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1100000004

第4章

其实学友想陪着针叶他们回老房子也是有私心的,他早就想去坝下村了,最好还要能去案发现场看看。

这一路上学友没少从针叶和他父亲树生那儿套“情报”,可得到的答案和传闻差不多。尽管值得怀疑的地方一大把,可能找到有利用价值的就没有了,而且是越说就越玄乎,也就只好换话题了。

“针叶啊,你以前没有上过学吧?”学友问。

“没有,不过我听幺大爷讲过书。估摸着也差不多吧,反正我不喜欢。肯定没有跟着我爹到处去好玩,再说我还小,根本不着急。”针叶说完,小嘴一嘟,好像很不满意他家里为什么要让他去学校上课。

“那么针叶,我问你,你觉得上学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学校是什么?猜猜为什么那么多孩子都要去上学,怎么样?答得上来吗?”学友跟针叶也说了不少话,早知道了这个小滑头,如果不找个难题问住他,别想他服软。

“学校不就是念书的地方嘛,有什么大不了的。都是穷人才念书,读那些诸子百家天文地理,看似博学多才,实则毫无用处。像过去即便学有所成,考了秀才没当官还是穷秀才;金榜题名当了官,最后还不是贪污腐败变成狗官,读的书还不都让狗吃了?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针叶似乎对读书这件事早有定论,款款道来。

“针叶,这个看法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学友对针叶的想法打心眼里感到震惊,这种观点完全不应该出现在一个7岁不到的小鬼头嘴里。

“当然了,其实我们村子有一套大事年记的,从老祖宗们逃亡开始,一旦有大事发生全部都会记下来。而只要是我们村的人,都必须被把那套书的概要全部记下。不忘族耻,不违祖训。如果你看过那套书,我肯定你会明白现在去学校读书有多么没所谓,多么浪费时间。”针叶撇着嘴,完全是一副不屑的表情。

“怎么跟老师说话呢?你这臭小子,老师发现你没去学校,一有空立马跑过来看你,处处为你着想,我是怎么教你的?你全都忘了?”树生终于也是按耐不住,开始对针叶发火了。

“我是实话实说嘛,爹,反正那套书本来就在咱家,等会儿你拿给老师看,我觉得老师看了肯定比我还要有想法。”从针叶的话里,我可以感觉到,这个孩子绝对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不过如果是这样,他那整个村子都传遍了的骄横之气又是怎么回事呢?

树生拿针叶是完全没有办法了,只能一个劲的给学友说好话。生怕这位非常年轻的老师把针叶丢到一旁,撒手不管,耽误了针叶的大好前途。

而学友知道了原坝下村的那套大事记之后,已经完全顾不上树生的那些客套话了,心思全在那套书上,他想象不到是怎么样的书可以让七岁不到的孩子能有超群的见解。如果是在那些大城市里,飞快的生活节奏自然会影响到孩子们,眼见高些也还算是正常。可高到这个地步就太吓人了,正常情况这个时候的孩子们都是最喜欢学习的时候,真正的厌学基本在小学五六年级才开始直到离开学校,这个阶段厌学才是高发期,而且往往是由于尽力学了都难以得到好成绩,才会厌学。所以尽管学友也知道针叶常年外出去大城市,眼见高一些正常,看不上这乡下学校也是非常正常。可听到针叶嘴里说出来的那些超群的见解,学友其实有一瞬间觉得面前的根本不是一个七岁不到的孩子,而是一个受够读书之苦却名落孙山然后一直受到各种嘲笑讥讽过后的一个可怜的“老人”。

树生在看到学友心不在焉的模样后,想到针叶提到的那套书,开口道:“钟老师啊,叶儿说的那个书就在我家地窖里。本来呢是放在幺大爷家的,那套书也一直是太爷啊幺大爷他们家写的,自然是他们家保管。前两年不知道幺大爷怎么的就翻出来全搬我家地窖里了,说是我的地窖大,他那地窖要放酸菜腊肉什么的没地方。那套书这么多年来已经写了好大一堆哦,幸好一直以来幺大爷他们会做精简处理,把必须要知道的、了解的,让我们记住,其他好多不怎么重要的或者时效性的都不放在必须记住的范围里了。钟老师你要是真有兴趣,等会儿咱们把那套书带上,先搬你那给你看,你看完了再还给我。反正那书现在不拿,早晚也是要回去拿的。”

