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4900000060

第60章

“眼睛向下”心无憾

——李丙炎“死抱萝卜”不放手

1960年春节过后,饿死人的局面终于得到控制,但饥饿的局面仍在继续,因为国家供给的粮食极其有限。这时候又遇到了令国家雪上加霜的大事件——苏联“老大哥”彻底终止援华方案,非但撤走了专家,还全面加紧逼债。“粮债”加剧了中国原本缺粮的紧张局面,同时旱情仍在继续,农业生产形势更为严峻。刚刚摆脱死亡威胁的百姓又面临新的危险。

正在此时,一批参加“民主革命补课”的基层干部被提前释放。他们在新的困难时期,以极大的勇气与极“左”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弥补着共产党的过失,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李丙炎走出“民主革命补课”学习班,继续担任遂平县玉山公社社长。这位以倔强闻名的八品小吏,官复原职后讲出的第一句话仍是那几个字:叫老子当官,老子还是站在群众一边,这辈子改不了啦!

话如其人,果然倔强得可以。

李丙炎平时没少吃性格倔强的亏,“放卫星”那阵子他坚决反对虚报粮食产量,任上面咋“提醒”还是“一根筋”,一两也不虚报,因此被视为“右倾保守”,老挨批。这次在学习班他却沾了性格倔强的光,因为之前决不跟着别人说假话、吹大牛欺骗上级领导,决不带人提着麻袋到群众家里搜粮食,被学习班领导定为“好同志”而提前放出。

这位在群众眼里“死倔活倔”的社长走出学习班的大门后,没有回自己的家,而是直接奔向自己的领地。一连数日,他跑遍了全社所有村庄,想弄清楚全社总共饿死多少人,谁家饿死了人,眼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群众心里想什么。只有弄清这些事,他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

最初几天,李丙炎社长每到死难者家中,都要跪地长拜,泣道“对不起乡亲们”。这绝非是做作之举,而是真心“谢罪”。社长跪肿了双腿,哭肿了双眼,后来几天终于跪不下去了,死难者太多,他觉得把全身的汗毛都变成腿也会跪烂。数日里他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保护好乡亲们,再做不好就算不上共产党培养的好官。

他把各村的临时负责人召集起来,说:“不知爹娘口味,咋尽孝心?我把这几天掌握的情况通报给大家,就是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白眼下是啥情景,父老兄弟最缺啥,咱们干事甭犯迷糊。”

眼下啥情景?还是干旱;最缺啥?还是缺吃的。干旱就不会有好收成,父老兄弟又不能没吃的,咋办?他告诉大家:有抗旱条件的地块种粮食,没有抗旱条件的地块全部种萝卜。萝卜这东西产量高,扛饿,有它就不会再饿死人。

全社有抗旱条件的地块不多,这就意味着大面积土地要种萝卜,粮食种植面积大大减少。

可是李丙炎社长的大种萝卜与县里“争取粮食好收成”的精神明显不符。县领导闻讯打来电话,要他立刻纠正种植计划。

他问县领导,连续大旱,靠啥“争取粮食好收成”?到最后收不上粮食,再不种萝卜,乡亲们吃啥?

县领导又提醒道:“争取粮食好收成”可是省里的精神,你千万不可胡来。

李丙炎社长说:“上面有‘大精神’,我这里有‘小情况’,没对上撇子。您想,我种地出身,全社哪块地适合种啥,我最清楚,咋会胡来?这事您就甭管了。”

县领导心里装着“上级精神”,不可能不管,电话里做不通这条倔汉的工作,连夜跑上门来当面继续做。

县领导劝说李丙炎:不听上面你听谁的?不听就会犯错误。

李丙炎社长听了这话火起来,叫道:“!去年‘放卫星’、‘反瞒产’都符合省里精神,为啥饿死恁多人?还不是上面瞎指挥造成的!我就不明白,为啥我们只能听上面瞎吆喝,就是不顾实际情况哩?去年栽了那么大的跟头,为啥还不记疼?犁地不怕石头硬,为了父老兄弟少挨饿,我不怕犯错误,老子犟上了,就是要种萝卜,除非再把我关进学习班!”

