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6200000007

第7章 龙渠会议

会议一开始,就出现了可怕的沉默,时间似乎凝住了,就像历史本身停住了脚步,恭候会议作出与西路军成败攸关的决策。

陈昌浩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要重返旧地,坚持斗争,等候中央新的指示,等候时局新的转机,为了避免出现他与总指挥昨晚那种争辩,他提出了防止军事上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对右倾逃跑。

这两顶沉重的政治帽子扣在会场上,与会者都是从历次路线斗争中过来的,哪个还敢轻易表态?哪个还敢提不同的意见?

所有与会者都不愿意先发表意见,有的埋头吸烟,有的看着手中的地图,却都在思考如何说好。

显然,陈昌浩提出重返倪家营子,出乎大多数同志的意外。虽然他讲了一、二、三、四条西返的理由,但是大家在东返自救的兴奋遐想中走得太远了,要想扭转回来是困难的。

与会的大多数同志不管是直接接触还是间接了解,都知道陈昌浩的个性特征:他是才学渊博的知识分子,能写文章,能讲演,讲起马列主义来一套接一套;能懂好几国洋文;他年轻,气盛,有才华,有热情,有干劲,做事雷厉风行。仅就这一些,还不能获得许多工农干部的尊崇,因为他们最瞧不起“夹皮包,作报告,会总结,会提高”的只讲空话不干实事的领导者。

陈昌浩不是这样,他兼有文官武将的共有特色,既是理论家也是实干家。在鄂豫皖根据地时,张国焘也让他三分。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他是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张国焘称之为二十八宿)之一。那时,他瞧不起张国焘,认为他是老右倾机会主义者。可是,当生活转入新的航道时,他们都跟着急流转弯,在整肃鄂豫皖党政军组织时,陈昌浩发现张国焘并不右倾,在大肃反时,却是苛烈绝情左得出奇。

左的人并不事事都左,右的人也并不事事皆右。后来,他与张国焘一道工作期间,一直配合得很好,他忽然发现原来的所谓左、右,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就像两个人共攀一座陌生的荒山,一个说从左边上好,一个说从右边上好,目标都是一样,既可以争个面红耳赤,也可以平心静气商量一番。

当陈昌浩由共青团分局书记接任曾中生的红四军政治委员职务时,他和张国焘在大政方针上就完全一致了。在白雀园“大肃反”时,两人配合得紧密而且默契。自从他当了四方面军的总政委之后,简直可以说是不可一世了。那时他才二十五岁,这并不是成熟的年龄。他那文化人好冲动的气质与他独挡一面的重任,是不相适应的,他并没有发现他的地位犹如身处悬崖绝壁的那种致命的危险。

他肯干、敢干、能干,他甘冒锋镝亲临前线,这里摘引总指挥在事过五十年后的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回忆:

那天白天,陈昌浩坐上飞机到黄安上空扔炸弹,散发宣传品。骚扰敌军。这架德式机是四川军阀刘湘的军用飞机,我们于一九三○年初在宣化店缴获的,驾驶员叫龙文光,从南京驾机回四川,迷航后汽油烧完,被迫降落在根据地。飞机运到新集后,陈昌浩坐上它穿越白区,去过皖西根据地。他那时才二十七岁(据史料记载,陈昌浩一九○六年生,此年应为二十四岁),干起来真行,也有办法,怕驾驶员不可靠,在白区降落,就带上手枪,也拿着手榴弹,逼他听指挥。

此外,还有许多令人听之颇为纳罕的事:

一位局长正因一件十分挠头的事而烦躁懊恼时,电话铃响了,他拿起电话想也没有想就骂了句:

“他妈的,偏在这种时候来电话,你就不会等一会儿吗?”

