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1600000005

第5章

1856年,一艘在大西洋上航行的双桅帆船遇到了一场特大风暴,帆船被巨浪打坏,在汹涌的海面上挣扎了一番以后,被漂到比斯开湾的平静岸边,抛锚停泊。水手们利用停航的空隙上岸打猎游玩。回船时,海上又刮起了一阵大风,海面重新动荡起来。为了帆船的安全,水手们在海滩上铲运海沙压舱。铲运了一阵,突然一名水手发现沙层中有一颗黑色的圆球,水手们十分惊奇。大家围拢过来,一看,圆球外表涂满了沥青,再剥开来,原来是一颗椰子壳。好奇怪呀!这里是一片荒滩,没有任何树木,更看不到椰子树。那么是谁带来的呢?

大家疑惑着。还是一位年长的水手有主意:“劈开看看。”于是,另一位水手飞快地从船上拿来斧头,劈开一看,“哇!有一卷书。”水手们齐声喊起来。

“书?!”水手们又惊奇了。

“是的,一卷书!”

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卷羊皮纸,上面写满古体字。经过一番翻译,才知道这是1498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第二次西航途中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一封信。信中报告了与他同行的一艘帆船沉了,另一艘帆船的船员不服从他的命令,反叛了。这份重要报告没有能够送到国王手里,倒是漂到这个荒凉的海滩上,沉睡了358年!

是哪一位“绿衣使者”把这封信送到这海滩上来的呢?

是跳跃不停的海浪,还是涨落的潮流?都不是。它是海洋中的“河流”——海流带来的。

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海员和渔民都知道海洋中有海流存在,它们像陆地上的河流,日复一日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着。只是河流两岸是陆地,河岸就像是固定的目标可做比照,一望就知道河流是在流动着,海流两边仍然是海水,肉眼很难把它分辨出来,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流没有被人们发现。只是在远洋航海开展以后,人们才得到点滴的资料和对海流的某些粗浅而片面的认识,其中还夹杂了不少神话般的传说。

人们为了认识海流,从18世纪末期起,便开始利用一种叫漂流瓶的进行对海流的观测。在这种漂流瓶里装有一封信,信上写了该瓶的投放者、投放的时间和地点等,并要求拾到者向投放者报告拾到的时间和地点。1899年,人们在阿拉斯外海投放的漂流瓶,经过6年的漂流,流到与它相距4000多千米的冰岛沿岸。它告诉人们,海水平均每天流过2.8千米。

1962年6月,人们又在澳大利亚的佩思附近的海域投放了一批漂流瓶,5年后,其中一些漂流瓶漂到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科学家估计,这些瓶子是从佩思经印度洋过好望角,沿非洲北上,横渡了大西洋。行程约14000千米,平均每小时流过0.37千米。100多年来,人们总共投放了约15万个漂流瓶,进行着海流的观测研究,从而知道了整个海洋中约有32条海流,其中最大的海流,宽数百千米,长上万千米,规模非常巨大。它们把热带高温的海水带向寒带水域,又把寒带海域的冷水带向热带。就在它们运动中,不断影响着沿途的气候。船员们也就利用这种海流流动的本领进行送信件、递情报,渔民们还利用它测报鱼群的动向,配合渔船捕鱼呢。

海岛形成之谜

在茫茫的大洋上,碧波里涌出一片陆地,船舶可以在此停泊、补给,飞机可以着陆,人员可以登岸休整,多么叫人喜欢。地球上巧妙地撒布了这些“明珠”,给人类以莫大方便,赛似千里沙漠上的点点绿洲。

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些岛屿?尽管海岛面貌千姿百态,人们仍然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性。它们万变不离其宗,或是从大陆分离出来,或是由海底火山爆发和珊瑚虫构造而成。前者姓“陆”,地质构造与附近大陆相似;后者姓“海”,地质构造与大陆没有直接联系。据此,海岛分成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冲积岛四大类型。

第一种类型大陆岛。它是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世界上比较大的岛基本上都是大陆岛。

