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600000049

第49章 音乐的质量判断

本文原载《文汇报》2012年11月27日第14版“笔会”。

关于优劣高下的质量判断,是音乐经验乃至所有艺术经验中一个不可回避却又令人迷惑的中心课题。不可回避,在于艺术经验从根本上说就是裁决性的——不能做出优劣区别,实际上就等于不懂艺术,如分不清勃拉姆斯交响曲和圣—桑交响曲之间的高下,那就没有真正窥见交响曲的堂奥;令人迷惑,在于这种分别或区别从来就没有统一标准——所谓“趣味无可争辩”,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肖邦轻视贝多芬,柴科夫斯基讨厌勃拉姆斯,以及布列兹诋毁肖斯塔科维奇等音乐史中颇为出名的“公案”,更增添了审美判断的神秘性和暧昧性。

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似是而非的说法。位于极端的是“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相对主义”认为,审美尺度变动不居,因为审美主体因人而异,其间没有形成共识的可能,而且,艺术中的尺度产生于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民族、传统、常规、风格、惯例、时代,因而就不可能存在恒定不变的价值准绳。与之相反,“绝对主义”主张,艺术中存在某些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审美规律与法则,大的如变化与统一法则,小的如“对称律”“黄金分割律”等等,遵循这些审美法则和艺术规律似乎是保证艺术质量的不二法门。

显然,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各有各的问题,很容易找到违背它们各自原则的反例。如,尽管大家趣味各不相同,但我们都愿意承认,贝多芬是比同时代的克列门蒂更伟大的作曲家;又如,傅聪作为华人能够地道而深刻地理解和演奏西方的钢琴作品,而美国人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可以内行地判断中国唐诗,这都说明极端的“相对主义”站不住脚。反过来看,有些音乐如巴托克的优秀作品,其结构布局刻意遵循“黄金分割律”的比率,但更多的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并不遵守这些清规戒律,同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和掷地有声的艺术质量。这说明,在艺术中想寻求一劳永逸的质量准绳其实是徒劳的。

所以,艺术中的质量判断就变得非常棘手。当然,可以小心翼翼地避免判断——但那就等于背弃艺术。或者,听任个人随意的决断——那就等于放弃责任。没有标准是不可取的,但标准又是难以捉摸的。出路何在?一句耳熟能详的说法是:“时间是最终的审判官”。乍一看,与其说这是认真的回答,还不如说这是滑头的托词——既然“时间”是审判官,那似乎就意味着将我们自己的裁决权交出去,交给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名氏“未来”,稳妥而便当,既无风险,也无压力。

当然,这句貌似没有什么信息量的“套话”还可以有另一种理解——“时间”是公正和可靠的审判官。经过时间的淘汰,艺术品的高下优劣便自然显现。其实,这里面的义理并不那么简单。我想到英国大诗人兼批评家艾略特在其著名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有一段深刻的论述:“诗人,以及任何艺术家,谁也不能单独具有完整的意义。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鉴赏,就是鉴赏他和以往诗人以及艺术家的关系。你不能仅就他进行单独的评价,你得把他放在前人之中进行对照、比较。我认为这不仅是历史的批评原则,也是审美的批评原则……现存的艺术经典本身构成一个理想的秩序,这个秩序由于新的(真正新的)作品被引入而发生变化。这个先在的秩序在新作品出现以前本是完整的,加入新事物以后要继续保持完整,整个的秩序就必须发生改变,即使改变得很小;这样,每件艺术作品之于整体的关系、比例和价值就重新被调整;这就是新与旧的适应。”(卞之琳中译文)这是一段值得仔细咀嚼的论述。依照我的理解,这里的深意是,艺术作品的集合形成一个彼此共存、相互影响的“场域”,艺术的那些捉摸不定的标准就产生于这个场域的互动之中。因此,“时间”就成为某种藏而不见但又无所不在的审美判断准绳的持有者。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集合中,过去影响现在,而将来也会修改过去,由此构成一个共时存在的想象秩序,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价值定位,实际上即是在这种带有强烈历史感的时间性比较和参照中“自动”生成。如果从音乐的角度对艾略特的看法予以阐发,那就是说,“艺术中的客观判断标准不是由形而上的‘理式’或外在的‘权威’钦定的,也不是由难以捉摸的公众趣味所随意决定的,恰恰正是由自古至今的音乐经典杰作所暗示和提供的。所有的音乐新作必须在前人的伟大经典所标示的尺度面前接受考验,从中涌现的杰作又对原有的尺度进行调整和修正”。

