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8100000037

第37章 蒙骗贾母假贤真妒(1)

凤姐大闹宁国府,全盘获胜。尤氏和贾蓉承认:一概都是我们的不是;立即承诺赔偿凤姐五百两银子;立即承诺设法叫尤二姐嫁张华;愚笨的尤氏还向凤姐讨教:如何对贾母撒谎?

这正中凤姐下怀。她需要尤氏按她的布置共同对付贾母。凤姐宣布,她是“心慈面软的人,凭人撮弄我,我还是一片痴心,说不得让我应起来。”

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这几句完全是反话。

什么“心慈面软”?是凤姐“心毒面硬”;

什么“凭人撮弄我”,是凤姐“撮弄他人”;

什么“一片痴心”?是凤姐一片狠心、豺狼之心、蛇蝎之心!

凤姐要“应起来”,让剧情按她的导演向前进展。

颟顸到家的尤氏居然恭维凤姐“宽宏大量,足智多谋”,可怜的尤氏连身上给凤姐蹭上的眼泪鼻涕还没擦干,就傻呵呵地给凤姐凑趣“但一有个不是,是往你身上推的。”

看到这里,真是想到鲁迅先生的话:人和人的不同,有时真如人和类人猿的不同。凤姐和尤氏,同样是国公府奶奶,却智力如此不同,气魄如此不同,作恶能力也如此不同。

凤姐如何蒙骗贾母?

第一,凤姐借尤二姐,在贾母跟前彻底给自己的“吃醋”平反。她告诉贾母,她因为自己不大生养,怕丈夫绝后,主动给贾琏娶妾;是她看上尤二姐,因尤二姐无依无靠把她先接到家里来。凤姐还在贾母跟前表演一番“相亲”喜剧。先叫尤二姐给“太婆婆”叩头,再叫贾母给尤二姐相面,待贾母说出尤二姐很“齐整”后,跪下说出自己主动给贾琏纳妾的话。

贾母果然上当,说:你这样贤良很好。

第二,凤姐极其认真地强调,尤二姐和贾琏还没见面,还没圆房。这既是遵守国孝家孝的规定,更是给凤姐下一步战略转移留下根据。

贾母果然相信了这番鬼话,说:一年后才能圆房。

贾琏和尤二姐圆不圆房有何意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凤姐的如意算盘是:第一,不等贾琏回来“圆房”,张华就把尤二姐领走了。第二,如果尤二姐近期有什么野种出生,那贾母和整个荣国府都会肯定这不是贾琏的!

第三,凤姐求贾母派两个女人带尤二姐去见邢夫人和王夫人。就说这是老祖宗的主意。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凤姐为什么这样做?因为王夫人和邢夫人,特别是邢夫人,对王熙凤早就知根知梢,根本不相信凤姐会主动替丈夫纳妾,如果凤姐对太太们仍然采用蒙贾母的方式,只会起到反作用。而用贾母的名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太太们不会怀疑,只能服从。王夫人正因为凤姐风声不雅,见她行这么贤良的事,很高兴。

第四,凤姐控制察院,完全按照凤姐的要求判案,张华“胜诉”,来贾府领人。凤姐先是在贾母跟前埋怨尤氏办事不力,前边的亲没退好,后边的就答应了,还迫不及待地说出“幸而琏二爷不在家,没曾圆房,这还无妨。只是人已来了,怎好送回去?岂不伤脸?”

凤姐完全摸准了贾母心理,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贾母肯定会让尤二姐出府,果然,贾母下令尤二姐走人。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尤二姐这只柔弱的兔子关键时刻咬了凤姐一口,准确说出尤老娘跟张华退亲的年、月、日,“他因穷极了告,又翻了口,我姐姐原没错办。”

贾母说:“可见刁民难缠。既这样,凤丫头去料理料理。”

凤丫头当然不必料理,凤丫头这下子可真像吃了苍蝇!

凤姐眼看大功告成,没想到百密一疏,让尤二姐提前见了天日,让尤二姐有了在贾母跟前回话的机会!

