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1300000048

第48章 只要正确,就要坚持

坚持可以获胜,这个道理许多人都知道,但很难做到。毫无疑问,要做成一件事情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魏征为了唐朝的兴盛,从不阿谀逢迎,只要是正确的事情,他就坚持不懈地让唐太宗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减少决策的失误。

韩非在《说难》中讲过:龙的喉下有逆鳞,人如果触着了,就要杀人。国君也像有逆鳞,臣下向他进言时,触动了他的逆鳞,生命就危险了。封建时代的帝王,头脑较清醒的,能听取臣下的意见,这称为“纳谏”。主观武断或昏庸蛮横的君主,既不听取臣下的意见,又怕臣下提出批评的,称为“拒谏”。隋炀帝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昏暴之君,他不只是拒谏,甚至借故杀死进谏的大臣。

李世民称帝之后,急于求治,处处以隋炀帝暴虐拒谏、臣下人人钳口为教训,主动要求大臣有意见就及时提出来,并保证虚心听取。他与魏征两人,有时不免争执得面红脖粗,最后大多是按有益治道的原则听而纳之。这些历史佳话,被后世称誉为“贞观之风”。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九月,岭南的越族酋长冯盎图谋以武力反唐。冯氏家族据有岭南八州之地,隋末归唐臣服。但由于唐中央对其是鞭长莫及,冯盎仍怀割据之心。太宗闻报,下令调发岭南其他十州兵马讨伐冯盎。魏征向太宗建议:国力初复,不宜用兵劳民耗财;而且冯盎反叛的证据不足,应当先派遣使者前往调停。太宗听取了这一建议,以调停之策平息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事,省去了一笔军费。事后他嘉奖魏征说:“一介使者,使岭南获安。魏征一言,胜过十万之师。”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十月,太宗想去南山游历,但却迟迟未下令成行。魏征恰好扫墓归来,听说了这件事,见到太宗后问:“听说陛下要去南山,真有此事吗?”太宗笑着回答:“朕是有这个念头,因为怕你又要大发议论,所以就不去了。”

太宗有只心爱的鹞鹰,一天,正放在手臂上玩弄时,魏征入见,就急忙将鹞鹰藏于怀中。魏征装作没有看见,一气上奏了几件事情,君臣两人谈得时间长了,那只心爱的鹞鹰竟活活闷死在了主人怀里。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二月,魏征担任秘书监(秘书省长官,主管国家图书著作),参与朝政。这一年,太宗为了扩大兵源,下令征点中男(十六至十八)体壮身高者。魏征进谏坚决反对,甚至拒绝签署诏令。太宗勃然震怒,召魏征上朝责问道:“有些人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兵役,你为何这样固执,认为不可以征点呢?”

魏征回答说:“国家初定,人口不足,征兵本来就很困难。男子十八岁成丁,而中男不到服役年龄。如果竭泽而渔,今年得到了鱼,那明年泽中就无鱼可捕了。焚林打猎,可以捉到许多,那明年就无兽可猎了。自古兵不在多,而在于得带兵之道。只要兵精,训练有素,将领指挥有方,就能无敌于天下,又何必要征集不够年龄的人来增加虚数呢?陛下曾讲要以诚信治天下,使官吏和百姓都不欺诈。但是陛下即位不长时间,就已有几次失信于天下了。”

太宗有些吃惊,忙问:“朕有何失信于天下的事情?”

魏征从容指陈道:“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凡拖欠的国家赋税,一律豁免。但是主管赋税的官员却认为秦王府的财物不属于国家,仍然催征拖欠秦王府的租税。陛下是以秦王而登基为天子,秦王府的财物如何能说不是国家的?陛下曾下诏免除关中百姓两年的租调,关外百姓免除一年的徭役。此诏刚下,又有敕令说,已经完纳租调的,从明年再算,既然下诏免除,又复下令征收,使得百姓产生怨言。现在又要征点中男,这难道能说是以诚信治天下吗?”