“好啊,不过会不会麻烦你?那个好像有点传家宝的感觉,给我看没问题吗?”学友听到可以把那套书借过来看,虽然非常高兴,还是有点担心。

“没问题,村子里人几乎从来不看那套书的,顶多是看看幺大爷记下来的精简版。幺大爷把书拿我那去以后,根本没人来借去看过,肯定没问题的。”树生拍着胸脯打包票。

“如果不给你们添麻烦,我肯定要拜读下那套书。”学友说。

“不麻烦不麻烦,快到了,就这个山头过去就要到了。”树生说道。

虽说不至于“望山跑死马”,可翻过这个山头还是花去了学友一行人将近半个钟头,从出发到现在也是过去了差不多三个小时。

坝下村的布局说起来也是比较巧妙,属于重星拱月类型。月呢就是大家的集体仓库,而星自然是坝下村的其他村民的屋子了。

不得不提的是坝下村每家每户都有地窖,并且全村最大的地窖就是仓库下面的地窖。

在山上挖地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说非常困难,不过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物资,这也是没办法里的死办法。人类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是可以创造无限的奇迹的。所以呢坝下村所有的有价值的物资都在地窖里,尤其是仓库下面的地窖。

而针叶家作为坝下村最重要的一家人,物资也都是由他家来进行购买发放,所以他家的屋子也是离村子仓库最近的一家。

先前说到幺大爷把那套大事记搬到针叶家也是这个原因,针叶家靠着仓库,自家地窖也就成了全村最空的。不过话说回来,虽然针叶家的地窖没有屯什么物资,可这么些年来,各种淘回来的古董家什之类的东西也实在是不少,空也是相对来说的。

学友第一次下地窖,新鲜感还是挺大的,而且地窖没有想像中的闷,更不潮湿,通风效果很不错。虽然让学友一阵感叹,可毕竟那是别人家专门放宝贝的地方,作为一个外人实在是有些尴尬。接着稍微陪着针叶和树生盘了下古董,在看到那套大事记后就干脆一个人看大事记去了。

大事记经过几百年的积累,虽然是通过一个村子一个家族来记录,信息量也还是非常大,并且全是手工书写、抄录,还是使用的毛笔,每一张纸上的空间根本记不下多少东西,也就导致大事记的体积非常惊人。

由于为了防止由于纸张损坏导致的信息丢失,几乎每三十年左右就会重新将整部大事记全部重新抄写,而之前的也因为是先人遗迹,怀着尊重之意也没人去销毁,虽然也有很大一部分经过漫长的时间实在破损难以保存,可剩下的可以保存的更多。正是如此,尽管大事记的体积一眼看来非常吓人,而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的重复,而最新的版本就是幺大爷的手抄版。在树生的引导下,学友开始了阅读。

大事记一开始有一种万金油的感觉,记录的都是逃亡过程中帮助族人、迫害族人的事情,谁谁谁在什么地方帮助谁谁谁,或是提供食物或是提供住处;谁谁谁在什么地方举报了谁谁谁,导致谁没有逃出来,被官府抓走,或是被抢了财物,或是被殴打欺辱,都有记载,想来等风头过去,这帐记着就要好好算一番的感觉。

前面几乎都是这样的记录,直到村子稳定下来后,才有了其他的记载。从族里有很大贡献的人生老病死,再到去山外的买卖、以及出去的年轻一辈有出息的都进了这部大事记。毕竟这个大事记一开始就是族人的生存记录。这样的记录持续了好多年,直到朝代更替,也或者是原来记录这大事记的人过世。之后记录下来的几乎就没有村子里人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了,除非真的是能让村子里大感自豪、大感悲痛的人或事,才进行记录,记录的更多的是一些社会时事,然后是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比如朝廷颁布了一个什么法令,然后就是一段记录者的看法,分析这个法令的可行性、针对性,以及怎么样尽量少的在这个法令上吃亏等等。毕竟中国的封建统治持续的时间最长,老百姓一直都是被压迫阶级,尽管“贤明”的君主也会重视农业,可他的出发点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百姓的利益。

然后大事记中还会夹杂一些族人的见闻录,谁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包括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好用的、新奇的东西都会记载,而且一般只要是真正好用的东西,针叶家就会进行大采购,帮村里每家都配上一个。

而这些都不是学友最关心的,学友最在乎的是找到会让小针叶变得如此老成的线索。而以上这一切显然离的有点远,由于时间的关系,学友在针叶家的地窖里也是肯定看不完这套大事记的。在针叶和树生带上了要拿走的东西后,学友只能搬着那好大一堆的大事记放在了针叶父亲的独轮车上,还好这次针叶家要拿走的东西并不多,大事记还能放的下,看着天色不早了,学友和针叶还有树生也是赶着回岚岗村了,毕竟晚上走山路并不会很愉快,而且三人还没有吃东西。