尤二姐留在了贾府,也签下自己的死亡预约书。

赶尽杀绝真情难掩

凤姐的“四大金刚”戮力作战,尤二姐精神摧残兼流产刺激,了无生意,吞金而死。凤姐整死人还要装好人,假意哭“狠心的妹妹,你怎么丢下我去了,辜负了我的心!”表演似乎有点儿过头。

凤姐如愿以偿,却众叛亲离。

首先是平儿看透了凤姐,如梦初醒。

贾琏偷娶尤二姐是平儿报告的。当尤二姐遭受凤姐残酷而不露痕迹的迫害时,平儿最清楚是怎么回事。根据多年和凤姐打交道的经验,平儿知道像集束般射向尤二姐的暗箭哪儿来的?尤二姐连饭都吃不饱,平儿在大观园偷偷做东西给尤二姐吃。秋桐打小报告。凤姐骂平儿“人家养猫拿耗子,我的猫只倒咬鸡”。骂平儿无意中泄露了对二姐的刻骨仇恨。平儿明知秋桐被凤姐调唆,她不敢把矛头指向凤姐,只劝导尤二姐“好生养病,不要理那(秋桐)畜生。”当尤二姐真心表达对平儿的感谢时,平儿说了知心话:“想来都是我坑了你。我原是一片痴心,从没瞒他的话。既听见你在外头,岂有不告诉他的,谁知生出这些个事来。”

平儿的话说得非常含蓄,却深藏她对凤姐的重新认识、清醒认识。凤姐对贾琏二房如此心狠手辣,如此不择手段,如此赶尽杀绝,不能不让同处“妾”位的平儿物伤其类、兔死狐悲,此后不能不对凤姐有所警惕,有所提防,很可能会渐渐拉开距离。平儿从尤二姐的遭遇再联想到当年自己莫名其妙挨打,完全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此后平儿还能不能像过去那样对凤姐忠心耿耿?当贾琏跟凤姐决裂并要休弃凤姐时,平儿是站到凤姐一边还是贾琏一边?特别是,贾琏休弃凤姐的前提可能就是将平儿扶正?可以说,凤姐在成功剪除尤二姐同时,丟掉了她在荣国府最重要的同盟军和左膀右臂。平儿将来向贾琏倒戈对凤姐是致命的。

其次是贾琏贾蓉怀疑尤二姐之死有猫腻。

尤二姐死后,贾琏和贾蓉一起来看尤二姐遗体,在贾琏这个色鬼眼中,“色”永远最重要、最动心。“只见这尤二姐面色如生,比活着还美貌。”贾琏心疼起来,搂着大哭,只叫“奶奶,你死的不明,都是我坑了你!”贾琏对尤二姐还是有真情,他这会儿豁出去了,不怕谁向凤姐打小报告,说他混淆“奶奶”和“姨奶奶”界限,还警觉地猜测尤二姐“死得不明”。但如何不明?贾琏只想到是自己坑了二姐。贾蓉却启发贾琏思考真相。贾蓉劝贾琏“叔叔解着些儿,我这个姨娘自己没福。”其实,坏小子贾蓉也对他称“姨娘”的前情人有感情,尤二姐死了他也心疼。作为凤姐亲信,贾蓉对凤姐之毒辣有深刻体会,忍不住地向贾琏点出来,贾蓉一边说一边“向南指大观园的界墙”,意思是凤姐将尤二姐赚人大观园后做了手脚。结果“贾琏会意,只悄悄跌脚说:我忽略了,终久对出来,我替你报仇。”

贾琏对凤姐有怀疑,凤姐大闹宁国府贾蓉吃了亏心里不舒服,将来这一狼一狈可能联手行动,查清尤二姐之死的真相。

最后,凤姐不择手段害尤二姐,留下的蛛丝马迹太多:

张华掌握着凤姐制造假案的证据;

旺儿掌握着从讯家童到诱骗尤二姐进府的证据;

秋桐掌握着凤姐挑拨她和尤二姐关系的证据;

贾珍贾蓉王信庆儿掌握着凤姐跟察院来往的证据……凤姐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将来一旦尤二姐之死真相大白,墙倒众人推,凤姐的把柄接二连三掌握到贾琏手里,贾琏跟她来个秋后算总账,那时凤姐想哭都找不到坟头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熙凤管理荣国府(下)

凤姐凭着“男人万不及一”的才干,在荣国府纵横捭阖,曾创下赫赫声名。无奈贾府现在进得少,出得多,外祟不断,内乱不停;家反宅闹,乱世为王,内外交困、风雨飘摇。贾府无力回天,凤姐无法回天。始终以“强者”面目出现的王熙凤,不仅掌握不了荣国府的命运,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不少红学家认为,“凤姐”这个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脂砚斋和畸笏叟多次在描写凤姐的细节旁边提到:确是阿凤口角,确是阿凤身段。朱淡文教授考证,王熙凤的原型应该是江宁织造府的管家奶奶,第十六回凤姐向赵嬷嬤回忆他们家当年管各国使节时所称“爷爷”者,原型是李士祯。李士祯是苏州织造李煦之父。凤姐的原型就是李士祯的孙女儿,康熙末年嫁到曹家。

