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主义——循环再利用
循环再利用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保护,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循环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2.为什么要循环再利用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可持续发展,它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延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可以利用的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尽管技术进步可以开拓新的资源,但总体上不能改变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资源是有限的,对于这一点,人类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如果不认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随意浪费、破坏,无节制地耗用,资源枯竭的危机就会发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循环再利用,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保护,也可以减少浪费,让世界上的垃圾山少一点。不管是破砖头还是旧电池,也不管是牛奶包装还是废弃手机……好多废物都是可以再利用的。
3.日常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日常的家用废弃物,如一些人们吃剩下的食物等有机物,可以当作花园肥料的原料。报纸、玻璃瓶、易拉罐以及塑料包装,从垃圾堆里分离出来后,集中送往特定的工厂,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
最普通的循环再利用材料要数纸张、铝制品、塑料和玻璃。除此之外,打印机墨盒、汽车电池以及手机等也可以再利用。
材料能否被循环利用的关键通常取决于成本。铝制品的循环再利用程度高,原因就在于制作铝制新产品的成本太高,而使用旧材料成本就比较低。这样就能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向大气层中排放温室气体。
汽车的循环再利用算得上是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一种再生形式了。使用再生的汽车零件,可以让某些汽车维修行业的成本降低一半。
手机中90%以上的材料可以通过循环再利用制造出新产品,如电池、饰品、玩具等。从5万部手机的电路板中可以提取1千克的黄金。
我们还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些小工艺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4.我国亟待加强铜资源的循环利用
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亟待加强铜资源的循环利用。
据了解,我国家电业的用铜总量已近160多万吨,仅次于电力行业的190多万吨,在我国370万吨的用铜总消费量中,国产铜只有60万吨,其他很大一部分依赖国外进口。我国是一个贫铜国家,自给率比较低,铜不具有煤等化石燃料一次性消耗的特征,可以重复利用,但我国现在对于废弃铜的处理,主要是填埋而非回收,这样会造成直接填埋掉“高品位的铜矿”。资料显示,中国的铜矿含铜量一般不超过1%,而废弃手机的含铜量却达到了17%。
我国还缺乏对铜资源多次循环利用的相关措施,尤其是家电业有关铜的回收循环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如果能有效地回收利用,应该会出现铜资源“越用越多”的情况,铜的循环利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5.我国铝制品的循环利用情况
在我国,铝制品及铝合金的循环率可以达到97%以上,几乎是一种完全可以循环的原材料。
铝合金的化学性质相对活泼,比较容易和酸碱起化学反应,一旦被强酸腐蚀或氧化或被强碱腐蚀就无法回收使用,造成永远的浪费。但是铝合金的化学性质活泼也有一定的优点,比如铝极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坚硬的氧化铝保护层,阻止空气中的氧对金属内部进行进一步的腐蚀。回收冶炼废铝在加工成本上比冶炼铝便宜,并且污染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提升有色金属材料的回收冶炼工艺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高效、低耗的回收废铝成为可能。今后应当积极开发高效、无污染的废旧铝合金的回收和拆解技术,促进再生铝合金的技术升级。
6.开发“第二油田”——回收废塑料
不少废塑料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废塑料——废餐盒、食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等都可以回炼为燃油。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千克汽油和柴油,难怪有人称回收旧塑料为开发“第二油田”。
