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500000030

第30章 特别篇之商界思想家(2)

“文革”对国家是一场灾难,但对我们是一次人生的洗礼,使我政治上成熟起来,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书呆子。

——任正非

1966年,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都是难以忘记的一年。而对于华为总裁任正非来说,那个标志着年份的数字也是让其终生难忘的。这一年“文革”大爆发,任正非的父亲作为知识分子首当其冲。

文化大革命最先从教育界发起,在这场狂风暴雨中,那些会写文章、当干部、有独立的政治思想的人要最先接受改革。任摩逊就此被打上了“反动学术权威、走资派、历史有问题”的烙印,在经历了一连串的人身折磨和侮辱后,他被关进了囚室。

这一变故发生后,任正非还在外面上大学,任母便成了全家的顶梁柱。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她那时正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经济条件本就十分困难,营养又差,加之沉重的政治压力,任母几乎失聪。但在如此重压之下,任母依然顽强地支撑着,甚至还不断地鼓励家人。在给丈夫送饭时,任母在饭里面藏了一张条子,内容是周恩来的一段话——“干部要实事求是,不要乱承认,事情总会搞清的”。任母就是希望丈夫顶住压力,不要倒下,她能做的就是尽力保住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任摩逊也很坚强,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选择自杀。在株连家庭的氛围下,他十分清楚,一旦死了,自己就有可能会被扣上“自绝于人民”的帽子。这样一来,全家人都会因此背上政治包袱,将来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于是,为了家人,他将这一切都隐忍了下来。

任母也会给远在重庆的儿子写信,她并没有告诉儿子家里的详细状况。她最担心的是这件事会牵连到儿子,于是她在信中写道:“要相信运动,要划清界线,争取自己的前途……”这些其实都是当时的一些套话,她只希望儿子能够安心读书。

任正非自打上大学后就沉湎于学业中,说白了就是个“书呆子”,对于这场革命也知之甚少。不过,看到红卫兵们风风火火地行动,同是年轻人的任正非也莫名地兴奋起来。于是,他也积极地投入到了大串联的热潮中。最初,他还不了解父亲的具体情况,但同学们从侧面进行了一番了解后告诉他,他的父亲已经在劫难逃。于是,任正非开始搜集资料,在大串联中收集了很多传单材料,他把这些东西寄给母亲,希望对他们了解形势有帮助。

受到父亲的影响,任正非被各派红卫兵组织拒之门外。不能戴上那象征革命身份的红袖标,对于任正非来说还是有些失望的。那时,他很羡慕那些家庭清白的同学。

一段时间之后,改革就从原来的文斗转向了武斗,人们纷纷端起了武器。而当时整个社会都因为枪林弹雨,而陷入了恐慌中。为了躲避武斗,任正非决定回趟老家。他是扒着火车从重庆上的路,中途逃票被发现后还挨了打,最后还被赶下了火车。任正非徒步走了好远,才在半夜的时候赶到了家中。此时,家里的遭遇比闹饥荒的时候还要惨。“文革”期间,父亲被罚做苦工,每个月给的生活费还不足10元,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都困难。母亲身患重病,还要一边给父亲送饭,一边帮他抄检查。弟妹们也终因生活所迫放弃了学业,还要靠挖沙子、抬土方等赚钱贴补家用,有时甚至会面临工地塌方的危险。

看到儿子,夫妻两人很吃惊,随即就催促他,让他第二天一早回去,免得受牵连。他们也知道枪林弹雨的环境很危险,但他们认为,政治对人的影响更可怕。最后,任摩逊将自己脚上的旧皮鞋脱给了任正非,而任正非还未来得及多想,穿上鞋子就匆匆走出了家门。而每当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任正非的内心常常感到自责。

不过这次归家,任正非牢牢记住了临走时父亲对他说的一句话——“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于是,回到学校后,任正非就开始静下心来埋头苦读。

毋庸置疑,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场灾难。但越是灾难越有可能促进人的成长,在相同的事物中,人们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在这场浩劫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场面:身体被摧残、自尊被践踏、人格被侮辱。

任正非看到这些的时候,他清醒地意识到了人性的弱点和黑暗,而他也因此渐渐地成熟起来了。

“文革”对国家是一场灾难,但对我们是一次人生的洗礼,使我政治上成熟起来,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书呆子。

“文革”时期的经历磨炼了任正非的意志,同时也培养了他敏锐的政治感觉,使他在政治上迅速地成熟起来。

任正非同许多处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人一样,经受过那种胆战心惊的感觉,因而心中时刻保持警惕,谨言慎行。这对他随后在管理华为时所表现出的忧患意识,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任正非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摆脱宿命,于是他不断地拼搏、不断地努力,以期实现彻底的解放。另一方面,时代的特殊性总会赋予人们一些责任感,比如肩负起民族的苦难,这时人们就会滋生出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奋斗意识。任正非正是受到了这种力量的鼓舞,因而他十分期待着国家强大的那一天。

