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300000048

第48章 胡适之文学改良刍议(2)

(甲)古人所设譬喻,其取譬之事物,含有普通意义,不以时代而失其效用者,今人亦可用之。如古人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今人虽不读书者,亦知用“自相矛盾”之喻,然不可谓为用典也。上文所举例中之“治头治脚”,“洪水猛禽”,“发聋振聩”……皆此类也。盖设譬取喻,贵能切当;若能切当,固无古今之别也。若“负弩先驱”,“退避三舍”之类,在今日已非通行之事物,在文人相与之间,或可用之,然终以不用为上。如言“退避”,千里亦可,百里亦可,不必定用“三舍”之典也。

(乙)成语成语者,合字成辞,别为意义。其习见之句,通行已久,不妨用之。然今日若能另铸“成语”,亦无不可也。“利器”,“虚怀”,“舍本逐末”……皆属此类。此非“典”也,乃日用之字耳。

(丙)引史事引史事与今所论议之事相比较,不可谓为用典也。如老杜诗云:“未闻殷周衰,中自诛褒妲。”此非用典也。近人诗云:“所以曹孟德,犹以汉相终。”此亦非用典也。

(丁)引古人作比此亦非用典也。杜诗云:“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此乃以古人比今人,非用典也。又云:“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此亦非用典也。

(戊)引古人之语此亦非用典也。吾尝有句云:“我闻古人言:‘艰难惟一死’。”又云:“‘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此语未必是。”此乃引语,非用典也。

以上五种为广义之典:其实非吾所谓典也。若此者可用可不用。

(二)狭义之典,吾所主张不用者也。吾所谓用“典”者,谓文人词客不能自己铸词造句以写眼前之景,胸中之意,故借用或不全切,或全不切之故事陈言以代之,以图含混过去,是谓“用典”。上所述广义之典,除戊条外,皆为取譬比方之辞。但以彼喻此,而非以彼代此也。狭义之用典,则全为以典代言,自己不能直言之,故用典以言之耳。此吾所谓用典与非用典之别也。狭义之典亦有工拙之别;其工者偶一用之,未为不可;其拙者则当痛绝之。

(子)用典之工者此江君所谓用字简而涵义多者也。客中无书,不能多举其例;但杂举一二,以实吾言:

(1)东坡所藏“仇池石”,王晋卿以诗借观,意在于夺。东坡不敢不借,先以诗寄之,有句云:“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此用蔺相如返璧之典,何其工切也!

(2)东坡又有“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诗云:“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此虽工,已近于纤巧矣!

(3)吾十年前尝有《读十字军英雄记》诗云:“岂有鸩人羊叔子;焉知微服赵主父?十字军真儿戏耳。独此两人可千古。”以两典包尽全书,当时颇沾沾自喜,其实此种诗,尽可不作也。

(4)江亢虎代华侨诔陈英士文有“未悬太白,先坏长城。世无麑,乃戕赵卿”四句,余极喜之。所用赵宣子一典,甚工切也。

(5)王国维咏史诗:“虎狼在堂室,徙戎复何补?神州遂陆沉,百年委榛莽。寄语桓元子,莫罪王夷甫。”此亦可谓使事之工者矣。

上述诸例,皆以典代言,其妙处,终在不失设譬比方之原意;惟为文体所限,故譬喻变而为称代耳。用典之弊,在于使人失其所欲譬喻之原意。若反客为主,使读者迷于使事用典之繁,而转忘其所为设譬之事物,则为拙矣!古人虽作百韵长诗,其所用典不出一二事而已。(《北征》与白香山《悟真寺诗》皆不用一典。)今人作长律,则非典不能下笔矣。吾尝见一诗八十四韵,而用典至百余事,宜其不能工也。

(丑)用典之拙者用典之拙者,大抵皆懒惰之人,不知造词,故以此为躲懒藏拙之计。惟其不能造词,故亦不能用典也。总计拙典亦有数类:

(1)比例泛而不切,可作几种解释,无确定之根据。今取王渔洋《秋柳》一章证之: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此诗中所用诸典无不可作几样说法者。