它的形成有三种原因:一是地壳运动,中间接合部陷落为海峡,原与大陆相连的陆地被海水隔开,成了岛屿。世界上最大的格陵兰以及伊里安、加里曼丹、马达加斯加等岛,世界最着名的日本列岛、大不列颠群岛、马来群岛等群岛,我国的台湾岛、海南岛,都是这样形成的;二是冰碛物形成的小岛。远古冰川活动时期,冰川夹带大量碎屑在下游堆积下来,后来气候回暖,冰川消融,海面上升,冰碛堆未被淹没,成了岛屿。挪威沿岸、波罗的海沿岸、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交界处沿岸的小岛,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是海蚀岛。它非常靠近大陆,两者高度一致,仅仅中间隔着一道狭窄的海峡;那海峡是海浪经年累月冲蚀的结果。这类岛屿为数不多,面积也很小。

第二种类型火山岛。它是海底火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岛貌峻拔,与大陆岛、珊瑚岛有明显的不同。

当初,火山隐没水下,经过不断喷发,岩浆逐渐堆积,终于高出水面。世界海底山脉最高峰的冒纳开亚火山,就是火山岛夏威夷岛的主峰,其海拔高度4205米,水下部分还有5998米,总高10203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1355米!世界第十八大岛、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的冰岛是上千个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夏威夷群岛成直线排列,是一列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阿留申群岛成弧形排列,是成列环状海底火山喷发而成的。

第三种类型珊瑚岛。它只存在于热带、亚热带海域。在海底丘地或海底山脉山脊上,有大量珊瑚虫营巢生活,同其他壳体动物构成庞大的石灰质巢体。旧的死亡,新的又在残骸上继续生长,不断向海面推进。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一千年才能长高36米,长到海水高潮线就停止生长了。大海几经沧桑,或地壳上升,或海水下降,珊瑚礁露出水面便成了岛屿。全球珊瑚礁的面积达27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欧洲、南美洲面积的总和,但其绝大部分没于水下,出露为岛的面积并不多。太平洋的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印度洋的马尔代夫,我国的南海诸岛,都是典型的珊瑚岛。

第四种类型冲积岛。它位于大河的出口处或平原海岸的外侧,是河流泥沙或海流作用堆积而成的新陆地。世界最大的冲积岛马拉若岛,是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河的河口岛,面积40万平方千米,列为世界第三十大岛。我国长江口的崇明岛、长兴岛,黄河口的孤岛,都是冲积岛。加拿大东岸的塞布尔岛,美国东海岸的特拉斯角,我国的苏北沙洲,都是海流加上风力堆积而成的沙滩,其位置不固定,成为航行的危险区。

除上述大自然形成的四类海岛外,人们还动用现代科学技术筑造了人工岛屿。这类岛屿为数不多,面积极小,但经济意义很大,前景可观。今后还将摆脱泥沙岛的窠臼,构筑巨大的钢铁浮体,在海上建设工厂、展览馆、公园、旅馆以至整个城市,大大扩展人类活动的基地。

海岛有消有长。有些在火山、地震、水流或人力破坏下缩小或消失了;有的则在扩大,有的海域冒出了新岛。珊瑚岛倘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一般都能缓慢扩大面积,可惜不少珊瑚礁已被采来建房、筑路或烧石灰,使珊瑚虫千百年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荆冠海星是珊瑚礁的大敌,世界上已有10%左右的大环礁给它吃掉了;有的岛屿下面被吃空,地面塌陷。人类应该像灭蝗一样来扑灭荆冠海星。海底火山爆发,常常给人类增添一些新岛。1973年,日本一座0.08平方千米的西之岛附近海底火山爆发,堆出一个比旧岛大三倍的新岛,最终连在一起。冰岛南岸32千米外122米深的海底,1963年火山爆发,到1967年共喷出7000万立方米碎屑,流出3000万立方米岩浆,造出一座2.8平方千米、海拔178米的新岛——苏尔特塞岛。

海水为什么会发光

1975年9月1日傍晚,在江苏省近海朗家沙一带的海面上出现了奇特的亮光,亮光随着波浪的起伏,就像燃烧的火焰那样不停地翻腾着,直到天亮才慢慢消失。第二天夜晚,亮光再次出现。以后每天夜晚,亮度都逐日加强。到第七天,比前一天更亮,海面上出现很多泡沫,当渔船驶过时,激起的水流如同灯光照耀一样,特别明亮,水中还有珍珠般闪闪发光的颗粒。几小时后,这里发生了一次地震。

