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7100000012

第12章 寻访佛迹

恒河脱险后熏玄奘顺河而下来到阿耶穆佉国,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下来。此国气候温和舒适,民风善良温顺,居民行善积福,勤奋好学。寺院有5所,僧侣1000多人,研习小乘佛教正量部经论。玄奘进寺礼佛,然后继续向留学目的地那烂陀寺行进。

那烂陀寺在中印度摩揭陀国,从阿耶穆佉国到那烂陀寺,沿途要经过中印度的十几个城邦,都是古都名城。印度历史上大部分佛教圣迹圣地都集中在这里。玄奘在到达那烂陀寺之前,沿途考察了佛教大施场,考察了释迦族被诛杀的经过,考察了阿育王故宫旧地,考察了释迦牟尼讲经之地、降生之地、涅槃处、成道处。这些佛学考察活动,对一个宗教旅行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相对缺乏历史记述、文献记载十分稀少的印度中古史来说显得十分珍贵。因为它通过《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弥补了这里的历史,复活了这里的遗迹,指点了这里的蕴藏,使今天人们仍能看到公元7世纪以前西天佛国的一些精彩画面。

佛教大施场 玄奘离开阿耶穆佉国后,先来到波罗耶伽国,今址在印度北部的阿拉哈巴德,世界上著名的佛教大施场就在这里。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婆罗门教和印度佛教的重要圣地。据说在此地施一钱,胜过别处施舍千百钱。所以印度大小国王和豪门贵族凡有施舍都来这里进行。施舍对象不分民族国界,凡到场的都能得到施舍的财物。当时戒日王每隔五年在这里举行一次大施舍,先布施有道高僧和一般僧众。其次是外道之人,才学出众之人和隐居之人。再次是鳏寡孤独和贫穷的乞丐。最好的珍宝古玩及美味佳肴都逐级施舍。

大施场不仅是佛教施舍财物之地,还是有名的世界宗教浴场。大施场的东边,是恒河与朱木拿河两河汇流处,原始佛典经常提到,此处沐浴,会增加一个人的修行功德,可以洗刷一生的罪孽。所以很多朝觐者不远千里万里来这里沐浴,也有一些希望升天堂的人,到此绝食7天,然后投河自尽,希望经过这河水的冲刷,洗清前身和生前的罪孽。

在大施场周围玄奘还看到一些奇特的情况,令人难以想像。一些苦修的人,在两河汇流处,竖一根很高的柱子,天将亮时爬上去,一只手抓住柱子顶端,一只脚踏在旁边的一根木桩上,另外一只手一只脚悬空外伸,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盯着太阳旋转,从日出到日落一直保持这种姿式不变,直到黄昏,才从柱端上下来。这样苦修的人,玄奘见到的有几十人,其中有的人几十年没有松懈停止过。

释迦牟尼讲经之地 观礼佛教大施场后,玄奘来到室罗伐悉底国,此国确切位置大约在今印度康宁哈姆,其都城在今印度北部巴尔兰普西北20公里处。法显《佛国记》中所说的舍卫城,就是室罗伐悉底国的都城所在地。据说释迦牟尼生前在此城讲经说法25年。著名的孤独园即“祗洹(qihuan)精舍”就是释迦牟尼生前长住之地和讲经之地。从释迦牟尼涅槃(公元前5世纪)到印度佛教衰亡(公元13世纪)这1800年中,“祗洹精舍”一直是世界佛教徒朝拜的中心。在耆那教的历史上,室罗伐悉底国也很重要。耆那教的两位师祖生主和明月光主的诞生地也在这里。此地曾是古印度16大国之一的侨萨罗国的首都所在地,是非常繁华的一个商业中心,有三条商道在此会合,极盛时期,该地居民有57000户。但是玄奘观礼时,已是满目荒凉了。宫城旧址已成废墟,名胜古迹大都荒废倒塌,仅有居民居住而已。