在这一关联中,我相信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的“历史积淀说”是这一学理的另一种支持。李泽厚指出,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趣味构成是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存在和积淀的结果。将这一观点运用到艺术质量的评判标准上,我们可以说,这种标准是在历史的积淀中所达成的无形尺度,它“看不见、摸不着”,但确乎就存在于“时间”中。因此,往昔的经典杰作就是艺术标尺的例示(如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是音乐深刻性的公认标杆),但后来的经典杰作必将不断对这些尺度做出新的标刻(如肖邦音乐中即兴性与严谨性的奇妙结合指明了贝多芬所不知道的音乐可能性)。所以,艺术的客观标准一定存在,但它不可能就范于可以道明的法规和条例,同样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就在写作这篇短论的当儿,传来我国小说家莫言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爆炸性新闻。作为世上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诺奖的评审,不仅是对作家作品的质量评判,也是对艺术评判标准的再度审核。我注意到,评委会对莫言的评价中有这样一句话:“通过对幻想和现实的融汇,通过对历史透视和社会观察的融合,莫言创造了一个在复杂性方面令人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世界,同时又在古老的中国文学和口头传统中找到了出发点。”我的理解是,看待莫言的价值,必然要将他放到中国口头文学传统和福克纳、马尔克斯的“魔幻”系统中予以定位。但与此同时,莫言的创作也使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等文学先辈的内在意义发生了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视角重新调整了我们与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价值关联。

同类推荐
  •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别介绍了甲骨的来源、知识特征、辨伪及收藏;牙雕艺术的历史、工艺流派;古代偶像、毛泽东像章的分类与专题收藏等。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色铅笔的静物手绘

    色铅笔的静物手绘

    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专门打造的色铅笔精品,适合不同熟练度的画手参考学习。这本《色铅笔的静物手绘》中加入了专门针对静止事物的手绘技法,以及如何把静止的事物画得充满生命感,又惟妙惟肖,还富有古风的味道。比起画移动的事物,其实画静止的事物更难把握,因为移动的事物有轮廓曲线,而静止的事物需要体现生命感来,所以对线条和上色都增加了难度。这本书从线描开始,到具体的素描构图,再到完美的上色,扎扎实实一步一步教你画出有质感的事物,让你真真切切掌握色铅笔的技巧。只要你动动手,轻轻松松就能画出想要的感觉来。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 大戏剧论坛(第5辑)

    大戏剧论坛(第5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周贻白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专辑、精神之自由与天壤同久——纪念我的父亲、论恩师在中国戏剧史学科上的建树、发凡起例: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周贻白先生与戏曲文物、简论周贻白先生曲艺、小说、诗词研究学术成就、周贻白先生对中国戏剧史学的贡献、周贻白与中国戏曲学科体系的建构等等。
热门推荐
  • 邪王宠妃:邪妃逆天

    邪王宠妃:邪妃逆天

    前世被信任之人背叛,众叛亲离,死于崖边。谁知,她竟来到异世重获新生,今世她发誓必将辱她者百倍还之,犯她者千倍还之。他冷酷邪魅,霸道,心狠手辣,拥有多重身份,却唯独对她宠爱无比。当她遇到他,究竟是谁先为谁倾心,谁先落入谁的套。前世的创伤,今世的屈辱她必让他们付出昂贵的代价·······
  • 婚宠撩人:黑少,哪里逃

    婚宠撩人:黑少,哪里逃

    只因一碗鸡汤,她惹上京城第一恶少。隔天恶少就来逼婚,“不嫁?来人,把她给我绑了!”遭遇逼婚的第二天,他便带着小三小四来家里做客,还说:“去给她们倒茶,别让宝贝们渴着了”我去!到底谁才是正房啊!他带小三小四回来不说,还特么让她这个做妻子的给她们倒茶?叔可忍婶不可忍。
  • 他们为爱守候

