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9900000020

第20章 乡音高贵(1)

乡音是故土之上的乡亲用方言发出的声音。

乡音离不开方言,方言中多用奇字,体现了中国文字与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可是,一直使我不解的是,隔绝于江海之中的崇明岛,为什么会有如此优美的方言?还有方言中优雅的古意,及其走到崇明乡下便能听到的洪亮的嗓音,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先说崇明方言中的奇字,如:

汆,见《字汇》,乡音吞,《字林撮要》谓:人在水上叫汆。

旰,晚的意思。旰到,晚到也。《左传》:日旰不召。

坍,水削岸、崩岸叫坍,崇明在江海之中,因坍塌之频繁,坍字为众人所常用。

岔,音咤,歧路为岔。

窎,音吊,言其远,窎远。

塳,言蓬,灰尘、尘埃之指,乡人谓塳尘。

戗,音创,《说文》谓“伤”的意思,乡人称圩的东西岸为戗水,拒水也,亦作戗水。

圩,音于,岸也,《史记》称孔子“生而圩顶故曰丘也”。乡人于新涨之地筑岸捍田称为圩。

扒,音把,圩之南北岸曰扒头,界之尽头也。

舀,音耀,《说文》:挹彼注兹也,乡人谓舀水。

笴,音擀,俗谓笴栓,可以擀面者,《北梦琐言》:赵雄武能造大饼,以三斗面笴一饼。

渧,音帝,乡人以水滴曰渧。

辊,物之转动也。俗称滚,陆游诗:满路扬花辊雪球。

璺,音问乡音转审,器物破而未离谓璺,俗谓璺缝。

桚,音札,古刑法有桚,乡俗以绳捆物曰桚。

顿,呼餐为顿,一餐饭乡音为一顿饭。《世说新语》罗友曰:“欲乞一顿食”;杜甫诗:“顿顿食黄鱼”。

孛相,《太仓志》作“白相”,《宝山志》作“薄相”,黄庭坚《与范长老书》:韩十逐日上学,且护其薄相耳。意为嬉游,不务正业。

…………

崇明方言属吴语,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与封闭,崇明方言相对较少受外部语言的影响,因而是吴语北部边界稳定、古老的一种方言。崇明方言与启东、海门大体相似,和上海话则大有区别,在音调上,今上海地区只有崇明仍完好无损地保留了古音“平、上、去、入”四声各分阴阳的八个调类,而上海话缺三调只有五调。崇明方言属吴语系统,这是因为“邑地悬绝江河,波涛喷薄而为民情风气之感,视中土为敦厚。厥初生民自江南来者相传多句容人,建治以来隶通、隶扬、辖於江北,迨经五迁,地僻东南,隶苏、隶太仓,移涉往还又染南俗。历世既久,其源流迨不可考”(《崇明县志》民国版)。这一段文字告诉我们崇明岛的地理环境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悬绝江河、波涛喷薄。又因为沙洲涨坍、江流摆动,崇明岛先辖于江北,又辖于江南,江北、江南的方言、风俗都曾陶冶、影响了崇明岛。钩沉县志、古籍中的零星史料及传说,如容我猜想,最早登上崇明岛的应是樵夫渔民,时在唐朝,东沙、西沙之上。这些最早的登岛者就是地理发现者,他们为沙洲带来的方言和声音,是崇明岛方言和声音的最早的奠基,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连同公元696年有记载的六姓定居者,这些先民似应来自吴语北部边界地区。还有古籍称,后周灭唐后,姚氏率一万余吴兴人逃至崇明避难,追兵不能过江,吴兴人从此定居。因为战乱,大规模的避难者到岛上,先是北宋为辽、金所拢,北宋亡,南逃时开封几成空城,大部分到了临安(今杭州),也有的到了崇明岛。民谚云:天下乱,崇明沙上好避难。到太平天国兴起,与清政府大战,江南是主战场之一,避居崇明岛的络绎不绝。

