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2400000004

第4章 罗伯特·科赫

1910年5月27日,世界细菌学的奠基人——罗伯特·科赫与世长辞了。人们把他的骨灰安放在一个青铜盒内,安葬于柏林传染病研究院的院内。在白色大理石墓碑上雕刻着这位伟大人物的头像、名字及生卒年月,金色的大字记叙了他的伟大功绩。在罗伯特·科赫的纪念碑上,铸有这样的诗句:从这微观世界中,涌现出这颗巨星。

你征服了整个地球,全世界人民感谢你。

献上花环不凋零,世世代代留美名。1843年12月11日,科赫出生在汉诺威省附近的小城克劳斯塔尔。克劳斯塔尔座落在德国中部著名的哈尔茨山区,这里森林茂密,气候宜人,矿藏极为丰富。

大学毕业后的科赫,在汉堡总医院实习了三年以后,就到一个小城镇去开业。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志愿参加了医疗队,任部队的主治医官。从军队回来后不久,他便来到沃尔斯顿当医生。

科赫来到这里还不到半年,就以他娴熟的技术,赢得了镇上居民的尊敬。

人们从几里、十几里的郊外乘马车来找他看病。挨着墙边的木椅子上常常坐满了人。他们愿意等,等着科赫医生诊断,下药……好奇心也常常驱使病人把眼光投向医生的工作室,最惹人注意的是那根细竹竿挑起的棕色布帘,它把简陋的工作室隔成两半。当有的小淘气偷偷掀开它的时候,科赫医生会赶紧阻止他,并用严肃的口吻让他的母亲抱开孩子。科赫不让任何人越过布帘。

难道那里面有什么秘密吗?是的,那布帘的后面是科赫的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了神秘和奇特的微生物世界。

阳光从窗外洒进来,均匀地照在洁净的工作台上。台子上有盖着布的仪器,铁笼里装着吱吱叫的小白鼠。房子的一角,是一间小小的暗室,门上挂着一块厚厚的棕色布帘,很像个避光的大壁橱。盛着五颜六色晶莹液体的、各种各样的烧杯、烧瓶整齐的排列在暗房桌上。

每天,当科赫送走最后一个病人,他就一头扎进棕色布帘的后边,打开显微镜或者那些照相器材,一直工作到很晚很晚。深夜,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科赫的窗口亮着彻夜不灭的灯光。

当时,欧洲的医学科学已经有了重大的发展。法国的巴斯德用实验证明,传染病是由特定的生物体引起的。英国的一位外科医生,把巴斯德的细菌学理论用于医学实践。证明只要对包扎伤口的绷带、手术工具和动手术的双手进行彻底的灭菌消毒,就不会使外科创伤受到感染。科赫虽然身居边远的沃尔斯顿小镇,但也知道了这些医学成就。可是,这些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究竟是不是导致人和动物患病的原因呢?这是整个欧洲科学界都困惑不解的课题。

1876年的一天,有个农民急匆匆地闯进了科赫的诊所。他气喘吁吁地说:“我有三头肥羊,今天早上还好端端的,可是刚才一头突然死了,另一头也快死了,而第三头却健康地活着。我真不知它们犯了什么病,请您去看看行吗?”

科赫听后,向病人们表示歉意,便跟着这位农民出去了。

很晚很晚,科赫才疲惫不堪地回到诊所。这时,病人早就走了,候诊室里空无一人。妻子埃米把晚饭留在桌子上,也早早地睡了。科赫顾不上这些,掀开棕色布帘,马上把从乡下采回的血样,放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

又过了几天,科赫出诊路过一个肉铺时,听到里边人们的议论;

“不得了,霍威尔农场一夜间死了六头牛!”

科赫听后,又急急忙忙地直奔霍威尔农场,取回了死牛的血样。

科赫在两块玻璃片上都涂了一滴血,放在显微镜下,他看到了一个黑色血液的世界,连红血球也都变得发绿。

观察中,他发现在黑色血液里,有几粒像灰尘一样的东西散在血液中。

“这是什么呀?”

