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2700000053

第53章 北欧行(2)

“是苜蓿吗还是菜花?”我满心惊喜又惊疑,眼花缭乱之中,想起了四川的菜花田。但四川的梯田小而割裂,哪像眼前的平畴一气呵成,浑融不尽?又想起元气淋漓最善用黄的凡高,给他见到,一定惊艳发狂,正如中暑中酒一般中起黄来。从凡高又想到自己新译的《凡高传》,在茫茫母球的对面,那久稔又阔别了的海城里,该已出版了吗?而只要一切鲜黄的生命不死,阳光、麦田、灯晕、向日葵,凡高的魂魄就长在,唱一首黄炎炎的颂歌。后来一位匈牙利女作家告诉我,瑞典田里的黄花是芥菜花。

峨瑞升德海峡到了,火车进了赫尔辛堡。正在纳罕,偌长一大串火车该如何过海,它却在港口的调车轨上,空隆隆几番进退,把要去丹麦的乘客所坐的三节车厢,推上了过海的渡轮,其他几节则留在岸上。半小时后,过了海峡,和对岸的火车挂上了钩,全无入境手续,就这么沿着初夏的海峡,铿铿然驶向哥本哈根去了。

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是我最喜欢的欧洲古城,我喜欢它的小巧精致,斑斓多姿。火车进城的时候,艳阳方斜,有一种暮春初夏的轻软之感弥漫在空中,也许就是所谓的“尘香”吧。

不久我就凭栏于旅馆的小小阳台,俯眺这城市的暮色四起。我的旅馆名叫“新港71号”(71Nyhavn Hotel)。这新港是条小运河,一头通向外港,复汇于海峡,两边楼屋对峙,也就叫新港路,是哥本哈根有名的怀古区,以码头情调见称。丹麦人自己说:“不见新港,不识哥本哈根。”此城建于八百年前,17世纪中叶被瑞典围攻两年(1658至1660),城堡不坚,几乎隐敌,全赖丹麦人英勇死守,得免于难。事后丹麦人深其壕沟,厚其壁垒,护城工事大加扩充。想起刚才逍遥渡海,长驱入城,连护照也无人索阅的太平边界,我倚栏笑了,又放心叹一口气。又过了两百年,到了19世纪中叶,哥本哈根城大人多,复值四境清平,需要多通外界,于是壁垒拆除,坚城开放,一道接一道壮丽的长桥凌波而起,伸向运河的对岸。于今断垣旧壁,仍在城中公园一带,掩映可见。

城古如此,所谓新港,也已不新了。脚下这条运河建于1673年,北岸的街屋大半建于17世纪末年,南岸的较晚,也已是两百岁的古屋了。我的旅店在运河北岸,年代较晚,却也有170多年的历史,回顾阳台的玻璃门里,粗灰泥墙上映着斜晖,露出纹理历历的波米瑞亚松木横梁,别有一种朴拙的风味。据说当初这排街屋,大半是为水边商家、旅店东主、巡夜更夫而造,如今已成为水手窝了。水陆世界在这里交汇,从我的阳台望下去,河面波光闪闪,翻动着夕照的金辉,乳白色渡船的侧像,一幢幢古屋摇曳的倒影。而岸上,夕照的魔幻像一层易变的金漆,刷在尖顶的、圆顶的、平顶的、斜顶的建筑物上,正当照射的楼面炫起一片黄金与赤金,背光或斜背着光的红砖墙,就笼在深浅不同的暗赭锈红的阴影里。更远更西,城中心区是一片更加暧昧的楼影,此起彼落,拔出一簇簇纤秀的塔尖,那视觉,已经在虚实之间了。这是昼夜交班真幻交织的时辰,褥告和回忆的时辰,诗人怀古,海客怀乡,满城郁金香和繁花的栗树被晚钟轻摇而慢撼,蝙蝠最忙,唉,最忙的时辰。