(2)僻典使人不解夫文学,所以达意抒情也。若必求人人能读五车之书,然后能通其文,则此种文可不作矣。

(3)刻削古典成语,不合文法。“指兄弟以孔怀,称在位以曾是”(章太炎语),是其例也。今人言“为人作嫁”亦不通。

(4)用典而失其原意。如某君写山高与天接之状,而曰“西接杞天倾”是也。

(5)古事之实有所指不可移用者,今往往乱用作普通事实。如古人灞桥折柳,以送行者,本是一种特别土风。阳关渭城亦皆实有所指。今之懒人不能状别离之情,于是虽身在滇越,亦言灞桥;虽不解阳关渭城为何物,亦皆言“阳关三叠”,“渭城离歌”。又如张翰因秋风起而思故乡之莼羹鲈脍。今则虽非吴人,不知莼鲈为何味者,亦皆自称有“莼鲈之思”。此则不仅懒不可救,直是自欺欺人耳!凡此种种,皆文人之下下工夫,一受其毒,便不可救。此吾所以有“不用典”之说也。

七曰不讲对仗排偶乃人类言语之一种特性,故虽古代文字,如老子孔子之文,亦间有骈句。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三排句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此皆排句也。然此皆近于语言之自然,而无牵强刻削之迹,尤未有定其字之多寡,声之平仄,词之虚实者也。至于后世文学末流,言之无物,乃以文胜;文胜之极,而骈文律诗兴焉,而长律兴焉。夫骈文律诗之中,非无佳作。然佳作终鲜。所以然者何?岂不以其束缚人之自由过甚之故耶?(长律之中上下古今无一首佳作可言也。)今日而言文学改良,当“先立乎其大者”,不当枉废有用之精力于微细纤巧之末;此吾所以有废骈废律之说也。即不能废此两者,亦但当视为文学末技而已;非讲求之急务也。

今人犹有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趼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吾知必有闻此言而欲走者矣。

八曰不避俗语俗字吾惟以施耐庵,曹雪芹,吴趼人,为文学正宗,故有“不避俗字俗语”之论也。(参观上文第二条下)盖吾国言文之背驰久矣!自印度佛书输入,译者以文言不足以达意,故以浅近之文译之,其体已近白话。其后佛氏讲义语录尤多用白话为之者,是为语录体之原始。及宋人讲学以白话为语录。此体遂成讲学正体。明人因之。当是时,白话已久入韵文,观唐宋人白话之诗词可见也。及至元时,中国北部已在异族之下,三百余年矣。(辽金元)此三百年中,中国乃发生一种通俗行远之文学。文则有《水浒》,《西游》,《三国》……之类,戏曲则尤不可胜计。(关汉卿诸人,人各著剧数十种之多。吾国文人著作之富,未有过于此时者也。)以今世眼光观之,则中国文学当以元代为最盛!可传世不朽之作,当以元代为最多!此可无疑也。当是时,中国之文学最近言文合一,白话几成文学的语言矣。使此趋势不受阻遏,则中国几有一“活文学出现”,而但丁路得之伟业(欧洲中古时,各国皆有俚语,而以拉丁文为文言,凡著作书籍皆用之,如吾国之以文言著书也。其后意大利有但丁〔Dante〕诸文豪,始以其国俚语著作,诸国踵兴,国语亦代起。路得〔Luther〕创新教,始以德文译“旧约”“新约”,遂开德文学之先。英法诸国亦复如是。今世通用之英文《新旧约》,乃一六一一年译本,距今才三百年耳。故今日欧洲诸国之文学,在当日皆为俚语。迨诸文豪兴,始以“活文学”代拉丁之死文学,有活文学而后有言文合一之国语也),几发生于神州。不意此趋势骤为明代所阻,政府既以八股取士,而当时文人如何李七子之徒,又争以复古为高,于是此千年难遇言文合一之机会,遂中道夭折矣。然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此“断言”乃自作者言之,赞成此说者今日未必甚多也。)以此之故,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字俗语。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如“于铄国会,遵晦时休”之类)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不如作家喻户晓之《水浒》《西游》文字也。