再仔细观察,他看出这几粒灰尘似的东西很像一根根小木棒,有的是单独一根,有的是几根连在一起。看着看着,他脑子里突然产生了一个问号,难道这就是炭疽病病毒吗?为了证实这个猜想,他进行了艰辛的实验。在这一段时间里,只要听说牲畜死亡的消息,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他都要亲自赶去,每次都带上一大堆试管,把它装满死去牲畜的血液。他一直观察了好几个月,做过无数次的对照试验,他发现在每一例死羊或死牛的血液标本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小木棍”和“小线条”,而在健康的牛羊血液中,却找不到。现在可以肯定,“这些家伙一定是炭疽病的病源!”科赫对此深信不疑,但是作出科学结论还需要大量的事实来证明。

关于炭疽病,欧洲已经有人先于科赫进行过研究,法国的内科医生达万、著名的雷伊、德国人玻兰德等许多学者,以及伟大的微生物学先驱巴斯德都在研究炭疽病。但是,他们都没有找到可靠的证据。

当时,可怕的炭疽病严重地威胁着欧洲大陆。肥沃的牧草,温和的气候,给牲畜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可是几十年来,人们在炭疽病面前束手无策。它夺走一个富裕农户的五六百只肥羊,就像平地刮一阵风那么容易。一头小牛早晨还在青葱的草地上撒欢儿,下午就像霜打的庄稼那样垂下了头。晚上,这头小牛就四脚朝天了。死去的牛羊的血是暗黑色的,一只死了,成群跟着倒下。有时牲畜的主人或牧工也会染上这种可怕的炭疽病,他们往往是皮肤上长疖子,在一阵阵吓人的咳嗽声中死去。

这种飓风般的传染病对人们的威胁太大了,它蔓延的速度也惊人。有人对欧洲农民面临的炭疽病打击表示忧虑,对整个欧洲的肉食供应前景表示担心。而当时的科学研究,还不能帮助人们从这种绝境中解脱出来,许多人甚至认为这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

科赫决心揭开炭疽之谜。

终于成功了,科赫在自己的实验报告中写道:

“在寻找传染病的病原菌时,应该注意:第一,同一种微生物,会因条件、环境不同而变换它的形状。第二,必须把这种微生物进行人工培养,以便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和用于实验。第三,必须用培养液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以确证是否能引起疾病发生。”科赫在详细地介绍了实验的方法后,在结尾部分又具体提出:

“炭疽病在活着的动物体内是以小棍状物存在,在动物死后或离开动物身体时,由于客观条件恶化,它以小串珠子形式的孢子存在,至于在野外,它是以小得眼睛看不见的串珠形式散在各个角落。当它再进入动物体内时,马上恢复成小棍形状并迅速繁殖,进而破坏血液。”

1878年4月30日,是沃尔斯顿气候最宜人的季节。科赫送往布雷斯劳植物生理学会的实验备受青睐。今天,他——一个乡村医生被布雷斯劳大学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费尔迪南德·科恩教授邀请,去那里讲学。他随身带去了装有小白鼠的笼子和一架显微镜。

他整整演讲了五天。他的演讲,没有惊人的言词,也没有情绪激昂的论证,只是一直表演着他的实验,简要地说明他的研究过程。当科赫的第一批实验刚做完,病理学教授尤利乌斯就急忙跑回他的研究所去召唤他的助手们:“你们快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去听科赫讲演!这个人有异乎寻常的发现。他的方法既简单又准确。他虽与科学界相隔绝,但却成功了!简直绝妙极了。”

不久,科赫一篇题为《炭疽病病原学,论炭疽病杆菌发育史》的报告,在《植物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

科学家们由衷地祝贺科赫的成功,他们一点也不嫉妒他,尽管他们之中也有人做了不少关于炭疽菌的研究。但是,科赫第一个揭示了炭疽菌的生活周期,何况他是一个人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他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很快,科赫的另一些论文相继问世了:关于炭疽方面的,关于怎样给细菌染色的,关于显微照相术的研究,关于伤口感染问题……每一篇著作都像宝石一样在科学的宝库中大放光彩。

