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1100000021

第21章 高丽臣服

高丽是918年由王建建立的政权,都城开京(今朝鲜开城)。高丽政权建立以后,先后灭掉新罗和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当蒙古军队进入中原灭金取宋时,高丽处于高宗王统治时期(1214年—1259年)。

元太祖十年(1215年),成吉思汗攻占了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十一年,一部分反蒙契丹武装逃至高丽,攻取江东城而据之。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成吉思汗为了消灭这支反蒙武装,派遣哈只吉、札剌等率领军队进入高丽,哈只吉请求高丽出粮出兵援助,于是,蒙古和高丽联合镇压了这支契丹武装。事后,哈只吉曾表示,愿意和高丽结为兄弟之邦。

但成吉思汗不愿意高丽与他们平起平坐,令高丽为臣下之国,并派遣使者催督高丽向蒙古缴纳岁贡,因此,引起蒙古和高丽的连年战争。

当时的高丽哪里是蒙古的对手,高丽国王王燕只好将世子(即王储,相当于汉人的太子)王典派到蒙古作人质,以换取暂时的和平。

中统元年(1260年)年,忽必烈即位,正值高丽国王王兀亡。陕西宣抚使廉希宪向忽必烈建议说,高丽国王王曾遣其世子王倎入觐以为人质,如今已经三年了。现在王已死,如果乘机礼送王倎归国,帮助他继承王位,王倎“必怀德于我,是不烦兵而得一国也”。忽必烈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改变以前对高丽的征讨政策,实行挟植驯顺国王的招抚政策。忽必烈盛礼款待王倎,派兵护送归国,帮助王倎继承了高丽国王之位,是为高丽元宗。

忽必烈扶植王倎(后改名王禃)即位以后,发布诏书,表示“解仇释憾,布德施恩”,答应王禃可以恢复高丽往日疆土,保证王氏家族安全等,但高丽必须“永为东藩”。王禃都高兴地答应了。从此,蒙古和高丽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争,两国进入宗主和藩邦的和平相处时期。

王禃当上高丽国王以后,除自己亲自向忽必烈朝觐以外,还遣世子王愖(又名王贝春,后改名王昛)等人入元朝觐。中统元年(1260年)六月,王倎遣世子王愖以自己更名王禃之事奉表告知忽必烈,这是王愖第一次使元。至元六年(1269年)四月,王愖又一次入元朝觐。六月,高丽权臣林衍由于不满意王禃附元,起兵逼迫王禃退位,改立王禃弟弟安庆公王淐为国王。林衍害怕元朝不满意,谎称王禃病危,不得不传位给王淐,并上书元朝,企图骗取忽必烈批准。这时,王愖已离开元朝首都(今北京)返国,当王愖走到婆娑府(今辽宁丹东一带)时,听说国内发生政变,并了解到实情,立即返回元朝首都向忽必烈报告。忽必烈听后,大怒,立即派遣斡朵思不花、李谔等赴高丽了解情况,接着,敕令王愖率兵三千,与大将蒙哥都等人前往征讨高丽,解决高丽政变问题。同时,忽必烈又派遣中宪大夫、兵部侍郎黑的等人持诏前往高丽,令王禃、王淐、林衍同时入朝“面陈情实,听其是非”,又遣头辇哥国王等率领大兵压境,如果三人不按时来朝,即用武力解决。林衍心虚,不敢来朝,不得不废弃王淐,重新拥立王禃复位。林衍不久病死,其子侄和同党不是被处死,就是被流放,政变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接着,忽必烈令忻都、史枢为凤州(黄海风山道)等处经略使,领军五千屯田于金州;又令洪茶丘领民二千屯田,而以阿剌帖木儿为副经略司,总辖之,从政治、军事方面加强对高丽的控制。

