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92000000024

第24章 萌得一脸血(1)

萌的情结

想到或看到“萌”这个字儿,你能想到什么?

女娃、娇小女娃、妹子、长发刘海、短发精干、大眼长睫毛、可爱、娃娃音、蝴蝶结、嗲嗲、头发换各种颜色、腿长、纤细、无力、傲慢、娇蛮……

你可以继续写自己认为和萌沾边儿的词儿,或许你也可以说自己就很萌。萌已经由一个专属领域(ACG)专人专用降落到了基层,俨然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容词儿。

从高级动物——人类,到非人类——动物界、植物界和N次元的各种界都可以找到萌态的。

和动漫相关的N多新名词儿开创了人类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新领域——把性格特质可以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乖巧、傲娇、刁蛮、腹黑、神经质,这样的女孩子可以一脸无辜状就要了你的亲命去(恶魔、吸血鬼、女王),也可以不露痕迹地俘虏了你的心(萝莉、御女、玉女、熟女)。

跟曼陀罗一样,女娃的心可以花开万朵沁人心脾,更可以句句戳你要害,折腾得你死去活来。

真正的萌是发自骨子里的甜美可人,善解人意,哪怕亦正亦邪呢,也是真性情,谁不喜欢呢。

而它的心理学含义还要不要说呢?就怕有人说咱矫情,什么都往心理上靠靠!真是的,虽然一切存在都是有道理的,但这个世界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出现和消失,只要你想去探究,都有空间说。

首先,但凡萌芽状的东西都惹人喜爱,小动物、植物、婴儿,那种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实在吸引人。在二次元的世界,萌可以作为满足人们对纯洁简单的向往,跟萝莉有一拼,萝莉多半都萌。因为年轻,因为无拘无束,因为任你雨打风吹去,我就是如此干干净净地存在,不容你半点亵渎染指。

其次,萌会给人放松感,唤醒内心里本来就具备的萌态,只不过被成长的车轮甩在了看不见的尘埃里。或许有人说,那有啥好的,都这么大了还卖萌,丢不丢人啊?停!难道你在喜欢的人面前就一本正经地从不无理取闹或者撒娇耍赖?难道你就不曾用这样的方式“考验考验”那个人是不是够大度?难道你就不曾幻想(哪怕只有一丝),不长大该有多好?有一大堆理由不去管那么多臭事儿,顾及那么多人的感受,要听话,要成熟,要这,要那,独独没有要自己怎么放松怎么真实怎么来。所以,萌有时被压抑了,动漫可以把它还原并放大给你看,不用深究它的写实性,只管看它的纯粹就好。

然后,萌的核心是抛却一切世俗就这样一路乖巧可爱顽劣到底,治愈系也好,剧情系也好,不过是不同的叙事方式而已,突出的都是忽闪忽闪的眼睛,若赶上宝岛似的配音,就干脆准备牙倒一嘴好了。

再然后,萌动漫俨然已经自成一派,网络了一批男生和女生,格调之清新不由得你不喜欢。想必也能满足一波御宅男的幻想。一切源于性的说法过于教条和挑战,那我们就暂且庄严而神圣地说一句,这乃人类对一切美好与乖巧事物的渴望与天性,无关性、性别、年龄,只关乎萌里面的那份无邪(有邪)的可爱与萌动,许你有重口味,就许我们一萌到底。

最后,“萌太奇”真的不奇怪,而是新奇的奇,奇思妙想的奇,奇人异事的奇。或许从此以后你就萌化了,一定跟你看了什么无关,那不过是个机会让你焕发了“萌姿”。

再说一个重点,沉浸在二次元的世界,恐怕人会更容易认同萌的绝对化,从而脱离了现实性。这样的人会让人有难以沟通的感觉,思维方式是动漫性的,有点跳跃、有点无序、有点纯粹。好吧,那是个内化了的语言系统,试想一个从十几岁就看动漫的人来说,那种文化浸泡是会影响他的。