上述八事,乃吾年来研思此一大问题之结果。远在异国,既无读书之暇晷,又不得就国中先生长者质疑问难,其所主张容有矫枉过正之处。然此八事皆文学上根本问题,一一有研究之价值。故草成此论,以为海内外留心此问题者作一草案。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同类推荐
  •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本书概述谜语基本知识,让你对谜语有一个大体了解,引导你顺利步入谜宫大门,提高猜谜能力;精选生动有趣的谜语小故事并予以解析,引你领略谜语的独特魅力;网罗上千个小谜语,构思奇巧,语言精炼,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给你不一样的谜语享受,让你变成知识面超广的猜谜王!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热门推荐
  • 隐婚娇妻太惹火

    隐婚娇妻太惹火

    背靠金主的女演员到底能不能演部好戏?如果让当事人沈梦涵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她大概会以亲身经历作答。比方剧本上有羞羞的戏份,不是会被说太过,就是嫌配戏男演员磕碜。所以大概,这个答案就是不能了。某人偏还死不要脸,非要在她心口狂补刀——“演技想逼真就要代入,譬如那晚咱俩阴差阳错的床咚……我不介意现场再示范一次……”沈梦涵咬碎了后槽牙,感觉自己喝醉酒,找了个假金主爸爸……
  • 魂飞百世,天命归一

    魂飞百世,天命归一

    在某个月黑风高夜,一个职业收鬼的鬼师收下了别人的赏金,接下了收鬼的任务,带着几张鬼符雄赳赳气昂昂的捉鬼去了。只是……为毛线这个女鬼这么难缠,好不容易把她弄进轮回去了,她特么还不领情,临死前还拉了个悲催的垫背。没错,那个悲催的垫背就是本鬼师。死就死吧,十八年后照样是条好汉,结果还给她玩了个穿越!穿越后堂堂鬼师居然成一个未满月的小屁孩,还给她配送了一只死傲娇狐做保姆,老天还真是“待我不薄”!若干年后,某鬼师踏上巅峰,成为万人之上的王者,然而……某天晚上,某夏钻进被窝正准备美美的睡上一觉,却发现床上多了个不知名的生物。“死!狐!狸!”后者嫣然一笑,慵懒地侧卧在床上:“帮助主人暖床也是我应尽之责。”
  • 和移风易俗者一起上路

    和移风易俗者一起上路

    马克·吐温的著名短篇小说。
  • 劫后重生:孤女皇后不好惹

    劫后重生:孤女皇后不好惹

    一次意外车祸,文雪竟然穿越到了历史上没有的朝代,还是柔弱不受宠的三小姐,竟然还要嫁给一个冰块脸,看我如何玩转古代做逍遥皇后
  • 糖果初恋

    糖果初恋

    人们总说,初恋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这世上,没有事是绝对的,谭糖遇见的那个他,表面像神祗一般清傲而冰冷,实则如微风带来丝丝温暖。初恋的味道,仿佛糖果般甜蜜,溶解在时间的长河里,融化了你我他。
  • 替身太子妃

    替身太子妃

    身穿之后,长乐的目标就是嫁给村头的软柿子林秀才,可是万万没想到,她最后嫁给了当今太子,自己变成了软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泪的年华叫青春

    流泪的年华叫青春

    我知道,这本书里的所有故事,你可以说它狗血,可以说它垃圾。但是,我想你能和书里的主人公一起,回忆青春的点点滴滴...
  • 异能变种

    异能变种

    假设人类再次开启进化,是灾难还是黎明?一个自称为蝴蝶的神秘女子,住进了丁远洋的出租屋内,平庸的生活就发生了改变...
  • 我们的禁忌

    我们的禁忌

    爱,是什么?爱,是什么?是千年不变的真心换取的等待,是生死契阔,与子成悦永古不变的约定。爱,是幸福的。爱,是伟大的。爱,是自私的。爱,是痛苦的……爱永无边际,无论男女。。。(本书免费)
  • 十世不休昏了头

    十世不休昏了头

    她本是一朵无情花,无心又无情。奈何一纸婚书,将她赐给了一个小差役!地狱鬼差牛头!她觉得马面都比牛头帅呀!虽说无心无情,可是她是颜控呀!也会生气的!一不小心,她撞上了这头大丑牛!在地狱黄泉干起架来!数万恶灵为祸人间!而她和那头大丑牛则被天地责罚,受十世轮回之苦!艹尼玛!十世轮回!她这朵小花还能活着见到那大丑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