魏征所言有理有据,问得太宗无话可说,他明白了自己的失误所在,于是下令“停选中男”。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农业获得丰收。先前因为战乱和灾荒而流散异乡的人,都重归故里。东至大海,南到五岭,百姓生活安定,外出旅行,不必带干粮,沿途随处可以买到,一斗米的价钱三四文钱。全国一年判处死刑的罪人,只有29人,刑罚几乎可以搁置不用。天下太平,四夷臣服,太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这都是魏征劝朕施行仁义收到的效果,可惜封德彝(死于贞观元年)看不到了。”

这年的十二月,高昌(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王麴文泰来长安朝贡,西域其他小国也想借此机会,派遣使臣进贡通好。太宗下令让麴文泰的使者厌怛纥干去迎接这些国家的使臣。魏征反对因此事而劳烦地方府县,对太宗说:“以前文泰来朝,所经过的地方都办不了供应,现在又加上这许多国家的使臣,那就会出现沿途州县因供应不足而得罪的事情。让他们作为商贾来往,那么,边境的百姓可以得到利益。把他们作为宾客来接待,中国的财力消耗就太厉害了。东汉初年,西域各国请求中国设置都护,并愿意把儿子送到中国来随侍皇帝,光武皇帝都没有答应,他是不愿意让蛮夷来消耗中国的财力啊。”太宗觉得魏征的考虑比较实际,眼光长远,就派人追回已经发出的诏命。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正月,许多大臣上奏,请太宗东巡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种大型迷信仪式,先登泰山之顶祭天,然后到山脚下的小山梁父祭地,告太平于天地,报诸神之功德,并借以表明自己是上天之子,秉承天命而君临万民。太宗在群臣的一片赞颂之声中,耳热心动,自认为开国的战功,治理有成就,便同意举行封禅。按照惯例,随驾参加封禅大典的官员,都能加官晋爵。唯独魏征力排众议,认为不可行此大典。

太宗质问魏征:“你为什么不赞同封禅?难道是朕的功业不够高?仁德不够厚?国家不够安定?年景没有丰收?四夷没有臣服?”

魏征恳切回答说:“陛下的功业虽高,但百姓得到的恩惠还不够多;仁德虽厚,但恩泽还没有遍及天下所有的人;天下虽然太平,但是百废待兴,国家财力还不十分充裕;庄稼虽然连年丰收,但库存还有空虚。这样,怎么能向天地众神报告功业圆满呢?这就如同一个人患病十年,经过医治,虽然好转,但是体力还未恢复,如果马上让他挑一担米,日行百里,显然是不行的。隋朝时的荒乱,不只十年,陛下像良医一样,治平天下,但国家元气未复,这时候就举行封禅,祭告天地,说功成业就,臣以为是不妥当的。再说,我朝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储尚虚。举行封禅,千乘万骑,沿途州县的供应负担,可是一笔不轻的负担。陛下封禅,四邻各国必派使者前来祝贺,随从前往。但是中原自伊水、洛水以东,直至海边,千里之地野草丛生,人烟稀疏,满目荒凉景象,路程艰难。这不正是让四夷看中国的虚弱吗?我朝竭尽财力,给予厚赏,也不能满足四夷图财的欲望。封禅之后,即使连年免除赋税,也不能抵偿百姓的劳费。这种图虚名而处实害的事,陛下怎么能做呢?”

太宗听了魏征的话,思前虑后,感到很有道理,遂决定停罢封禅一事。这就使国家减省了一大笔财政消耗,使中原百姓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劳役烦扰。

作为专制皇帝,在求谏和纳谏上,唐太宗是比较突出的一位。贞观前期,对于大臣净谏,太宗基本上做到了虚心听取。但是,对一些言词激烈,特别是像魏征那样直言不讳的进谏和争辩,秉性要强好胜的太宗,有时也感到太伤体面。有一天,退朝回宫,太宗气愤愤地说:“总有一天要把这个乡巴佬杀掉!”长孙皇后问要杀谁,太宗说:“魏征经常当着百官的面叫朕下不了台,朕非杀他不可。”长孙皇后一听,急忙退出,穿上朝服(上朝所穿礼服)进来,恭恭敬敬地向太宗道贺。太宗惊讶地问道:“何贺之有?”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明臣直,皇上英明,臣下才敢直言。魏征敢于直言,正是因为陛下英明啊!我怎么能不表示祝贺呢。”太宗这才转怒为喜,心中对魏征更加敬重。

有一次,太宗在九成宫(在今陕西麟游境内)丹霄楼宴会群臣。酒饮到半中间,太宗对宰相长孙无忌(长孙皇后之兄)说:“魏征、王过去服事隐太子(即李建成)和巢刺王(即李元吉)时,实在可恶,朕能够抛荆日怨,发挥他们的才能,可以无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进谏,只要朕不听他的话,朕发表什么意见,他总是不立即赞成,这是什么缘故?”