笔者还要记下同是我们的先民,而且为开发崇明岛作出贡献的那些流放犯。宋时崇明设天赐场,朝廷把一部分体格强壮的犯人流放到岛上烧盐,最多时达一千多人。崇明有渔盐之利,是崇明扬名之始,然后是崇明人发明的沙船,以及崇明人织的小布。资料完全缺失的是这些流放犯的档案,他们的身份,从事过何种职业、籍贯与所犯何罪等等,均无可考。零星的史料说,南宋绍兴元年即公元1131年,都统制王德歼邵青于崇明沙,这是崇明这个名字见于正史的开始。顾祖禹在《方舆纪要》中引《五代史》杨溥改顾俊沙为崇明镇,这是崇明这一地名的又一次出现,崇明沙、崇明镇,沙洲之镇也。南宋史学家李焘在其著作《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说:“国初以来,犯死获贷者,配隶登州沙门岛及通州海门岛。有屯兵使者领护而海门岛有二处,一在崇明镇,居豪强难制者,一在东布州居懦弱者,皆令煮盐纳官。”李焘透露的信息中重要之处是,确认了崇明为流放之地,被流放者“豪强难制者”,流放犯在崇明的工作是“煮盐纳官”。

进而可以猜想的是,这些流放犯中也是各色人等,有各种本事,其中有读书人也未可知,况且哪个朝廷、哪个时代没有冤假错案?这些人从四面八方被抓捕再流放到崇明,带来了各种乡音、方言、习俗,以及剽悍之气。不知其详的是,这些流放犯是怎样和岛上的土著居民沟通、交流的?在流放期满后,他们是回到原籍了呢?还是留在岛上开荒种地成家立业?

我曾经写过:“有可能,我们是流放者的后代。”

地方史研究者,对从四面八方因着各种原因而来到沙洲上,较早成为崇明岛开拓者的崇明人作了精当的概括:“五方杂处”,稍加延伸便是五音汇集。一般认为,崇明岛因其沙洲、芦荡、江海渔盐之利,吸引了众多的拓荒者。孤悬江海的自由,水陆隔断带来的相对的安全,远离政治中心的清静,也是崇明岛独特的魅力。还有水,长江浩浩荡荡的西来之水,太多的水,可以掬而饮之的淡水,来自北方的流放者在大口地呼吸岛上的新鲜空气之后,一定会大声地感叹:伟哉!大江。

文化的碰撞与接触地带,有时候会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出现某种事物。在借助欧亚大陆桥于新疆、敦煌等地自汉唐始,开辟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之后,崇明岛这一处悬绝江海,波涛喷礴的沙洲,竟然有了迥然不同于江北或江南某地的机遇;一个荒僻之岛,成了流动的人群的汇集之地。南北文化,南人北人,开始面面相觑,进而接触交流。而这一荒僻之岛的地理条件,还决定了在生存的意义上,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谁能独力垦荒?谁能独力筑堤?谁能独力挖河?必须借助于群策群力,这群策群力便意味着文化与智慧的共通、共融及共用了。

崇明岛开辟之初,乃至开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一处沙洲、芦荡的劳动者,与另一处的人打招呼时,必须要喊,大声地喊,直到我儿时,乡下旷野,从昼到晚,总是有喊声四起。对于中国而言,崇明是弹丸之地,对于生活在岛上的农人来说,沙洲又是何其辽阔!吴侬细语,谁听得见?喊是田野上的沟通,为了交流和协作。因此故,崇明人对“喊”字的应用普遍而有趣:“喊伊过来!”让他过来,何必喊呢,叫一声就可以了,但乡人习惯用“喊”,一个喊字喊出了沙洲旷野气息,“喊火烛”,儿时乡下有村里民兵背枪,提铜锣执勤,于夜间提醒农户人家注意灶口柴火以防火灾,这是必须要大声喊了,一人呼喊,全村倾听,“火烛小心,夜夜当心!”咣!咣!还有久喊而声哑的,“喊来喉(乡音胡)咙哑(乡音近似恶)脱”。乡下,我记忆中夜静更深时最凄凉的喊声,是千年遗传下来的巫术的一种,呼喊灵魂归来,施之于偶受惊吓,神志不清,或久病不起者,名为“喊火”,我母亲在宅门前的田埂上手里挥着我二姐的一件上衣,为我久病的二姐呼喊过:“亚苟归来!”……这声音中是母亲的愁苦与无奈,散落在村野,会开出小白花,紧挨着我心灵中的痛。“喊火”的火所指的是灵魂之类了,近乎魂兮归来。乡人还有俗话:“吓脱火?”

喊,那是大声大音啊!

关于崇明方言的发音之洪亮,遥远,《崇明县志》中有把声音与江海相联系的极为精彩的论述,不能不记:“邑民得江海澒洞之气,故发音洪亮,近江北,而语言同江南者什九。就地理推之介两成之间,风土人情相传习,则刚柔清浊宜有以融合之矣!”