    他们为爱守候

    爱情让他们走到了,虽然他们一个是很普通的白领,另一个是拥有上亿资产的总裁,他们在身份上有着天壤之别,但是爱情来了谁也没有办法去阻止..............................................
  • 空之梦幻想曲

    空之梦幻想曲

    万米高空上的浮空大陆,蔚蓝天空下的地表诸洲。魔法与科技,和平与战乱。它们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奏响人类前行发展的乐章。浮空大陆上的懒惰少女哟,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吗?你的存在本身,就有着其意义所在,有其要履行的职责所在。曲子已经响起了,初心的稚嫩舞者啊,是你登台表演的时候了。来吧,就在这个世外桃源一般无人知晓的小村子里,迈开你的步伐吧。你将会带给人类什么样的舞蹈呢?虽然你会迷茫,你会痛苦,你会悲伤,但,你将会不断成长。让我们对未来,拭目以待吧。
  • 相亲王爷历险记

    相亲王爷历险记

    一个王爷,不愿意走老式的相亲,在这繁华的社会历险的故事!
  • 通灵意默

    通灵意默

    传说人死后有鬼魂的存在,鬼魂是一种无色无形的精神体。魂魄和肉体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人分肉体和魂魄,身体为魂魄服务,魂魄又依赖于身体,器官的存在是为了身体健康保留,这样才使魂魄不消失。在死后身体保存完好,而魂魄对这世界某种事物产有怨恨、留念之类的情愫那么就不再是魂魄,而是鬼魂。而通灵人本是世界上普通的人之一,在一些机遇下可以看见鬼魂这种精神体的存在,他们随之堕落也可能帮助或者与之对立。鬼,这一子虚乌有却又无处不在的精神怪物,历久不衰,经世不灭;通灵人也在繁衍中与之对立。。。。。。。
  • 为爱痴狂,为你着魔

    为爱痴狂,为你着魔

    一场车祸,一场邂逅。殊不知,十年后,还会再次相遇。被一群女人围着的秦逸轩皱着眉头。这也不能怪他,谁叫一群花痴缠着他问有没有女朋友。也许是厌烦了这么样的日子,他从身后拉过一个女生,以一个帅气的壁咚将她禁锢在自己的胸膛和墙壁之间。女生似乎被吓坏了,断断续续地说着:“你,你要干,干什么?”“干什么?”男孩邪魅一笑,随即,俯身,对着那樱桃似的唇瓣吻了下去。女孩看着那放大版的俊颜,愣住了。天哪!校草是吻了我吗?“噢!天哪!我的男神竟然吻了别的女人!”“我的心都碎成了渣渣!”周围一片哀嚎。接着“国民校草强吻女生”这个消息已经在全校蔓延了开来……
  • 网聊大神的修炼笔记

    网聊大神的修炼笔记

    (80后都市网络爱情故事。一起重温一段属于我们青春不老的爱情故事。)通过聊天软件,青蛙哥哥,帮主;公子.;校长.....在虚拟世界发生的爱情故事。
  • 借我一句我爱你

    借我一句我爱你

    “喂!你你你要干什么?我是不可能和你订婚的!你别过来!”TMD真是倒霉,她那可耐的妈咪说什么要带她去参加宴会,原来是要她和那个恶魔订婚!她才不要呢!“为什么不和我订婚?”韩夜羽幽黑的眸子紧紧盯着初樱。微热的气息喷在她脸上,“我我我,呜呜,你别过来啊!”夏初樱快急哭了,他们之间就隔着1CM的距离。“唔唔唔……”初樱的唇华丽丽地被堵住了,手也被韩夜羽禁锢在头顶,动弹不得。这可是她的初吻啊!怎么就给了这个恶魔呢?呜呜呜,她不要啊!她的初吻可是要给她未来老公的!“喂!臭丫头!接吻你还在神游,给我专心点!”韩夜羽再一次覆上了她的唇…………
  • 昔日烬今朝如故

    昔日烬今朝如故

    她,一见便迷了初心,从无心到无爱。他,毁了她的一生。往事皆烬空余几何依恋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