他啪嗒一声,把耳机拍到支架上,竟然没有听出这是总政委的声音。

陈昌浩丟下电话,催马找到那位局长,搂头就是一马鞭。那位局长竟然忍受了。也难怪一方面军在长征路上与他们会合后,深感四方面军中有军阀作风。

四方面军的参谋主任舒玉章是个刚直不阿的人,为了对前线情况与陈昌浩看法不同,激烈争论起来,拍了桌子,后来,陈昌浩竟然把这个“犯上作乱分子”当成反革命处死在沙河滩上。

凡是从鄂豫皖来的四方面军的干部,对白雀园“大肃反”莫不谈虎色变,心胆震颤。在五十年后,总指挥有这样一段回忆:

我和程训萱同志是一九二九年底结婚的,她是黄安人,家住檀树岗程伍德村,妇女工作干部,我老在前方打仗,她在后方工作,我们难有见面团聚的机会。一九三二年反四次“围剿”时,我在七里坪一带打仗,战局很紧张,我无法回家看她,叫警卫员把袜子拿给她补一补,好行军作战,警卫员悄悄对我说,程训萱被抓走了,人家说她是改组派。她命运如何,我不得而知,也不便过问,听候组织“审查”就是了,还是打我的仗。

部队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我一直打听她的消息。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告诉我,一九三七年到延安,才听说她和王树声的妹妹等一批人,都被杀了。我就问周纯全,为什么把我老婆抓去杀了,她有什么罪过?周说:“没有什么罪过,抓她就是为了搞你的材料嘛。”

这次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仍然笼罩着往日大肃反的暗影: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设想,不同的方法,很容易当成路线问题,很容易当成反领导也就是反党问题,谁还敢畅所欲言呢?

大家都等待着总指挥发言,以便从两个领导人的意见中作出选择。总指挥坐在右角上,一袋接一袋地吸烟,他的内心是激动的,可是,冲动,不是他的性格。

大家都互相交换着眼色,互相鼓励着对方先讲。就是连李特这样好放炮的人也沉默无声。

陈昌浩看出大家要等候总指挥讲出不同的意见,便用锐不可当的目光寻视着会场,声凝字重地说:

“大家还推托什么?有话就说嘛,关于行动方针,我和总指挥昨天晚上就讨论过了,今天主要是听听大家的意见嘛,集思广益嘛。”

语调之冷,令人触之若冰。他开始点名了:

“老王,你是副总指挥,你先说说吧!”

王树声一向是真诚坦率的人,敢于耿言抗辩,直展胸臆,从不转弯抹角。但他的弟弟妹妹在大肃反中被捕被杀的余悸仍留在心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说得十分谨慎:

“我们这次胜利的确不可低估,对我军武器弹药的补充,对我军士气的鼓舞都是很大的;我们损失小,缴获大,也是以往战斗所没有的……”王树声顿了一下,很艰难地说出了一个“但是”,他说,“但是,这次胜利是很值得分析的,马元海在高台、临泽、倪家营子一连串的得逞,冲昏了头脑,他总认为我们像惊弓之鸟漏网之鱼那样只顾奔逃,所以他长驱直追;骄兵必败,敌人的失败在于麻痹轻敌,而不是力量薄弱……可是,再返回倪家营子,我们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战机?我想应该慎重考虑。”

陈昌浩的脸色阴沉沉的,他有些不耐烦了,这种发言听来似乎对他的主张并不反对,但是,也不支持。不支持也就等于反对,只是不愿说出来就是了。他希望得到参谋长明确的支持。目示李特发言。

李特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他是军政委员会的常委之一,王树声却不是,李特一向是站在陈昌浩一边的,而且,跟得很紧。由于处境和地位不同,在东返还是西返问题上,李特却很难无条件地站在他一边。

陈昌浩考虑的是如何取得中央的信任,李特和总指挥、副总指挥一样,考虑的是部队的处境,部队的生存。这个好放大炮的人的发言比王树声还要谨慎,因为他更为了解陈昌浩的性格。

在他心目中,陈昌浩是坚毅果断而有强烈事业心的人。这是他的突出的长处,可是,他十分严厉,甚至非常极端,如果他喜欢你,就会极力赞扬你,赋予你很大的权力,赏无吝色;若是他对你产生了反感,就会毫不留情地惩罚你,杀无怜容。

“现在的关键在于我们还不太了解全局。昌浩同志在我们没有中央指示情况下东返自救的考虑是正确的,从我们西路军的局部来看,东返是应该的;可是从整个局势来看,是不是妥当呢?当然,重返倪家营子,艰险也不可轻视。我看,最好在这里暂停,听候中央的指示。”

李特耍滑头,绕了个大弯,似乎给会议献了个两全之策。自身的经历使他体验到一种人生哲理:人人都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历史上愿听逆耳之言者能有几人?!

