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沙克尔顿自己组织了探险队,再次前往南极。这次的探险船叫“猎人号”。沙克尔顿的目的,是亲自把英国的国旗插在南极点上。船员们在南极海岸建起了营地。沙克尔顿把营地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他们于1908年11月3日出发向南极挺进,到了11月26号,他们已经打破了上一次“发现号”探险的纪录了。但是沙克尔顿使用了一种中国东北种的小马来运输,结果证明是不成功的。在挺进南极的过程中,最后4匹小马掉进了一个冰窟窿里,还差点把一个伙伴也拽进去。这个事件几乎排除了他们到达南极的可能性。他们又艰难的走了一个月,100年前的今天,1909年1月9日,他们向南极作最后的冲刺,最后把英国国旗插在了南纬88度23分(88°23"S),此地距南极只有大约180公里。大家已经筋疲力尽,他们4人不得不日夜兼程往回赶,以便在饿死前赶回船上。4个人都染上了严重的痢疾。为防止船等不及他们而开走,沙克尔顿和另一个较强壮的伙伴先出发,把另两个人留在一个储备丰富的补给站。出发的伙伴在3月1日获救。刚上船的沙克尔顿坚持亲自带队去接人,两天后他们带着两个掉队者回到船上。
第二次南极探险再次以失败告终,但是沙克尔顿到达了前人从未到达的深度,并且以他对伙伴儿的关爱获得了尊敬。英国皇室授予他爵士的称号,他开始享誉全世界。许多国家邀请他去演讲,沙克尔顿非常尊重邀请国家,他经常请人把他的演讲词翻译成当地语言,然后亲自把他念出来。尽管口音不标准,但是非常受欢迎。据说他还可以用中文进行演讲。对于自己的失败,他也非常理性。他自己评论说,活着的驴要好于死去的狮子。
两年后,1911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终于抵达南极点,沙克尔顿失去了成为到达南极第一人的机会。他曾经的领导者,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和阿蒙森的竞争中,仅仅晚了几个星期,并且和他的同伴,一同死在回往海边的路上。沙克尔顿给阿蒙森发了一封电报,上面写着:最衷心的祝贺,最伟大的成就。他对自己说,我还等什么呢?他随即开始筹备横贯南极大陆的探险。
1914年8月1日,沙克尔顿爵士率领“持久号”(Endurance)从伦敦出发。这次探险的目标是徒步横穿南极大陆。事实上,这次他们甚至根本没有登上南极的海岸。浮冰将“持久号”团团围住,使它寸步难行。沙克尔顿和船员不得不弃船搬到浮冰上。“持久号”在10个月后沉入海底。此时,沙克尔顿只有一个愿望:把全体船员一个不少的活着带回去。在随后的5个月里,他们28人登上了一块巨大的浮冰,这块浮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碎裂,慢慢的变小。1916年4月9日,浮冰彻底碎裂了,3艘从“持久号”留下来的救生船再次被扔到海上。在经历了7昼夜的冰海漂流之后,他们登上了荒无人烟的象岛。沙克尔顿随后和另外5个人乘上最大的救生艇,横渡大约1300公里,漂向南佐治亚岛。这一史诗般的航行在气候极端恶劣的海上持续了16天。上岸后,沙克尔顿继续徒步翻越南佐治亚山脉,去寻找捕鲸站以获得帮助。
1916年5月20日下午3点,沙克尔顿和他的两个伙伴挣扎着走到最近的一个捕鲸站。来自挪威的捕鲸人向他们表示了极大的钦佩和敬意。3天后,他们登上了一艘捕鲸船,开始了解救围困在大象岛上的同伴的行动。在8月30号,经过4次失败的尝试,他终于找到了一条从浮冰上穿过的路,发现他的所有的22个同伴都安然无恙的留在岛上。每个人都获救了。此时,他们已经在南极度过了两个黑暗的、充满了暴风雪的冬天,他们所在的区域,最低温度要超过零下50度。这是一次成功的逃脱,但却仍然是一次失败的探险。
沙克尔顿在世界探险史上没有写下过一个“第一次”,但却在所有探险家的心中树立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他对队友的无限尊重、信任和关爱,始终闪耀着光芒。他总是能使队员们在极端逆境的情况下充满希望,并总是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正像“持久号”的名字所寓示的一样,他浑身都闪耀着难以磨灭的领袖光芒。
一位英国探险家说过一段有名的话来评价南极的探险者:“若想要科学探险的领导,请斯科特来;若想要组织一次冬季长途旅行,请威尔逊来;若想组织一次快速而有效率的探险,请阿蒙森来;但是如果你处在毫无希望的情景下,似乎没有任何解决办法,那就跪下来祈求沙克尔顿吧!”