这样的考证有一定参考价值,也仅是参考价值。《红楼梦》作为虚构的小说,经过两百年研究,主要人物宝玉、黛玉、宝钗基本都没找到原型。他们是伟大小说家的天才创造。正如《聊斋志异》最杰出的人物如婴宁、小翠、红玉、聂小倩都找不到生活原型,《红楼梦》最成功的人物也基本上没有原型。凤姐即使有原型,原型某些素材也只构成王熙凤这个不朽艺术典型的“组装零件”。因为,如果完全相信“原型”对小说人物的影响,根本互相矛盾。比如,朱淡文认为凤姐来自李家,多数红学家又认为贾母原型来自李家。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曹李氏“贾母”跟曹李氏“凤姐”,怎么变成小说中贾母跟史湘云啦?胡适早就说过,分析小说人物“影”哪个是“猜笨谜”。遗憾的是,现今红学界及非红学界,拿《红楼梦》大猜笨谜的太多了,猜出的笨谜有时“独树一帜”、相当“精彩”,但已成了代替曹雪芹写小说。

归根到底,想读懂《红楼梦》,读透《红楼梦》,前提是:认准《红楼梦》是天才小说家的伟大虚构,是中国古代小说家艺术才能的总汇,是中华文明的集纳。

凤姐这个小说人物的人生历程,是曹雪芹根据《红楼梦》整体构思布局的。如果这个人物有原型,很可能,小说人物凤姐跟原型最大的不同,特别表现在人生后半部。凤姐弄权铁槛寺时曾说:她不相信什么阴司报应,脂砚斋评了句:“批书人深知卿有是心”,但没有再往下批,说“卿”即凤姐原型最后遭到了报应。看来,“原型”结局还不太倒霉。而小说人物凤姐最终结局却惨得很。

《红楼梦》进展到前八十回的后三十回,钟鸣鼎食的荣国府渐渐露出下世光景,各种各样的矛盾暴露,各种各样的糗事露头,国公府对凤姐来说,已从发挥才能、追逐权势,过五关斩六将的舞台,变成挠头坐蜡、吃气招怨,走麦城的舞台。

凤姐个性开始发生变化,过去的凤姐抓尖要强,爱揽事,爱显能,爱出风头,嘴不饶人、事不让人,现在的凤姐心灰意懒,想躲事,想避祸,口出怯言,能推则推。

风光无限的管家凤奶奶,终于走进滑铁卢,继而走上人生不归路。

贾元春带来一起“外祟”

王熙凤管理荣国府后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贾府后台要倒。这是曹雪芹通过写太监成了贾府外祟,凤姐梦到别人家娘娘夺她手中的锦,巧妙透露出来的。

贾元春封妃给荣国府带来什么实际经济利益?在外人眼里,多得不得了。贾珍却加这么个比喻:黄柏木做磬槌——外头体面里头苦。

贾珍是花花公子,还是个“丈八的灯台”——只照别人不照自己。但贾珍看问题看得精辟透彻,看人看得人木三分,语言也生动形象。他这个比喻把贾府表面上风光、实际上经济利益受损,表述得相当生动。

第五十三回写乌进孝交租,“文革”前后讲阶级斗争时,乌进孝的租单,被看成贾府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证。乌进孝交租在交待贾府生活来源,反映贾府奢靡生活上,确实既有历史学家般的深刻又有小说家的生动。乌进孝的租单既有大量实物地租又有几千两银子货币地租,而乌进孝的庄子仅仅是宁国府几十个庄子之一。荣国府的庄子比宁国府还要多。贾府这些庄子是当年荣国公和宁国公创下的,是维持贾府豪华生活的主要来源。

乌进孝进租,贾珍说他是“老砍头的打擂台”,认为交少了。乌进孝们交少了,贾府收人大大缩水。支出却大大增加。贾珍告诉乌进孝:元妃封妃后荣国府添了很多花钱的事,却没添什么产业,结果倒赔不少。乌进孝说娘娘和万岁岂有不赏的?”没等贾珍回话,贾蓉先给乌进孝算笔账:贵妃按时到节的赏赐,不过是彩缎、古董、玩意儿,赏银子不过百两黄金折千两纹银,每年却倒赔几千两!特别是“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省一回亲,只怕就精穷了。”