陈昌浩脸上的灰斑变成了深茶色,眼睛不再看任何人了,只盯着眼前的地图。他所期待的衷心支持和热烈拥护落空了。无疑,这对他的自尊心是一种强刺激,对他的无尚权威也是一种挑战。当然,平时,对他的某些主张是可以讨论的也是可以反驳的,那是在他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不是他已经作出的结论。

他两眼冷峻地盯着地图,并不是想根据已有的意见改变自己的决定,即使是聪明人,当他钻入牛角尖时,也会蒙住了智慧的眼睛,听不见理智的呼声。他面对地图视而不见,他的思想在痛苦地对抗面前出现的现实,拐进了歪道。他感到会议出现的状况不仅有伤他的尊严,而且意味着背叛,他甚至猜疑总指挥背着他向其他人做了说服工作,他的胸中涌动着受辱的愤懑之情。他的感情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很脆弱。

长期以来陈昌浩习惯于周围的人不加争辩地赞同他的意见,好像已经成了一种常规。这种只能赞成不能反对的环境把他的感情养娇了,把他的理智弄乱了,他的本来已经十分顽强的自信心,在赞扬声中得到滋养而迅速膨胀起来,他总是认定自己的判断万无一失,并且说出这些判断时毫不犹豫。

陈昌浩在烟雾腾腾的客厅里,感到一种凛冽的寒气,寒气里弥散着苦涩的畜粪气味。他把地图向前一推,准备大发雷霆,但他强抑住了,只觉得许多痛苦的思绪在心中翻滚,一腔怒气涌上了面孔,他说:

“即使等候中央的指示,也要返回倪家营子去等,我觉得我说的理由已经够充分了,越在艰难困苦中,我们越要坚定必胜信心……悲观失望是十分危险的!”为了加重最后这句话的份量,他用拳头擂擂铺着地图的方桌,重又说了一遍。

这一来,与会者的脸色变得窘困而又难堪,蒙着一层愁云,严肃到近乎阴森。在这种气氛中,很难进入深沉的思考,站在铁刺笼中跳舞,谁还敢随意伸展手脚?

一向对军事行动不表示任何意见的政治保卫局长克制住焦虑不安,叹了一口气说:

“困难总是有的,我看,还是由领导同志决定吧!部队嘛,令行禁止,没有任何打折扣的余地,革命,就是坚决战斗到底!”

这话,很难说对错,可是,它解脱了与会者的重负,有时,大家希望充分发扬民主,可是,这个“民主”要承担严重政治责任时,大家又感到还是领导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干来得更安全些。

几个军的干部也都表示遵从领导的决定。本来,军政委员会就是一个集体领导机制,理论上是完美无缺的,少数服从多数,可是,自从张国焘的家长制作风形成后,民主集中制成了一种形式,还是第一把手说了算,约定俗成,大家希望陈昌浩最后表态。

陈昌浩重又把推开的地图拉到自己面前,这的确是独挡一面的领导者为难之处,既怕大家不同意自己的意见,又怕大家不表示意见,他重新审视地图,并不是希望在早已熟知的图面上得到什么新的启示,而是在坚定一种他还没有完全考虑成熟而又被与会者弄乱了的合理方案。

这时机要员报告了一声,送来了中央的一份电文:

“甲,固守五十天;乙,我们正用各种有效方法援助你们!”

电文明确而又简洁。

陈昌浩手执电文来不及在送报簿上签收,就猛然站起,脸上又恢复了坚毅自信的神情,以使人难忘的姿势,向与会者大声朗读了两遍,虽然他有意控制住兴奋的表情,但他的激动仍然从所有动作中表现出来。

中央站出来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反转过来,他的决策是符合中央的精神的,他站得高看得远。

会议的议题改变了,就如何执行中央的指示请大家发表意见!