一阵海风吹来,带来咸咸的消息,暮色怎么已到我肘边了。从运河口飞过来一只白鸥,在巷对面红瓦的屋顶绕了一圈,灰翼收起,歇在一枝旗杆顶上。这才觉得有点饿了。“新港71号”旅店和这一带的古屋一样,是6层的楼房,位置近于运河汇入外港的出口。落到街面,我顺着发黑的红砖路缓步向城里暖人眼睫,运河桥上一柱柱的路灯也开了,古典的白罩有一种温煦素净的柔光,令人安慰,高高低低这一切灯光全投在水上,曳成光谱一般的倒影。金发虬须的水手三三两两,从黑黝黝的边巷里走出来,臂上刺着花纹,须里打着酒嗝,有时哼着歌谣,或向过路的女人调笑。沿街尽是咖啡室、酒吧、餐馆,的是够格,性商店。古玩铺的橱窗摆着羊皮纸的古老海图,旧式的洋油灯,奇异的铜壶铁罐,形形色色的航海仪器。纹身店有好几家,诱我停步,打量窗里陈列的剌花样品,奇禽异兽,海怪水妖,裸女人鱼,各式各样的船舶,锚链,旗号,应有尽有,说不出究竟是迷人还是俗气。

运河走到尽头,码头的红砖地上矗立着一件嵯峨骇人的什么,像是雕刻巨品——走近去一看,原来是一根铁皮箍着的圆木,支撑着一把巨长的铁锚。后来才知道,那是老战舰伏能号上的遗物,供在此地,纪念二次大战死难的丹麦水手。也是后来才听人说,作家安徒生在这条新港街的67号住过20年,许多美丽的童话就是在那楼窗里写的。67号,正是我旅店隔壁的隔壁。

晚饭后回到旅店,疲倦得心满意足,却又兴奋得不甘心就把自己交给软床。一日之间,经历瑞典的平原和山地,渡过海峡,来到这哈姆雷特之故国,安徒生、齐克果之乡城;海盗的故事,王子的悲哀,人鱼的身世,衬在这港市的异国夜色上,幻者似真,真者还幻,这许多印象、联想、感想和窗外的花香海气缠织在一起,怕不是一夕之梦就遣得散的了。

次晨醒来,隔宿的疲倦消失了,只觉神清气爽,海峡上新生的太阳在楼下喊我,说,哥本哈根在等我去探索,昨晚的夜景只是扉页,今天的曙色才真正是开卷。牵开曳地的厚帷,推开落地长窗,我踏进丹麦初夏柔嫩的晓色,深呼吸车尘未动的清新。金红的朝暾髹在港底的皇家新广场上,沙洛敦堡故宫的巴洛克屋顶似乎浮在所有的瓦屋顶之上,灿灿发光。一种咏欢的旋律在我心底升起,蠢蠢蠕动,要求更明确的面貌,更长久的生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回到房里,我抽出笔来追捕昨天傍晚初瞰港市的瞬间印象。一小时后将诗写成,一共4段,28行,虽然尚待修改定稿,大致不会太走样了。“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说得不错。带着有诗为证的轻快心情,我像下凡一样下楼云寻访哥本哈根。

赭墙苍甍,塔影凌空,巍峨的市政厅君临四面的广场。一辆游览车从绿荫里启程,穿过栗树绽白的整洁街道,沿着运河,越过运河,七转八弯之后,来到树茂鸟喧的朗格丽尼公园。先是瞻仰有名的喷泉。水花迸溅,湍濑淙淙声里,女神盖菲央长发当风,奋策牛群,像北欧神话中所说,犁开峨瑞升德海峡,使西兰脱离瑞典,自成一岛。

但海峡边上另有一尊青铜雕像,以言艺术,或不如这尊有力,以言声名,瞻仰的盛况却无非此座能及。络绎不绝的人群向水边走去,我跟在后面。石路尽处,一抬头,三石成堆的顶上,身躯略前俯而右侧,右手支地,左手斜按在右股上,半背照的游客列成队伍,我一面候着,一面随蟠蜿的长龙从变化的角度,微仰着脸细细端详。

水陆异域,神人命舛,爱情原是碧海青天的受劫受难,苦而自甘,不但盲目,而且哑口。千寻下人鱼的悲剧,安徒生的不朽童话不但赢得千千万万的童心,更撼动普天下童心不泯的有情人。至少深深感动了雕塑家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他的人鱼像在此一跪,凄美淼茫的柔情遂有所托,缥缈的传说也有了形体可以依附,于是一块顽铜竟独承全世界目光和手掌的钟情、抚爱。鱼尾一剖为二,分裂成人之下肢,也许象征少女在15岁前如鱼之体,浑不可分,15岁后乃有两性意识,浑沌破焉,分割的痛苦正是成长的过程吧。丹麦之为国,是一截半岛加许多小岛,爱海之余,竟想象海更爱人,乃有人鱼之恋。艾瑞克森的铜像表现15岁的少女,似乎早熟了一点,也许他用的是丹麦标准,所以躯体比较丰腴。所幸肩头未尽饱满,犹见青涩,而低眉侧脸若有所思的神情,也兼有寂寞和害羞,线条十分温柔。自1913年立像以来,脸、颈、臂、腹和腿,早被游客抚弄得光滑发亮,其他部分则铜锈苍青,正可表示人鱼变人,一半已成人身,一半还是黏答答的鱼皮。据说各国的水手都把她视为吉兆,荷兰和巴西的水手到丹麦来,都要吻她,求个吉利。

