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是我国北方冬季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地关联着。
1.追忆往昔—冰灯的来历
相传,在松嫩平原上喂马的农夫和松花江沿岸捕鱼的渔民们,为了坚持生产,在冬季的夜间用自制的冰灯来照明。那个时候的冰灯,十分简陋,制作方法也很简单。他们把水倒入桶中冻成冰,趁水还没有冻实之前再把桶拿到屋中稍稍加热。这样,使得桶与冰坨就自然分离了,接下来拔出冰坨,凿开顶心,倒出中间没有结冰的水,于是,中空的冰罩就制作成功了,然后,人们就可以把灯盏放进去就成了冰灯。通常,由于外面有一个冰做的灯罩,灯就不会被寒风吹灭,这就为夜里仍然辛勤劳作的人提供了光明。
后来,在新春佳节和元宵夜,买不起灯笼又不甘寂寞的穷苦人家,也做个冰灯摆在门前,也有的将冰灯烫孔穿绳给孩子们夜间提着玩,从而大大地增加了节日的气氛。由于古代的冰灯是穷苦人制作的,只有穷人使用,所以冰灯又叫穷棒子灯。由于它太过简陋,一般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到了清朝末年,繁华的北京城里也出现了冰灯。清人夏仁虎曾在《旧京琐记》记载道:那个时候每到正月,北京城里就要举办各种灯会。当此之时,六部衙门里也张灯结彩,热闹异常,六部衙门的灯杯称为“六部灯”。六部灯中“有冰灯,镂冰为之,飞走百态,穷工极巧”,由此看来,这时候的冰灯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了。以后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什刹海冰窖的工人就会用什刹海天然冰制成中空的冰造型。通常这个冰造型比酒坛稍大,呈立体的椭圆状,他们在里面点上蜡烛,摆在什刹海东沿义溜胡同西口的街头上,以供路人观赏。
清末,在我国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的冰灯也毫不逊色。据《吉林纪事诗》记载:吉林的沈钧平曾言及士大夫之家冬天“善作冰灯”。同时,有一首诗是专门为冰灯而写的:“玲珑剔透放光明,一片心同彻底清。仙佛镂空谁得似,美人狮像雪雕成。”
“七月飞霜,三冬雪骤”的黑龙江地区是最适合做冰灯的。清代有学者西清曾在《黑龙江外记》中对嘉庆年间齐齐哈尔冰灯的展出情况有过这样的描述:“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此为难得。”
2.冰灯探秘—制作过程
虽然一开始,冰的制作很是简单,但是当冰灯作为一种艺术品供人们观赏的时候,它的制作也就开始变得讲究技巧了。冰灯制作所用的原料,有冰,也有雪。为了延长它的展出寿命,有的还“以矾入冰”或“以矾水淋雪成冰”,也就是说要在结冰之前的水里加入矾以延长冰灯的寿命。通常,这样做出的冰灯可以展出两三个月。至于制作出的灯形状,则是千姿百态,各显魅力了。《国朝金陵诗征》中记载了新疆巴里坤的冰灯:“广长十余丈,其内山原、楼阁、玉屏、石壁、几案、人物悉搏冰为之,照以烛。”《吉林纪事记》书中,有一段关于当地冰灯这样的描述:“镂八仙、观音等象于薄片,裁以作灯,夜燃烛放光,几如刻楮之乱真,其巧诚为不可思议。”
可以说,冰灯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通常我们可以把它的工艺流程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零下20多度的冬季,先造出可塑性强、抗压强度不强的坚冰。第二阶段,根据绘好的设计图纸的要求,把造出的坚冰用电锯锯成不同规格的冰料。第三阶段也是关键阶段,用刨子、扁铲等把锯开的冰块加工成冰砖或冰配件,再以水为粘合剂,制造各种工艺品造型。这样,晶莹剔透的冰灯就诞生了。
由于气候上的优势,哈尔滨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特别是哈尔滨的冰雕和冰灯更是驰名中外,享誉华夏。从20世纪60年代起,哈尔滨就开始了大规模有组织地冰灯制作和展出。1963年,哈尔滨人民以盆、桶等为模具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个冰花,在元宵佳节把它们在兆麟公园展出,结果轰动了全城,出现了万人空巷看冰灯的壮观场面。如今回忆起来,当时看灯的老人们仍感慨万千。可以说,这在当时,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冰灯游园会。当时就有人作词道:“灯节,灯节,玉树冰灯明月。人山人海兴浓,园北园南烛红。红烛,红烛,普照万民同乐。”这足以证明那是一次“万人空巷,盛极一时”的壮观景象。有人曾说“冰灯是黑土地的特产,是龙江人的骄傲”,这显示了冰灯在黑龙江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而今哈尔滨的冰灯展已经从盆制冰景到一年一度大规模的冰灯游园会,无论是从其发展规模,还是冰灯艺术来看,都日渐成熟,现在它的影响和辐射早已驰名世界,享誉全球,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游客慕名前来,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