军人作风

——部队的锤炼

一个人再有本事,也得通过所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认同,才能有机会。

——任正非

说起任正非的时候,人们还习惯用另一个词来形容他,即“军人总裁”。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不仅仅是因为他曾是一名军人,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任正非将军队管理的思想植入到了企业管理当中,并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一位新员工进入华为时都要接受培训,其中就包括极其严格的军事训练。

青春永远都是人的脑海中镌刻最深的记忆,岁月的积淀换来的是最深刻的人生哲理。人们在看任正非的时候也许会想:如果没有14年的军旅生涯作为铺垫,也许世界上就不会有今天的“华为教父”。

在重庆读完大学后,任正非即将面临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按照学制,任正非本该于1967年毕业,然后参加工作分配。然而,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毕业生的分配被推迟了一年。这次分配提出了面向基层的方针,即毕业生要先去当农民、当工人。但这两条路任正非都没选,而是直接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由工人、农民和军人主导的。所以,这一选择对于任正非来说很现实。特别是经历过“文革”的洗礼后,任正非更加认识到得到社会主流价值认同的重要性。

说来也很幸运,任摩逊的问题没有定性,部队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结。因为当时整个中国被打倒的干部不计其数,任正非的问题就并不那么突出了。另外,任正非的好学以及他对知识的掌握也给他加了不少分,部队也需要人才,特别是掌握技术的人才。于是,任正非穿上了军装,成为了一名基建工程兵。直到转业,任正非在军队里整整待了14个年头,也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14年。

基建工程兵是1966年成立的一个新兵种,主要承担国家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和国防施工任务。这支部队后来也进行了扩充,发展成为了国家基建战线上的一支有力的突击队。

刚入伍不久,任正非就随部队参加了一项军事工程,代号为011。该工程是西南地区三线备战建设的工程之一,是国家的重点工程,主要任务是建设战略大后方的军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这一任务让任正非充满了激情,大有一种“投身革命”的感觉。另外,该工程的实施地点就在任正非的家乡贵州安顺地区,尽管不能随时回家,但这还是让他感到兴奋。

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其实是很艰苦,但任正非却并不觉得辛苦。每每回忆起这段国防施工的经历,任正非的内心都会升腾出一股英雄主义情怀。那里虽不是战场却胜似战场,每个人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后来,任正非总是不自觉地将那些场面与华为创业时的艰辛联系在一起,甚至在称赞华为市场部的员工们时说道:

没有他们含辛茹苦的艰难奋战,没有他们的‘一把炒面、一把雪’,没有他们在云南的大山里、在西北的荒漠里、在大兴安岭风雪里的艰苦奋斗;没有他们远离家人在祖国各地,在欧洲、非洲的艰苦奋斗;没有他们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面对花花世界而埋头苦心钻研,出污泥而不染,就不会有今天的华为。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

一直以来,任正非都没有荒废自己,努力钻研知识。于是,他很快便在部队中崭露头角,表现出了良好的科技素养。在部队期间,任正非拥有多项技术发明创造,甚至两次填补了国家的技术空白。任正非跟随部队,先后参与了几十个项目的建设,包括总装厂、飞机洞库、试验场地等。任正非一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任正非虽然在部队创造了很多技术创新和发明,但因为他父亲的原因,他多年来都未曾获得任何表彰,入党申请也未得批准。他的身边每年都有很多立功得奖的战士,而他这个领导者却始终一无所有。如果说非要找出他的一项荣誉的话,那便是安慰奖——“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不过,任正非曾表示自己对此并不在意:

我已习惯了我不应得奖的平静生活,这也培养了我今天不争荣誉的心理素质。

随着时间的流逝,新时期终于到来,这也使任正非一家得到了解放。“四人帮”被粉碎后,各地陆续开始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任正非的部队直接派工作组去了任正非的老家,去查清任摩逊的历史,而调查的结果是没什么异常情况。于是,任正非的父亲得到了平反。

父亲的事情弄清后,任正非顺利入党。1982年9月,任正非还出席了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不过很可惜,这一年也是任正非离开军队的时候。

军队的领导哲学与企业的管理哲学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以美国西点军校为例,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其中一大批最后都成为了商界领袖。其实,国内企业的军人总裁并不只有任正非一个。比如,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中粮集团的宁高宁、万科的王石等都曾在部队服过役,都有过从军的经历。

