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心情大好的武晓,回宿舍休息。
起身后,洗了一下,来到操场上打起了大五行拳。一趟练完后,接着练起好久不练的五化五行拳。虽是好久不练,不过练的时候还是很顺畅的达到大成之境。再要提高就是圆满,武晓现在还不敢来试一下,圆满境拳法的威力。上次的大成境拳法,差点坏了他的根基,现在也是不敢胡来。
拳法之后又是剑法,大五行剑法已经被他修正的差不多了。施展开来剑光忽而凝聚、忽而分散,分分合合,在身前不断绽放出锋锐的内气显现而成的花朵,花呈五色混杂,不断在四周凋落盛开。
收剑而立的武晓,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去,看书也不是时候,忽然想起自己选的兵器中还有一样,小盾。自从选了兵器后,小盾就是后娘养的。一个月想不起三回,想起来就拿出来练练,想不起来自然就没的练。
今天既然想起来了,武晓也就照顾它一下。回宿舍里把小盾拿了出来。在左手中耍了几下。小圆盾的盾法主要是挡、格、拍、卸、弹。技巧很简单,不过要想练出什么花样来,也是不容易。武晓也没打算把它练出什么花样来。也没听什么人把小圆盾当兵器练。
按照《兵器基础》上的练法,武晓就在操场练起小圆盾。左手不断的挥舞着,让小圆盾在周身要害之外化为一片盾影。
练了两趟,武晓就停了下来。感觉不对,这样用小圆盾不但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防御,反而拖累了剑法。一心难两用,若是专心御使剑法,小盾自然是没什么心思来御使,也就只能来防御近身的攻击。防御和闪避也是争斗中临时判断。
想了好一会,也想不出什么处理办法。就把小盾绑在左臂上,练起大五行剑法试下有没有效果。摸索着练了一会,也是毫无所得。最后还是决定,就把小圆盾挂在左前臂,若是躲闪不及,还能格挡一二。想有什么更多收获那也是不可能的。
晚上武晓就找海难燃开门借书。在老头的唠叨声中,武晓挑出几本八品功法,准备继续自己的研究。刚出门,就听后面的老头问到,
“小子,上次那五本书,你到底看没看完?看完了,就还回来。要是有人要找的话,上哪去找?你不能占着茅坑不放手啊。嘿嘿,怎么样,在茅坑里研究出什么玩意来没。我看你也没有。”
“老头,你怎么知道,我就研究不出什么来?”武晓瞥了一眼在那得意的海难燃。
“哈哈,小子,你要是在学府里研究出什么来,我以后就不去红衣阁了。我就改去熟花馆。咋样?”老头笑道。
“哼,老头你等着被熟花馆的老娘们摧残吧。”武晓说完就向自己的地盘走去。心里暗暗打气,一定要让这老头去被摧残一次。
到了海榕树的专座上,翻开借来的功法。从总纲开始,仔细的读下去。静思其中道理。
平淡的过了两天,终于到了出发之时。
十八,早饭后,武晓带上自己的青铁剑,出了宿舍向海难燃的住处走去。
东高原已经在屋里等着他了。海难燃见他进来后,提剑起身说道:“我们走吧,不能让他们水师等我们。”
三人出了学府,东高原驾车拉着两人向城南疾驰而去。
车厢里,武晓抱剑倚在座上养神。海难燃打量着车窗外的街景。过来将近一个小时,马车来到城南水师军港外。东高川一见他们到了,也是迎接过来。武晓两人从马车上下来,上前打起招呼。
“川叔,早啊,这么早就来等我们。辛苦啦。”
“你小子,让我轻松点不好么,非要上渊海,可是让我提心吊胆了好几天,还好有海主持跟着。”东高川对武晓说一声后,转身向海难燃问好。
“海主持一路顺利,这次要不是听说你跟来的话。我一定不会带这个小子出海。还是要多劳累主持了。”
“没事,修行之人,就该不断进取,呵呵。我们现在能帮的也就是这些。走吧,不然要耽误你们起航时辰。”
“好,我们走吧。”东高川点头应道。“三弟,你先回吧。回来后,我再去看你们。”
“嗯,你们保重,一路顺风。小武小心点,不要胡来。”东高原上了马车后,叮嘱了武晓一句。
“原叔再见。半月后回来我去看你们。”武晓向后方的东高原挥手告别。
东高川带着两人进入军港,从大门往内是一排排营房在道路两侧。向前过了三里左右营房变为巨大的仓库,前方就是码头。二十四艘舰船停留在军港之中。其中十二艘是东高川属下的战舰。
一根根高耸的桅杆,矗立在战船之上。远观狂猛,近看雄壮。战舰有大小两种,小的长约十丈左右,船舷露出水面一丈之高。大船长三十丈左右。小的战船和武晓学堂一级时,上过的东高川那艘坐船一个模样。大的又有两种不同种类。一种是战舰,一种则是宽阔不少,估计的货船。
东高川带着他们上了码头后,也不停留,直接上了一艘威武的战舰。上了船头甲板,东高川就吩咐旁边等候的船长和副队,“开船”。
武晓感觉脚下的船身一震,随后开始缓缓移动。停靠在码头边上的战船,一齐缓缓退向海中。
“小武,”武晓转身看向喊自己的东高川。东高川走到他身前开口说道:
“既然你上了船,就要守船上的规矩。
首先,入海之后,不得靠近船舷太久。海里的海兽各式各样,在船舷久待,就会被攻击。不是一只两只,而是几十只,海兽会同时攻击你。就算不久待,每次出海都会有人这样失去生命。你记住了。
其次,不许下船底,这是军队命令。非军队成员不得进入船底。
最后,听安排,尤其是战斗开始后,你要跟着我,不要乱跑。有事就和我说。都记住了?”