江海洞之气是什么?是江海的磅礴灵动之气?还是涛声昼夜不息的吟唱?总之,江海之间的崇明岛,总是为长江、大海的熏陶所感染,乃毫无疑义。所以崇明人说话大声,做人大气,就毫不奇怪了。如果容我补充,崇明人说崇明方言时的发音洪亮,还得益于身处茫茫江海中时油然而生的内心的孤独感,为了呼叫互答,也为了给自己壮胆,于是,便远离了柔声细气。不仅是沙洲上的生产劳动,就连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大声喊叫,男人如此,女人亦如此。儿时,夏日,一到太阳落山之际,村野中会传来此起彼落的母亲呼叫顽儿回家吃饭的喊声,“大郎吃夜饭!”“生财,吃夜饭!”“得宝,吃夜饭!”我的母亲曾呼喊过我,也曾听过别人的母亲的呼喊,当呼喊声广为扩散之后,我们便一个个从民沟里爬上岸来,向着自己的家向着母亲飞奔而去。

崇明岛的方言及其发音,多古意。

如:纠葛曰噜唆,曰累坠;

受骗曰上当;

两难曰尴尬;

事败曰黄落;

后悔曰懊恼;

侥幸曰造化;

不明曰糊涂;

苛细曰疙瘩;

鄙啬曰搂搜;

怀嫌曰跷蹊;

急作曰流星;

凶横曰泼赖;

呆钝曰懵懂;

逢迎曰凑奉;

阔绰曰海外;

插手于袖曰镶笼空等等。其词其义与吴语同,差别在于发音。试想,在苏州、上海的小弄堂、亭子间里,怎么能发出洪亮之音?怎么能和崇明岛人在沙洲上临江海而呼喊的声音、气概相比?其中,道理并不复杂,盖声音发自天籁,域以地势,因江海波浪汹汹涛声涌涌之故也,以声识人,识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诚如曹炳麟先生所言,由声音而“辨其文质,则民俗之淳漓诚伪见矣,听政者乌可以言语不通哉”!

是的,一个外人初到崇明岛上,听不懂一句崇明话,可是你听这声音之洪亮、笑声之爽朗,你看农人之朴实、勤劳,便可领略到民俗之淳、民风之诚了。

同时也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到崇明做县官也不容易,先要听懂方言,最好能说崇明话、田乱话,方可听政、行政。在长江下游江南、江北的方言中,崇明方言既土又古更为难懂,那些从北方来的县太爷们一定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崇明方言中,有的只见于古汉语中,却为崇明农人普遍使用,如“肴馔”。

还有比“肴馔”更让人惊讶的,如“先知”,崇明人的发音为xiaza,无论童叟,言及某人极为聪明时便会说:“哎呀,伊先知得来!”

还如“营生”、“做营生”,是崇明农人种田的代用词,而“营生”的本义却要宽广得多。种田、从事农业劳动的另一种农人常用的叫法为“种花地”,不仅确切而且富有诗意,哪有庄稼不开花?这个世界上哪有比岛上连绵百里的油菜花更加辉煌的花?

我还记得岛上西三江口有过一个公共汽车站,站名叫“浪搭桥”,多美啊,如诗如画的一句短语。但这还是俗称,其原名叫种玉桥。

崇明人的发音,崇明人的方言,可以使人想起:这些五方杂处的农人,后来怎么就有了属于崇明岛的方言和发音?并且还拥有自己的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在内的民俗文化?不妨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和实生味”的美妙的历史时刻,当一个封闭的沙岛成为一处家园、一个社会,它不仅需要物质而且需要文化,它不仅创造物质,而且必定会创造文化。否则,这一处家园将不复存在,不是沙洲的坍塌,而是精神的虚无或者沉沦。

乡音啊,梦魂牵绕的乡音。

乡音具有本原性,乡音为根的意识浸泡,再存于心灵之中,不时地释放而成为激动人心的生命之音。于是我感叹:是泥沙的沉淀形成了崇明岛,是乡音的累积造就了崇明人。

我是乡音不改的万千游子中的一个。

离乡返乡,又离乡又返乡,再离乡再返乡,如此等等便有了乡音的接续、激活以及关于乡音的思考:乡音是不可复制的,乡音是文字难以记录的,乡音是最普通从而也是最伟大的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味乡音,就是回味无穷古意,回味浩瀚博大。