即便加快了脚步,三人回到岚岗村也已经是月上柳梢头了。

是夜,学友在草草填饱肚子后,就开始了对原坝下村大事记的阅读。由于学友是从第一册开始一点点的往后翻看,所以大半夜过去,大事记上还是没有什么令人特别惊奇的内容。就在学友又结束了一册大事记的阅读时,他猛然发现,今天本来想去坝下村离奇死人案的案发现场,都因为大事记的横空出世而忘记了,而现在大事记看了这么久里面都没有自己希望看到的内容,觉得有些失落。

学友虽然知道大事记后面的内容肯定有自己想要看到的,好奇心驱使他去翻看后面的部分,可他心里又有一种感觉,这个大事记只有一本一本一册一册的看下去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最后,学友决定,今晚就再看一本,看完就睡觉,毕竟明天还有自己的课,今天心思一直在大事记上,连备课都没备,还得早一点起来备好课,免得耽误教学质量。

这一本封面跟之前并无区别,依旧是蓝皮线装订,上面有个‘六’以示这是第六册。翻开第一页,之前五册都是直接开始正文,而这第六册整个第一张纸都是空白,翻开第一页,第二页还是空白,到了第三页,上面只有光秃秃三个字:天,变了,看着有点渗人。

果然!学友的感觉成真了!大事记这才是真正开始。

再翻到下一页,虽然已经不知道是谁写的原笔,但是学友可以从字迹上看到,哪怕是抄写的人,心情都是无比的激动,相对于之前五册平淡无奇的内容,平淡无奇的字迹,这第六册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每张纸书写后连背面都有深重的墨迹,字体激昂,下笔深重,而内容,更是极度惊人。

天,变了。

之前五册,都为族史,本来是不用作为大事记进行保存的,而为了保存大事记之本意,大事记的真正内容,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族人的安全,请历代族人不得擅自更改抄写顺序,以防灭顶之灾,亡族之祸。

我族虽然在神宗年间由于国本之争遭到迫害,颠沛流离。大明朝也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然我大汉传承并无根本动摇,汉族文化并无根本动摇,华夏文明并无根本动摇。

也正是如此,我族人虽被迫害的十分凄惨,依然可以生存至今,甚至还有族史可记。

而从清军入关开始,短短数年汉人风采不在,剃发易服,传承丢失,文化被毁,文明不在,气节扫地,信仰尽失,可以说已被清人完全征服。

念及此处,我不由想到一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而此时此刻,我也只能在心中想,不敢与口中说。这是何等窝囊,何等气人!想我族颠沛流离时,大明朝尚有近两亿人口,而顺治年间统计劳动人丁仅仅千万。即便多算也不过三千余万人口,短短数年,少说被清人屠杀一亿五千万人口,一亿五千万——汉人,有气节不想被奴化的汉人,真正顶天立地的汉人,都遭了毒手,天要亡我大汉啊。

早知今日,汉人自己的派系党林之争,有何意义?经济、政治、文化、信仰的全面毁灭,汉人,汉人的内斗导致的近乎于灭族,价值何在?果不其然,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我辈偷生,已然义气尽丧,此大事记只为记下清人的暴行,留给后代牢记教训,望汉人的荣耀再次降临中华大地,炎黄文化渊源流传,华夏子孙千秋万代。

学友静静地看完了这段话,自然而然的回忆起了明清的历史,可他也仅仅是在教科书上了解了一个皮毛,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而且由于清王朝几百年的封建统治,现在的汉族人可以说已经完全没有汉文化,或者说没有汉文化的意识。几乎是从根本上不知道那个身份证上的汉族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继续往下翻,便是按照时间发展,依次记下了各个抵抗剃发易服的运动,从什么时候开始,受到清军什么部队的镇压,大概多少人受到屠杀,最后那个地方变成什么景象。

如果说一开始的京东三河算是成功抵抗的话,那么成功抵抗也就这么一次了。

从常熟、江阴到吴江、嘉定,扬州,福建,广州,从华北到华东,到华南,再到中部,西南,西北,汉族人民遭屠杀数年,抵抗数十年,最后还是失败,剃发易服在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得以推行数百年,这才导致了西方人眼中中国人都留有辫子的形象根深蒂固。