忽必烈帮助王禃恢复了王位,王禃感激涕零,至元七年(1270年)初,亲赴大都(今北京)拜见世祖皇帝忽必烈,表示感谢,同时上书中书省为世子王愖请婚,恳请世祖皇帝把公主嫁给自己的儿子。忽必烈见高丽王请求和亲,也有意通过这种政治联姻将高丽对元朝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巩固下来,因此,他没有拒绝,只是说通婚是件大事,不能因为来京办其他事而顺便求婚,显得很不郑重,如果确实想联姻的话,就请国王回国后再派使者专程前来求婚。

至元八年(1271年)正月,王禃再次遣使向元朝上表请婚。七月,王禃又派王愖等28人入侍元朝。由于高丽一再请婚,忽必烈终于答应了这桩婚事。这样,入侍元朝的高丽世子王愖就成了元王朝的未来附马。王愖为了讨取忽必烈的欢心,主动改穿蒙古服装,学习蒙古族的一些风俗习惯等等。王愖在元朝居住接近一年,至元九年(1272年)初返回高丽。十二月,王愖再次入元。到至元十一年(1274年)五月,忽必烈把自己的女儿忽都鲁揭里迷失(为阿速真妃子所生)嫁给王愖。两国通过和亲,关系更加密切了。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六月,王愖在大都完婚不到一个月,王愖的父亲王禃就病死了。王禃在遗嘱中明确指出由王愖继位,在给元朝上奏的遗表中也说王愖“孝谨,可付后事”,请求元朝尽快批准王愖为高丽国王。七月,忽必烈下诏,正式册封王愖为高丽国王。八月,王愖回到高丽,举行盛大典礼,正式即位,成为高丽史上的忠烈王。

忽必烈从以兵卫送王禃回国即位到将附马王愖扶上高丽王的宝座,把元朝和高丽的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忽必烈时期,是元朝和高丽两国最为友好时期。

然而,忽必烈时期的两国友好却是不平等的,一个是宗主国,一个是臣下的藩国,忽必烈决不允许一个藩国的国王与他平起平坐,因此,在政治制度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做了不同规定。高丽国王过去模仿中国帝王,自称曰“朕”,对下面的指示命令禃“宣旨”,国王宣布的减罪免罪令称“赦”,百官向国王的报告和建议也称“奏”。忽必烈认为高丽国王作为藩王不应该使用这些字眼,令其改正。高丽国王只好唯命是从,把自称的“朕”改为“孤”,把对下的命令“宣旨”改为“王旨”,把减免罪行的“赦”改为“宥”,把百官向国王报告和建议的“奏”改为“呈”。在政治制度方面,忽必烈虽然允许僚机构的名高丽保留原有的政权机构和制度,但“遣使谕旨,凡省、院、台、部官名爵号,与朝廷相类者改正之”,高丽于是将政府官称改为佥议府、密直司、监察司等。元朝又在高丽首都及其重要地区派驻达鲁花赤,以监视高丽国王和各级官吏,干涉高丽军国大事。后来,忽必烈为了进行远征日本的准备和军事部署,特设征东行中书省,以高丽国王为丞相,高丽成为元朝的一个特殊行省。忽必烈还规定,高丽必须向元朝送纳质子,赞助军役,输送粮饷,定期向元朝朝贡等等,为此,忽必烈将驿站制度推广到高丽,大大方便了交通。忽必烈还规定,高丽必须使用元朝历法,每年都向高丽颁赐国历。由于高丽为臣下之国,所以,高丽国王在接见元朝诏使或达鲁花赤时,都是东西相对而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分庭抗礼”。高丽国王与元朝大臣分庭抗礼,说明高丽国王已经降到与元朝大臣相等的地位。后来,由于忠烈王王愖成了天子忽必烈的驸马,身价倍增,接见元朝诏使和达鲁花赤时,王湛坐北向南,元朝诏使和达鲁花赤则分列东西相向而坐,虽然改变了以前高丽国王的屈辱地位,但仍然不能和元朝皇帝等同。