我国是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据统计,目前我国电冰箱的社会保有量已达1.2亿台、洗衣机1.7亿台、电视机4亿台、电脑8000万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目前绝大多数已经到了报废期限,特别是电子信息产品,由于升级换代快,更新报废的周期更短。预计近几年,我国每年将至少有2600万台电脑、3200万台电视机、1500万台电冰箱、1760万台洗衣机、1500万台空调和数千万部手机要报废。这些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再生塑料,据估算,电脑和电视机中可再生塑料的平均重量比例约为23%~25%。在目前原油能源奇缺、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这实在是一笔宝贵的可利用的财富。
然而,由于国内在电子垃圾处置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再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造成了大量电子垃圾的不合理处置,一方面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在日本,已经先后建成了380家电子垃圾规范化回收可再生工厂,目前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率已经达到77%~78%,并且再生的产品的成本只有新产品成本的1/10,既节省了资源,又创造了效益。
7.回收废纸 综合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废纸,对这些废纸,如不收集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收集起来进行综合利用,就可以变废为宝,成为有用的资源。
为充分利用废纸资源,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废纸的综合利用,并探索出综合利用废纸的诸多途径。
(1)制造再生纸
制造再生纸是利用废纸最广泛的途径。废纸不仅可以用来制造再生包装纸,而且可以制造再生新闻纸。法国一家造纸公司,成功地开发出新闻纸再生的新工艺。这一新工艺,包括脱墨、纸纤维的净化和吸走油墨及杂质造纸共四道工序。具体过程为:根据油墨种类,选用脱墨技术;将纸纤维和皂系脱墨剂送入由两个室组成的脱油墨室,使油墨与杂质随泡沫浮至表面,用吸出装置吸走;将净化的纤维浆浓缩至15%,通过加热,使纸纤维成膨胀状,还可进行漂白,以赋予再生纸光泽感;最后,将高浓度纸浆送入造纸设备,即可制成与新纸白度一样的再生纸。
(2)生产酚醛树脂
废纸能溶解于苯酚之中,人们用来生产酚醛树脂。因为苯酚与低分子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相结合,制成的酚醛树脂强度比用苯酚和乙醛为原料所制成的产品强度高,热变形温度比以往的酚醛树脂高10℃。
在生产中,旧报纸及办公用废纸均可作原料,使用办公用废纸为原料成本低,仅为使用旧报纸的一半。
(3)制作家庭用具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利用旧报纸旧书刊等废纸原料,卷成圆形细长棍,外裹塑胶纸,手工编织地毯、坐垫、提包、猫窝、门帘,甚至茶几、躺床等家庭用具。制作时,人们可根据各种家庭用具的不同造型,卷编出不同的图案,再饰以色彩,使制作出来的家庭用具既实用,又美观。
(4)压制胶合硬纸板
科技人员研究证明,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采用五层废纸和合成树脂,能共同压制成一种胶合硬纸板。它的抗压强度比普通纸板高两倍以上。用这种胶合硬纸板制成的包装箱,能使用钉子和螺丝钉,并能安装轴承滚轮,牢固性几乎和用胶合板制成的包装箱一样。
(5)模压沥青瓦楞板
科技人员还研究发现,利用废纸、棉纱头、椰子纤维和沥青等为原料,能够模压出新型建筑材料沥青瓦楞板。用这种沥青瓦楞板盖房屋,隔热性能好、不透水、轻便、成本低,还具有不易燃烧和耐腐蚀的特点。
(6)回收甲烷
外国专家通过实践认识到,将废纸打成浆,再向浆液中添加能分解有机物的厌氧微生物的水溶液;然后,移入反应炉,炉中废纸浆液里的纤维素、甲醇和碳水化合物等转变为甲烷;再用酶将木材抽出物除掉,即可得到燃料甲烷。
(7)改善土壤土质
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部分牧场,有的地方土壤板结,寸草不生。该州土壤专家詹姆斯·爱德沃兹根据废纸在土壤中不会很快腐烂变质的特性,采用碎废纸屑加鸡粪和原土壤拌和来改善牧场的土质。其比例为:碎纸屑40%,鸡粪10%,原土壤50%。这样,废纸在鸡粪中的基肥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迅速腐烂变质,使土壤在三个月内,即变得松软异常,不仅适合生产牧草,使牧草生长旺盛,而且可种植大豆、棉花和蔬菜等多种作物,且产量颇高。同时,对牧场的土地也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如果两年后,对这些土地再补充新的碎废纸屑和鸡粪,土壤就会变得更加肥沃、更加疏松。
(8)培育平菇
科技人员用废纸培育平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具体方法是:将废纸处理成碎片,用水浸泡72小时后,除去其中的印染物和灰尘,再把小纸片打散;然后,将废纸同切好的马樱丹按1:2混拌,装入消毒的木制浅盆内,木制浅盆一般为50厘米×50厘米×15厘米,并向盆内供给水分和额外的纤维素;在接种菌种后,用塑料膜将木盆盖起来,放入25℃的培养室内,经34天菌丝发育,便可揭除盖膜,移到室温20℃的采收室;再经20天的生长,即可采菇。一般可连续采收4个月,每盆每次可采菇1.5千克。
