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典故:《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昏主暴君,为天下耻笑与唾骂。他弑父杀兄,夺嫡篡位,乱伦好色,奢侈腐化,荒淫无度,建都修苑,开河造舟,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弄得殷实的隋朝国库空虚,官仓告罄,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义军四起。
隋炀帝统治期间,百役繁兴,民脂榨尽。仅建筑东都洛阳,每月役使200万人,半数以上死在工地。他在西郊建造了一个大花园,周围100公里。从江南采得大木柱,运往东都,每根大柱须2000人往返递送,沿途络绎不绝。据记载,西苑“堂殿楼观,穷极华丽”,不知搜刮和浪费了人民多少财富!
611年,隋炀帝为了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大批征兵、调粮、造战船。在隋朝官吏监督之下,造船工们日夜立在水中工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去很多人。被政府征调的兵役,由全国各地向幽州(今河北、辽宁地区)集中,源源不断;搬运粮食、兵器、盔甲和攻城机械的民夫千里征途,日夜不绝。
许多人有去无回,尸体“臭秽盈路”,十分凄惨。在农村,“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山东、河北一带,历来是隋统治者搜刮财富的中心,又是进攻高丽的战争中征调最多、受害最深的地方,再加上这年夏天发大水,山东地区灾情特别严重,“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处在饥寒交迫困境的贫苦农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农民起义的烽火便首先在这里燃起。
从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起义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后来,农民起义军汇成三支强大的队伍: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
瓦岗军首领之一李密发布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揭露他罪大恶极,“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意思是:“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
隋炀帝杨广最终被部下缢杀,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