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4900000035

第35章

生死抉择一笑间

——刘氏家族的故事

罗山县潘新公社徐寨村大食堂断炊也已数日,饥饿的人们每天围坐在村支书家门口等待粮食。这天,村支书召集村民大会,宣布说:上面没音信,我没好办法,老少爷们儿呀,今儿起,各自想门路吧。

村支书满脸的无奈乡亲们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那一滴滴泪珠,像冰硬的石块砸在现场每个人的心头。村民们心中的希望顷刻消失,表情充满了恐慌与不安,大家似乎完全明白了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兄弟中排行老三的刘国同垂头丧气回到家中,蹲在屋门口一言不发。父亲早亡,母亲已七十高龄,兄弟几个只有他娶妻生有一子一女,虽是“三弟”,却承担着刘家“掌门人”的重任。大难在即,一家老少的生死存亡怎能不使他愁肠百转。

妻子怀中抱着一岁的女儿,焦急地问道:“村里开会啥精神?啥时候分粮?你看这孩子饿得都睁不开眼了,再拖下去恐怕保不住了。”

老三刘国同上前抚摸下女儿的脸,叹道:“没有粮,支书叫各自想门路,这一难,怕是躲不过啊。”

老三刘国同捎信给在水利工地干活的二哥刘国富,让他连夜赶回家,召开家族会议,商量如何应对难以避免的大难。

老三刘国同对全家人说,情况明摆着,三五天再等不到粮食分下来,就会出人命,得作最坏打算。一大家子人如何才能保全性命?万一无法保全,重点保谁?真得有个计划啊。

老二刘国富表态说,真要熬不过去,就先保娘。爹死得早,娘历尽千辛万苦把一群子女拉扯大,该享的福还没享到,当子女的该拿命孝敬老人家。

老母亲的意见却有不同,她说自己一把老骨头,饿死没啥可惜,可不能让孙子、孙女出事,就是豁出全家人性命,也得保两个孩子活着。还有,儿媳妇也要保,没娘的孩子最可怜。

听了婆婆这番话,刘国同的妻子周氏深受感动。孙子、孙女被婆婆列为保护重点自然正常,因为他们是刘家的血脉。而婆婆把儿媳看得比儿子还重,着实出乎意料,毕竟是生死存亡之时啊。她流着眼泪说:“按说没俺说话的份,大家咋定俺咋做就是,可这会儿俺也想说两句。俺最大的心愿是一家老小都能活过来,万一难遂愿,就重点保老人、保孩子,俺不重要。”

刘家三间低矮的柴草房内充满了悲壮的气氛,家族会议开到深夜,最终形成“养老保小”的决定。

老二刘国富必须连夜返回水利工地,老三刘国同对二哥说:“家里可是啥吃的都没有呀,靠啥保命?在水利工地干活,好歹有口饭吃,我最好也去,咱哥儿俩每天省下几口,兴许还能保全一家老小。”

老三刘国同的身子骨比不上二哥硬朗,当初正是因为担心他难以适应水利工地的劳动强度,老母亲才把他拦在家里。可眼下情况危急,一家人的性命远比个人的身体重要,他不能不去。

刘家两兄弟在20公里外的水利工地干活,每人每天伙食标准也只不过一个小馒头和一碗稀饭,本来还不够自己充饥,但为了保护一家老小,他们坚持每天把两个馒头节省下来送回家中。

两个小馒头,不够饭量最小的孙子、孙女一次吃半饱,却要充当家中四口人的“救命饭”,尽管是杯水车薪,却也不能不算“奢侈”了,因为在这场大饥饿中,千家万户已陷入啃树皮、吃草根的绝境。

婆婆把掌管两个馒头的“大权”交给儿媳周氏,并特意提醒说:“既然叫你当这个家,你就甭推托,谁轻谁重就你说了算,我决不干涉。”

婆婆这样做自然是希望孙子、孙女多受优待,周氏完全明白婆婆的心意。作为母亲,周氏何尝不愿意自己的骨肉多吃几口偏食,毕竟,多口饭就少分危险。可她不能这么做,因为婆婆在她心里和自己的子女同等重要,都需要保护。两个馒头关联着一家老小的性命,如何分配的确不是件轻松的事。周氏排了下队,把婆婆放在第一位,儿子、女儿第二位,自己放最后。“地位”决定待遇,排在前面的多吃一点,靠后的少吃一点,自此周氏就严格按照这个等级“掌勺”了。

周氏每天把两个馒头揉碎,分别撒在四只碗内,然后冲上开水,浸泡后分给大家。四只碗同样大小,冲进的开水也同样多,只是哪只碗里多撒一些碎馒头末末,只有周氏清楚,其他人无法分辨。