后来,任正非还向华为培训中心推荐过一本书,名为《西点军校领导魂》。这本书是美国西点军校退役上校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西点军校是如何培养军队领导者的。任正非还引用了麦克阿瑟将军提出的西点军人应该坚持的三大信念——“责任、荣誉、国家”,并将其改成“责任、荣誉、事业、国家”。他将这几条信念灌输给新员工,希望他们能够永远铭记。

14年的军队生涯,或许并没有给任正非的物质和事业带来直接帮助,但军队的培养却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信念,同时也锻炼着他的意志力、执行力和社会责任感。

和任正非一同共事的人都知道,他始终保持着军队的作风,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对员工的要求也是如此,交代下去的事必须立即做到。在任正非亲自主持的会议上,人们几乎听不到任何空话、大话,因为了解老板的脾性,大家的发言都是直奔主题的。

另外,任正非在军队养成的“攻无不克”的精神,也是成就华为的强大执行力的来源。每年他都会为华为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很多人看来,这一目标几乎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最终,任正非所提出的那些目标大多都实现了。

例如:1995年,任正非提出,要用三年的时间将重新组建的莫贝克公司变成国内电源行业的领跑者。此后,仅仅隔了两个月的时间,他又提出要做“亚洲第一”。

任正非做出决定的过程很简单,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去一遍一遍地论证这个事情。他也不喜欢听理由,他的态度就是:有什么困难你自己去解决,需要什么资源尽管开口,然后去执行。当然了,任正非并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进行反馈,只要员工真得尽力了,任正非都会对结果做出客观的判断。

无论是在军队里,还是在企业里,“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条准则都是十分必要的。任正非在华为几乎是一言九鼎,并不是其他人不敢反驳,更重要的是没有反驳的道理。

任正非的军事化作风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应,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确实能够提高人们的执行效率。而且,华为能够发展到今天,与任正非的强硬作风也是分不开的。

毛氏管理

——看齐伟大思想家

毛泽东会打枪吗?谁见过毛泽东打枪?……但是毛泽东会运动群众,会运动干部。

——任正非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不仅带领人民开创了新中国,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而同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任正非,也是一个拥有独特思想的人,而其关于企业的大部分思考正是来源于这位伟大的领袖。因而,即便到了现在,仍然有不少人称他为“学毛标兵”。

任正非大学毕业后,就参军到了部队。而任正非也是到了部队以后,才开始广泛地接触到毛泽东的著作。然而,这一深入了解便促成了一发而不可收的局面,任正非完全被毛泽东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开始刻苦钻研毛泽东的著作,他还因此被评为“学毛著标兵”。因为太过崇拜,渐渐地,任正非的一举一动都开始出现了伟人的影子。任正非彻底为毛泽东思想所折服,更为其高度灵活的辩证法领导艺术所吸引。而真正打动任正非的,不是毛泽东的言行和气魄,而是他的智慧。

任正非整个人由内而外都受到了毛泽东思想的熏染,甚至在他说话、做事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都可以捕捉到毛泽东的影子。即便是通过任正非著作的作品或讲话,你也能够发现这一点,因为其中的大部分论述都引用了毛泽东的观点。另外,任正非对毛泽东的军事理论、群众路线、矛盾论和辩证法等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到了企业管理当中。

任正非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不仅仅表现在品读以及表面上的模仿,而是做到了思想的继承和实践的应用,并牢牢地掌握了辩证思维这一最核心的理念。

华为早期,任正非在市场部整训大会上发表了题为《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讲话,与毛泽东在1947年12月25日所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相同,而彼此的创作背景也十分相似。1947年年底,是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反攻的关键转折点;而1995年底,华为也要从农村市场转向城市市场,即进入“农村包围城市”目标的攻坚阶段。

几年后,任正非又在公司举行了一场“产品研发反幼稚大会”,并发表了以《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为题的讲话,引用了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对中国留学生所讲的这句话,并鼓励年轻的华为人正视自己身上所表现出的幼稚,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此后,《全心全意对产品负责,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在华为内部广为流传,这是任正非在欢送华为电气研发人员去生产部门锻炼酒会上的讲话,以此鼓励他们。很显然,这篇讲话的题目源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句话。

同类推荐
  •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一个不会讲故事的总经理是做不好营销的!一个优秀的营销家,也一定是个“故事大王”,与其给客户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倒不如给他讲一分钟的小故事。本书分别从品牌、服务、广告、宣传以及价格等9个方面为总经理精心挑选了209篇经典营销故事。每一个故事无不饱含着营销智慧,通过阅读这些小故事,让您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吸纳营销精华,掌握营销方法,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驶营销的诺亚方舟。
  • 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