全体一致表示按中央指示去身体力行,没有任何异议,当即散会,各自投入繁忙的军务中去了。

一时间人去房空,足有三十平方的张龙官客厅里,只剩下陈昌浩一人。

这就是后来称之为“龙渠会议”的情景。

陈昌浩一人呆在客厅里,任凭警卫人员收拾坐具,清理灰烬,向茶缸里续水。他仍然离不开那张地图,他接到中央指示后的亢奋情绪,像热水烫了的水银柱陡然上升,那电文在他的眼前像礼炮似的爆裂成绚丽的火花,但这些火花未能持久,倏忽间就消逝了,一种突然袭至的失落感和迷茫感压在他的心头:

决策之花能不能结出胜利之果,需要事实的检验,这时,陈昌浩才意识到自己全神贯注于军用地图的目的,是寻求未来的前景。他想起了去年十月二十七日,西征大军在横扫黄河西岸守敌之后,十一月六日,制定《平大古凉战役计划》时的心境。那是多么豪迈的激情啊,那是多么壮阔的前景啊,那时他站在这张地图前,看到遍地红旗在漫漫沙海中飒飒飘扬。

刚刚过去两个月,竟然产生了恍如隔世之感,如今,他面对的仍然是那张地图,却无法再唤起那种振奋的感情了。眼前也不出现千军万马高歌猛进的画面了。黑色飞蛾似的不祥预感,在他眼前不停飞动。

陈昌浩突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他沉重地坐在太师椅里。

这时他才冷静地想到总指挥、副总指挥、参谋长的忧虑绝不是多余的,他们都是意志坚强身经百战视死如归的人,指责他们“悲观失望情绪和右倾逃跑思想”,简直是无稽之谈,在感情上带给他们多深的伤害?陈昌浩有点愧悔了,仿佛听到被指责者心灵的低泣。

他双肘撑着桌面,双手揉搓着酸涩的眼窝,忽然想起他曾读过一本书,书名记不起来了,却记得其中的一段话: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人都有进退两难的时刻,它强迫你必须当机立断,作出抉择:选对了,进入天堂,选错了,坠入地狱。

我们的抉择是对的吗?陈昌浩重又陷入深深的思索。

这似乎超出了他的性格范围,他一向认为自己英明果断,一旦决定绝不后悔。

他记得恩格斯说过:“防御就是武装起义的毁灭……”重返倪家营子,必然重新陷人防御。“可是我们的防御是积极防御。”他不知在反驳谁。

“可是,即使初具军事常识的人也懂得绝不应消极防御,问题是积极防御也是有条件的,不能说凡懂得积极防御的人就能防得住。”也不知谁在反驳他。

他不愿在这种庸人自扰的思绪中纠缠过久,一句古诗涌上心头:“成则为王败则亡,英雄成败本寻常。”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他毅然站起来,喊值班参谋收好地图,他要去医院看一看分娩之后尚在病中的妻子,也想起了他们寄托在倪家营子的新生婴儿。

同类推荐
  • 神秘的白牡丹

    神秘的白牡丹

    选取了亚森?罗宾探案故事中的精彩篇目,分为白色的牡丹花、恐怖的威胁、曙光初现、间谍活动、巴尔干火药桶等5个章节。在本书中,主人公罗宾街头救下一位金发女郎,并与其成为了好朋友,谁知却因此而卷入到一场国际大阴谋之中。为了消弭欧洲战事,罗宾只好挺身而出。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后来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详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 别对自己说如果

    别对自己说如果

    “如果那时没有怎样,现在又会怎样?”“如果当初我那样做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如果从头再来一遍,我的现在完全不同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经说过诸如此类的话,当人们这样说时,都带着后悔、遗憾、哀伤甘的心情。虽然很多人都在喊着“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可却很少会有人想“我今天要怎么过”、“要把握好现在”,仍旧沉浸在回忆中无法自拔。当你总是说“如果”时,就表明你活在过去,也表示你无法开始新的生活,无法珍惜现在,无法活在当下。即使今天很精彩,你也会视而不见。从这一刻起,少说一些“如果”,如果没有“如果”,你的生活会精彩许多!
  • 爱国科学家的故事

    爱国科学家的故事

    本书通过故事爷爷李晋华讲述爱国科学家詹天佑、李四光、邓稼先等科学家,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故事,激励当今少年儿童好好学习,培养兴趣爱好,树立科学理想,掌握科学知识,锻炼顽强的意志,为祖国的富强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 一个芝麻官为官做人的深度感悟