释迦牟尼的诞生地 离开室罗伐悉底国,往东南行400公里,来到劫比罗伐卒堵国,该国位于今尼泊尔南境内,该国的都城劫比罗卫城便是释迦牟尼的降生地。这里有释迦牟尼之父净饭王正殿的旧址,都城西北有上千座佛塔,是释迦族被杀害的地方。城南2公里,有一片尼拘律树林,佛教徒称为“无忧树”,是释迦牟尼成道后回国为父王讲经说法的地方。玄奘在这里听到了释迦族被诛杀的经过。

早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释迦族就在劫比罗伐卒堵国的地方居住,位于今印度北境与尼泊尔南境交界一带。在释迦牟尼出生时,释迦族人口数约百万,家族强盛,分居10城。其父净饭王为国王,住在劫比罗卫城,十分殷富。大约在释迦牟尼成道后,释迦族人遭到邻国毗卢择迦王的屠杀。

当时毗卢择迦王的父亲名叫胜军王,曾向释迦族人求婚,释迦族人鄙视胜军王出身低微,便用仆人的女儿蒙骗他,胜军王不知内情,用重礼娶回仆人的女儿,立为王后,所生儿子就是毗卢择迦王。

毗卢择迦王年幼时,曾到母舅家请教求学,来到释迦族所在的都城,见到一处新建的讲经堂,便到里面歇息。释迦族人听说后,边驱逐边说:“下贱奴婢的儿子,竟敢住这个房子!这个房子是释迦族建造的,是准备让佛陀居住讲经的。”由此,毗卢择迦王受到侮辱,便为释迦族的诛灭埋下了祸根。待毗卢择迦王继承王位后,兴兵讨伐释迦族,讨伐获胜。“虏其族类,得九千九百九十万人,并从杀戮,积尸如莽,流血成池”。

据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柱铭文”记载,公元前3世纪时,阿育王亲自到劫比罗卫城,为被诛杀的释迦族人建立了上千座佛塔,于释迦牟尼降生地立石柱以资纪念。此后数世纪中,劫比罗伐卒堵国急剧衰微,而有关衰微的历史记载非常稀少。5世纪初中国僧人法显到该地寻访时,已是“城中都无王族,甚丘荒,止有众僧、民户数十家而已”。到玄奘时,往昔释迦族聚居之地,仅留下“空城数十座,荒芜已甚”。玄奘之后约八九十年,中国僧人慧超也来此巡礼,他的《往五天竺国传》称:“劫比罗伐卒堵国,即佛本生城,无忧树见在,彼城已废,有塔无僧,亦无百姓,此城最居北,林木荒多,道路足贼,就更荒芜了。”

释迦牟尼涅槃地 离开释迦族被诛杀的地方,向东行进,走过连绵五六百里的大荒林,便到了拘尸那揭国,是一座荒城,今地在印度北部戈拉普尔东面的卡西亚。城西北2公里处有片“沙罗林”,林中4株高大的树下便是释迦牟尼涅槃之地。玄奘到此地时,见到一所砖砌的大精舍,里面绘有释迦牟尼涅槃时的卧像,头朝北而卧。精舍旁边是一座高60米的佛塔,塔前立有石柱,记载着释迦牟尼寂灭的事,但未书年月。据说释迦牟尼生在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3月15日,活了80岁,大概与中国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出生后生母去世,由姨母喂养。长大后厌恶优越的太子生活,于29岁时出家,苦修6年,35岁成道,此后传教至死。

考察释迦牟尼涅槃之地后,玄奘又到婆罗痆(nie)斯国,即今印度北部瓦腊纳西,寻访到佛教史上著名的鹿野苑。它是释迦牟尼35岁成道后,最初给他的5名随从侨陈如等人首先传教的地方。鹿野苑与释迦牟尼降生地、成道地、涅槃处并称为印度佛教四大圣地。

相传释迦牟尼出家后,栖隐山林。其父净饭王便命令家族中3人、舅族中2人道:“我的儿子离家修道,孤身在山泽和丛林中,因此命你们去跟随他。你们在内是叔父、伯舅,在外则是君臣,有什么动静,应该知道如何行事。”这5人便是侨陈如等人,他们跟着太子暗中护卫。途中经常讨论着“应该在安乐中修道还是在苦行中修道的问题”。释迦牟尼出家后经过6年苦行,方悟到苦行无益,而身体也已极度虚弱,勉强行至尼连禅河,洗去了6年的积垢,随后受了牧女供养的稀粥,即“乳糜”,才恢复了气力。待他悟到正果之后,到鹿野苑才开始向他的随从侨陈如等5人传教。