忽必烈时期,元朝和高丽两国地位虽然不平等,但双方建立了十分亲密和友好的关系,双方人员往来十分频繁,不少高丽人到元朝学习并在元朝做官,元朝也有不少人到高丽做官。高丽使节频繁入元朝觐,特别是尚公主的忠烈王王愖,先后十一次入元朝觐,并且引经据典地说,“朝觐,诸侯享上之仪;归宁,女子事,亲之礼”,要求与公主一起入元。这些使节入元朝觐,规模都相当大,比如,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王湛和公主一起入元,扈从臣僚竟达一千三百多人,一般使节朝觐每次也不少于数百人。这些使节入元时都带去大批礼物,凡是高丽有特点的产品以及金银财宝等,都应有尽有。元朝更是以天朝大国自居,不占小国便宜,每次都给予来使大量回赐。实际上,每次使节往来都是一次重要的经济文化往来。这样,元朝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便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由于双方往来密切,思想文化日益接近。两国虽然语言不通,但汉字在高丽普遍通行,政府设有各级各类学校,以《资治通鉴》为课本,学习唐宋经验,实行科举,以儒学取士。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高丽国王曾下令,“今之儒士,唯习科举之文,未有精通经史者。其令通一经一史以上者,教育国子”。在全国全面推行儒学教育。在高丽王王愖的倡导下,蒙古族的一些风俗习惯也在高丽渐渐流行。同时,元人从高丽人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如高丽的音乐舞蹈,对元人影响很大。火熊皮、香樟木、金漆、蜃楼脂(鲸鱼油)等物品的输入,也丰富了元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忽必烈改变了原来对高丽的征伐政策,开始在高丽寻求忠实的代理人,并与之和亲,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这种和平友好政策比起原来的杀伐政策来,应该是进步的。特别是忽必烈与高丽和亲,对后世影响很大。忽必烈以后,元朝皇帝多次把公主下嫁给高丽国王为妃,而蒙古亲王乃至元朝皇帝,也有多人娶高丽女子为妃,到了元朝后期,甚至有二位高丽女子成了元朝皇帝的皇后。忽必烈以后的两国关系,就是按照这种“甥舅之好”或“表兄弟之好”的姻亲关系向前发展着,成为元朝与高丽友好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但也勿庸讳言,忽必烈与高丽的交往是不平等的,对高丽人民的剥削和蹂躏极其严重,这是由忽必烈剥削阶级的本质所决定的,应该予以揭露和批判。

同类推荐
  •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温弗瑞,一位美国尽人皆知的人物,一位打动人心的“脱口秀女王”,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的美国黑人女性。她出身平凡却凭借着非凡的个人魅力,在访谈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美国和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心。人们崇拜她,不仅因为她的身价高达24亿美元,更因为她的努力,她的不屈,她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结合奥普拉的传奇经历,将她的智慧呈现给广大女性朋友,帮助大家找回失去的信心,重塑完整的自我,活出属于自己的全新的人生。
  • 妃嫔浮华录

    妃嫔浮华录

    本书分为一代贤后、误国妖妃、真情皇后、薄命红颜四部分。贤明的皇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眉善目很善良的样子,但在宫廷斗争里,.绝对不是善良可以立足的。虽说善良是种美德,但有时它也不能成为一种武器,给你带来更高的生存筹码。在竞争中,必然奢有许多规则要跳出“善良”的约束以适当的“心计”来赢得你的地位。活在当下的我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也都是如此,要见机行事的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站的准备。要训练自己有男儿的气魄,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一切。
  •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随着袁世凯的病逝,中央政府开始失控,封建割据,军阀混战,遍地狼烟。“天府之国”四川省,一个世人瞩目的刘氏家族乘势而起,他们把持四川军政大权数十年,进而利用手中军队与民国中央政府相抗衡,迅速蹿红成为威震一方的军阀和霸主家族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军阀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省安仁市,流传着“三军九旅十八团”的说法,可见其家族之显赫,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任团长以上的军阀就有50多人……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立体多面地呈现,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深深体现了历史的烙印,以及在历史潮流中人的盲动与能动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 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风云变幻,朝代兴替,本书精选了历代宰相100位,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张之洞。100位名相,100段永世鲜活感人的传奇……按朝代顺序编排,虽不能反映历代宰相的全貌,但读者可通过本书窥一斑而思见全貌。编写这本书,使读者一睹昔日帝国的辉煌与破败,活现良宰贤相与佞臣奸相之真容,以彰其形、其志、其人,同时更为了以史为鉴,以古人旧事为鉴,为我们今日的修身明志与施展抱负起到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末世之逆天骨龙