县领导自然理解这位倔汉的心情,可该提醒的不能不提醒,因此叹道:“说你倔,还真不假。再犟下去,难保不把你第二次送进学习班啊。改,还是不改,你自己掂量吧。”

李丙炎社长说:“这和倔不倔关系不大,倒与领导作风有关。我觉得,不管哪一级领导,都应该养成眼睛向下看的习惯,眼睛向下看就能发现群众需要啥,知道群众需要啥才能明白自己该干啥。如果只顾眼睛向上,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才怪,这几年我们教训还不够多吗?代价还不够大吗?还不该清醒吗?!”

县领导面带几分无奈离开后,李丙炎社长心里犯起嘀咕:真把老子再送进学习班,还真不好弄,恐怕一根萝卜也甭想种。不能死犟,得讲点战术。

第二天一早,李丙炎社长急忙赶往县里,对县领导表态说,自己想通了,按上面精神办,多种粮食,少种萝卜。

县领导说:你想通鬼才信,想不通倒正常。这几年,我们所犯的错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讲科学、脱离实际;一类是考虑群众利益太少。我们是共产党人,既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对群众有益的事为什么不干?干了无非是落个“不听招呼”的名声,大不了影响当官,可不能为这就丢了良心啊!

李丙炎社长喜出望外,说:“我可信您了,计划不变,多种萝卜少种粮!”

县领导说:“你讲战术,我也得讲战术。这种非常时期,得学会保护自己,不然咋保护群众?你呀,偷偷干,我装着不知情;我呀,背地给各社吹风,推广你小子的经验,咱把生米做成熟饭,上面就是知道了,想纠正也来不及。只要群众有吃的,咱挨批丢官都值得。”

李丙炎社长满怀喜悦回到玉山,急匆匆挨村跑,催促各村抓紧行动。与此同时,他让各村到处张贴“多种粮食、种好粮食”、“战天斗地保丰收”之类的标语,大造种粮声势,以掩护“萝卜行动”。只用了三天,全社就快速完成萝卜种植计划。

然而“保密工作”并不严密,还是走漏了风声,主管生产的副县长打来电话问李丙炎社长:听说你现在成了“萝卜社长”?明天我带队去你那里检查。

李丙炎社长觉得情况不妙,连忙通知各村,连夜在萝卜地象征性撒些粮食种子,并统一说法——粮菜兼种、科学试验。他希望以这种方式应付县检查组,蒙混过关。

第二天下午,副县长见到李丙炎社长就问:“我留给你这家伙的时间不算少,找到应付我的办法没有?”

李丙炎社长说:“县长开我玩笑,咱这人干事从来一是一、二是二,哪敢应付领导,您到地里看看就知道了。”

副县长跟着李丙炎社长一连看了几块地,发现萝卜地里都有粮食种子,让他解释“这叫哪一招”。李丙炎社长说,这是群众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两者兼种,萝卜可以给禾苗提供水分和营养,也算是科学试验。

副县长笑着把李丙炎社长拽到一边,悄声说:“我也是种地出身,拿这个糊弄不了我。看你这家伙晚上咋请老子。”

副县长转身对着检查组全体人员大声说,玉山公社群众的这种种植办法,具有创造性,也可以称作“科学试验”。对群众的这种创造精神,我们要保护、要支持。

走出田间,李丙炎社长悄声对副县长说:“早知这样,您何苦多跑这一趟?吓得我一身冷汗。”

副县长说:“你不在我这位置,哪知我的苦衷。多跑这一趟就堵住一些人的嘴,你的‘萝卜行动’就不必搞地下活动了,有啥不好。”

李丙炎社长说:“伙计,那你不是把自己和我绑到一起了,以后有麻烦咋弄?这责任不好担呀。”

