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吉鸿昌生于河南扶沟吕潭镇一穷苦农家。幼年时,“家里贫无立锥之地。”他六岁就失去母亲,只上过几天私塾便去父亲开的小茶馆里帮忙干活。茶客中不乏南来北往的爱国志士,他们言谈中流露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民族意识,给在旁聆(línɡ)听的小鸿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由于生活的艰辛,吉鸿昌还曾到首饰店、杂货铺当过学徒。他人穷志不短,性格倔强刚直,身体也长得魁伟高大。1913年8月,冯玉祥前来河南郾城招兵,只身逃出杂货铺的吉鸿昌被选中,由此开始了二十一年的戎(rónɡ)马生涯。
吉鸿昌在冯玉祥的军队里,凭战功从普通士兵一级级升到师长、军长。因他打仗拼命,在上司面前也敢讲真话,得绰号“吉大胆”。他带的军队还曾被称为西北军中的“铁军”。他也曾因“桀骜(jiéào)不驯,难于驾驭(yù),出身微贱”,受到旧军队中军阀官僚的排挤。1930年中原大战后,吉鸿昌的部队被蒋介石收编,后受命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结果连吃败仗。一向以“常胜军”自负的吉鸿昌,深感震惊。这时,在这个部队中工作的共产党员开始与他接触,并安排他到上海与党的负责同志见面,并做了推心置腹的长谈。吉鸿昌幡(fān)然醒悟:“我出身行伍,戎马半生,身上受轻重伤二十余处,但这些血都不是为工农大众流的,而是为军阀流了!前半生已矣,后半生当直追。”回部队的路上,他乔装成小炉匠绕道考察了鄂豫皖苏区,更加坚定了投奔红军的信念。但是,由于国民党特务的阻挠,他率军起义未成功,被逼解职,出洋考察。正待启程,“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消息传来,吉鸿昌“发指毗裂”,电告蒋介石,愿带兵北上,赴抗日前线,结果,却遭到蒋介石的斥责。在海外的日子里,他一天未曾忘记国难。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消息传到海外,他毅然踏上归途。2月,他抵达上海时,东三省已告沦亡,上海抗战也被蒋介石出卖。吉鸿昌在他所著的《环球视察记》末尾,怆chuànɡ然抒怀:“默念国家前途,心胆全为破碎,吾书至此,吾手已栗,吾喉己梗,吾泪竟不禁夺眶而出!”不久,他找到中共地下党组织,并提出入党要求。4月,他到鄂东宋埠找到他的旧部,再次发动起义。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他却带着十余人进入了苏区。从此,他跟共产党走的信念坚定不移。就在这一年,他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1933年初,日军大举南犯,侵占热河,进击长城各口。吉鸿昌遵照党组织指示,四处联络旧部准备抗日。他主动变卖家产,把所有钱财拿来充作军费,购置枪支弹药,并联络自己的老上级冯玉祥将军,共同抗日。吉鸿昌以党组织派来的一批党员干部为核心,广泛招收爱国学生、工农群众,武装了察哈尔各地自愿抗日的民团,收集了从关外退到察省的义勇军散部,迅速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
5月24日,盘踞(jù)察哈尔多伦的日伪军倾巢出动,察省全境告急,整个华北震动。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就任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同盟军通电全国,主张动员全国一切力量,一致武装抗日,收复失地。这一主张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平绥铁路工人、华北各地青年学生、各地零散武装纷纷支援和加入抗日同盟军,同盟军由几千人很快壮大到十来万人。
多伦是察北重镇,在内兴安岭西口,我军若据多伦,可随时出击内兴安岭和热河的日军,因此,收复多伦是同盟军的首要任务。日寇也知我军必攻多伦,大量增兵。在多伦城内外构筑了星罗棋布的防御工事和碉堡,同时不断抄袭我军。
7月1日,吉鸿昌率部与日伪军发生遭遇战,打败敌军,士气大振。7月4日,吉鸿昌率先头部队近多伦,前方传来情报,敌人又增派精锐部队向多伦集结。吉鸿昌深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许多战士只有大刀一把。他当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兵分三路,迅速围攻多伦,力求速战速决。
7月7日,我军开始攻击,至次日拂晓,突破敌人两道外围防线。敌人飞机、大炮向我军狂轰。吉鸿昌率官兵奋死苦战,将敌人压到城内。9日,吉鸿昌率部攻到城下,敌工事中的炮火密集,许多战士阵亡。吉鸿昌心急如火,怒目圆睁,亲临战壕(háo)组织敢死队,带头拼死爬城,但又被炮火压了下来,吉鸿昌也险些中弹,只得暂行撤退。
11日,吉鸿昌率军再度攻城,敌军飞机多架,大炮多门,疯狂轰炸我军阵地。一时间,硝烟弥漫,血肉横飞,有的阵地出现动摇状态,城内敌军趁势扑出城外。吉鸿昌情急之下,哗地一下扯掉上衣,一手挥刀,一手举枪,跳出战壕,高喊:“弟兄们,跟我来!”率先冲入敌阵。将士们随后跟上,杀退了敌军。
12日凌晨,夜色漆黑,我军开始全线总攻。吉鸿昌身先士卒,隐伏在战壕里的敢死队员一齐跃起,以长竹竿支撑,呼啸着跃上城头。霎时间,炮火连天,喊声雷动,吉鸿昌暗派入城接应的战士高呼:“盟军进城了!”梦中惊醒的敌人惊惶乱窜,吉鸿昌胜利收复多伦。
多伦之战使日军损失惨重,自九·一八事变以来,这是日本侵略者遇到的第一个沉重打击。同盟军的壮举威震山河,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