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民勤严重缺水,国家迟早要作为重点来解决。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全国范围内像民勤这样缺水的县有多少?比民勤更缺水的县又有多少?国家之所以把民勤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提到很高的地位去重视,就是因为民勤严重缺水吗?民勤不仅仅是缺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国家把民勤的生态问题放到全国这个大局中,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才引起国家重视的。现在国家出台了重点治理规划,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给予了相关的政策支持。所以说,认识《规划》的必要性就要跳出民勤看《规划》,而不能仅仅从民勤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看《规划》。
二、跳出《规划》看规划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为什么提“重点”二字,没有重点治理的第一步就不可能有第二步的治理计划,更谈不上第三步。我们都很清楚,民勤由一个湖泊区演变为绿洲,进一步演变为荒漠区,其主要诱发因素是水。20世纪50年代入境水量5.4亿立方米,2004年来水量只有6400万立方米,当年红崖山水库完全干枯,40多年的水产养殖历史就此终结,数十万斤的鱼类全军覆没,这个事实表明,民勤绿洲面临着极大的缺水危机,到了危在旦夕的地步了,也到了不可不治的边缘了,拯救民勤绿洲已是当务之急。国家在外流域调水暂且不能实现的情况下,提出实施重点治理计划,这应当是第一步。如果我们不能为国家治理民勤绿洲提供一定的时间空间,还以目前的开发方式去大量地开发地下水,仍就维持现有的农业经营模式,地下水枯竭了,植被退化了,群众背井离乡了,民勤绿洲消失了,再去治理、再去调水恢复,那就没有治理的基础了,“第二个罗布泊”即出现了。所以跳出《规划》看规划就是把这个《规划》视为第一步,视为基础,这是不可不走的一步。如果站在这个认识程度上,规划实施中我们就不能有任何抵触情绪,畏难情绪,而要把第一步规划实施好,为下一步治理打好基础。
三、着眼未来看《规划》
民勤现在的水资源开发程度是300%以上,就全国来看民勤是水资源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而且人均开发水资源量已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如果继续超采,高强度地开发,即使国家有更多的水调到民勤也无法保障生态用水,生态用水得不到保障,国家治理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压缩用水规模,尤其是压缩农业用水规模就是保障生态良好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统一思想,要立足于民勤的现状看民勤的未来,着眼于民勤的未来来看规划。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的工程是关井压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其目的就是将原来被剥夺了的生态用水归还于生态,以良好的生态来维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用水规模减小的情况下,来维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种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保证农民收入不减少,这既是一个难题,也是政府的责任。政府不能及时引领老百姓找到节水增收的渠道是政府的责任,找到这个节水增收的渠道之后,群众不接受则需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出现认识的反复,行动上的迟缓,言论上的“杂音”等现象不足为怪,这也是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和辩证法的。要着眼未来看规划,就要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把发展生态型经济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通过生态经济的逐步发展来维系生态系统的巩固和发展。有了良好的生态,我们的未来就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富裕,就能真正实现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目标。
四、在统一思想中看《规划》
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改革开放30年,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都应该归功于持续不断的思想解放。当前,全面学习解读《规划》的热潮中,正是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最佳时机,能借全国、全县思想大解放、大讨论的东风,能在解放思想中统一全县干部的思想,进而统一全县农民的思想,这是目前的中心工作。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进一步学习规划、落实规划,全面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各项措施,才能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2008年8月5日调整结构增收入——全县科级干部轮训班综述
(四)全面实施《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也是一场革命,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所以要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所以要沉着应对;我们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所以要真抓实干。《规划》已上升为国家项目,总投资47.49亿元,其中民勤11.4亿元,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就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施《规划》,落实关井压田、水资源分配方案等重点治理措施,势必损害群众的当前利益,影响群众收入,群众必定会有抵触情绪,给落实《规划》造成很大的压力,应对这个挑战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过去我县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但这种调整是适应性调整,面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大背景,我们就要站在重点治理工作的高度进行战略性调整。
首先,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要全面落实县委确定的“面积调小、水耗调低”和压缩种植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种植,扩大节水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压三扩”政策。
其次,在规模布局上,要按照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遵循城郊、沿路、就水、扩面的原则,加强区域联合,强化组装配套,注重市场引导,推广订单种植,科学布局,规模发展,集中打造一批日光温室和暖棚养殖精品示范点,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的格局。
再次,在发展模式上,要坚持把村级经济作为能人经济、合作经济、富民经济来抓,总结推广公司带动、能人带动、协会带动、城郊带动、招商引资带动等多种模式,探索推行土地流转制度,依法确认农户的土地权益,引导农民以资金、土地、技术入股等方式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积极推动土地集约和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租金、经营收入。
第四,在发展目标上,要力争以一个节水高效产业拉长一条高附加值、高收益率、高资源利用率的产业链,以一个新型产业链托起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市场品牌,以一个强势品牌带动全县农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全县温室和粮食、棉花和茴香、药草和畜牧“三个三分之一”的农业产业布局。
第五,在生态经济发展上,要坚持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方向,培育拉长以红枣、酿造葡萄为主的林产业,大力提升农田林网建设的复合效益,实现治理与发展“共赢”;培育拉长以甘草为主的药草产业,抓紧搞好精深加工和品牌注册,打造全国“甘草之乡”知名品牌;培育拉长以沙棘、梭梭、苁蓉、苦豆、菊芋等为重点的沙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新上一批沙产业龙头企业,拉长沙产业链条,探索星火产业带建设与防沙治沙相结合的沙产业发展新模式,提升沙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育拉长以农作物秸秆气化为重点的生物产业,使我县丰富的秸秆资源转化为清洁的能源优势、可持续利用的产业优势。
结构调整的目的,一是为了节水,实现民勤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为了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温总理视察民勤时提出了“生态恢复、结构调整、脱贫致富”的治理要求。生态恢复是根本,结构调整是手段,脱贫致富是目标,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而重点治理《规划》正是统筹三者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实现《规划》的重大机遇,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通过生态移民、劳务输转、城镇带动、产业富民等多种途径,不断拓展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一是通过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想使农民富裕,必须减少农民,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经典的语言。所以要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县外、城镇、第三产业转移,减少人口压力,向“缩小分母”要收入。二是根据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要求,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重点培养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头人等,加快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向“扩大分子”要收入。三是坚持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积极争取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政策项目支持,争取落实沿边沿沙区、生态缓冲区、限制开发区生态补偿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向政策要收入。四是坚持“节水、高效、特色”的原则,扩大棉花、葵花、茴香等高效节水作物规模,向结构优化要收入。五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促进秸秆等副产品和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向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要收入。六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体系和营销网络,组织和引导农民有序参与市场竞争,向市场流通要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