释迦牟尼成道处 玄奘离开拘尸那揭国,又经战主国、吠舍厘国,南渡克伽河,来到摩揭陀国。此国在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耶伽地区,是印度历史上有名的古国和佛教中心。印度佛经四次大结集中,第一次王舍城结集和第三次华氏城结集都在摩揭陀国举行。释迦牟尼从成道到正果就在这里完成。玄奘留学目的地那烂陀寺也在这里。公元前273年~前232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此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伴随着阿育王的对外扩张,佛教由这里沿恒河流域传到了古印度各地,并远及斯里兰卡、缅甸、叙利亚、埃及等国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玄奘大约在唐贞观五年(631年)夏季,即印度佛教徒坐夏之际(5月~7月)到达摩揭陀国。他先在阿育王故宫旧址王舍城停留7日,听到了阿育王当年建造人间地狱和拆除人间地狱的经过。

传说阿育王继承王位时,年轻气盛,凶狠残暴,视人命如草芥,待臣民如寇仇。稍逆己意,不是笞杖就是杀头。为了惩治百姓,于公元前3世纪就建造了一所真正的人间地狱。

这是一所世界上最早的人间地狱。地狱四周围墙高耸,阴森可怖,内设红炉、猛火、油锅、铁柱、刀山、剑林,各类刑具样样齐备。折磨人的手段,锯解分尸、磨推肉泥、上刀山、入油锅、走剑林、抱铜柱无奇不有。完全依照佛经中的地狱形貌而造。又招募训练了一批狱卒,尽是凶顽亡命之徒,其中最为恶毒残忍者便是狱主。这座人间地狱建造之初,只是将犯罪的臣民,送进地狱,任由狱主折磨残害。后来为了防止地狱的残忍泄露出去,引起天下公愤,便规定凡是经过地狱附近的人,都要捕擒,凡是进入地狱的人不能活着出去。

一次,有位出家人沿路乞食到这里,误入狱门,托钵乞食。凶残的狱卒立即把他拖进了地狱,要加以残害。出家人非常恐惧,请示先礼忏,再受刑戮。正当乞求之际,只见抓来一人,狱卒先将此人砍手削足,再拆卸身躯,投入磨眼,顷刻之间,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肉泥。出家人目睹惨状,万念俱灰,因此悟出了人生无常的道理,把生命看得很轻了。当狱卒将他投入油锅时,奇迹出现了。油锅变成了水池,出家人安然无恙,没有丝毫的痛苦神情。一会儿一朵莲花浮出水面,出家人化为一尺大小的人身,竟坐在莲花之上。

狱卒惊恐万状,忙向狱主报告,狱主又向阿育王报告。阿育王亲自到狱中查看,及至亲眼见到这件奇迹之后,仍无法寻找到根由。这时狱卒突然向狱主奏到:“大王当死!”阿育王不解地问:“为什么我当死?”狱主代答:“大王曾下令,凡进入地狱围墙之内的人一律不能生还,并没有说明大王可以例外啊。”

阿育王说:“法律已经定下来,没有再改变的理由。我先前发布命令,难道把你除开了吗?你长久滥活于世上,是我的过错。”当即命狱卒把他投入洪炉。狱主死后,阿育王才得以出来。于是毁去围墙,废除地狱,放宽刑法,对待臣民就宽松多了。

后来阿育王年迈,自知无常将至,便皈依佛门,一改往日暴虐,勤政爱民,定佛教为国教,在全国建立了无数佛塔佛寺,境内居民都因崇信佛教而淳良向善,从此佛教从这里沿南北两线向外传开,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玄奘听了阿育王的传说,顿时觉得,无论是印度佛教还是大唐佛教,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教人弃恶从善,慈悲为怀,这是佛学最基本的要义。