因为刘家兄弟只能每天夜里往家送馒头,奔波几十里路到家时几近夜半,一家人每天仅有的一顿饭总在半夜进嘴。这顿等候一天的“饭”其实就是一碗稀汤,成人喝下后几乎就是喝碗水的感觉,仍然难以驱赶饥饿,只是忍着不言语罢了。两个孩子喝下一碗稀汤足以把小肚子撑大,但一觉醒来撒泡尿便叫饿,一叫就是一天,叫得周氏坐立不安,又无可奈何。

周氏想,只灌一肚子稀汤不中,得想办法把稀汤变稠,肚子里东西多了饥饿的时间就短一些。

她一大早就外出,漫山遍坡寻找能够下肚的东西。入冬前,地里还能找到几把野菜,带回家洗净剁碎和碎馒头掺在一起煮,的确比只喝开水泡碎馒头扛饿。可几天后就找不到野菜了,因为饥饿的乡亲们都靠野菜充饥,连牲口都不吃的一些草本植物也被搜刮光了。周氏往远处走,总算挖到几把草根,带回家剁碎煮着吃。

又过几天,连草根也挖不到了,每次外出,看到最多的是同样也在寻食的乡亲们。

冬天来了,天寒地冻的季节给饥饿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艰难和恐惧。周氏看到,婆婆的脸庞已经出现浮肿,儿子和女儿身上的肋骨已经隆起,自己也常常感到两眼发黑……她越发胆寒,对婆婆说,还得外出找点能下肚的东西,光靠一碗稀汤万万不中。

周氏想到了远山的老林,印象中那里有滚落的野果,不管现在还有没有,她决定去碰碰运气。这天一早,周氏满怀希望朝远山走去,沿途看到的是光秃秃的山野,往昔印象中成片的林木因头年大炼钢铁被砍伐得所剩无几,而且树皮早被饥饿的人们剥光充饥。日头偏西,她终于跋涉到目的地,已筋疲力尽,可那片老林已不复存在,也在大炼钢铁时被砍伐光了。没了老林,自然也没有掉落的野果,周氏的表情充满失望与痛苦。她不死心,还往大山深处走,心想兴许大山深处人迹少,运气好能找到其他可吃的东西。可走了几步又停下了,暗想,饿了恁多天,体力早跟不上了,再往里走,力气耗光了,恐怕返回都困难,还不冻死在荒山野岭?傍晚,周氏无功而返,最终带回家的只有几把干枯的树叶。

周氏心中徒增几分不安,因为她清晰地意识到,除了两个小馒头,再找不到其他可以充饥的东西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难熬。

婆婆看到儿媳妇愁眉苦脸,安慰说:“天无绝人之路,前些年,我带着一群儿女老在鬼门关前晃,也熬过来了。明儿个咱弄些稻草,磨成面也能吃,记得民国时期闹灾荒吃过那东西。唉,管他啥东西,能保命就吃,熬过一天是一天。”

稻草倒不缺,往日里这东西除了喂牲口、烧火别无他用。周氏尽管觉得稻草压根不是人吃的东西,可为了保命不得不吃。她到生产队的场院抱回稻草,一刀一刀剁碎,再放到村里的石磨上磨。

石磨是种古老的磨具,它的全部构件只有四件——一个底座,底座上平放着一上一下两个带槽的圆形石盘,压在上面的石盘外侧凿有一个小洞,洞里插根木棍。使用这种古老的磨具也很简单,把粮食堆在石盘上,石盘正中央有个洞,牲口拉或者人推着磨盘转起来,粮食就顺着洞往下流,磨出的就是面。石磨尽管古老,全村也仅有一盘。

推磨虽是件力气活,但往日一人一口气推上三五十圈也不成问题。可眼下不同,多日饥饿后身体本来就极其虚弱,哪来的力气?周氏刚推几圈,就觉得两腿发软,满身冒起虚汗。坐在地上歇息片刻,再接着推,三五圈过后双腿便灌铅般沉重了。几步一小停、几圈一大歇,石磨盘艰难地转动着,断断续续的响声完全没有应有的轰轰隆隆的气势,倒像是垂暮老人虚弱的呻吟……

整整耗了大半天力气,总算磨出一大盆稻草面。一家人碗里的稀饭终于变稠了,而且一日一餐变成了一日三餐。

头两天的感觉的确不错,稻草面很扛饿。周氏满心欢喜,说:“过去没吃过这东西,不知它好。细想想,能把牛喂恁壮、恁大力气,养人肯定也不成问题。”她盘算着早下手多储备一些稻草面,如果全村人都盯上这东西,也吃不了几天。

