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经过多次尝试,使猴子照镜子实验取得成功。科学家们将镜子放在猴山上。首先,一只小公猴来到镜子前眦牙裂嘴,当看到镜子里的“猴子”也同样有着“不友好态度”后,小公猴迅速跑步离开。小公猴的举动吸引了一直在山顶上休息的猴王的注意,它决定亲自去一探究竟。当它看到自己的影像出现在镜中时,猴王显得比较平静。几秒钟后,猴王对着镜中自己的影像点头哈腰,镜中的“猴子”也点头哈腰,猴王很兴奋。又过了几秒钟,猴王对着镜中自己的影像发出凶狠的恐吓,不用说,镜中的“猴子”也做出同样的反应。此时,猴王吓了一跳,转身就逃,逃跑中还不忘抱回一只无知的小猴。实验结果表明,当不良态度转向动物发出者时,连动物发出者自己也消化不了。
人与动物同理。当A以一幅凶恶、冷酷的面孔出现在社会交往场合后,周围的人会敬而远之。当B以一幅与A相似的面孔出现在A面前时,A也像周围人一样,产生同样的惧怕、厌恶心理。当不良态度转向人类发出者时,人类发出者本身同实验中的猴子一样也是消化不了。从另一角度说,假若A、B之类的人常照“镜子”,认识自己的不适宜的面孔的危害,或许他们会变得和善起来。“镜子”有许多种类,物质镜子是一种;周围的人们恰如其分的反馈也是一种;A对B,B对A的借鉴也是一种。常照“镜子”,会使我们每个人不断地、自觉地改掉缺点,并且发扬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