下面会提到自我的边界感,也就是说,在一个人初步建立边界时,周围环境要给他机会去探索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并且在这样的关系里去承担挫折,因为显然不是自己的东西或感受就该还给对方,而一味地都认同下来是会出问题的。所以,才会出现把二次元的事情等同于现实,于是在现实里去寻找类似的感情,那就坏了。就像男孩子看武侠小说,于是幻想整个世界就是武林;女孩子们看言情,于是就认为多情总被无情误。

综上所述:所有但凡关乎“情结”的东西都和每个人最原始的需要有关。这些需要要么被实现了,于是我们满足,要么永远不可能实现,于是我们选择创造。无论哪种,没有情结就没有发展,这句话不难懂吧?

对了,重要的一点是,二次元的世界和三次元的不同与区别。有的人深陷二次元出不来,多少是有心理问题的。那是和现实脱节地投入与沉浸,而三次元的世界才能让人丰富、生动、靠近真实,在真实里依然可以找寻浪漫与纯真,而不至于怀疑这个世界上都是假的、虚的、伤人的勾当。

建立一个边界也是成熟的体现,能纯能浊,能屈能伸,能直能弯(该打!啪啪的!!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当一个人无法确认自己时,越朦胧的越安全,也更显得自己特别)。

三无少女有什么

所有精神分析根据临床经验和普遍规律以及无意识中的某种碰撞,就可以把一些看似复杂的事儿整简单了,也把简单的事儿整复杂了。

看到三无少女时,本能(职业病)感觉有内容。

萌系家族中的这个独独让姐有话想说。

无口、无心、无表情三个词儿被看到时,顿时觉得和心理严重靠谱了,虽然它形容的是个生活状态,或许仅仅是某种艺术加工下的“比喻”,可单单这个词儿就会让人浮想联翩。

请允许我大胆地预测一下。注意,预测是没有对错的,仅是各种猜测的一种,人类没了猜测,将会很无趣,所以才有“哥德巴赫猜想”。

从作品本身来说,创造任何人物个性都不为过,那是作者的需要,也是子人格的呈现。没有特点,没有吸引人眼球的故事,没有冲突,没有对比,没有绝对的爱恨情仇,任何故事都不好看。

所以,三无少女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没准儿未来也有可能创造出更稀奇的人物个性,那是作者的思维与创造力,很宝贵。

不是作品的技法和故事本身落后,而是思维方式落后,如发动机不给力,怎么能追得上。

不过,我自己骂自己一句,不能这么悲观。看看周围80后90后甚至更小的孩子,哪个不是精灵似的人物?哪个不是在新思路下成长起来的?就算还被约束着,可骨子里的自由是掩盖不住的。

毕竟时代大不同了,接受的东西和形态都不同了,哪能还如此闭塞与退缩?以我接触的那些少男少女来说,那种活力和创新精神让人叹为观止。

记得去厦门大学有名的涂鸦芙蓉隧道,一阵子温暖,这些都是自由的象征,都是“童靴”们对自己、对未来、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和语言,风格不一,技法不一,但都生动活泼。

说了半天和三无无关的事儿,其实不然,姐的铺垫是想突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由分说的多样化。

而三元世界中是否也存在三无少女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不是无中非要生有,而是无也有深意,知道了这些我们没准儿也能在无里享受自己,享受他人。

先说常态的,再说非常态的。

前者指的是任何人都有类似无口、无心、无感觉的时候,如果每时每刻都那么带感,人是会累的,天地良心,不信你试试,人要学习放空。对,空,就算三无顶着很多非议,可这种空也是必需的。我们不需要在所有时刻都给人回应,去满足别人的要求,更何况有些要求是很无礼的,就需要我们无感、无回应、无互动,给对方以强有力的边界感。

说到边界想起一个典故,正好是朋友们这几天在微信里转的。

从我的花园给你一朵花,你欣喜若狂,于是我把我的整个花园都给你,你却跑掉了。

我有一个秘密花园,如果我喜欢你,会送给你园子里的花,但不会送你整个花园……

这两个情况,你怎么理解?在哪种情况下你会觉得舒服,或者你选择做哪样的花匠?