而明末清初中华大地由于战乱,抵抗剃发易服,还有各个地方反清复明起义运动,从中死亡的人数甚至远超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和。

同时应该也超越了之前汉族的浩劫,元灭宋时期。而之后的二战时期,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屠杀的人数根本无法与这两场浩劫相提并论,仅仅是因为发生的时间较短,受害者有很多还活着,还在讲述、列举日军的暴行,等过上百年还有多少人能记得这段历史可就不知道了。

于是我们也可以知道,不管在什么时候,一个族群本身的生存能力与生产力是成正比的,只有发展提高生产力,才有能力利用更多的资源来使自身更好的生存。前两次浩劫与日本侵略战争的区别最大的地方就是生产力,接着才是信仰力、凝聚力。可在这三个方面,生产力并不占主导位置,只是相辅相成罢了,生产力决定了生存物资的质量,而信仰力和凝聚力才是决定生存意志的关键。种族生存不是个体生存,一个种族的领导者如果凝聚力不足,则在大灾祸临头时,自然无法完全集中利用一个族群可以利用的生存物资,那么生存物资的质量即便再好,再优秀,一旦分散,利用率完全是直线下降的,甚至还可能因为生存物资发生争斗、抢夺。而一个族群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信仰就更危险,族群的个体在获得了足够自身生存的生存物资后,不思进取,贪图安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不是亡族灭种便是被其他种族奴役、蚕食。而汉族经历过的这三次劫难都是如此,老百姓没有坚定的信仰,统治者没有凝聚力,只贪图自己的“荣华富贵”,甚至还在为了“荣华富贵”内斗,导致生产力停滞不前,在被邻族敌国发现国力空虚有机可乘之时,自然发动侵略,而侵略国为了达到侵略的目的,自然要抢夺被侵略国的生存物资,在抢夺过后肯定是没有足够的生存物资分配给被侵略国的,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减少这个族群、国家的个体数量,也就是——屠杀。

学友在想到这些之后,之前的种种触动,为那些莫名其妙的感觉找到了一个说法:种族生存主义。一个族群的强弱不看个体而是整体,每个个体都必须为了整体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整体利益为信仰,整体生存为生存,整体发展为发展,整体强大为强大,整体荣耀为荣耀,只有这样的族群才能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约束下生存的更久。

同类推荐
  • 盛世禁宠:铭少的蜜制妻

    盛世禁宠:铭少的蜜制妻

    她曾爱他上瘾,却为了自由逃离他身边,她为报恩竭尽所能,却被他挥手拒绝,他修长的手指捏住她的下巴,“养育之恩,如何能报?”她惊叹愕然,他抿唇轻笑,“以身相许,陪我一辈子。”
  • 吾家有萌妻,金屋藏娇

    吾家有萌妻,金屋藏娇

    题记:我以为你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但其实,你一直都知道。安洛还记得,王俊凯说过,蓝色信封代表我爱你。
  • 承诺一生一世

    承诺一生一世

    年轻人的感情,青春期的任性,在爱的历程中忍受煎熬坎坷;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桀骜轻狂,一旦放弃对爱的执着,就如一叶扁舟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要许下承诺;如果不愿负责,无需假装执着,地老天荒只是简单几字,爱人却守候一生一世
  • 竹马你别跑:音痴来驾到

    竹马你别跑:音痴来驾到

    一遇音乐深似海,哪知音痴几多愁。一江春心向东流,恰似一道红叉本上留!!!是哪个混蛋、臭蛋、王八蛋改了老娘的的大学报表,害的老娘这个音痴在音乐学院当了一年多的全校倒数第一。唐筱筱望着成绩单上的红叉叉,仰天长啸,愤愤不平。殊不知,这是个“阳谋”所谓“阳谋”就是光明正大的摆阴谋。某人为了将她留在他身边改了她的大学报表,却发现她早已不如当年,从曾经的歌神到了现在的音痴却不知,原来音痴唱出来的歌也能那么动听。
  • 拯救失忆千金

    拯救失忆千金

    叶倾尘以为自己就是这样慢慢平凡的老死而去。一次意外让她踏上一条看不见未来,看不清前方的路。这个因她而起的故事,是否真的能如大家所愿——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在众人一路守护下,当迷局揭开时,她又会如何选择呢?
热门推荐
  • 盛夏七月