中午时分,赶到阿玛丽堡的皇宫,去看禁卫军换岗。皇宫中央八角形的红砖广场上,观礼的人群早已拥挤在腓特烈五世的骑像台前,鹄候新卫队旗号飘扬,军乐嘹亮,从罗森堡那头穿越旧城雄壮地操来,为撤岗的老卫队接班。一时广场上号令抖擞,五色缤纷,戎威俨然,气氛十分地热闹。规模不如白金汉宫之盛,又值承平之世,只能当做怀古的军仪吧。看惯了仿制的六七寸精巧玩具,头戴黑绒高帽,身着红衣青绔,一旦面对真人真枪,反而有些好笑,似乎家里的玩具兵怎么忽地放大了几号,活了过来,操得真有其事一般。话虽如此,果真废止了这种仪式,游人只怕又要怅然不欢了。

当天还去了好几处名胜,不及逐一详述。晚上从旅店里出门,召开一辆计程车迳去蒂福里(Tivoli)的音乐厅聆乐。原想去看闻名的皇家芭蕾舞,却需等待明天晚上,可惜那时我已身在西德了。但当晚那场免费的音乐会,和一般免费的表演相反,并未令我失望。梯田式的音乐厅可坐两千人,当晚坐了九成,听众衣冠楚楚,各种年龄都有,秩序非常良好,没有人谈话或吃零食。座位与斜度都很舒服,灯光也柔美悦目。但更动人的自然是音乐本身。乐团颇大,音色极美,演奏得十分整齐而有生气,敏感而又精确。指挥是艾卡特汉森(Eifred Eckart-Hansen),真个是众手一心,杖挥曲随。由于是免费招待市民,当晚的节目较为通俗—例如史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尔第的《艾伊达》、比才的《卡门》、古诺的《浮士德》、鲍罗丁的《伊戈王子》等歌剧的片段都是;但是奥芬巴哈的《奥菲厄司探地狱序曲》和戴礼伯的《泉源组曲》却是第一次听到,十分过瘾。尤其是奥芬巴哈的那首序曲,在艾卡特汉森的指挥杖下,宏大刚强,动人胸肺,比起习闻的《霍夫曼故事》来,高出许多。一夕耳福真是意外的欢喜,异乡人顿觉气清血畅,客心一片明澈,即使独身对繁华的5月,也不感寂寞了。

出得音乐厅来,半轮下弦月浮在天上,下面是“蒂福里”乐园的万盏彩灯,或擎在柱顶,或悬在树上,或斑斓纵横串曳在架上,交相辉映,织成一幅童话的世界。更下面的一层是锦浪四溅的繁花,正值郁金香挥霍的时辰,人就在灯阵和花园里穿来透去,潇洒的一些就高高隐在花棚半遮的酒座里,从容俯窥下界的行人,望之真是神仙俦侣。进得园来,孩子们固然都恍若误入童话境地,涌向各式的游乐场去探险,即连牵着他们的大人也恢复了童心,蠢蠢然想做些傻事。否则每年怎会有500万人来寻梦,来找失踪的童年?500万,那正是丹麦全国的人口。而似乎嫌千灯万蕊都太静了,夜晚,乃有喷泉飞迸,洒空成水上的音乐,乐音飘飘,洗耳似空际的回泉。我在榆树荫下找到一张酒座,一杯香冷的土波啤酒,陪我细细品味这梦幻的月色。护城壕开出的湖上,对岸的中国塔用千灯串成的玲珑,倒映水面,更是粼粼然一片金红了。回到旅店,已是午夜,几个水手在深巷里闹酒,却吵不醒沉沉入梦的运河。只有半轮下弦月,幽幽钩在最高的那根桅墙上。