整个欧洲都惊奇地发现了科赫的能量。

全世界都注意到了科赫的研究。

由于他卓越的成就,1880年春天,德国政府委任科赫为柏林帝国健康署成员。

科赫全力以赴地进行着研究,他制作了近三百种结核菌样品。由于给各种样品染色,他的双手被染得五颜六色,挥发物使他的手上布满了皱纹,变得乌黑发亮。他整日整日无休无止地反复观察和思考,使他有时回家竟迷了路。他在死于结核病的患者身上观察细菌,他从兽医所、动物园的病畜、死畜中提取标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当他用次甲基蓝进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发现了蓝色、细长的小杆状体。它们看上去比炭疽细菌小得多,有一定的弯曲度。他终于发现了结核杆菌!

但是,实验碰到了拦路虎。因为几乎没有合适的培养基能在动物体外培养出纯菌种。“难道它们只有在活体中才能生存吗?”

试验一次次失败,他不气馁,仍坚持实验。终于,他找到了著名的“血清培养基”,试验的进程加快了。

老一辈科学家的梦想,同辈科学家的预测,被科赫证实了。

1882年3月的一个晚上,柏林的夜空下着雨,在施普雷河畔一幢庄严的大理石建筑物内,柏林生理学会正在举行报告会。德国科学界最卓越的人物都来了……

在这个报告会上,科赫报告了他的研究成果——《论肺结核》。他论述了“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根源,结核病是一种寄生病”。从而指出征服结核病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结核病患者的痰,必须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对患者的痰进行无害处理。此外,结核病患者所用的衣服、床单等也应消毒。这个现在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常识,当时却吸引了所有与会的科学家,会场安静得几乎让人们屏住了呼吸。在柏林生理学协会的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没有发生争论。就在报告的当天晚上,消息传遍柏林,接着传到世界各地。罗伯特·科赫誉满全球。他的照片被印在红手帕上,报纸上刊登了赞美他的诗歌,人们给他戴上了“杆菌之父”的桂冠。

世界各地的医学界人士相继来到德国,希望能在科赫的指导下学习。人们羡慕他的成功,敬仰他的声望。

但科赫对成功所带来的一切,表现出了一个伟大人物的博大胸怀。他并不认为这是自己一个人的贡献。他在论文中高度地赞扬了其他科学家的研究,认为没有他们的贡献,自己是不可能发现结核杆菌的。

1888年,科赫被任命为柏林大学卫生学院院长和教授后,在研究领域更是捷报频传。在柏林召开的第10届国际医学代表大会上,他作了《论细菌学研究》的报告。在1901年伦敦不列颠结核病研究大会和1908年华盛顿国际结核病大会上,他的关于家畜结核病的文章,以及《人、牛结核病区别》的报告,又像一声声霹雳,再次使医学界震惊。这一系列有关结核病的研究成果,使他在结核病研究领域里享有极高的威望,当选为国际结核病研究会的名誉主席。

荣誉伴随着他的贡献接踵而来。1905年,由于他对医学的卓越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金。

同类推荐
  • 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选

    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选

    本书为法制新闻作品选,这里的主要人物,除了巡警栾波是个二级英模烈士外,其它都是些很普通的警察或者检察官法官律师等等。就是在多年的工作中作者确实坚信我们的警察就是英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警察,是法制社会的基石,是一个奉献大于风险、辛苦大于艰苦的英雄群体。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杨振宁》由黄芬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杨振宁》记述了杨振宁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百岁口述传记”、 “记忆的碎片”、“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 我和语文现代化”等几部分,自述性质的序言、后记、谈话等也都一一辑录,酌情编入。本书系周有光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热门推荐
  • 大地惊鸿

