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1898——1976年),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县城。他从小勤奋好学,12岁随伯父到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上学期间,他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课后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一次,周恩来到同学家做客,这位同学的爷爷带他到城外游玩,他见城墙残缺不全,上面还有许多枪炮子弹的痕迹,便问是怎么回事,这位爷爷告诉他,那是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中国的土地在这里打仗留下的罪证。周恩来听了十分气愤,暗暗立下发奋学习、振兴中华的决心。
有一天,魏校长上修身课,当讲到“立命”这一段时,突然发问:“你们说说为什么而读书?”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为了学知识,懂道理”,有的说“可以做官”,有的说“可以记账”,有的说“为了发财”……老校长皱起眉头,因为他对这些答案都不满意。在扫视全班之后,校长把目光落到平时刻苦好学的周恩来身上。周恩来起身回答说:“我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见面前这位年仅十来岁的少年竟有如此宏大志气,感到十分欣慰,连连称赞:“好哇,为中华之崛起!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同学们无不对周恩来产生敬佩之情。
1913年,周恩来进天津南开中学读书。917年,他怀抱振兴祖国的宏图大志,东渡日本留学。临行前,他给一位同学题词:“志在四方”,“愿相会在中华腾飞世界时”,再次表达了“为中华之崛起”的崇高志向。
心得·启迪
从小就树立远大的报国目标,人生才有前进的动力。周恩来总理由于在幼年就有“为中华之崛起”的崇高志向,所以才会在此后的岁月里,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