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七章
〈释义〉
有道之士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不看窗外,就能了解天时。有些人走得越远,他知道的东西越少。所以,圣人不用亲自走出去,就能了解情况。不用亲自观察事物,就能称说事物。不用亲自去做,就能成功。
商学讲义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您掌握的知识比我多许多倍,可是为什么您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点怀疑呢?”苏格拉底用手杖在沙土上面画了个大圆圈,又画了个小圆圈,然后说:“大圆圈的面积代表我掌握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代表你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无知的部分。因为大圆圈比小圆圈大,因而接触的无知的部分也比小圆圈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商业是伴随人类文明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从原始的以物易物到用贝类货币,再到金属货币、纸币,人类的商业活动始终在探索中前进,但这种前行一直在未知中摸索,正如上面的故事所言,走得越远,知道的越少。
今天的商业活动相较历史而言,要成熟而有序得多,在各行各业中,每个企业都想出类拔萃,卓尔不群,鹤立鸡群。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咨询:怎样开拓商业新思路?自己正在做的正确吗?如何使自己的企业脱胎换骨?每天都有上千种的商业理念被介绍给人们:它们无一不闪耀着人类智慧之光。可是它们有多少被付诸实施?又有多少应用于商业活动中?
一味地求新求变显然不是最佳选择,它可能导致企业走进误区而触礁沉没。一位美国超市老板为了让顾客多买东西,设计了滚动电梯输送货物,但是电梯的不断滚动让选购好的货物离顾客越来越远,就出现了顾客跟随电梯跑的奇怪现象,不用问结果,这家超市自然关门大吉,而另一家超市因此受到启发,用购物车代替顾客手中的购物袋,为企业带来了活力,更引发了超市经营的一次革命,现在美国购物车的数量比轿车还多。
企业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属于企业自己的创新。IBM公司CEO彭明盛指出:“创新是一种社会的——而不是技术的——现象,它源于发明与洞察力的交叉点。”就像亨利·福特那样,把不同的创意进行结合,生产出了T型汽车。他说:“我并没有发明出什么新产品,我不过是把别人的发明用到了汽车上。”
企业教案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希望在现代更为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本的两难问题是:市场上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学习,然而,大多数人却不懂得怎样学习。
商业创新在于提升价值。各行各业的老板们的想法紧紧围绕三大主题:收入增长、应变能力和内部挑战。彼得·德鲁克说过:“创新贯穿于经营的每一阶段,有可能在设计上创新,在产品上创新,在销售技术上创新,有可能在价格上或对顾客的服务上创新,有可能在管理组织和管理方法上创新。”
“创新就是改变来自于资源而且被消费者所获取的价值与满足。”即创新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与服务。
中国的企业正在展现非凡的创新能力。这些创新没有狂热,没有非理性,也没有惊人的伟大构想。它们都是“才智普通的创新”,却集中呈现出了商业创新的本质。因为它们提供“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消费者的价值与满足”是衡量创新价值的惟一标准。
这些创新集中在社会创新方面,它们改变市场结构,提供低价商品,提供优质服务,创立新的品牌形象……一个原因是,这些社会创新正为消费者所需要;另一个原因是,企业的技术积累还不足以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创新。但是我们并不能说技术创新一定比社会创新来得高明,移动通信的发明不一定比分期付款的引入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后者大大释放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私人轿车市场上,这一创新的能量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创新和企业发展道路之间我们要考虑三个问题。
(1)我们从事什么行业?对这一问题与众不同的回答带来企业的创新以及他们的成功:招商银行从事服务业,一张卡片以及它所承载的卓越服务使其成长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海信集团不是诸多家电厂商中的一个,他从事高科技,从低科技产业中挖掘高科技附加值;同样,不要以为制造电脑周边设备的明基公司从事着个人电脑业,炫目的产品设计让消费者觉得他一头扎进了时尚产业。
(2)创新怎样适应现实?在过去几年中,“过时技术”小灵通因适应现实而高速成长,可利用的固定电信网络加上消费者对低价电信服务的需求让小灵通在争议中成长;由中国最大的手机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创建的人工和机器结合半自动生产线,让它的成本比竞争对手低30%;华为公司是中国技术实力最强大的企业之一,对手敬畏地称其为“土狼”,所谓“土”就是采用适应现实的市场操作手段,并把这些手段系统化为可复制的操作流程;在房地产界,从现代城开始,潘石屹是运气最好的房地产商之一,这源于他适时的创新,从产品到艺术,甚至包括了炒作方式。
(3)创新怎样创立或变革一个行业?健力宝的果汽饮料正在尝试开创可乐之外的果汽饮料市场,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但它已然撼动了饮料行业的结构;中欧商学院算得上中国最早的商学院,也是目前最国际化的商学院,同样是成功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商学院;国美的出现改变了家电业的销售环节,从而引起了家电业产业结构的变动。
从另一角度分析这十个创新以及它们的对比案例时,我们发现:创新可以在原有行业中持续改进,譬如低效生产带来的低价格是最伟大的商业创新;创新也可能是对行业进行的重新思考,通过把企业带入另一行业或者创立或变革新行业,形成衡量创新的一个维度——“新行业—旧行业”。衡量创新的另一维度是,创新可分为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技术创新展现技术的进步,社会创新则涵盖对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的社会事物,譬如管理的发明。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宽广、更长远,什么是最伟大的创新?一个是麦当劳,它展现的是“创新是合理化的实践”;另一个是19世纪“发明的发明”,它展现的是“创新是系统化的过程”。
麦当劳的创立者和经营者并没有创造多少新东西,但它成为世界上两个最伟大的创新之一,它的经营方式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合理化过程,“它为消费者、工人以及经理人员提供了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控制”。合理化过程早已跨越快餐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招商银行的一卡通、比亚迪的半自动生产线上,合理化的智慧得以充分的展现。
“发明的发明”之后,发明不再是“天才的闪现”。在21世纪初,发明转变为研究——“一种系统化的、有目的的活动,是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并通过努力且有可能实现的结果,有着高度的可预测性。”(彼得·德鲁克)
合理化和系统化是创新可能达到的巅峰,也是创新适合于企业道路的惟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