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龙拉丁文的含义是“强健的恐龙”、“嘴巴像鸭子的恐龙”。是一种鸟脚类恐龙。1858年被发现并命名。化石分布于美国的新泽西州。是北美最早有发掘记录的一种恐龙。
鸭嘴龙的外观
鸭嘴龙长15米左右。它的头骨较高,其枕部宽大,面部较长,前上颌骨和鼻骨向前伸长,嘴部宽扁。一双大大的眼睛长在脸颊的两侧,与牛、马的眼睛相似。由于眼睛能够向上移动,而且还有比较大的视神经,所以鸭嘴龙的视力较好,能够对来犯的敌人保持高度的戒备。鸭嘴龙的牙齿很多,少的有200多个,多的可以达到2000多个。这些牙齿一行行重迭排列在牙床里,替换使用,上面一行磨蚀了,下面又顶上一行。珐琅质只在牙齿一侧发育。颈椎和背椎椎体为后凹型,背椎神经弧较高,尾椎侧扁,其神经棘和脉弧皆很发达。其前肢短于后肢,前足的第二、三、四趾较第一、五趾发达。后足的第一趾消失或仅有残迹,而第五趾完全消失,第三趾跖骨较长,后足已发育成鸟脚的样子。另外,前后足各趾皆有爪蹄状末趾。鸭嘴龙主要靠后肢行走。它的身后还有一条粗大的尾巴,站立时尾巴拖在地上,正好与后肢形成支撑身体的“三角架”。
鸭嘴龙的牙齿
鸭嘴龙每一侧的上下颌骨上长有数百颗牙齿,中部的牙齿比两端的牙齿都要大。这些牙齿通过骨组织牢固地连在一起,因而它们形成搓板状的切磨面,用来切碎由嘴前部的角质喙咬取到的食物。上下颌牙齿的这种构造可以对付较为坚硬的食物,例如多纤维的植物,甚至树枝。
鸭嘴龙单个的牙齿是由牙釉质和牙本质所组成,具有釉质的表面呈菱形,而且被一条纵向的棱分为多少有些对称的前后两部分。各个牙齿在边缘以及釉质表面的装饰上有所不同,有的具有瘤状的结节,有的却很光滑。在下颌牙齿齿列中,暴露的具釉质的表面聚集在一起形成棋盘格式的面,一颗牙齿的齿根被后继的另一颗牙齿的齿冠完全隐藏起来。另外,在上颌牙齿齿列中,除了竖直一排的最后一颗牙齿以外,其余牙齿的釉质表面都被前面一颗牙齿完全覆盖着,而且这里没有下牙那样的棋盘格式的面。
鸭嘴龙的头骨
根据鸭嘴龙头骨的形态,古生物学家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长着形状不同的突起物,叫做顶饰;另一类则是头上平平的,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装饰物。顶饰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像战士的钢盔,有的像一把斧头,还有的像植物的球茎。它们都是由头上的额骨或鼻骨形成的,从鼻孔进入的空气要到这个顶饰里绕一圈儿,再进入气管和肺部,所以不同种类的鸭嘴龙的区别主要在顶饰上。
关于顶饰的作用,虽然已经有许多说法,但至今没有一个是经得起推敲的。例如过去有古生物学家认为顶饰用来保护鸭嘴龙头部,或是其用来搏斗的武器,然而顶饰的骨质很薄,显然不能起到这些作用;有的古生物学家还认为那是在水中活动时贮藏空气用的,如同潜水员的氧气瓶,但实际上顶饰的顶端没有气孔,根本贮存不了空气;还有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有顶饰的是雄性鸭嘴龙,雌性没有顶饰,但这些化石发现于不同的岩层,显然也不是雌雄的差别。最近,有不少古生物学家认为顶饰是区分不同种类的信号。
鸭嘴龙的生活习性
鸭嘴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一般认为,鸭嘴龙生活在沼泽附近,大部分时间在水中度过,这样,它可躲避陆地上残暴的霸王龙之类的肉食性恐龙的袭击。另外,鸭嘴龙不仅鼻孔的位置比较高,只要抬起头来,就可把鼻孔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而且脚上有“蹼”的构造,更说明鸭嘴龙是能游泳的恐龙。但是,近年来也有一些古生物学家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鸭嘴龙完全是在陆地上生活的恐龙。理由是这类恐龙的身体都很重,在沼泽中生活未免有下陷的危险,再就是在它们的胃里找到了松树的针叶及陆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不过,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还没有被生物界所接受。
鸭嘴龙的家族观念很强,成年鸭嘴龙会很好地保护它们的巢穴,并给其幼崽喂食,直到它们长到能够自己出去觅食为止。
关于疾病
据英国某媒体2003年报道,美国东北俄亥俄大学的古生物研究人员在走访北美洲多个古生物博物馆时,用便携X射线扫描仪对包括霸王龙、剑龙、三角龙和鸭嘴龙在内的700个恐龙化石标本中的1万段椎骨进行扫描。结果,他们在97个鸭嘴龙的化石标本中发现了29处肿瘤。古生物学家表示,癌症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生活在700万年前的鸭嘴龙就得过恶性肿瘤。
中国的鸭嘴龙
我国第一只鸭嘴龙是在黑龙江省嘉阴县境内发现的,名字叫满洲龙。它是一种平头的鸭嘴龙,此外还有谭氏龙、巴克龙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在山东省诸城县发现的“巨型山东龙”,它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化石发现地是在该县吕标乡的“龙骨涧”。1964年10月~1968年5月,由地质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采集队先后对此地进行过四次有系统的发掘,共采集到化石近30吨,代表五个个体。后来经过三年的精心修理和复原,1972年才正式组装成骨架。由于它首次在我国山东发现,体形又如此巨大,所以研究者胡承志教授把它叫做“巨型山东龙”。它的身长达15米,站立时高达8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鸭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