魏征在一旁答道:“臣所以进谏,是因为觉得事理不对。如果陛下不听取臣的话,而臣立即顺从陛下的话,只怕就照陛下的意见办了。”

太宗道:“你可以当时答应一下,等别的时候再来提意见,这难道也不行吗?”

魏征说:“从前舜告诉群臣,叫他们不要当面服从,敢于表达不同的意见。如果臣当面答应了,等到别的时候又来提意见,这就是背后有意见。这可不是稷、契对待尧、舜的态度。”

太宗听了大笑起来,说:“别人说魏征举动粗率傲慢,朕只觉得他非常可爱。”

魏征立即拜谢道:“陛下启发臣要畅所欲言,所以臣才敢这样。要不然,臣怎么敢屡次冒犯陛下的尊严呢!”

同类推荐
  • 山海经

    山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章写作精义,体大思精,笼罩群言。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翻译。题解旨在概括提示该篇之主要内容和重要歧疑,使读者明确其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注释力求简洁准确;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重在贯通前后文意。
热门推荐
  • 伦敦环城骑行记

    伦敦环城骑行记

    生于英国伦敦的查尔斯·乔治·哈珀(1863—1943)是著名作家及插画家。其足迹遍布英国公路和海岸线,留下多本自制行记。《伦敦环城骑行记》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本。在当时的伦敦,每个周末会有数以千计的伦敦人骑行六十到七十公里,环绕伦敦寻访国道亦或者历史古迹,而作者也正是其中之一。与其他旅行者不同的是,作者在骑行过程中记录下了当时伦敦周边大大小小数十处经典自然和人文景观;自绘精美插图贯穿始终,不仅为本地人,也为外地甚至外国人提供了一本极为优秀的伦敦周边旅行指南。
  • 脂粉红颜

    脂粉红颜

    秦苕昉无法预计二十年后她的秦妹妹会爱上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玉景唐,她想竭力阻止妹妹做妾玉公馆。玉景唐的备用二夫人倪彩芝为了上二夫人也不惜一切争斗秦鸯虹,谁输谁赢?秦苕昉和妹妹秦鸯虹之间又有怎样精彩决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绝天下:绝世炼药师

    凤绝天下:绝世炼药师

    天不饶吾,吾灭天。地不容吾,吾灭地。人若犯吾,通通杀之!——天南百岸长,何不献祭灵!
  • 契约鬼妃

    契约鬼妃

    当她醒来,变成了一抹幽魂,没有身份的幽魂无法投胎转世,从此她代替别人活着。阎王座下聚魂灵尊东陵邪,创造一道逐梦令,让那些不当死之人活下去的地府之灵。执行之人便是她,古琴一响,逐梦一令。她能否寻找回真正的自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弑天神冥

    弑天神冥

    今日的再见,明日的重逢。而你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奇迹!
  • 转校遇到爱:与无良学长的终极Pk

    转校遇到爱:与无良学长的终极Pk

    她,是天生的撒谎公主。当专业撒谎家遇上冷酷的富少校草,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她江念蕾征服不了的人……等着吧,臭小子,偶要将你征服!
  • 借阴骨

    借阴骨

    在我九岁那年,碰到小叔钻进了赵寡妇家,接踵而来的事情完全不可思议,平凡的生活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而走上了一条我从未想过的路……
  • 天空次元之城

    天空次元之城

    本故事主人公主角光环偏弱,自卑还有点妄想症。可是有一天,他获得了超能力,来到了天空之城,与其他位面的人一起守卫这个星球······
  • 飞扬青春之梨花雨

    飞扬青春之梨花雨

    碧玉青春、绕指柔情。毕竟这是一段难忘的时节,在这放肆的、飞扬的青春里演绎着一幕幕令人难舍的回忆。毕竟这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在这青涩的、美好的爱恋中释放着一段段令人温暖的光彩。
  • 巫妖王在异界

    巫妖王在异界

    一个游戏高手,带着整个公会的资源穿越到异界。人们为打倒他而不懈努力。诸神为他的存在而感觉到头痛。手握朗努基斯之枪,再战巅峰,亡灵天灾只为他存在。他就是立于亡灵顶端的巫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