副县长诡秘一笑,说:咱支持群众搞“科学试验”能有多大责任?即便担责任,也是为了父老兄弟,不丑。

五十年后,已年近八十的“萝卜社长”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感慨万千,他说:信阳事件之前,各级干部唯命是从占多数,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上面咋说就咋干,上面错了跟着错,这种弄法,不出信阳事件才怪。信阳事件后,情况大变,各级干部把“群众利益”当尺子,凡是不符合群众利益的事,甭管地委还是省委指示,决不“坚决照办”。当时出了我这个“萝卜社长”就是个例子。这个变化不简单,纠正了上面一些脱离实际的做法,避免了一些工作失误,也为共产党捡回了不少面子。

的确如此。玉山公社的“萝卜行动”全过程经历了一波三折,并未夭折,最根本的原因正在于许多干部把群众利益放在心里了。

还说“萝卜行动”。副县长回到县里,向县委第一书记蔡中田汇报了玉山公社的情况,并毫不隐瞒自己的倾向。蔡中田问:听口气,你也想当“萝卜县长”了?我是不是也该当“萝卜书记”?我觉得这个头衔挺有特点,当就当了!

全县各公社负责人被连夜召集到县里,县委第一书记蔡中田在会上向大家提出“一个中心、一点建议”:以保证群众生活需要为中心;建议在缺少抗旱条件的田地多种些萝卜。

蔡中田特意说明:建议不是硬性规定,哪家有把握保证群众生活,有把握保证旱地粮食丰产,可以不种萝卜;县委只盯一点,年底算总账,如果哪家群众仍缺吃的东西,坚决追查。

副县长补充说:书记的话大家一定要理解透。我打个比方说吧,婆婆擀面,儿媳切菜,两不误。就这意思。

蔡中田的意思谁都听得明白,谁都知道该咋做。

一时间,“萝卜行动”在全县蔓延开来。随着全县萝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蔡中田的心中却增添了几分不安。他暗想:这么大的行动,上面能不发现吗?一旦追查下来,如何圆场?自己面临怎样的风险倒无所谓,无论如何不能让整个计划泡汤。

他把自己的担心透露给副县长,两人一合计,决定分头带检查组到各公社“巡回检查粮食种植情况”。这样做有两点用意,一是确保有水利条件的地块不被萝卜“侵占”,二是借此大造种粮的声势“麻痹”上面。

同类推荐
  •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的故事发生在一八四二年及八年以后;主人公拉夫烈茨基是已经丧失了农奴主“热情”的贵族的最后代表。贵族之家的没落已无可挽回,农奴制的崩溃也不可避免;然而由谁来给俄罗斯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俄罗斯又该往何处去呢?无论是拉夫烈茨基,还是作者本人,都无法作出明确回答。拉夫烈茨基只是模模糊糊感觉到,应该做点儿什么有益的事情,未来应该是光明的。而作为农奴制贵族阶级的最后代表,回首往事,拉夫烈茨基却感到虚度了一生。“熄灭了吧,无益的一生!”在抒情诗一般的“尾声”中,拉夫烈茨基无可奈何地这样悲叹。
  • 天下兄弟

    天下兄弟

    小说讲述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三个兄弟成长的故事。一对孪生兄弟刘栋和田村呱呱坠地,出生在一个艰难的年代艰难的家庭,为了两个小生命的生存和成长,亲生母亲忍着母子分离的痛苦和养母分别抱养,从此天各一方,两位母亲、两个家庭,从此开始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两个孪生兄弟的哥哥刘树为了弟弟刘栋的前途和幸福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和幸福;姐姐刘草为了弟弟刘栋的前途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8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8

    本书收录了《血字之谜》、《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归来记》、《恐怖谷》等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的经典作品。
  • 背景