“嗯,都记住了。川叔,这次我们出海多远?”
“呵呵,大概有三千里左右。以后每天都是不停。”东高川立在船头内的望台,笑着说道。
“那你们有任务么?”
“有,巡逻海域,若是能找到海盗的话,就需要剿灭海盗。今年我们新明周围的海上,又新出现了一支海盗,疾风。半年多了,我们水师都没有找到他们的踪影,经常的打劫过往船只。他们的船不比我们的慢,有两次被发现了,追了两千里,还是被他们甩掉了。”
“他们的老窝又不能跑,怎么会找不到?”武晓好奇的问。
“是啊,老窝跑不了,不过他们的老窝还是没被找到。我们水师的将领猜测,他们可能就是在陆上安家。我们巡逻的都是海上。”东高川望着船队的移动,随口回答。
“我觉得到不会。有可能,他们是在三千里外某处海岛上。在陆上的话,对于他们老窝来说可是太不安全了。不小心就被眼红的给端了。”武晓摇头,说出自己的猜测。
“嗯,我们水师也有人这么说,不过在海里怎么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只是偶尔能撞上他们出来的船只。不知道我们这一次能否遇上。”东高川说到。
十二只舰船,缓缓的驶出港口,调转船头,在新明湾内向渊海中行驶而去。舰船慢慢的排成三列,武晓所在的这艘在最前,两侧是小船,后面是大船。
东高川陪着海难燃和武晓在船头甲板的望台上观望着新明湾。湾内海波不兴,荡漾着浅浅的波浪,滚滚而去。三人从海上的海盗又聊到海中的天气。
“渊海的天气可是说变就变。一会阳光猛烈,仿佛晒的船都要熟了,海平浪静,看不出什么预兆来。说不定过一会,就是乌云盖天,狂风暴雨,波澜汹涌。让你在船上站都站不稳,甚至要把自己绑在船上。”东高川感叹的说着自己的出海经验。
“一点规律都没有么?难道渊海的天气不是按照时节变化的?”武晓扭头问旁边的东高川。
“嗯,有规律。十五、三十两天夜里肯定是巨浪滔天。出海的船一定是要找个地方停靠避开。不然在海上非常危险。夏季海上多暴雨,又长又猛,经常一下就是一天。在船上是昏天黑地,甚至会弄错方向。春秋多大雨,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几个小时就停了。冬季则是阵雨,一小时内就会停止。这些都是正常点的。还有许多不正常的。
夏天时候,海上还经常会出现海龙卷。船队遇上就要有多远躲多远。直接能把我们脚下这条船给卷上天。到时候,就再也找不到你了,全都不知道飞哪去了。
冬天时候,海中还会有暗流卷。这才是出海船只遇险最多的原因。你若是在渊海中,看到一处海面的波浪比其他地方要小一些的话。那就要特别小心。下面说不定就是暗流卷。船只进去就逃不出,不是被撕碎,然后卷入深海,就是直接卷下去,不见影踪。
春秋时候,海上也是危险重重。海里的海兽,春天发情,秋天产卵。都是聚集在一起,攻击性最强。遇上船队就不离不弃的跟在旁边后面,攻击船上的人。
这些都是海兽,还有遇上修士,也是要躲着走。那些修士有的脾气古怪,看到船队,随手一击,巨浪翻滚,一下就能让船队的船坏一半。
这些也没什么,最怕的就是遇上修士和修士争斗,修士与海兽争斗。大浪滔天,比起十五三十两天也强了许多。距离争斗,五十里范围内,就差不多逃不掉了。”东高川说起海上的危险连连叹气。对于凡人来说,只能在近海三千里内逛逛。出去就差不多回不来了。
说完之后,三人都是静静的看着前方海面。渊海难平,葬多少是修士,危险难料,死一半为疏忽。
舰队在新明湾中,不断加速向前。在船两侧卷起道道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