第三天,周氏再去生产队的场院时,成堆成垛的稻草已经不见了,她立刻意识到,乡亲们都开始吃这东西了,这是全村人的“救命稻草”。

“救命稻草”充填了人们的饥肠,使饥饿的人们熬过了一天又一天。但麻烦很快降临了:大便干结的痛苦折磨得人们死去活来。那些天,摆在人们面前的“大事”不再是挖空心思弄吃的,而是千方百计排粪便。

4岁的儿子和1岁的女儿不停地哭叫肚子痛,周氏反反复复给两个孩子喂水,不停地为两个孩子揉肚子,指望以此缓解大便干结的程度。可一天过去并未奏效,两个小孩的腹部因喝水过多越发胀得小鼓一般。周氏心情紧张到了极点,她想到蓖麻油能够润肠,便端着碗一家接一家讨,可谁家都说没有。回到家里,周氏越发急得抓耳挠腮,连说话都带着哭腔,她真担心孩子会被憋出事啊。

手指抠,筷子剜,衣针挑,周氏整整忙了个通宵,总算为两个孩子清理出一些粪便,见两个孩子的肚子终于变小、变软了,这才长喘一口气。周氏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竟无心顾及自己也便秘得难以忍受,本来累了一夜想倒下补个觉,可这时感觉到满腹胀痛,咋也睡不着。

婆婆躺在床上不停地哼哼,老人也被便秘折磨得痛苦难忍。周氏又忘了自己的痛苦,赶紧扶起婆婆,说:“为孩子折腾一夜,我有经验了,就是有点费事,现在就给您通便。”

婆婆无奈地说:“都憋在肛门口几天了,硬是没力气拉出来,唉,真是老了,连拉屎都得麻烦别人。”

婆婆有气无力的声调使周氏一刻也不敢耽搁,急忙为婆婆忙活起来。周氏看到,婆婆的肛门已被干硬的粪便撑得浸出血丝,几乎裂开。她用手抠,婆婆疼痛难忍,便更换方式拿衣针一点一点挑起来。终于挑出一个洞,周氏伸进手指慢慢一小块一小块往外抠。

婆婆看到儿媳妇如此用心,两眼噙着泪花。的确,婆媳能够相处到这个份上实在难能可贵,亲生母女也不过如此。

周氏为婆婆边抠粪便,边揉肚子,直到婆婆说声“通了”,才长喘一口气。此时,她已疲惫不堪,懒得去洗沾满粪便的手,头一歪,枕在婆婆的身上睡着了……

那天以后,村里连续几天哭声不绝,相继有十几个人因大便干结活活憋死了。周氏暗自庆幸,多亏自己赶得紧,不然自家没准也会出人命。

大便干结造成的痛苦使人们刻骨铭心,没人再吃稻草面了,尽管饥饿难忍,尽管面临死亡的威胁。

依然是四口人每天两个小馒头,依然是把婆婆和孩子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周氏每天分配食物时,那双手又开始颤抖。

周氏每次分给婆婆的食物最多,尽管只是一碗比其他人稍稠点的稀汤。但婆婆却没有享受儿媳妇的孝心,总是每次留下一点暗中喂给孙子。无疑,在老人心里,孙子具有不可动摇的“头等地位”,因为孙子是刘家的根,是家族未来的希望,即使全家人都饿死,孙子也必须活下来。

周氏也明白,4岁的儿子眼前没多大危险,刘家人为保护这棵独苗,割自己身上的肉也在所不惜。她最担心的是女儿,女儿刚刚1岁有余,本来还在吃奶的年龄,为娘的却挤不出一滴奶水喂她。正常情况下,孩子不到断奶的时候早早断了奶,喂饭喂得再多也难以让人放心,因为这样幼小的生命还吸收不了多少粮食的营养,更何况眼下粒米金贵,稀汤稀水也难以为继……每当饥饿的女儿发出哭声时,周氏总是把女儿抱在怀中叹息。

女儿的哭声渐渐少起来,少有的哭声也明显微弱了,周氏的心越揪越紧。这天晚上,她怀抱着女儿,对婆婆说:“这孩子不哭不闹连眼也不睁,我总觉得不对劲呀。”

婆婆扒开孙女的眼皮看了看,说:“还不是因为饿的,快点喂几口东西吧。”

周氏端出半碗自己没舍得喝完的稀汤,流着泪对女儿说:“可怜的孩子,娘能喂你的也就这几口稀水水……”