    背景

    《背景》是作家易清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余致力研究生毕业以后进入公安机关工作的经历,以及他所在的政治部宣传处(小说中一般称二十四处)其他人的官场沉浮。《背景》通过原生态的真实现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一个具体可感的“二十四处”,这是一部非常耐读的通俗小说,但是作者却保持了高贵的大师情结。从语言、情节、结构、到主旨,作者都尽力做不让小说落入俗套。从而能在众多类似题材的小说中脱颖而出。
  • 兰台赞歌

    兰台赞歌

    仪钦请我为《兰台赞歌》作序。我学档案、干档案,对文学毫无修养,不敢动笔。好在我对“兰台”并不陌生,小说中的人和事似在身边,通过作者的创作更生动、更深情、更典型,更具感染力。
热门推荐
  • 浅葱

    浅葱

    本来以为平凡的大学生活,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本来以为如过往沉寂而终,也许只是以为……
  • 盛世绝宠:腹黑BOSS太诱人

    盛世绝宠:腹黑BOSS太诱人

    我生命中最幸运的两件事:一件事和你一同历经风雨走到最后;一件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见你。在夏颜歌的眼中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在乎的人另一种是不在乎的。最在乎的人莫不过是在她无数子弹中把她护在身下的他。封陌衍的心里也是有两种人,一种是旁人,一种是爱人。最爱的人便是那将死之际寸步不离,不离不弃之人。人生最大的愉悦,便是心爱的人爱着自己,且得长相厮守。
  • 明伦汇编人事典感应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感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公子与乐师

    公子与乐师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动荡,晋景公六年,晋楚决战于黄河,一个途经此地的楚国乐师被破天荒的当作战俘带回晋国,乐师甘为景公之子奴役,从此,一段不被世人看好的恋情展开。
  • 爱我为什么不娶我

    爱我为什么不娶我

    懵懂的花季,当她遇到了他,他的温柔是否沦陷了她的心。一场花季的爱恋后,她还能忘怀吗?
  • 梵花似景

    梵花似景

    她是童话,可爱的童话,自卑的童话,只,属于他的童话。他是童影,高傲的童影,温柔的童影,她,最爱的童影。“你说,如果我不快乐,一定要及时告诉你。那,你呢?你为什么总是把自己的痛苦隐藏起来,不让我知道?”
  • 拜金皇后:皇上,给点钱来花

    拜金皇后:皇上,给点钱来花

    “皇上,我这一生就只爱钱,求求你休了我,让我回去赚钱吧。”自从被这个狡猾的皇上给拐进了皇宫,无端的就被封了个很派头的位置,皇后,那之后,钱不够每天都想逃跑,却屡屡给抓了回来。终于,她爆发了,揪着这个把自己从好不容易挖的逃跑路线,狗洞拉了出来的皇上,钱不够苦着脸说着。“皇后,你现在爱的是钱,但朕能保证,一定能让你爱我胜过爱钱的,所以我不会让你离开的。”看着眼前这个只爱钱的皇后,石傲武真的觉得自己真够悲惨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居然要跟冷冰冰的钱争宠。但有什么办法,他自己一个人留在皇宫里面太无聊,一定要拐个能天天让他想抱抱,想亲亲的钱不够在身边,所以,他一定不会让他的皇后离开的。
  • 大话西游之五彩灵玉

    大话西游之五彩灵玉

    女娲补天时,无意间一块灵石掉落人间。女娲补天后,才发现灵石将会给人间带去无尽劫难。尤其是千年之后灵石将会颠覆三界。可惜女娲因为补天耗损太多的神力,已经无法再去將灵石寻回。几百年后,不会武功法术的王辰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逆天,弑神,杀魔。三界之内何人能挡。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设计改变生活

    设计改变生活

    设计,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生动有趣、丰富惬意,它时不时地把你卷入一个潮流中,再把你拉出来,推向另一个潮流。千万不要以为,是你选择了设计,其实,是设计选择了你。设计左右着大众的审美,甚至左右着人们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具体选择。设计带来的不仅仅是审美的改变,它同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那些不易察觉的、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作者用活泼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向读者阐释生活中的设计奥秘,没有深奥的专业术语,让你更贴近设计以人为本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