离开阿育王故宫旧址,玄奘来到释迦牟尼成道处菩提树垣考察两天。释迦牟尼35岁成道时,是在一棵毕钵罗树下悟道成正果的。后人为纪念释迦牟尼而称此树为菩提树,并在这棵菩提树周围修建了墙垣,称为菩提树垣。这棵菩提树树干呈黄白色,树叶四季不凋谢,惟有到释迦牟尼涅槃之日,树叶凋落,次日又恢复原状。因有此传说,每到这天,各国国王、各地僧俗成千上万聚集树下,用香乳浇灌,洗涤树身,再焚香献花,演奏音乐,然后收叶而去。

菩提树垣正中,有释迦牟尼入金刚定的坐像。墙垣东面有座精舍,内有释迦牟尼成道时的画像。菩提树北,是释迦牟尼入定7天后起身散布的地方。菩提树以北15公里处,便是那烂陀寺。正在玄奘观礼之际,那烂陀寺已派出高僧迎接玄奘了。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蒲永平编著的《莎士比亚》内容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突破悲剧和喜剧界限,不受三一律束缚,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人探索人物的内心奥秘,从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他的作品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使其既富有人生哲理,又具有批判精神。一起来翻阅《莎士比亚》吧!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吃货厨娘:公子你等下

    吃货厨娘:公子你等下

    作为一名专业的吃货,女主从小就想穿越回去古代,吃最正宗的美食。
  • 漫漫画:大人不急

    漫漫画:大人不急

    失业,没有关系;实习不过,无所畏惧。大不了咱自己创业,下载网恋阁APP,让你尝试恋爱毫无负担的感觉。什么?!总裁也要来网恋,胖子阁主快上啊。
  • 约柜

    约柜

    神器约柜内有放置在石板上出自上帝之手的《十诫》。一旦拥有,惩戒必将来临。在耶稣生前的六世纪,约柜神秘失踪了……我不愿生生世世不老不死,只愿与你,不论生死。
  • 雪犰情缘

    雪犰情缘

    她,天使般的脸蛋,魔鬼般的身材,超高的技艺,傲人的家族,让人惊讶的身份,随着她的到来,皇室贵族学院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风波。爱情、友情随缘扑来,各种磨难都在等着她的到来,她是否能闯的过去?他,妖孽般的容貌,婴儿般的皮肤,惊叹的记忆,羡慕的家族,让人羡慕嫉妒的身份。她,竟然不是**家族的大小姐;他,更不是**家族的大少爷;当他们找到自己的身世时,当他们竟然喜欢上了对方!他们两个身后的家族居然是仇人!他们能够化解家族仇恨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乱歩迷途

    乱歩迷途

    命运的前方通往何处,命运的终点又在何方。每一个人都在一条名为命运的道路上摸索前进乱歩在其中。山村少年苏昊,一次外出偶的仙缘。他将来是在命运中乱歩,还是主宰命运呢?
  • 本色轮回

    本色轮回

    哪吒童鞋活了几千年,眼看着兄弟们一个个都娶了媳妇,小日子过的一个比一个滋润,于是他眼馋了,也想娶媳妇,可是他长不大,几千年都过去了,就是长不大,因为他是莲藕的化身,没有自己的身体,为了能娶上媳妇,他决定转世轮回,却在关键时刻被人暗算,不仅连累了兄弟,也害自己几乎魂飞魄散,且看哪吒童鞋的新人生如何度过,完成自己娶媳妇的伟大的理想,
  • 重生—我的妩媚

    重生—我的妩媚

    她一直以为自己过着幸福的婚姻生活,不想一天,小三登门,丈夫无情,婆婆刻薄,让她在一夕之间失去了所有。重生豪门,人生,再次开启,她决心做一次坏女人,她的妩媚,将是害过她的人,一辈子都走不出的劫!
  • 从小到大的喜欢

    从小到大的喜欢

    主人公从小就暗恋了一个女孩,然后经历了种种坎坷,终于,他和她在一起了,有情人终成眷属
  • 恍如残生

    恍如残生

    生命中时常有人劝你切勿执着以免重蹈自己的覆辙,而他们又何尝不是在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