很显然,第二个嘛,为什么呢?

很多人际互动中的问题不在于冷漠,而在于太亲近,很多人都希望对方如自己喜欢一样东西一样喜欢自己的东西,所以才会不由分说地给你自己认为好的(如父母对孩子的爱的教育),而全然不管对方是不是只喜欢那朵花儿,不是你的整个花园。

而此刻,若你是有边界的人,或者哪怕适当时会刹车,闭起嘴或不被搅和进去就不会被卷入关系而感觉辛苦,真的,你不妨此刻停下来感受感受那种窒息感,还没怎么着呢,就得一大花园,我们何德何能啊。其实,就是对方那种想渗透进我们生命中渴望融合的感觉作祟。

换句话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花园,那是个神秘和纯洁的所在,可以萌得一塌糊涂。那些都是关于最原始渴望的美好幻想和期待,跟伊甸园似的,你别否认那些存在,就如否认你是从小时候长过来似的。

所以,自由联想把我带到三无的幼年时代,前语言期(无口)、无心(无法了解其情感,会让人想到自闭症,这也正好符合三无少女无心的特质,自我封闭,和外界没有什么联系,你别想走进她,她也无意出去)、无表情(喜怒不行于色,神秘、孤僻、低情绪、低活跃性,让人想到抑郁症,可抑郁有个危险在于自毁与无望感,显然和三无又不同了)。

基于以上的分析,从艺术创作来说,三无少女是另一种表现手段和语言。从心理学意义看,它某种程度上是人个性中的一部分,有些是常态的,无须过分注意,除非生活中这个人已经了无生活的乐趣,那就需要心理介入了。

另,话说和这样的人接触肯定会严重挫败,那就问问你自己是什么吸引你非要走进她,是什么让你无法忍受不回应……

收后宫

需强调的是,ACG界的后宫绝非我们传统概念上的后宫剧或宫廷剧。

动漫中的后宫,通常是一名男主角与数名女角色纠结,而逆后宫则以一名女主角与数名男角色纠结,除了主角之外,其他配角或软弱或低俗得不到异性的青睐,即便是主角的那些竞争对手是高富帅/白富美,那些异性也会因为各种原因甚至是毫无理由地对主角死心塌地。

因为动漫中的人物关系,类似古代帝王与其后妃的关系而故名后宫。

或许有人觉得这个设定很YY,是日本编剧的创意缺乏。那么不妨来看看举世闻名的后宫小说——《红楼梦》。如果你认为类似的言情小说本就注重感情纠葛,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就再举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后宫大师——金庸。

把你张大的嘴闭上,把你突出的眼睛塞回去,你看,从杨过到张无忌、从段誉到韦小宝,哪个不是竖起了庞大后宫的大旗?

到了最近,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ACG界)中的后宫情节更是比比皆是,早已不再稀奇,或可以说是常规设定,甚至有些宅男腐女会在刚开始看某部作品时,专门吐槽预测主角会“收多少个后宫”。

虽然动漫中的后宫现象与大众理解的后宫剧(宫廷剧)有很大区别,但这个词毕竟是从帝王“后宫三千佳丽”演化而来,所以我们不妨先从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宫廷局开始分析。

提到后宫不得不提到《甄嬛传》,它的横空出世闪瞎了无数人的眼睛。嗯,不只是抓住,而真可以用闪瞎来形容。

综合元素是攻心、爱情、政治、权谋、谋生、挣扎、纠结、虐心、反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把甄嬛如何从一个对爱情充满向往、天真无邪的萌妹子长成一个工于心计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御姐女王”的心路历程描写得入木三分。