    盛夏七月

    那一年,十三岁的她,在电视上看到了十五岁的他,她发誓,长大了一定去追他!她跟随他的脚步来到了A市的重点大学,并且认识了几个有趣的室友,从此展开了女追男的疯狂模式!但是有一天她发现光芒万丈的他身边早就有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另一半,她该何去何从?苏心:喜欢你的人好多,刚好不差我一个。陈子桐:喜欢我的人很多,我只想要你一个。
  • TFBOYS之心有林“曦”

    TFBOYS之心有林“曦”

    他,人气偶像组合TFBOYS里的王源,她,从小有个明星梦,但她为了他而放弃了她的梦想,只愿追随着他的脚步,他低着头双眼无神的说道:“曦曦不要离开我,我只剩下你了……”她用手轻抚他的头轻道:“不会离开你,我一直在,除非你不要我了。”她确实没离开过他,而他却离开了她,因为父母的关系,他要与另一个女生订婚,她悲痛欲绝到国外留学,而他并没有挽留,再次回国,她已成了赤手可热的大明星,他在她面前低下头说着:“曦曦我错了,在你走后我才发现你在我心里有多么重要,我们能忘记以前重新开始吗?”她看着他说道:“王源,是不是越容易得到就越不懂珍惜。”她与他究竟最后是否能在一起呢?[此文是轻喜的文文,不虐的。]
  • 爱情心理学

    爱情心理学

    健康的爱情心理仿佛是爱情的坚固小舟,经得起风吹浪打。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爱情的失意,婚烟的失败,虽然有各种外在的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缺乏健全的爱情心理。只有不断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爱情才能完善。
  • 谁在改变我

    谁在改变我

    写作背景恰逢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这个时段,无论军队还是地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是把自己放在时代大变迁的背景下来写,看似写“我”,其实是在写时代变迁过程中“我”身边的人和事,从而通过“我”身边的人和事,折射出这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
  •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追回一把价值连城的十七世纪意大利纳格希尼小提琴,女刑警吕月月奉命保护已来到内地的香港黑社会头子潘大伟的弟弟潘小伟。他是追回这把小提琴的唯一线索。香港天龙帮寻踪而至,潘小伟几次险些丧命。在频繁的接触中,潘小伟对吕月月渐生爱慕之情。在吕月月的再三说服下,他答应交回这把小提琴,但要吕月月跟他逃往香港。吕月月沉醉于潘小伟的爱,又不能背叛组织,放弃她的职责,她终于拨通了刑警队的电话,这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就此烟灭灰飞。
  • 妃本倾城:妖孽驱魔师

    妃本倾城:妖孽驱魔师

    帝都的十里桃花之下,是她为保他成王的白骨。她,妖家最后一位驱魔师,天性烂漫他,惊才艳艳,天赋出众,却也心机深似海初识时,他说:保我成王,你便是我此生唯一的王后后来,他挽着佳人登上宝座,后宫佳丽三千,早已忘记曾经的诺言幸而苍天不负,她重生成深宫之人,嗜血成妖,才得知当时的一切真相背后的血腥
  • 青冥无尽

    青冥无尽

    世界上的一切都没有秩序,想生存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只有与家人相守与朋友一起奋斗才能开心快乐的活下去。
  • 鉴宝王妃:王爷,榻上请

    鉴宝王妃:王爷,榻上请

    (全本免费)她,21世纪的顶级鉴宝师,天生异能,能看到宝物身上的宝气,却红颜薄命,穿越独立特行的性格,不被世人接受田府大小姐身上。他天靖国三王爷,传言暴怒嗜杀成性,身患隐疾,相貌丑陋,天下女子避之不及。世人皆因为她独立特行而唾弃,欺凌,唯独他一朝相见,惊为天人,视若珍宝,然而郎有意,妾无情。“你这辈子,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盗国库,杀王子,抢花轿,逐鹿天下,只为田氏,不为江山。ps:作者群562757355,欢迎大家加入,每月15号有福利,不见不散!11月底完结,已经开新书了。旧文书名《田色古香:娘子宠上天》
  • 腹黑王府:腹黑王爷腹黑妻

    腹黑王府:腹黑王爷腹黑妻

    九锦王宠妻如命。暗卫将九锦王妃所闯祸的罚单一一念给九锦王听:“赔款单如下,服饰店一万两银子;杂货铺三百两银子;酒楼五百两银子;千里马车一辆,九白两银子……总共五万两银子。”“陪!……等等,她要马车干什么?”“王妃说,‘世界很大她想去看看!’”“背快马!”玖……………………………………曦……(程度图)总这是个一对一的宠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