“夜快了!”这是我母亲和乡邻在每一个傍晚,几乎都会发出的感叹,又一个白天结束了,要从地里收工了,要呼鸡唤鸭回棚了,要给儿女烧夜饭了,夜里又要开始纺纱了……“夜快了”,从时间的意义上是进行式的:很快就是夜晚了,但又确切地叙说当下的时间概念:傍晚。倘若以文字的感染力和信息量相比较,无疑“夜快了”要迷人得多,灵动得多,远胜于“傍晚”。

同类推荐
  •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我以为,《命运》的讨论,视野略嫌狭窄,思路也显得闭塞,就事论事,加之简单的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导致简单的结论:或是悲观,或者是盲目乐观,有的则陷于清谈空论。
  • 虚城

    虚城

    《虚城》是作者结集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收录十多年来作者在业余时间创作的诗歌一百余首,题材涉及乡愁、爱情、文化、历史等多领域。全书作品力求回归传统,注重韵律和节奏,用字古朴典雅,但也不抱残守旧,意象精彩纷呈,风格变化多样。
  •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人称“弘一法师”,是我国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我国话剧开拓者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创作透露着“情”与“佛”相互交融的真性情。他的诗词通过艺术手法表达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他的联语具有极高鉴赏和创作水平,表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艺术功底,是警示后人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共四章,里面记载着作者对亲情、友情、生活、自然的点滴思考与感悟。作者将多年生活、工作的记忆点滴,罗列成文,内容涵盖幸福和快乐、感动和忧伤、相遇和别离等诸多情感经历。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道人皇

    天道人皇

    一个出生时天生异象,天生神力的少年,为了保护自己所爱,走向修炼的道路,爱情,友情,和艰辛等着他............
  • 血族秘史:王后是杀手

    血族秘史:王后是杀手

    “我顾千珏对天发誓,家族之仇,不共戴天!”她从屈辱和蹂躏中带着仇恨浴血重生,成为杀手界的“恶魔”血蔷薇。他是高高在上的王者,却为了她煞费苦心。“听说要想让一个女人臣服于你,就要让她先爱上你。”然而,先动情的却是他?“女人,我好像喜欢上你了。”“是吗?本姑娘恕不奉陪!”他们之间,究竟谁才是谁的劫?
  • 超级抽奖系统

    超级抽奖系统

    无意间得到一台老虎机,第一次抽奖,竟然就抽中了一个妹子,却没想到……
  • 别样人间

    别样人间

    过去,家乡人说听戏,不说看戏。那时不象现在的舞台,有灯光、布景许多讲究。戏台上就是两把椅子一张桌,简单得很。而且上万人听戏,好大一片,哪看得清?只远远地见舞台上人影乱晃。便只能借助耳朵了。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
  • 女王大人爱吃肉

    女王大人爱吃肉

    我是女王,我要吃肉,谁都不能拦我!这个小白脸不错,这个小帅哥也可以,你们都是我的,今夜一定要好好服侍我!我是你们的女王,我只爱吃肉!
  • 歃血

    歃血

    北宋年间,江山风雨飘摇,西夏崛起,虎视中原。宋真宗驾崩,少年天子赵祯登基,但刘太后欲效仿武则天,重用奸臣,排除异己,图谋赵家江山。农家少年狄青因意外被迫从军,在剿灭弥勒教时,立下战功却身受重创,之后意外得神秘五龙,自此后诡事连连,纷争不断。后与柔情美女杨羽裳一见钟情,巧遇当朝皇帝并成为至交,更结识范仲淹、郭遵、叶知秋、王珪等忠良将才,辅佐皇帝粉碎宫廷阴谋,夺回皇权。就在狄青准备大展宏图之时,一个更大的阴谋却不期而至,牵扯之广,影响之深远,远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我就是她的唯一

    我就是她的唯一

    末日突如其来的降临,人们该要怎样面对接下来残酷的事实,一个可怜之人带着自己变成丧尸的妻子踏上征程,只为让她疾病痊愈,因为,我就是她的唯一,她也是我的唯一......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我们唯一不能抛弃的就是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禁花抚月

    禁花抚月

    水中月,镜中花,都是折射出的真实景象,当触摸水月镜花时,水中的月,镜中的花都变成为触摸真实的景象时,那又将是一中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