿年来最强烈的9.0级地震,并引发了雷霆万钧的海啸,殃及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10米高的巨浪席卷印度洋沿岸地区,许多当地居民和在海滨度假弄潮的旅客措手不及,纷纷溺毙。滔天巨浪席卷了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和孟加拉国沿海地区,死亡人超过数万。遇难总人数逼近30万。
百年以来死亡人数过千的七次大海啸,足以说明海啸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极大的威胁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