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1100000018

第18章 南极探险家阿蒙森

罗阿勒德·阿蒙森(1872~1928),挪威航海家、探险家。少年时期曾从父愿入医学院学医,后因兴趣所致,走上了探险旅途。他是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极点的人,最早飞跃北极的探险家之一。

阿蒙森是一个发育正常的健康少年,为了适应将来的艰苦环境,立志一生从事极地探险事业,除努力阅读一切找得到的极地探险书籍外,他坚持锻炼身体,以便将来能适应极地探险活动。在严冬时节,他开着窗睡觉,这是他有意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精神的计划之一。他在不上学的时间里,就跑到山区锻炼筋骨,也常滑雪,以提高在冰雪中活动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阿蒙森逐渐认识到,关于海盗的故事,有许多是传说,有些是历史。不过,那绝不是挪威光彩的历史。因此,他开始厌恶海盗故事。但是,海洋的奇妙和对海洋探险的向往,却无法从他的脑子里消失。

在中学的地理学习中,当讲到近代地理大发现的时候,老师特别把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和麦哲伦组织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这一下,激发了阿蒙森对地理课程的兴趣。每次上地理课,他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他把地理课本翻了一遍又一遍,在许多地方还作了笔记。

那时,地球仪还是很贵重的东西。他把自己的零用钱攒起来,又向妈妈要了一些钱,买回一只地球仪,放在自己的床头,把地球仪上标出的每一个地点都记得特别清楚。

到后来,他已经不满足中学的地理课本了,而是买来了一些专家学者的地理着作,还把能够找到的地理书籍都搬回家。一有时间,他就研究地理着作。他把哥伦布和麦哲伦探险的路线研究了许多遍,把他们到达过的地点都记得一清二楚。

在笔记中,阿蒙森逐项记载着谁发现了什么地方。比如,葡萄牙人发现了非洲,哥伦布发现了美洲,麦哲伦组织的船队证明地球是圆的,英国人库克发现了澳洲大陆。

阿蒙森认识到,地球上的大发现还没有完成,还有没被认识的地方。他要为自己找到地理发现的目标。

地球上还没有被发现的地方在哪里呢?这是阿蒙森给自己提出的问题。阿蒙森带着这个问题,继续他的地理学习与研究。有一天,他守着地球仪观看,边看边随意转动地球仪。在地球仪转动的过程中,他无意中注意到了地球仪上的两个固定点。他向自己提问,地球上的两个极点是什么?是陆地还是海洋?有没有人去过?能不能去?他自己回答不了。

于是,他就去问老师。地理老师告诉阿蒙森,地球的两个极点,即北极和南极,确实是人类认识的空白,至今还没有人到过那两个地方,因此,也不了解这些地方究竟是海洋还是陆地。

关于两极地区,地理老师就知道这么多。得知地球的北极和南极还没有人去过后,阿蒙森一下子觉得自己有了奋斗的目标。从此,他开始收集有关地球两极的知识。

在阿蒙森的少年时期,关于北极和南极的知识,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狡辩的基础上。北极是海还是冰?一直被地理学家和海洋学家争论不休。关于南极,各种说法互相矛盾。

在库克发现澳洲大陆之前,人们把南极描绘得非常美好,称那里遍地黄金,气候宜人。传说那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繁衍着北方所没有的动植物、那里有人类最大的宝藏。

还有人说,南极是人类最美好的地方。可是,当库克发现澳洲大陆,并绕新西兰航行数千海里之后,得出的结论却完全相反。

库克称,南极是一片冰天雪地,是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因此,不可能是充满生机的土地。他为南极下的结论是:这是一块没有什么价值的土地。究竟是库克的结论正确,还是人们的狡辩正确呢?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包括库克在内,没有人真正踏上过南极大陆。

在人类的认识中,南极还是一块神秘的地区。

在了解南极和北极的过程中,阿蒙森对自己的伙伴说:“人们对南极和北极知道得越少,我越高兴,因为,越是这样,才越需要我去探险,去发现,去为人类了解这些地方作贡献。”