“再省一回亲,只怕就精穷了”,经常被红学家引用。大多数红学家认为,贾蓉这段话,实际是隐秘描写曹家因康熙南巡而败落。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有四次由曹雪芹祖父曹寅接待,造成大量亏空,曹寅死后,曹家很快败落。毫无问题,作家的作品会受到作家身世的影响。但《红楼梦》毕竟不是曹家的历史而是天才小说家的小说。元妃这个形象就是虚构,她给家庭带来新的经济负担更是虚构,巧妙的虚构。

元妃封妃为什么反而给家庭经济增加负担?其实由贾元春的为人决定。贾元春不是杨贵妃式人物,她以“贤德”封妃,是个喜欢写诗、讲点儿小资情调的文学青年,老实到近于迂腐,肯定不会狐媚魇道迷惑君王,或心思严密地给父兄争高官厚禄,或耍嗲撒娇,求皇上赏贾府几千顷地、几十个庄子。贾府的爷们,或者是迂腐夫子,或者是花花公子,都不会拉贵妃大旗开创国公府新辉煌。在其他皇妃可能出现的“姊妹兄弟皆列土”,到了贾元春这里,竟变成增添贾府经济负担,贾元春及其家人,真算笨到家了。

更有意思的是,元春给荣国府带来令贾琏和凤姐头疼的“外祟”:皇宫太监经常到荣国府“借”银子。

第七十二回写到,贾琏和凤姐正商量事情,有人汇报:夏太监打发一个小内监来说话。贾琏一听,立即皱眉:“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显然,太监到贾府“搬银子”是常事。

凤姐叫贾琏躲起来,她应付。善于把死人说活了的凤姐能不能说得太监不再到贾府来“借银子”呢?

小太监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于是找贾府“借”,还承诺“过一两日就送过来”。

凤姐一听,即兴表演个“既有钱又没钱”小品。

先是大包大揽什么是送过来,?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似乎贾府是太监自家满满当当的银库,只管来拿!

小太监接着说:上次“借”的一千二百两,年底一起送来。这说明“借”银子是常有的,大手笔的。

凤姐既做财大气粗、满不在乎状又提醒小太监,你们从我这儿搬去的,绝对不止这一千二百两!接着,凤姐跟旺儿媳妇合演一段“哪儿也支不出银子”双簧,当场将凤姐的金项圈拿出去典当四百两银子,给小太监一半,另一半给旺儿媳妇拿去办荣国府八月中秋节。

凤姐分明是想借小太监的嘴回去报告,荣国府已被榨干了!凤姐这番哭穷是表演还是真困难?对贾府来说,是真困难。是不是困难到需要典当凤姐的首饰?可能就带点儿表演性质了。

这样一来,小太监回去肯定会向“夏爷爷”汇报,贾府的银子,是用舅奶奶的金项圈当来的。叫别人典当给自己银子,夏太监会不会因此自觉一点儿、收敛一点儿?未必。估计这位夏爷爷很可能像到面临倒闭的银行提现的存户,反而会进一步加快“借钱”动作。

太监“借银”根本就是敲诈。因为,他们“借”银理由很成问题。夏太监借银的理由是买房子。既然想买房子,自然有支付能力,怎能找人“借”?分明是霸王哲学。在这些蛮横无理、没皮没脸的太监心目中,贾府的银子完全可以只“借”不还,不借白不借,傻瓜才不借!

而且,夏太监“借银”还不是孤立事件。贾琏感叹:这起“外祟何时了”!夏太监借银前一天,周太监找贾琏,开口就是一千两。贾琏说“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怪哉!周太监吃豹子胆了?敢在国舅贾琏跟前如此嚣张?

为什么贾元春是贵妃,太监却一次一次、一拨一拨地到她娘家敲诈呢?

这就透露出一个信息:元妃已经不怎么得宠。

贵妃想维持跟皇帝的亲密关系,不能不讨好有权力的太监。

贵妃的娘家想让贵妃取得皇帝的宠幸,不能不买太监的账。

同类推荐
  • 风筝是城市的花朵

    风筝是城市的花朵

    本书是散文集。作者生活在南方,无边的蒲竿在风中起伏的画面在作者记忆中像是一幅旧水彩……
  • 文论:文学评论经典

    文论:文学评论经典

    本书分为文学理论论著、诗词理论论著等两个部分,内容包括:《政治与文化论著——典论》、《第一部文学论著——文赋》、《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诗论专著——诗品》等。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流年况味

    流年况味

    本书为散文作品集,收入了作家今年创作的优秀散文作品,每一篇散文作品都是作者一个新的起点,通过这些优秀的散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们积极、健康向上的一种新状态。
  •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热门推荐
  • 尸体快递员