    大地惊鸿

    一天我上班,诡异的是公司所有同事突然变得没有谁认识我。我以为同事们开玩笑,漫不经心,却渐次变得惊奇、张慌、恐惧、绝望。我始终不放弃,最终脱身,但仍迷雾重重。?大地惊鸿?由此展开惊悚、神秘、壮阔的故事,我和伙伴们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奋战不息。每个人得以成长,可我却越来越怅惘茫然…。
  • 天策之鬼术斗天

    天策之鬼术斗天

    当月圆之夜的时候,如果走上楼顶,仰望星际,就可以发现有一颗北斗七星闪烁着光芒,微弱亮光之下若隐若现--这就是我,北斗七星在我强大的光芒下散发着恐怖的力量,而我最终的归宿竟然是一个人的孤独!想不到我拥有无尽力量,骑天龙,斗鬼神,救苍生!现在想想,如果我没有触碰那本书的话,我还是一个勤勤劳劳的普通人而已......
  • 灵警事务所之阴阳灵警

    灵警事务所之阴阳灵警

    我是一个阴阳灵警。天生拥有紫色瞳孔和天煞孤星命格。人人都对我冷眼所带。但是我的工作却很特殊。抓鬼、降妖,捕捉灵异界的罪犯。等同灵异界的警察!你想拥有毁灭人灵魂的枪?想成为人人口中流传的英雄?好!请加入,灵警事务所!
  • 美男为棋:美人步步腹黑路

    美男为棋:美人步步腹黑路

    某女刚脱虎口又被猫欺,某猫转性成了某女的忠犬,某小只忠犬:“告诉香凤,我爱她,但不要告诉她……我更爱你。”某女望着某小只远去的身影,暗忖,对不起,你只是我的一颗棋。某小只心里答,我知道,因为我愿意。某猛男:“就算把山移了,把海填了,也要找到她。”某女:“你要找的人,我不认识。”某国谋士:“你是男是女,是美是丑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某女:“彼此彼此。”某女暗誓,在母亲的遗愿下,一切皆是浮云,狠毒又如何,狡诈亦如何,小白兔也能进化成大灰狼。
  • 追讨感情债

    追讨感情债

    她是校花一枚,本想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无端的绑架、陷害、欺诈、车祸,让她受尽折磨和欺辱。巧遇痴情富豪不计血本讨好于她,怎奈各种货色的争风吃醋和好友的背叛出卖,再加上腹黑富豪的变态纠缠,让她忍无可忍,那又何必再忍,尔等三围发达头脑简单的货色岂是她的对手,苦尽甘来之时,她却发现自己竟然一直生活在巨大的阴谋和谎言之中。要想做总裁的女人,必须是三围发达、头脑简单。要想做控制总裁的女人,必须首先打败所有的对手。
  • 青春已去

    青春已去

    那段关于未来的梦想,同学的友谊,年少的爱情
  • 猜谜俱乐部

    猜谜俱乐部

    著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就会比别人更接近成功。”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面对什么问题,拥有活跃的思维,都是你能否快速走向成功的最关健因素。全面开发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其重要性远排在教授具体知识技能之上。本选题的内容都是为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专门设计的,涵盖了逻辑学、心理学、概率论和博弈论等多种知识,本丛书极具代表性和独创性,内容丰富,难易有度,形式活泼,能帮助青少年快速掌握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让你越玩越聪明,越玩越成功。
  • 废材五小姐之女强天下

    废材五小姐之女强天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毒界的第一毒娃,五岁将所有毒药草药记在心中,她七岁就可以动刀解剖。在别人看来,她是世上最厉害的人,最幸福的人,可只有她知道,她从小不爱说话,二十年来从她口中说出的话不过五句,甚至连她最亲爱的爷爷也未曾亲近过她。穿越异世,她改变了,她补过了前世可恨的人生。呵呵,惹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银针是她救命的工具,更是她杀人的工具。。
  • Shavings

    Shav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杨力谈养生:睡好就好

    杨力谈养生:睡好就好

    本书是一本提高睡眠质量的指导书,旨在帮助读者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身心疲惫的状态。作者深入浅出地解答睡眠中的一切问题,告诉读者如何才能克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