他已把探索未知世界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同类推荐
  • 政治学原理新编

    政治学原理新编

    政治是与阶级和国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也是当今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它存在于一切国家之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政治一直处于控制、调节和整合社会关系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但人类把政治当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则是19世纪末才开始的。由于不同地区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对政治本身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政治学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所提供的政治知识和研究方法也随着政治内涵本身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 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

    本书精选了近五百个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并且以接龙的方式进行串联,在成语接龙之后配用精炼的文字、精准的诠释、精彩的论点,之后再对重点成语进行详细论述,配备历史典故等。
  • 为了大地的丰收

    为了大地的丰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水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水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现代物流技术基础

    现代物流技术基础

    本书可为初学者奠定基础,使读者对物流技术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有相应的了解,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物流专业人员进一步学习物流技术知识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在移动互联网冲击各行业的大背景下,微信如同黑马一般闯入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大营,备受关注。微信超大的用户群体以及超高的用户粘性使其具有非凡的营销潜力,其平台功能的不断增加也可以承载愈加丰富的营销形式。《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就是网络营销专家曹斯明讲解如何利用新媒体、新平台,在O2O时代产生最大的营销效果,致胜“微营销”。书本书是最新版本的微信营销攻略,作者凭借多年营销经验以及微信营销开荒者的阅历,通过微信实用指南与热门案例权威讲解,以及独家操作技巧向读者讲解微信营销的道与术。为那一场,数字营销的狼烟逐鹿。数字营销的方法论进化历程,永远和互联网产品密不可分,每每有跨时代的互联网产品横空出世,也同步暗示着可以被颠覆与可以被重新书写的史诗卷轴的延展而在微信逐步走向世人的岁月。
  • A Little Princess

    A Little Princ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通灵之巅

    通灵之巅

    本作品是出于我一时的想象,保证此作品会给您带来快乐,内含搞笑元素,您一定会喜欢的!
  • 征战次元

    征战次元

    本源世界天道韩峰继承上届天道的遗愿,欲统一无数次元世界,遭到次元世界天道的反抗,因此组成天道联盟抵抗本源天道,于是一场波及无数位面的一场大战拉开帷幕。“主神vs五级天道”“穿越者联盟VS七级天道”“主角VS八级天道”“时空联盟VS二~四级天道”。一级天道甲说:“尼玛,好危险,我们还是投降本源天到吧!”天道乙说:“是啊!我才刚诞生还不想被毁灭”一场波及时间和空间的大战,强者与强者的对决尽在《征战次元》书友群:556094537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爱上你,是我的错,就让我错下去

    爱上你,是我的错,就让我错下去

    她的世界一片灰暗,他的世界一片明亮,她有让世人远离的生世,他有让世人接近的生世,她见到他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和他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了…………
  • 职场美女宫心计

    职场美女宫心计

    职场的潜规则你们都懂的,而女人总是职场的调味剂,美女更是,她们在职场的遭遇堪称一部宫殿大戏,所以好戏上场了……
  • 君心楼之泊尘梦

    君心楼之泊尘梦

    我,沈君烈,江湖第一公子,君心楼圣主,18岁便成江湖霸主。就在这年我离开君心楼,江湖再此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暗处的敌人又会上演什么戏码,离开君心楼让君涟引出敌人,为利益,牺牲的是什么?是亲情,是友情,还是爱情,如果一个人的婚姻都能成为筹码,那我就是那个筹码种下的孽,颜涵楚,洛轻瑟,叶梓杺,只可惜身在泥潭不可自拔,接近我,你又为的究竟什么?阴谋直到知道我的故事开始……战,终归田园山水…….
  • 黑眸三世

    黑眸三世

    妘夕从尚武位面穿越到地球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到如今二十一世纪,他发现的秘密终于要浮出水面了。
  • 原来只是陌路人

    原来只是陌路人

    “我林墨一大好青年,才不稀罕你这点美色呢!”我瞅了瞅陆子辉,满脸拒绝。我是很喜欢他,但也只是419对象那样,在这种圈子里,真正动情你就输了。“墨墨,你的样子真让人心疼。”他低头轻轻地吻了吻我的额头。是啊,没错,我就是这样,一脸下作的去讨好我喜欢的人,到头来得到了什么呢?不过是一阵唏嘘。爱的越卑微就越活该被践踏,这种道理,我早就明白了。(第一人称视角,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