第三天上午,金曦依然,我沿着河堤,绕过皇家新广场,一路步行进城去。从欧司德街西南行,到市政厅广场的一英里途中,整洁而宽敞的灰青石板街道,不准驶车,一任行人逍遥散步,从容观赏两旁橱窗里高雅而精致的陈列,向快车噬人的现代红尘里,辟一片名贵的净土。丹麦人叫这做Strget,我叫它做徐踱街。此中豪华,排列得丰盛,紧凑而又井井有条,目无虚睇,像满满的一盒丹麦点心,刚揭开盖子的印象。哥本哈根所产的瓷器,造形精巧,着色雅淡,据说曾受中国影响。进得店去,一片温润柔和的光泽,在圆融流转的轮廓上滑动,诱惑手指去轻轻摩挲。对那样的秀气,我的反抗力是最低的。出店的时候,我手上多了一只纸盒,里面是一座人鱼公主和一座为母牛挤奶的农家少女。人鱼的尾巴和村姑的衣裙正是那种最浅净最抒情的青紫色,回头亲嗅村姑的乳牛,则是白底黑斑。

杜塞尔多夫

2小时后,我飞到了西德的杜塞尔多夫。我的目的地原是科隆,因为《莲的联想》的德文本译者杜纳德(Andreas Donath)在科隆德国之声任中文部主任,邀我前去一游。

但哥本哈根去科隆竟无飞机直达,只能先到杜塞尔多夫一宿。我投宿的派克旅馆在城西科内留斯广场旁边,对面便是戏院,车声人语,终夜不歇,比起哥本哈根小运河边的那家古客栈,情调全然不同。天花板比现代的房间高出两尺,白纱窗帘一垂到地,更衬以墨绿色的厚帷,虽是初夏了,却和北欧的旅馆一样,并无冷气。室内的布置富丽而古典,饶有19世纪遗风。

一夕房租高达130马克。

傍晚时分,我按着地图的指示,施施然朝落日的方向,去寻一家叫雪凫屯(Schiffchen)的餐馆。我迷了路,向一位中年妇人求助。她说她家也在那一带,便一路说笑,引道前去。餐馆蜷缩在一径红砖砌地的斜巷子里,门口悬着铁盖白罩的风灯。进得店去,才发现屋深人喧,生意正盛。房间宽阔而曲折,一张张松木板制的长桌,方方正正,厚甸甸的,未加油漆,触肘有一种木德可亲的乡土风味。坐的也是松木长凳,单身客都不拘礼,可以混杂并坐,据说也是当地人引以自豪的传统。蓝衫黑裙体格硕健的酒保,左手托着满盘颤巍巍的高杯啤酒,右手拎着一条长长的白巾,边走边甩,左右摆荡成节奏,真把我逗乐了。我点了一份有名的青鱼片(hering stip)和一杯土波啤酒。酒保有点迟疑,问了一句:“就这点吗?”我说:“先来了再说。”鱼片端来了,满满一大碟,杂以苹果及洋葱的切片,和以调味酸汁,并附上一块干硬的圆面包。一片进嘴,倒吸一大口凉气,我的灶神菩萨,敢说这是世界上最酸的东西,把我的舌头都酸弯了!赶快喝一大口冰啤酒,反而变本加厉,只有猛嚼白面包。三块鱼片勉强下肚,才省悟那面包是绝对少不得的。如果整碟吃完,今晚一定是睡不成觉的了。

最后酒保看出不对,建议我叫一份德国牛排,才胡乱充饥了事。

第二天上午我精神奕奕,去探赏邻近的“宫园”(Hofgarten)。那座公园枫橡榆栗之属绿翳半空,枝叶交荫成凉翠沁人的阳伞,一遮便是一亩半亩的草地。那草地修得细密齐整,好一幅欲卷而无边的巨毯,绿得不能更纯洁。但另外的几件事却全都落了空。公园的西门有一座歌德纪念馆,那天偏不开门。园内有小丘名拿破仑,丘上有诗人海涅的纪念碑,却遍寻不见,只看到几座全不相干的石像。问来往的路人,没有一个能指点迷律。海涅生于杜塞尔多夫,当地人似乎全不在意。艾略特名诗《荒原》,一开篇就提到“向前走,走入阳光,走进‘宫园’”:当时以为就是眼前之景。回到香港一查诗集,原来是指慕尼黑的那座。怀着失望的心情,当天下午便乘了银灰衬底的橘红火车隆隆去了科隆。