周氏搂着女儿昏昏睡去。第二天醒来,突然一声惊叫,怀中的女儿全身冰凉,一个弱小的生命已经逝去了。

刘家笼罩在悲伤之中。

周氏悲痛欲绝,一连几天卧床不起。婆婆心急如焚,劝儿媳道:“咱村里哪家没饿死人?就这年景,谁也没法子啊。孩子,咱有口气就得撑下去,为了还活着的人,你得振作起来。”

周氏终于擦干眼泪,顽强地站起来,继续操持风雨飘摇中的家庭。依然是把婆婆和孩子放在首位,依然抱定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婆婆和孩子的决心。

周氏明显感到,婆婆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常常神情恍惚,说话也显得气短了。她知道,婆婆失去孙女后,吃得更少了,恨不能把自己那点极其有限的食物都喂到孙子口中,再不想办法,下一个倒下的定会是婆婆。

惶惶不安的周氏对婆婆编造了一个谎言,声称自己的男人和二哥每天往家多送一个馒头,变成三个了,每人能吃到一个,并且拿出三个馒头让婆婆看。婆婆自然相信,眼里终于透出光亮,高兴地说:“人少了,吃的增加了,有救了,有救了。”

婆婆哪里想到,多出的一个馒头是儿媳妇自己饿了一天省下的。周氏就是靠着省出的这一个馒头作周转,每次拿出的都是三个馒头,分给婆婆一个,自己和儿子共吃一个,另一个却暗暗藏下,下顿继续充数。

三口人实际吃到的还是两个馒头,能够哄着婆婆每顿独享一个,周氏的目的达到了。而周氏每天不得不加倍忍受饥饿,因为另一个馒头多半给儿子吃,自己每顿喝上几口稀水而已。

水利工地的伙食供应情况也一天不如一天,本就顿顿吃不到半饱的民工们伙食标准又下降了,每人每天只有一碗稀饭。刘家哥儿俩再没有馒头往家送了,他们合喝一碗稀饭,把节省下的那碗稀饭冻成冰坨送回家。

那天深夜,老二刘国富从家返回工地,对老三刘国同说:“咱俩吃偏食了,家里三口人才一碗稀饭,哪够?”

从此哥儿俩每顿只喝稀水水,一粒米也不吃,把碗里的干货全省下往家送。刘家哥儿俩的这种做法绝非仅有,工地上有家有口的人都在这样做,为救家人,别无他法。大男人每天仅靠几口稀汤稀水维持体力,最终饿得四肢发软,哪还有力气挥锹抡镐?

见此状况,水利工地总指挥向县委书记建议说:“每天就这几口稀汤稀水,我们已经变成‘汤家军’了,哪还有力气干活,再强调施工进度纯属扯淡!建议工程下马。”

县委书记说:“你这建议更扯淡,工程一下马,一粒粮食也没有,‘汤家军’恐怕要变成‘阎家军’了。告诉大家,从现在起,干不干活不重要了,象征性戳弄几下就中,要保存点体能活下去,只要还在工地喘着气,就能得到一碗稀饭,好赖有点吃的接济家人。”

同类推荐
  • 神殇·赤地

    神殇·赤地

    泊钧身为被世人鄙弃的溟妖,天生妖异能祸乱人心,不甘被关牢笼,奔逃被一路追杀,在草滩中被绍原捡回取名。绍原连累兄长,为泊钧欺瞒世人,背弃父亲,城破逃亡途中被父兄扔下马车,成为家族弃子。两人更与昆仑公主渐函情愫暗生。然而后来兵临城下,绍原被泊钧割断手筋,渐函亦遭泊钧背叛而独囚雪山深处,三人从此分道扬镳。篡朝,异变,阴谋,报复,战乱接踵而至,只期冀自由的两个少年,身不由己被卷入家国朝堂的波诡云谲。曾相互纠葛与背叛的生命,最终各自走向重生。
  • 神奇的小镇

    神奇的小镇

    良基的小小说作品集,集结了蔡良基的大部分作品。这些小小说具有一些奇幻色彩,他的奇思妙想严格来讲不属科幻,应当属于大幻想之列。虽然其中有些作品的想象力略嫌粗糙,有些作品胡想象却弥足珍贵,这种想象力和发散的思维方式对青少年读者尤有益处。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1)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不爱,就是最好的理由

    不爱,就是最好的理由

    执手到老;缘尽,各自安好!这一个个焐心治愈的爱情故事,满溢着爱的正能量。有暗恋,有热恋,有婚后再恋;有风和日丽,有歇斯底里,有决绝分离,有无法忘记……或幸福喜乐,或悲伤绝望,爱中况味娓娓道来。那个陪你走过美好时光人,其实也让你懂得了爱情的真意。我爱你,你也爱我,才是世间最美的风光。
  • 生命的痕迹

