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杭州西湖畔有家王记饭店,两间店面,很不起眼,“当家菜”只有两样,都是杭州风味。一样是家乡盐肉,杭州话叫“盐件儿”。这盐件儿做得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咸淡适合,香气扑鼻,上菜时并不整盘端上,一次只上一碟,要肥要瘦要五花,悉听尊便。
另一样是鱼头豆腐羹,选料考究,现烧现吃,一锅一碗,特别使人感到神奇的是,每碗豆腐羹的味儿随客而异:四川人吃有川味,广东人吃有粤味,苏州人吃起来有甜味,湖南人吃起来有辣味。
为什么这两样“当家菜”能如此神奇?原来,王掌柜不用别人,而是亲自跑堂。他观其色,辩其言,先弄清顾客的口味爱好。对老顾客的口味,他心里自然有本账;对第一次来店的新顾客,他眼观神色,耳听语音,口问食性,费尽心机,不弄清情况决不喊菜。他和掌勺的大师傅配合默契,在喊菜时夹进别人听不懂的“行话”,而掌勺的一听就知道这菜该是什么味。所以端上来的菜,谁吃了合谁口味,个个满意。渐渐地,小饭店出了大名气。
一天,来了两位新客,专点鱼头豆腐羹。王掌柜当下一琢磨,知道一个口轻,一个口重,就喊掌勺的用“一锅两开”来烧菜:同锅烧成,分装两碗,其中一碗多搁些盐。两位新客吃完后说:“味道不错,只是有点美中不足。鱼头豆腐羹用小碗分装,容易凉,明天中午我们俩想合吃一碗羹,喜咸的吃起来咸,喜淡的吃起来淡,办得到吗?”王掌柜眉头一皱,思索片刻,点头应诺道:“好,明天中午,保您二位吃到一碗两味的鱼头豆腐羹。”
第二天,那两个人果然准时来了。王掌柜拿出两把紫砂羹匙,在两人面前一摆,然后端出一碗鱼头豆腐羹来。喜咸的顾客舀羹一尝,点头道“咸得入味”!爱淡的顾客舀羹一尝,赞叹道“清淡适口!”真是奇了,莫非这掌勺师傅有神相助,不然怎能烧出一碗两味的鱼头豆腐羹?
这哪里是神助,羹还是羹,本身烧得清淡。只是爱吃咸的那位顾客所用的柴砂羹匙,被王掌柜在盐水里熬了足足一夜多。这样一来,自然爱吃咸的觉得“咸得入味”,爱吃淡的觉得“清淡适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