(9)用做牲畜栏内铺垫物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以干草、锯末作牲畜栏内的铺垫物。但近几年来,美国和西欧国家已纷纷用废纸进行替代。英国的养牛场、养猪场和养鸡场采用废纸屑作栏内铺垫物,效果较好。在肉用鸡栏内,从育雏到宰杀前一直铺垫废纸屑,每只鸡体重平均可增加7.9%。每饲养1000只肉用鸡,仅需铺垫废纸屑192千克。与传统的铺垫物干草、锯末相比,废纸屑比较卫生,不含像锯末所存在的单宁那样的毒物,也没有像稻草和稻壳中常见的化学杀虫剂的残留物,没有致病源。同时,废纸含水量低,隔热性能比其他材料好,尤其适合雏鸡和新生幼崽的生长发育。
(10)加工成牛羊饲料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开发出将废纸加工成牛羊饲料的好方法。美国伊利大学动物营养学家拉里·伯格的方法是将旧报纸切碎,加入水和2%的盐酸,然后煮沸2小时,使其在高温和酸的作用下,纤维素发生分解断裂,再添加进饲料中喂牛羊,添加的比例为20%~40%。英国的养牛场和养羊场,把废纸稍加处理后,切成细长条或揉成小纸团,再添加少量的营养物,即可用来喂牛羊,牛羊吃后比吃普通饲料要增重1/3.澳大利亚科学家则将废纸粉碎后,掺入适量的亚麻油和蜂蜜,制成颗粒饲料喂牛羊,可使牛羊长得膘肥体壮。
8.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少的和不可替代的资源,节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题。
地球上水的循环,可分为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社会循环。水的自然循环有多种,对人类最重要的是淡水的自然循环。水从海洋蒸发,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大陆,然后以雨、雪等降水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形成地面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一部分又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地面水和地下水最终流回海洋,这就是淡水的自然循环。
污、废水回用可以减少城市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所以污、废水回用也是节水的重要方面。可行的污、废水回用有多种,工业企业内部水的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是用得最广的一种,但是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不少差距。城市污水可以回用于工业,需要进行比排入天然水体更复杂的水处理,但对水短缺的地区,它在许多方案中仍是比较经济合理的一种。在国外污水处理回用技术已是一种成熟技术,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潜力是很大的。将城市污水回用于公用设施和住宅冲洗厕所、浇灌绿地、景观用水、浇洒道路等,一般称为中水道技术,也是很值得推广的。
9.煤矸石的循环利用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及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煤矸石长期堆放,容易引起自燃,散发着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和水源,危害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利用煤矸石烧砖不仅可以减少煤矸石的污染,而且变废为宝,在生产中不再产生新的固体废弃物。
我国利用煤矸石烧结砖,一般采用全内燃焙烧技术,即用煤矸石自身的发热量提供的热能来完成干燥和焙烧的工艺过程,不需外投燃料。因此,每万标块煤矸石砖比黏土砖节省1吨标准煤。实践表明,每万标块煤矸石砖可以利用的余热相当于0.12吨标准煤。节能与余热利用相加,每万标块煤矸石砖比黏土砖可节省1.12吨标准煤。我国年产200亿块煤矸石烧结砖,每年则可节省224万吨标准煤。
10.硅微粉的循环利用
硅微粉是在矿热电炉内生产含硅量在75%以上的硅铁合金和工业硅时,产生大量挥发性很强的SiO2和Si气体与空气迅速氧化并冷凝而成的。硅微粉由于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广泛用于建筑、冶金、化工等行业。
把它作为掺和剂用于混凝土工业,是国外硅微粉循环利用中研究最早、成果最多、应用最广的一个领域。硅微粉还可以用于绝缘材料、防烧结剂,可以作为耐火材料和窑具材料的结合剂、活性剂和矿化剂。硅微粉还可以用作橡胶、树脂和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填充材料。硅微粉与氢氧化钾或碳酸钾混合加热可制成缓效农肥硅酸钾,它不易挥发流失,能保护土壤,促进作物根部发育,抑制病虫害,硅微粉还可以防止肥料结块。
11.洋为中用——日本成功的循环经济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大多数资源依赖进口。二战后的日本经济恢复迅速,1958~1987年日本的国民收入上升了4倍,经济总量名列世界前茅。日本经济也经历了大生产、大消费,出现大量废弃物的阶段,对环境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日本人感受到了环境变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开始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再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并着手建立资源“3R”(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政策平台,强烈推进“3R”政策实施,促进循环经济的构建。先后出台了《废弃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建设再生利用法》等法律法规。