这种海水发光的现象,被称之为“海火”,它常出现在地震或海啸之前。1976年7月唐山地震的前一天晚上,秦皇岛、北戴河一带的海面上也出现过发光现象。1933年3月3日凌晨,日本三陆海啸发生时,人们看到了更奇异的“海火”。波浪底下出现了三四个草帽般的青紫色圆形发光物,排成一排向前移动。后来,互相撞击的浪花搅碎了这些圆形发光物。

“海火”是怎样产生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与海里的发光生物有关。海水里的发光生物因受到扰动而发光是早为人们熟知的现象。发光生物种类很多,除甲藻外,还有许多细菌和放射虫、水螅、水母、鞭毛虫,以及一些甲壳类、多毛类等小动物。因此人们推测,当海水受到地震或海啸的剧烈震荡时,便会刺激这些生物,使它们发出异常的光亮——“海火”。

一些学者却另有说法。他们指出,在狂风大浪的夜晚,大海也同样受到扰动,而为什么不产生“海火”呢?

美国一些学者通过实验发现,当强烈的地震发生时,频频出现的岸石破裂,人们会看到耀眼的光亮。所以,他们认为,地震“海火”的产生与岩石破裂有关。但海啸(地震海啸除外)发生时,并没有大量的岩石爆裂,“海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些人认为,“海火”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很可能有多种成因,生物发光和岩石破裂发光只是其中两种成因。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成因。究竟还有些什么成因,至今还是一个待解的谜。

深海潜流是怎样形成的

在海洋的深处,有流量很大的潜流。

许多科学家推断,在海面下几百米的深处,海水流势减弱,到了海面以下几千米处,海流已不复存在。

现在科学考察已经证明,上面的推断有很大的局限性。过去,科学界所知道的是在太平洋海面上从南纬20度到北纬20度的海域,也就是“南北赤道海流”范围内的海水都从东向西流动;但在北纬7.5度附近的海域里,有一股长10000多公里带状的狭窄赤道逆流形成,是从西向东流动的。这股逆流,在海面下深约100米的水层中,逐渐减弱消失。

可是,1950年科学家汤森·克隆威尔新发现的赤道潜流,出乎人们预料,在海面200米深处海流幅宽达300公里,而且在100米深处的流势最为强大,中心流速每秒可达150厘米。后来这股海流被称为“克隆威尔逆流”。“克隆威尔逆流”从西经92度到东经160度,总长为6500海里。它一般都在赤道海面上流动,有时也浮到海洋表面漂荡。

1955年,在汪洋大海里,德国海洋学家卫斯特发现在接近南美沿海约几千米深水层中,有一股流势特别惊人的巨大潜流。这股潜流在南大西洋、巴西和阿根廷海域内,靠近南美大陆,在1500至4000米深处,幅度很小,卫斯特已经测定,在巴西海域的海面下1500至4000米深水层中,它的流量比黑湖还大。奇怪的是,在对岸的非洲海域,却观察不到任何海流的迹象。

海洋里共有多少潜流、逆流以及它们的成因等问题,目前尚未找到答案。

海水“密度跃层”的探索

100多年前,在大西洋西北洋面上,有一艘渔船正在进行捕捞作业。渔船把网撒到海里,便拖着渔网前进。突然,船速明显降低,仿佛从沙滩上奔向大海的人,一下水就走不动似的。

船员们大吃一惊,脑海里立刻闪现出一系列海怪的传说,莫非自己的船被海怪攫住了,恐怖感立刻笼罩全船。

船长命令全速前进。可是任凭机器怎么吼,螺旋桨怎么转,这船却一步也不能移动了。会不会是渔网拖住了什么东西?

船长下令:“收网!”