想必作者是个特别深谙心理学的人,才能赋予每个人物鲜明和独特的个性,一个心理学家可以当编剧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还要看文笔。

从语言学角度说,此人必须有很好的象征化能力,在思维方式和指向目标的过程中有条看不见的线牵引,而这线就是潜意识。我们在别的章节里说过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当能指可以比较准确地指向所指时,一个人的心理功能差不到哪里去。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显然是不行的,一般他们的语言世界里能指和所指是脱节的(如“今天我吃了一只盘子”诸如此类的)。

为什么要说语言学?顺便说说心理学的起源,它是从哲学分支出来的,所以很多心理学家同时是哲学家,或者学着学着就去学哲学,而姐是先喜欢的哲学,怪不得学心理学不那么费劲。

其次,做任何心理分析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它是在前台要被我们识别的信息。所以,语言学是必然要被关注的,而弗大爷没有这个精力或者更深的意识,尽管他注意到了语误、笔误和失误动作,可依然没有继续探索下去。后来拉康发展了它,且明确指出“无意识是像语言那样构成的”。这句话,让初听的我完全愣住,不知道你看了以后啥感觉。

所以姐才会在工作中有时抠住一个词不放,让来访者就此进行拓展性的探索和联想。因为,这世界上的词语有很多,干吗要用这个来形容一个感受而不是别的,显然是有无意识需要的。

话说,一个作品你看了以后第一反应除了故事是否吸引和打动你之外,是不是也好奇作者的风格和语言习惯?反正我是这样的。因为每个人描述一件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不然就不会有叙事疗法了,就是通过重新建构故事的开始经过结果来建构新的潜意识,有的人就是可以通过重新讲一遍治病的。

后宫故事毫无疑问是自己愿望的满足,而这个愿望又似乎是人们普遍的愿望吧。话说,在读文学作品时,将其中的主角映射成自己,是一种普遍的潜意识现象。做下白日梦,想象自己左拥右抱,有诸多优秀的异性哭着喊着往自己身边蹭,总是一件非常满足的事情。

你还别不承认。后宫佳丽无数是个让人无限遐想的事儿,就算你嘴上不说,一定也会在某个片刻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美男或美女皆我所有,这不邪恶,而是很自然的想象。若这个没有才是大大的问题,不管何种修行的人,都先是人,然后才是修行的人。人永远是主语,前面或后面加的都是装饰。除了佛陀或上帝,我们无法在前面或后面加任何东西,因为这个主语本身就足够超脱了。

弗大爷有句经典的话“梦是愿望的满足”,他是第一个正儿八经研究梦语言的人,此刻说梦的目的是跟后宫与各种延展作品(如同人文)做个联系,它们都有相似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创作实现一个“白日梦”,在梦里自己可以是任何一个人物,也可以谁都不是,只是一个“造物者”,满足着那种自己说了算的特权。

举个自己的例子,我曾经很长时间在等地铁时会冒出跳下去的想法和冲动(这和死本能有关,这也是弗大爷说的,类似的情况比如站在高处的跃跃欲试,可能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而某次,在梦里,我真的跳了下去,同时有另一个自己眼睁睁地看着跳了下去,而躺在轨道中的自己身体是完好的,于是,第二天,再等地铁时,那个冲动几乎没有了。

这个例子鲜活地告诉我:

1.梦具备把冲动缓解的能力,而这些冲动多半是不被自己接受的。梦里做了,生活中就不会去真的实现了,俗话说“梦是反的”,在心理学方面可以理解成这个道理。而请注意,这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心理学绝非这么简单,要想说梦,我们又可以单写一本书了。

同类推荐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调适,不良习惯的心理调适,“问题”孩子的心理调适,灾难后孩子的心理调适,突破成功瓶颈的心理训练,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做未来的强者等方面,告诉你如何去培养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当孩子不愿意做时,就强迫他去做,这样做是在显示父母的权力,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 花季妙龄为何心苦涩