    尸体快递员

    父亲拉尸体拉回了一个诡异女尸,将真正应该送回家的尸体弄丢了,犯了这一行的禁忌,最后自己发生了怪事,而我也被卷进了这场事件,不得不接替父亲,替完成他的使命。尸体被掉包,狸猫换太子。后崖乱葬岗,万尸跪拜。骨灰铺路,黄仙行走。尸体出棺,埋葬黑狗。所有的怪事都发生在我的身上,到底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 叛逆青春:你我并行

    叛逆青春:你我并行

    (新书《傲娇学长来袭:腹黑会长看过来》求收藏)“他”因为一个赌约来到南黎高校,撞到了温柔腹黑的会长大人,成功挑衅了花心妖孽的篮球王子。在这之前,“他”身边只有两个朋友,和“他”总是打在一起的华御高校懒散会长,还有只对“他”一人温柔的北赢高校冰山会长。三大高校,各路英雄,施计追爱。“他”究竟要为谁驻足,谁又能化解“他”心中触碰不得的伤。叛逆的青春,不奢求什么,只愿在这短暂美好的时光里,你,出现过!陪我走过!那就足矣!三大高校,逆向成长。叛逆青春,你我并行。(痞子读者交流群,325699433,欢迎各位进来玩耍)
  • 传说之伤城

    传说之伤城

    传说,一千年前,发生过一次神魔大战,在那一次大战中,所有的神魔两界神魔高手全部出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史称第一次神魔大战。在那一次大战中神魔两界的高手几乎全部殉落,死亡之数超过百万之上,没有人知道神魔大战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什么原因发生了这次空前灭顶的神魔大战。传说,一百年前,神魔两界又发生了一次大战,后被人称为神魔第二次大战。这次大战空前激烈超过了第一神魔大战席卷了整个世界,经过了一个世纪的艰苦战斗,最终神界以微弱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在这次大战中,魔界之主魔尊殉命,而魔界也从此一撅不振。
  • 黎明相依

    黎明相依

    黎湘被自己的闺蜜挖了墙角,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却遇强奸犯,又机缘巧合的遇见了木明逸,霸道的他总是很强势,很大男子主义.......
  • 孙毅庵奏议

    孙毅庵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洛沙大陆

    洛沙大陆

    他是九天之上神界天帝的小儿子,多情恣意,潇洒放纵,她是战神之女,五界内数一数二的美人,为情所困,自毁修为化身成狐。两千年后,她投胎成了妖界的杀手,冷若霜雪,步步为营,他却摇身一变成了一代邪神,魔界君主,断情绝爱,阴谋算计。她的命运如风中残烛,被他任意操纵。她忘记了前世的一切,却苦苦追寻梦中那一片桃林、那一架古琴、那一缕孤影。他将一切铭记于心,却将对她的情忘得一干二净。棋在他手,局在他手,他算情算爱算天下。九重天上,他坐拥五界,怀抱冥界公主,她代表妖界送去贺礼,她问,你爱我吗?他答,你是棋子,爱上你,就会满盘皆输。
  • 凡尘路,红尘仙

    凡尘路,红尘仙

    古代神话中出现的各路神仙真的存在过么?凡人可修炼成仙,但是真的还有仙麽?各地都有着神像佛像,为何一直从未见众神显现,是他们从未出现过,只存在于我们先辈们的幻想,还是他们已经遗弃了我们这些凡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亦或是他们在某个地方默默的守护我们呢?跟随着主人公,让我们一起踏上一条异样的寻仙路。
  • 三界直播间

    三界直播间

    李睿本来不过是整天守着直播看美女的穷屌丝,却无意间闯进了三界直播间,从那里学到各种仙家技能,成为了娱乐圈的天王,商业界的大亨,命运从此改变,美女接踵而至……
  • 晋江民间风俗录

    晋江民间风俗录

    本书采用词条形式,对晋江民间的主要风俗进行挖掘、记录和整理,按内容分类成书。
  •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作为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浙江高校后勤改革历程和发展模式研究”课题之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曾赴杭州、金华、温州、台州、宁波、绍兴、嘉兴等地方的高校后勤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历时两年才完稿。全书分共八章:历程,将浙江高校后勤30年改革历程划分为传统管理、社会化改革探索、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进三个发展阶段,用纪实的手法对改革全过程进行回顾;成果,介绍了浙江高校后勤改革基本模式、管理服务特色、主要成果、改革经验,提炼了改革精神;展望,分析阐述现阶段持续推进浙江高校后勤改革的社会经济基础、环境要素和时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