船员们拼命地往上拉渔网。可是,越拉,大家越害怕:从来都是撒开的渔网,今天却被卷成长长的一缕,仿佛有一只巨手扯着渔网,要把渔船拖向可怕的深渊。

“弃网!”船长胆怯地下令。

船员们操起斧头,三下两下就把渔网砍断了。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渔船仿佛被粘性无穷的胶水粘住了,一点也动弹不了。

船员们惊恐万状,有的祈祷上帝保佑,有的哀求海怪宽恕……正当船员们绝望的时候,突然有人发现渔船开始动弹了,起先是慢慢移动,接着越来越快,终于脱离了这个令人恐怖的地方。

渔船返港了。船员们向亲人诉说着这次奇遇。可船为什么会被海水“粘”住?他们除了解释是海怪作祟外,谁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无独有偶,海水“粘”船的事也被挪威着名探险家南森遇到了。

自小就立志做一个北极探险者的南森,为了证实北冰洋里有一条向西的海流经过北极再流到格陵兰岛的东岸,不顾亲人的劝阻,设计制造了一条没有龙骨、没有机器的漂流船。这条船好像切成两半的椰子壳,船壁坚厚,船头上伸出一根又粗又硬的长角。南森给船命名为“弗雷姆”号,翻译成中文就是“前进”号。

1893年6月19日,南森率船从奥斯陆港出发向北极方向驶去。8月29日,当船行驶到俄国喀拉海的泰梅尔半岛沿岸时,突然走不动了,船被海水“粘”住了。

顿时,船上一片混乱,有的在绝望地呻吟,有的人在祈祷:“死水,死亡之水呀,我们就要葬身在这里了,上帝救救我们吧!”

毕竟是探险家,南森却没有一丝惊慌的表情。他环视了海面。

只见四周风平浪静,离岸也很远,不是搁浅,也没有触礁。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南森想,可能就是碰上传说中的“死水”了。他认真测量了不同深度的海水,记录下了观测的结果。

船员们对南森的行动不解,有人问:“队长,你在海水里测了半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海水里有海怪吗?”

南森回答道:“不是海怪作祟,这‘死水’的奥秘总有一天会弄明白的。”

不一会儿,海上刮起了风,“弗雷姆”号风满帆张又开始移动。

船员们欢呼雀跃,庆幸自己死里逃生。

此时,南森仍在琢磨着。他发现,当船停在“死水”区不能挪动一步时,那里的海水是分层的,靠近海面是一层不深的淡水,下面才是咸咸的海水。他想,船被海水“粘”住的原因可能在此。

南森在寒冷的北极海洋中漂流了3年零2个月,终于弄清了北冰洋中心区的冰层和极地冷水下面,确实有大西洋流来的一条海流;同时,他还总结了浮冰的规律。

1896年8月15日,南森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回到了挪威。他没有陶醉在一片恭维声中,而是请来了海洋学家埃克曼,共同探索“死水”的奥秘,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道理。

同类推荐
  • 行星与恒星

    行星与恒星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却经常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尽管水星很亮,人们却很难用肉眼看清它。通常人们认为水星表面没有水,但最近科学家用雷达探测水星时发现,水星极地或许有着冰块的存在。科学家们还发现水星磁场的存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像水星这样的行星和恒星数不胜数,天际中一闪而逝的彗星,万道金光划破天空的流星雨,从形成到陨落不断演绎着生命的轮回。当人类的触角伸向宇宙空间后,慢慢的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 奇闻怪事大破译(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奇闻怪事大破译(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奇闻怪事大破译》讲述的是世界各国所发生的灵异事件。
  • 破译神奇生物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神奇生物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生物之谜》讲述的是揭秘世界生物的神奇之谜。
  • 地理谜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地理谜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飞向月球(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飞向月球(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是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之一,由刘芳编著。《飞向月球》图文并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你展开一幅幅美丽的太空画面,让你在学到有关太空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独特的太空美,相信定会使你受益匪浅。现在就开始这次意义远的太空之旅吧。
热门推荐
  • 枕边囚爱:高冷首席请放手

    枕边囚爱:高冷首席请放手

    她心中的完美婚姻被好闺蜜的一张照片彻底破坏。完美婚姻之下包裹着的是复仇的火焰。“你妈害死了秦颂的爸,你知道吗!秦颂娶你单纯是为了报复!”灯光下,男人俊美的双眸冷冽如冰,薄唇轻启:“你就是死,也要是我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校花之绝世兵王

