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6900000012

第12章 悲乎,“勇夫”——也谈一种“下海文人”

随着文学日渐卷入市场,金钱对文学的挤压、诱惑、漫淫与分化也日甚一日。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中,中国的作家队伍面临一次空前尖锐的选择与淘汰,不少文人纷纷“下海”早已不算什么新闻了。——有的声称要“先商后文,以经济的自由来保障写作的自由”;有的则干脆表示要“弃文经商”,直奔金钱而去。对于前者,我们察其言,观其行,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对于后者,则正如王蒙先生所说,中国少了一个平庸作家多了一个精明商人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比较复杂的是有一类文人“万变不离其宗”——“下海”也下在“文化之海”中,或可叫做“以文养文”。他们重新认识与调整自己,扬长避短,长其所长,聪明而果断地卸下背了多年而不堪其重负的所谓“严肃文学”的重轭,一个猛子扎进了通俗文学的汪洋大海中,大搞中档文艺——譬如娱乐片呀,电视连续剧呀,武侠、言情、侦探、纪实小说呀,写得轻松,赚得愉快,有的不出一年半载便成了“大腕”兼“大款”。既满足了文化市场需求,又一实现了自我价值,真可谓得其所哉。

其实这倒也没什么不好。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多年来集合在严肃文学这面大旗下浑沌一片的中国作家队伍迅速向纯与俗两极分化——文学分开档次,分清职能;而作家则各归其位——找准各自的位置,明确各自的目标,从而建构起一个由纯与俗两极对应富于张力而又两极互补的多元多层的文学新格局。

但是,我所说“比较复杂”的就是在“以文养文”的这一批文人中,确有那么少数几个在通俗文学的汪洋大海中混水摸鱼乱中捞钱的“赶海者”。他们认准搞畅销书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把文化市场纯粹变成赚钱的商场,为了多赚钱,赚大钱,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干,真是完全置文学、品操、格调和职业道德统统于不顾,光光只剩下一个斗大的“胆子”了,此所谓“勇夫”者是也。

我之所以把这些人叫做“勇夫”,是因为他们的胆也特大了一点,他们赚钱的方式就是搞畅销书,而往往又是打着“纪实文学”的幌子。这种所谓的“纪实文学”,一不用东奔西跑地采访,二不用点灯熬油地笔耕。其炮制程序大致不过“三部曲”:一想点子;二动剪子;三卖稿子。而“勇夫”们“勇敢”过人的胆子也就在这“三部曲”中逐一显露——

一是想起“点子”来没有不敢想的,上到领袖秘闻,下到民间艳事,越是新、奇、古、怪的越好,越是刺激惊险的越高,统统给你搞一个“大揭秘”、“大曝光”。二是动起剪子来没有不敢剪的,围绕“点子”从图书馆抱来一摞一摞的资料你就剪吧,管它谁编的,管它谁写的,只要用得着就剪!剪下来就贴!如此剪剪贴贴,拼拼凑凑,慢则半月,快则一周,一本畅销书就算完成了。再然后就是卖稿子喽!和书商谈判侃价,狮子张大口,就高不就低,动辄千字百元,字字据利力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遂拍拍腰包大功告成。

如此“勇夫”,“勇”也不“勇”?——不怕误人子弟,不怕坑害良民,不怕昧着良心,甚至也不怕上法庭打(版权)官司!

说穿了,“勇”字后面一个钱字——你有多大钱,我有多大胆!故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如此“勇夫”也算文人一种?悲夫。

载《南方周末》1993年7月31日

同类推荐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是鲁迅的随笔选。所选作品,不包括《野草》和《朝花夕拾》中的篇目,也不包括鲁迅上世纪30年代写下的大量文艺论战名篇,内容上以社会、思想、文化、生活见闻方面的随笔为主,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偏向于“准风月谈”的那一类文字。这些作品基本上按照发表时间的顺序排列。其中1918-1919的“新青年”时期、1924-1925的“语丝”时期、1933-1934的“申报·自由谈”时期可以说是鲁迅随笔创作的三个高峰期。
热门推荐
  • 如果可以祈祷

    如果可以祈祷

    这是一个关于人和吸血鬼的故事。
  • 大淖新事

    大淖新事

    青年作家周荣池工作生活在里下河小城高邮,小城虽无大事,但小人物的小事情也常给人~大感动。这位细心的写作者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以身边的好人好事为原型创作了一部短篇小说集,这就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大淖新事》。
  • 101绝密爱恋

    101绝密爱恋

    凌乱的头发,红红的嘴唇,欲求不满的眼神再加上衣衫不整……他们家的BOSS这是被人给强暴了么?究竟是谁有这么天大的胆子?!
  • 巫医奇谈

    巫医奇谈

    现代就没有巫医了吗?李全默默扭头:“这不科学。”现代的道士就没有法术了吗?赵兴邦缓缓吐出两个字“呵呵”理科女生就没有一点小浪漫小清新?萧灵迅速卷起了袖子。卖麻辣烫的老板会不会是大隐隐于市的高人?林老头微笑拈须。每天都在为工作而烦恼的巫医,高分子物理专业的道士,【划掉】自称【划掉】温柔端庄的建筑设计师,乐呵呵数钱的麻辣烫老板,还有之后许许多多的人,人生这么长,总得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人出现。
  • 铭星夫妻有点萌

    铭星夫妻有点萌

    时隔三年,她又重新闯入他的生活。想让他尝尝她这三年来受的这些苦的滋味。“老婆,我好累啊,我不要赶行程了”不不不,这画风不对啊...韩铭姝明明是回来复仇的啊,怎么感觉自己和他重新结婚了一样。“我刚才说的话,简单来说,就是我喜欢你。”-易星辰“我们可能在错的时间遇到了彼此,所以现在才会有这一系列曲折的事情发生,还好,我们没有放开彼此的手,谢谢你,易星辰,还有,我爱你。”-韩铭姝“生活不是偶像剧,没有那么多曲折离奇的过程结局却又皆大欢喜,易星辰,我折腾不起了!”-韩铭姝
  • 面对危险怎么办

    面对危险怎么办

    本书以孩子们的家居安全、在校安全、休闲娱乐时的注意事项、意外伤害的防范与自救、自我身体的保护等几个方面为入手点,告诉青少年在面对各种灾害时如何进行自护、自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避险,从而帮助青少年在不幸置身险境的情况下,依然能沉着冷静地应对,机制安全地化解,从而转危为安。
  • 庸碌人

    庸碌人

    行侠仗义,不干惩奸除恶,不为斩妖除魔,爱谁谁破衣烂衫,随意灰头垢面,管你平生最爱,酒一杯无有红袖,何处添香,浪荡慵且懒,无药可救莫云子曰,不谈佛说,我辈自庸人,已入膏肓管他天高与地厚,不如爷的酒葫芦随你前世或今朝,爷自乐得醉逍遥发上枯木簪,拘不住三千青白丝花间一点香,难敌过汗衫酸酒臭七尺自在,八斗惬意,九两桀骜庸人却自扰
  • 话说那是:鬼

    话说那是:鬼

    每一段故事后面都有一个受害者,下一个会是你吗?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至尊女配:神女逆袭

    至尊女配:神女逆袭

    穿越为小说中第一炮灰女配,凤紫墨感到深深的忧桑。原文男女主逆天强大,如果不想被炮灰,就只有和女主搞好关系了。为了不被炮灰,她要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