    花季妙龄为何心苦涩

    本书是指导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健康生命教育的最佳读物。通过一些具体的典型故事来启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 冷眼读人心

    冷眼读人心

    本书将一些有趣的、常见的生活现象罗列出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些原因,并根据人们的这些心理,给予生活一定的指导。
  • 感官操控力

    感官操控力

    作者马努埃尔郝瑞特是欧洲著名的超感者。他可以通过五个感官的敏锐能力进行催眠、用意念弯曲勺柄、影响和解读别人思想……这本书里他揭示了五个感官的秘密,讲授了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感官,可使其获得“超能力”,以得到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
  •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现代心理学认为,催眠术是打开人们心扉的一把万能钥匙,是一种通过影响潜意识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技术。催眠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神秘,掌握起来也并不困难。实际上催眠术很贴近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催眠术、耍点小“诡计”,很多棘手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热门推荐
  • 腹黑邪王傲娇妻:神女要逆天

    腹黑邪王傲娇妻:神女要逆天

    凤卿歌,遭心爱之人背叛,穿越到以武为尊的神吟大陆,世人皆说她是武痴,且看她如何颠覆自己原本的形象,这一世,她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轻易相信任何人,且看腹黑冷酷傲娇王爷,如何融化她如冰山般的心,帮助她救回父母
  • 我本为妖:公主军团

    我本为妖:公主军团

    我要这牢笼,再困不住我身!我要各界诸神,都以我为尊!今日,你们欺我为兽,待明日,斗转星移,异界重生,定回来,杀你们个万紫千红,百花盛开!身为人,心为妖,各色美男,尽收囊中!
  • tfboys穿越千年以后

    tfboys穿越千年以后

    穿越!悬疑,到最后还是梦一场,只不过,在最美好的时间遇到最好的你,在最需要彼此的时候,都在一起!
  • 绝美丫头的帅气校草

    绝美丫头的帅气校草

    这是一个绝美的丫头,这是一个帅死人不偿命的校草,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蝶梦翩跹

    蝶梦翩跹

    纷争江湖乱世佳人江湖愿四处笙箫太平却转眼即逝成也江湖败也江湖世道不遂世人愿风流总被风逝去一个少年成为一代大侠的故事……
  • 真魔传奇

    真魔传奇

    那人应该是个少年,他静静的坐在桃树下,几个时辰从没与人说过一句话,好像是在等人,只是不停的摩挲着怀中黑色的长剑。
  • TFBOYS之笨蛋少女爱上了他

    TFBOYS之笨蛋少女爱上了他

    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女孩,却平白无故的得罪了,tfboys的粉丝,四叶草,她要怎么办?
  • 腹黑加逗比:校草的心机丫头

    腹黑加逗比:校草的心机丫头

    家长的决定,让沐夕染和腹黑的校草夜皓勋同居,而后,爱情种子在两人心里生根发芽……他们的爱会有裂痕吗?
  • 晚开的雪梅

    晚开的雪梅

    这是一个大龄农村女大学生想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却在发现自己快要患上自闭症后,出门找工作。碰上了男主,跟着男主种地,经过一番相处后,嫁给了男主,然后自己当个地主婆的故事。男主是个地道的农民,有空间,为人老实,沉默寡言。女主很独立,冷静自持,内心冷漠,不轻易打开心门,不会出现没有男人过不下去的情节。本文没有惊天动地、死去活来的爱情,没有不共戴天、肝肠寸断的恩怨情仇,只有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狗血事件。女主经过在一番的波折之后,最后和男主过上了想要的平淡生活。
  • 风雨路遥遥

    风雨路遥遥

    “如果...我说如果,是我求你,你会答应放过他吗”女子低低的说道,眼中有着脆弱的光芒,仿佛一碰即碎。“呵”男子苦笑一声“你应该知道从始至终我想要的只有你,那么这样的要求你能做到吗?”女子愣住了,“我...”“既然做不到,又何须求我”男子冷冷的打断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