    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

    本书是为了辅助国内“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而编写的。作为“工商管理(MBA)教学案例精选丛书”之一,本书在1998年初版后多次重印。尽管那些经典的案例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管理问题在不断出现,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本书修订过程中,我们在保留原书中对当今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仍有指导意义的一些课堂常用案例的基础上,增选和编写了近30个新的案例。这些“精选”的案例基本上涵盖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 留出过冬的粮食

    留出过冬的粮食

    管理决定未来。本书从管理的角度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出谋划策,以求从容应对市场困境和经营挑战。过冬,活下来是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活得更好。所以,企业一边为活下来绞尽脑汁,同,时还要寻找发展的良机。所谓危机,既是“危”,又是“机”,在这个经济隆冬,注定将有一部分企业死去,也注定将有一部分企业崛起,抓住危险背后的机遇,就是崛起的根本保证。
  • 中国企业的病根子

    中国企业的病根子

    一部对中国企业之病寻根溯源之书, 一部对传统文化重新解析之书。 在该书中,作者以犀利的笔锋,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糟粕对中国企业的不良影响,逐一描述了现代中国企业中的怪现状,对这些怪现状进行了全面尖锐的批判,解析了这些现象的成因,深入描述分析了我国现代企业的成长环境,并指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切合实际的现代企业发展之道。同时,也带给中国现代企业和企业家们些许警惕,些许思考。
  •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

    本书主要介绍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操作程序,全书以实经济业务事项为例讲解主要会计业务的处理、审核程序和报表的编制方法。特别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孱地产会计管理与核算的方法等内容进行了重要阐述。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怍性,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教学参考书,也可以怍为房地产从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用书。此外,本书第二版是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编写而成。
热门推荐
  • 血罗万界

    血罗万界

    一个身具修罗血脉的凡人武者,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修仙界,从此血罗万界!
  • 王爷,王妃叫你滚远些

    王爷,王妃叫你滚远些

    穿穿穿,一穿过去就被唾弃为贱人,她还穿个P啊?这年头,处处可见穿越,她不过是抱怨两句没意思而已,犯得着要罚她穿么?啊啊啊啊,宇文擎,你这人面兽心的家伙,我、我、我、我我跟你拼死拼活拼了!!!!——
  • The Blithedale Romance

    The Blithedale Rom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荣光不再

    荣光不再

    主角小白一只,穿越到异世界,起因不明,前途未卜,外挂没有还性格恶劣,却总想着拯救世界的奇葩少年。就算如此陋逼的人物,在这风云激变的世界里,是异军突起还是随波逐流,全凭主角一念之间。先活过三天再说吧。
  • 北语南

    北语南

    一个跨越了十年之久的故事,一个爱与疼痛相互交织的青春故事,一个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故事。与你不见不散。
  • 王俊凯,有你真好

    王俊凯,有你真好

    “以倩,你不要走了好不好?”王俊凯抱着以倩,恳求到。“我永远都不会再走了,因为,我有你,小凯,你知道吗?我曾经以为,你是那样的遥不可及,但现在,我已经认定你就是我的唯一。”以倩下巴搁在王俊凯肩上,微笑着。王俊凯,你知不知道?这些年我有多想你?仿佛世界上没有了你,整个世界就没有了光彩。王俊凯,有你真好。(PS:甜文,甜文)
  • 极品邪少在都市

    极品邪少在都市

    回归都市的叶天辰本想过着平静的生活,却因一颗珠子改变了命运……学生妹、萝莉、高冷女教师、暗夜杀手都为其之动心。………………都市,掀起腥风血雨,都市我为王……顺从者,生;忤逆者,死。修真,本大少当然会。修真界因为他的到来逆转乾坤。微信:csfixiaoqi
  • 神奇小教师

    神奇小教师

    李奇当上了一名老师,但却被美艳学生狠狠摆了一道,前途黯淡的李奇却碰到了一个神奇的东西,从此生活艳遇不断,却又惊心动魄。
  • 宠妃这职业

    宠妃这职业

    穿越成东宫小妾的她,苦逼在头顶。一边是装着腹黑,实则内心暴燥的太子;另一边是仁慈在表面,暗里为打胎大队长的太子妃。忍不住滴,她摸摸肚子里的宝宝,觉得自己和孩子要怎么办,才能跳出了杯具的未来生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绯之驱魔师

    绯之驱魔师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普通高中生星银,在去打工的路上遇到了经常饿肚子的驱魔师少女,从此星银的日常变得更加不幸起来。不仅要面对正经过头的合法萝莉老师的纠缠,还要应付被驱魔师少女吃掉的经费,千千万恶魔也无时无刻不在搞事情。这样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PS:作者是个设定党,想要写一些即便只是人物设定也能吸引读者进去看的东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