科隆

同类推荐
  • 三种向度

    三种向度

    本书诗歌作品集。作品分三部分,以“时代镜像”“灵魂的呼啸与细语”“隐秘柔情”三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8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作法味不尽的想像空间。
  •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为作家刘战英所著的散文集,本辑收录了刘战英的多部散文作品。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一片扁扁的阳光

    一片扁扁的阳光

    本书是孙宗信的作品集,用乡土文化的土腥味和充满哲思风格的凝练古色,来铺陈和描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农民思想观念的嬗变。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夏日倾情生殇恋

    夏日倾情生殇恋

    曾经的海誓山盟,曾经的甜言蜜语,曾经的相互依靠,最终还是抵不过一次意外.三年前,他们是人人羡慕的cp,两人无论从家世还是样貌还是学习成绩都是不相上下的,是学校公认的夫妻.三年后,再次重逢,他的身边多了一位貌美的女生,而他也还在记恨她三年前的不辞而别.最终男女主能否如她们所说,成为夫妻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国士

    国士

    一次意外的穿越却成了婴儿,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看罗宇一步步成长,如何使用现代知识和古人斗智斗勇。
  • 随身空间之重生童年时代

    随身空间之重生童年时代

    二十一世纪80后三无剩女重回童年时代,妃蕾凭借空间以及对未来的预见能力,改写自己以及家人平凡的命运~
  • 三国天下传

    三国天下传

    “不至三国者,何以图英雄!不图英雄者,何以图天下!”(Ps:作者有工作,并且兼自考大学,压力颇大。平均3~4天休息的时候爆发一下,平时利用空闲时间码字,请读者大大们谅解。所以在不能稳定更新的情况下,本书暂时不会出VIP章节)另外在今年8月多左右的时候小左会存钱买个笔记本电脑,到时候会保持稳定更新。本书一群:155797499
  • 那年我救下的死刑犯兄弟

    那年我救下的死刑犯兄弟

    故事发生在南方某省城岳州市。那年“严打”开始,李霖去当兵,因担心耍流氓的行为在政审时不过关,便让强吻当晚在场的堂兄李毅顶替其“罪行”进了违法违纪人员学习班。李霖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后,分配在机动中队(特警队)。李霖执行的第一个任务是当枪决死刑犯人的副射手。机动中队中队长为考验新兵,故意让正射手失手,然后让新兵补枪。李霖他们经历了人生无法磨灭的体验。在严打进入1985第二轮大潮时的一天早上,李霖与战友们和往常一样到看守所提取死刑犯时,遇到了人生中最震惊的一件事情:和自己一同长大且替自己顶包的堂哥李毅也在死刑犯中,而罪名是流氓犯。李霖顿时似五雷轰顶。
  • 娶个尸姐做老婆

    娶个尸姐做老婆

    当一个系统告知你它无所不能的时候当一个系统告诉你能实现你愿望时候你会让它做什么?金钱?美女?权力?不不不!陈小力就不同了!因为他压根没信,结果......陈小力却许了一个让他麻烦不断的愿望,更悲催蛋疼的是那系统做完直接走人!剩下的烂摊子还是得自己搞定啊!不过这系统给的条件也太......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公主,将军来了

    公主,将军来了

    大燿有个不学无术的华阳公主。只要一出府便会吓退百万雄兵……这不——街上:“华阳公主又出府来了!”“还带了大群的家丁!”“快跑!”“怎么能够入那蛇鼠之窝,那不是找死么!”公主很无奈避她如洪水猛兽的臣民,还有……恋她如至宝的大将军……
  • 快穿女配:男配,约吗

    快穿女配:男配,约吗

    【1v1】简介无能:70035系统为你服务,苏白踏上了一条攻(不)略(复)之路。攻略完一个又一个,终于到S级的时候,怎么出了点岔子。emmm,比如说,眼前这个男人打哪来的。【女主成长型,新文,求呵护】
  • 末世罗神

    末世罗神

    罗升一觉醒来发现世界已经变了一副模样。上有粉红蛟龙嬉戏,下有生化僵尸斗舞。罗升一改常态,究竟是他适应世界,还是世界要适应他。愿与世界众人为敌!带着一干弟兄走向无限狂傲!杀人不过头点地,湮灭尽在谈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