沙克尔顿在绝境中曾经把自己节省下来的一块饼干让给了他的队友弗兰克·怀尔德,怀尔德没有舍得吃这块饼干,把它保存了下来。他在日记中深情的写到:除他之外,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了解这块饼干代表怎样的慷慨和关怀。60多年后,怀尔德的孙子把这块仅仅几个便士的饼干交给着名的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卖,最终以4935英镑(约合8202美元)的高价成交。
沙克尔顿的最后一次南极探险同样是以失败告终。探险船“探索号”于1921年9月18日离开英国,并1922年1月4日到达他曾经获救的南乔治亚岛。1月5日凌晨,沙克尔顿爵士因心脏病发作去世。应他妻子的要求,他被安葬在南佐治亚岛上的Grytviken地区。
最先证实北极是冰雪海洋的探险家
南森是挪威人,自小立志要到北极探险,长大后成了动物学家,曾乘渔船到格陵兰岛东部海岸实习。1888年5月组成探险队,由挪威东海岸出发,先到冰岛搭乘驶往格陵兰以东海域的捕海豹船,于8月15日开始翻越冰盖,经受风暴和严寒,9月5日登上海拔2718米的最高点。26日到达西海岸阿梅拉利克海峡湾,在戈特霍布度过严冬,并研究爱斯基摩人,为以后出版《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一书收集资料。1889年5月胜利回国。
南森在格陵兰岛上发现冰雪里竟长出了松树,这证明地底下有股暖流;他在一篇报道中看到,美国一艘“珍妮”号探险船在西伯利亚冰海触礁沉没,可是它的碎片遗物却经北极飘流到格陵兰东岸。南森根据这两点推测:北冰洋里一定有一条向西的海流经过北极再流到格陵兰岛的东岸。他为证实自己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就不顾人们的指责和劝阻,决定要去探险。他总结了前人失败的种种教训,自己亲自设计出一种没有龙骨、没有机器的特别船,命名为“弗雷姆”,意思是“前进”号。
这艘船模样很怪,像切成两半的椰子壳,船壁坚厚,船头上斜伸出一根又粗又硬的长“角”。
为了摸清这条海流规律,南森的考察船连船帆都不挂,硬是冒着生命危险,故意让自己的船和冰块结为一体,无声无息地在严寒的北极海中漂流。1893年6月24日,南森一行从克里斯蒂安尼亚起航。船上有13个人,3个月中只漂流60千米。可怕的冰块互相挤压,有好几个队员的衣服被冰尖划破。但他们很乐观,不时还在船上开晚会。当漂流到离极点500千米时,他们发现浮冰群已不再向北极移动,北方已是无边无际的冰原。
南森看到,他的船无法再到北极。1895年3月14日,他改乘雪橇向极点挺进,可是冰块冰山崎岖不平,而且到处都是七缝八沟,随时都有掉进去的危险。他们在离极点360千米左右时再也无法前进,被迫返回。这在当时来说是最高纪录了。
南森没有返回“弗雷姆”号,而是到一个岛上过冬。他们在这个孤岛上被困达9个月之久,饥寒交迫,苦不堪言。一天夜里,一块巨大浮冰擦过岛岸时,一只北极熊突然从他们身后扑来,那锋利的爪子已伸到南森的胸口,南森机灵地一闪,北极熊扑了空,他的战友立即向熊开枪,击中熊的头部,北极熊倒下了,南森才避免了一场惨祸。
1896年6月间,一艘给杰克逊送东西的船来到这里,南森就搭这条船回到祖国。一个星期后,他的“弗雷姆”号也挣脱冰块回到挪威。这时已过去3年2个月,但他们没有死一个人,这在探险队里是个奇迹。
南森首次证实北极不是陆地,而是冰雪的海洋。他们测量了北冰洋的水深,完成了一系列海洋学方面的勘测目标。南森很快成了响当当的人物,他记载这次探险的《极北地区》于1897年出版。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