如今,日本实现了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再循环工程,年产垃圾逐年减少。如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等废弃物的有用物质几乎百分之百得到了再循环、再利用,循环经济效果显现,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资源的消耗率,极大地提高了产业的附加值;极大地缓解了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极大地优化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了循环经济战略体系,提高了全民珍重环境、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优化环境的良好素质。
借鉴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来看,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战略体系应当包括法律、组织、经济、技术和产业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
(1)法律保障机制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实践经验还不足,法规还不够健全。循环经济很大程度上不是系统的、完整的,而是单项的、分散的。因此,我国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制定有关法律保障机制:
①必须加快循环经济立法步伐,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为指导,以规范、引导、鼓励和支持为主要内容,以适用、管用、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基本思路,加快制订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
②在资源开发、生产和消费环节中推进物质的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有效抑制资源的消费,形成为环境减负的循环型社会。
③制定废弃物处理法、政府绿色采购法、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发展绿色食品等方面的法规、制度,逐步构建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④用法律形式来指导、约束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倡导居民生活方式的变革,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组织保障机制
循环经济要求对环境资源实施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并重的综合管理模式。这种综合模式,仅靠单一部门难以实现,需要各级各部门从多个角度、多个环节对企业、社会团体、公众进行引导、鼓励、支持和规范,共同促进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3)经济保障机制
日本“3R”原则的实践,使企业在经济生产活动中,投放原料减少、产品价值高、废弃物易于再利用,这使得企业成本降低,获得了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不利于循环经济的行为,通过法律规定的经济责任,从外部强制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来推进这项工程。
(4)技术与产业保障机制
高新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是构筑循环性经济的技术基础,它已经成为当今技术发展的主要潮流。
政府对企业利用各种废弃物生产的再生产品,应优先准入市场,对企业利用余热、余压、生物质能、垃圾热能、沼气等所发的电力,采用日本循环经济的做法,电网必须无条件收购,并给予一定时期的幅度不同的价格优惠。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引导、鼓励生产者自觉地进行废弃物再生利用,培养再生利用的市场经济。
日本在《再生利用法》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再生利用的责任,并规定了再生利用名录中物质的再生利用比率。因而,我国在实施循环经济中,应建立企业责任延伸机制。从开始就应规范、鼓励生产企业实施绿色设计,降低处理回收成本。生产或进口企业应当对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承担回收利用的责任。销售商应当按照产销合同承担回收废弃物品和包装物的连带责任,按名录把收回的废旧物送往厂家。各行业可以组织建立本行业废弃物产品及包装物回收处置体系,使资源利用实现由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使垃圾量减少,有利于防止环境进一步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