    末世之逆天骨龙

    2025年,距离玛雅人的预言超过了12年.......突然,天空中一片黑暗,电闪雷鸣!一道道裂缝出现了......
  • 逆恋,攻非的子墨

    逆恋,攻非的子墨

    在:A中,江洛就是个奇葩,成绩压着及格线,情商压着大情圣,装起傻来更是毫不含糊,在一对不可能的恋情中,会有怎样的火花呢?
  • 剑舞雷霆

    剑舞雷霆

    “在这个科学和魔法相互交融的世界上啊,空有一身力量可不行,每个敌人都是拼尽全力向你杀来,你必须要绞尽脑汁,用你所能利用的一切才能活下去!”“啊,教会的人又追上来了。”“走吧,他们会肃清一切感染‘黑蚀’之人到天涯海角。真搞不懂,我又不是亚人,居然也会被感染‘黑蚀’……不过唯一的好处是,它让我拥有抵消一切魔法的力量!这是我复仇的王牌!”前暗杀者——星痕,一改往日嬉皮笑脸的样子,用早已被染成猩红的双瞳看着身边娇小的白发少女,决然地说。
  • 听说那年你爱我

    听说那年你爱我

    “你就是我的男闺密。”“就是……男闺密?仅此而已?”“嗯……还有。”杨柠满怀期待她的回答。“老哥,勉强让你算是我哥。”杨柠苦笑地问:“那慕年呢?”“嗯……秘密。”苏听:或许下一次的相见你我都不会伤感那慕年:如果我的心,自己走不出去,那么别人也别想进来杨柠:尽管给她再多温暖,她的心里还是没有我,但我愿意
  • 妖王之妻:小小童女很倨傲

    妖王之妻:小小童女很倨傲

    世人可知这个世界上有种人超脱命理学说的一种存在,他们本是天上的童子童女,却因着各种原因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命理奇特,亦是天生一对。慕容清澈她的出生与众不同,当单纯善良的小公主成长之后天下又是一番模样。她是天之骄女,得之,兴。他是天生的王者,娶童女,得天下。上千年前,一场奇缘已经注定。一次偶遇她遇见了他,擦肩而过的千年之后,她的选择是命中注定,还是曾经的擦肩而过?
  • The Thirty-nine Steps

    The Thirty-nine Step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羲族再生

    羲族再生

    这是一个最悲惨的时代,高官显贵,美女名媛,变成了择人而噬的猛兽,礼乐崩溃,道德沦丧,人族灭亡,百族复生。这同时又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枷锁被打破,阶级在重建,持道者当生,弃道者则亡,人人都可以在最自由的天空中,争取属于自己的一线生机,...................一个普通城市的少年如何背起苍穹之念,返祖成羲,征战世间,迎战百族,再造辉煌此文简单,不种马,不后宫,仅仅是一个求道者的故事
  • 帝尊傲妻狂妃逆天

    帝尊傲妻狂妃逆天

    她,华夏的特工却遭奸人所害,华夏特工no.1由此损落,却不知这才是她原来的世界,更多的事在等待着她。他,凌天大陆的帝尊,冷酷无情,人人敬畏。本是两条平行的命运,却阴差阳错的交织在一起。
  • TFboys十年之约不离不弃

    TFboys十年之约不离不弃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龚阿姨的儿子竟然是我家凯!”………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