    校花之绝世兵王

    无敌兵王回归都市,化身校花老婆的贴身保镖。孙旭仰天一吼:这是我老婆,谁敢打坏主意?
  • 穿越遇大神:许我一世绝恋

    穿越遇大神:许我一世绝恋

    上苍让你等,就是让你遇到那个对的人我历史鲜有及格,却一心喜欢霍去病。运气爆表穿越到大汉王朝!只是“这是什么?”我看着“草长莺飞”的小丘有些不明白。“汝心悦的冠军侯呀!”他如是说。“什么!?!”“霍将军之子年且五岁,汝可进入霍府照料幼子,将来彼若悦汝,汝还可以得成好事!”他“很认真”想了想道。我恨的咬牙切齿,学历史的时候咋没看出来这位大神有这属性呢!“大神大神,你咋这么年轻呢?为什么霍去病就死了呢?”“汝之言吾不明白,然则吾应该很老么?”“......”我想为你改变历史!纵使遭受天谴万劫不复我也不悔!你的好,你的坏,你留百世的英名,受万代的敬仰,这些都与我无关,我只道你是我的男人,是我一片天!
  • 天辰剑客

    天辰剑客

    神州大陆,广阔无垠,乱世降临。谁也无法独善其身。他变成一个真正的剑客,一个职业杀手,他跟别的杀手不一样,他只会杀地球上的另一种生物,魔灵。
  • 王权至上:天后万万岁

    王权至上:天后万万岁

    “……她这辈子得到了这么多,权力、财富、名誉和爱情,为什么连最后一条活路都不肯留给我!”那年她二十八岁,死在了精神病院,没人会在意一个发了疯且名声烂大街的人。可是为什么你能利用别人的东西到处挥霍?而我就只能如同你手里的蝼蚁般卑微?为什么我明明努力了却得不到我所应得到的一切?我要重来一次!赌石女王、金融大鳄、百变公主、医女圣手让这些名号统统下地狱见鬼去吧!这一次,我必定不再选择当个碌碌无为的私生女,我想站在那个璀璨的舞台上活得肆意潇洒,烨烨生辉!
  • 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

    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斩天传

    斩天传

    狼若回头,不是报恩就是报仇。郎宇,大界之内唯一一个由神魔混血而成,孵卵而生的他。却因血脉的特殊性,天生无法感应大界之内的天地元气,无法修练任何功法。可父母的被害却让他这个被公认的废柴燃起了一颗无法压制的复仇之心,为报父仇他逆天改命。一朝悟得其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屠神弑魔翻手间,败尽三界无悬念。废柴天恩勿自弁,是非成败一念间。一朝悟得天恩意,扶摇直上裂苍穹。看过的兄弟,能给个书评吗?好坏我都兜着!
  • 荒颜传

    荒颜传

    “师傅,我冷。”“冷?绕着这雪人跑几圈就不冷了。”“师傅,我饿。”“唔,生蛇蛋还有一口,要不要喝?”“师傅,你可以不可不娶那个陆明珠?”“为师困了,让我睡会儿……”小虐怡情,中虐伤身,大虐伤天害理。
  • 那一个江湖

    那一个江湖

    那一个江湖,那些江湖上的事,那一个个江湖上的浮萍。
  •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乔迁的小小说着力表现现实人物理想和精神世界,无论是写职场风云、农民工现状、乡村人物和生活琐事,都能描写得淋漓尽致,犹如一幅活生生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乔迁的小小说构思精巧又不失生活常态,情节多变且不古怪离奇,情理之中还多见心灵震撼。每一篇又都带有浓浓的思想内涵,通过小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来表达对生活细微观察的所思所想,正如乔迁本人所说的,要力争把每一篇小小说都写成有意义的小说。如此的小小说写作理念,促使了他作品的成功与读者的认可。乔迁的小小说不高深,不做作,也不轻佻,不随意。就像我身边的同事、邻人、朋友,平常,自然,没有隔阂,碰面时内心还有点淡淡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