    生命的痕迹

    从生命开始坠入这个花团锦簇的世界,注定了有风和日丽,也有凄风苦雨,在历经无数酷热、严寒、飘摇中,生命从一颗弱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那些春华秋实平平淡淡的岁月,最终化作圈圈美丽的曲线年轮,记载我们一路走过的艰辛和绚丽。蓦然回首,身后似梦似幻的身影,一串串留有生命痕迹的岁月,早已风干成芳香的玫瑰:我们曾经来过。
热门推荐
  • 焚神之炎

    焚神之炎

    仓河城王家嫡系弟子王天,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得到了鸿蒙古塔,开启了全新的风火双修的大时代。神秘的朱雀精魄,诱人的狐族美女,多情的帝国王妃,冷艳的美女师傅……神欲杀我,我便灭之!天欲灭我,我便焚之!《焚神之炎》2015东城呕心沥血之作,请君鉴赏!
  • 驭道诛天

    驭道诛天

    遂古传说,盘古于混沌辟地开天遂成洪荒,遭天道算计,于新天地之中身化万物,为万物之始祖,诸仙神圣之父神。然,天地循环,道魔相生,正邪相伴,混沌广袤,魔神三千,非盘古所能尽数诛灭,洪荒年间,魔之始祖罗睺于混沌遁入盘古所开之世界,欲魔行天下。神洲大地,末世浩劫,谁人能救苍生于劫难……
  • 叶落飘零,花落逢君

    叶落飘零,花落逢君

    比武场上第一次相见,疏安就被逼着上台,可是......真的这么容易吗?怎么可能!场景:竹素:“这位公子,上台跟我打一场?”疏安:“不”竹素:“哼,原来是看不起我”疏安:“不知姑娘为何苦苦相逼我一弱男子啊?”竹素:“......”再次相见,却是遭人追杀。之后的三、四、五、......次,注定了该在一起的终究会在一起。本文轻松无压力,绝对1v1
  • 叱咤风云在都市

    叱咤风云在都市

    他本有一显赫家世,无奈正是显赫家世使他迷惑,成了本市第一大败家公子,身名狼藉,而后又被未婚妻当面退婚,成为一时最大的笑料......他是联邦第一天才,最终缺因不通人情世故而惨遭陷害,最后阴差阳错在大爆炸中灵魂穿越空间进入不通时空,且看两个不同时空人物碰撞在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给这个世界带来哪些巨大的改变。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尽情谅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擎天之刃

    擎天之刃

    选择了武道,就选择了纷争。选择了巅峰,就选择了孤独。杀人的剑沾满鲜血,不羁的心已满是尘埃。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看着自己墓碑上这十个字,林度已别无选择……
  • 错爱边伯贤

    错爱边伯贤

    一场注定错误的爱情你是否还会选择相遇一场华丽的短暂的梦一个残酷而漫长的现实已经无法改变的结局却无法预料到的开始也许这就是命运但你也可以选择违背天命当爱可以穿梭时空来守望相爱的两个人是否可以成双
  • 复仇时间:Death公主

    复仇时间:Death公主

    〖Death系列·①〗“我一直认为你是最信任我的人,但我没想到我最信任的人会背叛我!”南宫雪歆对北冥皓撕心裂肺地大喊。几年后欧阳苡歆(南宫雪歆)逆袭而归。“那些曾经背叛过我的人,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付出相应的代价!尤其是你——南宫雪依,我‘亲爱'的妹妹。”逆袭公主欧阳苡歆(南宫雪歆)会怎样复仇呢?敬请期待……
  • 异世闯天涯

    异世闯天涯

    失恋的李云帆车祸穿越了,莫名奇妙的婚约,被人看不起的天分,本想好好研究研究武学的他,又被人陷害了,到底会是怎么样的异世江湖,他要闯一闯?
  • 月子期护理及新生儿保健全书

    月子期护理及新生儿保健全书

    科学全面地为新手父母介绍了月子期里,新妈妈的护理常识和新生儿的科学保健知识。对传统坐月子的方法做了科学系统地更新,结合现代的健康理念,从新妈妈在月子期的生活、疾病、心理、塑身等方面都进行了科学、全面的讲解;在照顾新生儿方面,从新生儿的基本特性,喂养常识、疾病的预防到新生儿的能力开发等方面也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整体结构清晰,内容全面,贴近实际,是初为人母的你必备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