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绝不愿意像五代乱世国君那样作为一个匆匆来去的过客,他要统一天下,让大宋江山一代一代传下去,以至无穷。
为君之难易在于民心之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所谓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一代明君唐太宗的至理名言。赵匡胤由衷地崇拜折服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他决心做唐太宗那样的治国有方、御臣有术的贤君圣主。
在赵匡胤纵情于漫无边际的想象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了他的脑际。他是韩通,后周臣僚中唯一敢于用武力抗击赵匡胤兵变的人物。
对于韩通,赵匡胤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既恨其不识时务,又爱其忠心事主。回想初三那天兵回开封,后周臣僚皆望风归附,独韩通率众备御,赵匡胤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夷灭九族。但是,赵匡胤却又对韩通的愚忠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敬重。依当时情势,成败得失一目了然,稍微有些头脑的便可看出“主少国疑”的后周政权危若覆卵,赵氏代周势在必然,逆潮流而动必自食苦果。但韩通却不被自身安危所累,不肯为保全自己而归降新朝,甘愿以身殉主。此等忠义立身、名节为重的精神难道不是大可褒奖的吗?韩通为后周效死固不可取,但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忠君报国的精神却是大宋新王朝每一个文武臣僚应该具备的。若用韩通的忠义教诫当今之臣僚可以造就众多的忠义之士,大大有利于大宋王朝的巩固和帝业的长久。
此外,如何给韩通定名,也直接关系到民心所归。当今之大宋,不过是刚刚起步,脚下是刚刚改变了归属的大地。后周虽亡,但基础尚在,天下臣民的思想深处还没有完全解除后周统治的影子,其对大宋新王朝的接受和认可尚处脆弱的初始阶段,因此,安定和争取民心便显得十分重要。忠孝节义乃古之圣贤所教,民素重之,若彰显韩通之忠义,足可符天下之人望,取得众心之拥戴。
想到这里,韩通的形象在赵匡胤心目中渐渐因其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变得高大起来。他暗自思忖:谁说为君难?能得治道即不难!治国重在驭民,驭民重在得民心。民心向宋,何难之有?
赵匡胤窃喜自己的高明,决定对韩通大为嘉奖,封官晋爵,并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
主意已定,赵匡胤下诏曰:
易姓受命,王者之所期;临难不苟,人臣所以全节。故周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卫亲军马步军副指挥使韩通,振迹戎伍,委质前嘲,彰灼茂功,践更勇爵。夙定交于霸府,遂接武于和门,艰险共尝,情好尤笃。朕以三灵眷佑,百姓乐推,言念元勋,将加殊宠,苍黄遇害,良用怃然。可赠中书令,以礼收葬。遣高品梁令珍护丧事。
诏令既下,朝野震惊,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认为皇帝此举堪称圣明,褒扬忠义乃人间正道,同时也为皇帝的大度容人、治国有方而感佩折服。但是,也有人对此持有异议。最不理解的是王彦升,作为赵匡胤的部将,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大宋代周的功臣,其功之高无人能够相比。因为在所有的兵变参与者中间只有他率部对后周抵抗势力进行了真枪真刀的较量,是他亲手杀死了韩通,诛灭其家,如今,皇帝不仅不对他特别恩封,却对逆臣贼子如此厚爱,这不是功过颠倒、是非不清吗?王彦升越想越憋气,决计往见皇帝,讨个公道。
赵匡胤不动声色地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他根本没把王彦升的恼怒当回事,而是用赞赏的口吻述说起韩通的忠义来。他说,韩通素富勇力,尤重臣节,乾祐初年,周太祖为枢密使,统兵伐河中,韩通奉命随征。他奋勇冲杀,率先登城,身上六处受伤,不惜以鲜血报答周祖的器重。世宗即位,韩通奉命在博野、安平筑城,他频频往来其间,夜宿古寺,昼披荆棘,不辱使命。此后,世宗征淮南,韩通奉命留守京师,为京城都巡检。他督使畿甸之民筑新城,拓宽旧城街道,无怨无悔,半年而竣其工。韩通还多仁义之心,在束鹿和鼓城驻军时,见大兵之后,遗骸遍野,便派人收葬为万人冢,受到当地百姓的称颂……
王彦升见皇帝对韩通如此褒奖,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又不敢向皇帝进言。因为他从皇帝的语气和神情中已经看出,皇帝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执意争辩只能自讨没趣。
王彦升正欲退下,赵匡胤问道:“当初军入京师,朕曾令不得滥杀,不得有丝毫之犯,卿可记得?”
赵匡胤这一发问,使王彦升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暗忖,我杀韩通全家,有违当初约法,皇帝莫非要治罪于我不成?
王彦升越想越害怕,额头上浸出了汗水,神情十分沮丧。
赵匡胤笑道:“朕听说,卿善击剑,可卿手中的剑却实不应滥杀砍啊!卿妄杀韩通全家,有违朕之约法,本应治罪,朕念你有功于国,又值本朝初建,赦你之罪。卿实当信守忠义,慎言谨行,勿负朕之厚望!”
王彦升羞惭万状,连呼“谨遵圣命”,狼狈退下。
赵匡胤果真没有将王彦升治罪,还将他从散员都指挥使的位置上提拔为恩州团练使,领铁骑左厢都指挥使。赵匡胤这样做,同样是为了稳定局势,安定人心,将一切不满和敌对情绪化解在荫芽之中。
在加封王彦升的同时,韩通的葬礼也在积极筹备着。赵匡胤特别指令:要按照重臣显官的规格进行厚葬。葬仪要隆重,墓地选择要开阔高敞,山势水形俱佳,墓前要立石碑一通,将其平生事迹镌刻其上,以资旌表。金银器、玉器、瓷器等随葬品要力求丰厚,陵墓建造力求高大宏伟。赵匡胤还特许荫庇其亲属,给予种种优厚待遇。
葬礼这天,鼓吹震天,旗幡蔽日,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开封百姓争相围观,几至万人空巷。当他们得知死者竟是本朝逆臣,仅以忠义得到旌表之后,不禁对新君主赵匡胤顿生敬意,深觉这位大宋皇帝明达不凡。
赵匡胤笑了,他希望看到的正是这些。厚葬了一个韩通却换来了万千民心的归附,这难道不是十分值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