    一个芝麻官为官做人的深度感悟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体验为主,借鉴社会现状、他人得失和历史史实,以“为官之本惟立身”、“为官之重惟制权”、“为官之要惟得人”、“为官之术惟方圆”、“为官之鉴惟清廉”等五个方面,从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与整合上阐述了新时期为官艺术的基本做法与体会。
热门推荐
  • 摄灵诀

    摄灵诀

    天生与灵互斥,是福?是祸?当被天地所排斥的钟楠碰上摄灵,又将演绎出一段如何可歌可泣的修行事迹......
  • 重生之玩转爱情

    重生之玩转爱情

    前一世的苏斯诺为了那个男人呕心沥血却最终被狠狠背叛,老天既然让我重活一次,那就看我如何勇逗渣男,大打小三,获得自己的爱情的下一春。
  • 穿越之江山恋

    穿越之江山恋

    他是英俊聪明有勇有谋的当朝太子,几千年的一代明君。她是现代高端大气上当的美女白领,无奈再一次经历事业上的打击,在酒吧喝酒的她,在快要被别人强暴时,突然晕倒,一觉醒来竟变成了兵部尚书府上的千金,而在一次花园中第一次遇到了他,从而两人慢慢的嚓出火花,至于后来在后宫为妃的一切事情
  • 梦世仙神

    梦世仙神

    远古传说,原本世间万物和平共处的仙霄大陆之中,因两位仙者为情所困,恩怨纠缠数千万年,将原来的仙霄大陆分为现在的圣魔两大陆。“任你何方势力,都不在我眼中;任你如何强大屹立,都逃不过我的掌心。只知路远,不为天地,不为世界,不为完美,不为武道,只为己心!谁曾料到,如此逆遇,洪荒之劫,化我妖心,永恒万主,成就仙神之位!我是仙,也是神,是这个世界巅峰的存在,是这个世界不可能有的存在,可我却一直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封印异天书的那天,仙神者就是这么说的。仙神之名:冰炎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灵魂寄宿者

    灵魂寄宿者

    与灵魂谈场轰轰烈烈的爱恋……男神变萌妹,灵魂出窍寄宿在萌妹身体,憋说话,让我先晕会儿。人生的转折点,也许是会从某场意外开始,贝莱莱的命运就是因为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而发生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改变……寄宿在我身体的另一个灵魂——你是谁?!
  • EXOPLANT之微光迷离

    EXOPLANT之微光迷离

    中学女生夕染身材高挑,长相完美,充满中性魅力,在学校的跆拳道有着超高人气。偶然一次机会,夕染在家中的阁楼屋找到一些“画纸”,发现上面所画的幻景存在于一个叫EXOPLANT的地方,而失踪多年的爸爸正是来自EXOPLANT。更不幸的是,妈妈此刻已到了癌症晚期,为了让妈妈安心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光,夕染决定独自一人踏入异世寻找爸爸。流落到EXOPLANT西部的夕染男扮女装,隐藏自己的身份进入帝国魔法学院,并和EXOPLANT的12王子成为朋友。
  • 竹马霸少:惹上恶魔千金

    竹马霸少:惹上恶魔千金

    【全本免费】【此作品为练笔作,写不好请见谅。】有时候,误会一场错过一生。当后悔后,你才意识到一切都来不及,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奇迹,彼此最终因为一场误会而散了宴席。若她口中你成为了曾经,还好,你还存在她的回忆里,成为哪里的一道风景。用Loli来讲述就是——小白兔+大灰狼的一场似梦般的旅行,且看小白兔如何让大灰狼缴械投降。小白兔结论:Youneverknowwhatyou'regonnaget.大灰狼结论:Growoldalongwithme,thebestisyettobe.(一对青梅竹马有爱的情感旅行,几生阴晴圆缺,几许悲欢离合。)
  • 爱,不忘记

    爱,不忘记

    爱过的人能够忘记吗?即使记忆失去,你仍然留着我心里。
  • 霹雳之文殊渡航

    霹雳之文殊渡航

    在穿越成一位佛乡僧者某人感觉很悲情,与天之佛,不昧因果共修,上有天佛地藏下有四大天护,只能欺负小师弟不昧因果,结果小师弟出门溜一圈就练了一身无门横练,被反欺负,苦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