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8000000059

第5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道路(2)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和领导地位,是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长期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被明确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与建设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是当前国际背景和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民主政治和法治的传统。面对复杂的国际背景和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我们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核心,集中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正确处理、协调和兼顾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在制度创新与变革、理念确立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用自己的政治权威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这个核心只能是中国共产党。不懂得党的领导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就不懂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真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会迷失正确的方向。

2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和发展动力,没有民主就不配称为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通过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最终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这样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了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保障

和民主一样,法治(依法治国)也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获得的政治文明成果,是现代国家和社会文明化的标志。党的十五大报告就已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依法治国被赋予空前高度的战略地位,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必然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进行广泛的政治参与,而这种政治参与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所需要的。另一方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必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健康发展,而一个具有活力的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所需要的。因此,始终坚持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基本保障。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然而,人民当家作主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政治原则和政治形式。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不仅要有切实可行的民主程序和民主规则,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来保证。脱离法治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离开民主的法治也不是真正的法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备条件。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归根到底要通过法制、规范和科学的程序来实现。党的领导也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和基本准则,受法律的约束和民意的支配。由此可见,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核心,依法治国是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实行依法治国,保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顺利实施,三者是辩证的有机统一。这三者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的战略和策略

战略是指政党或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全局性的方针任务,是大政方略;而策略则是指为实现战略任务而采取的手段,是计策和谋略。战略和策略是辨证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现实的国情、世情、党情和民情,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的战略和策略。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有长远的发展战略。

1要有力地促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目标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在21世纪的首要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要有力地促进这一总体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不仅如此,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也就是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政治文明就不会有小康社会,而小康社会的建成必将大力推进政治文明的发展。所以,紧密结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的首要战略。

2要保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位一体”,推动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十六大报告在阐述我们党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第一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中共中央还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均衡、协调地发展的现代化中国。

我们党从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有了经济的增长、政治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还不够,还必须重视社会建设问题。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社会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冲突加剧、动荡不安,那么,不仅现代化建设将走入误区,而且反过来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文明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加以推进。这三大文明与和谐社会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切实的政治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三大文明的建设也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社会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保证社会处于既有活力又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

3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政治理念和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政治文明建设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政治保障和推动作用。

一方面,政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素质的提高。政治生活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直接相关的,列宁将政治称之为“人民自己的事情”,孙中山将政治称之为“众人之事”。因此,人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体,理所当然的也应该是政治文明的主体,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或多或少对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施以影响。所以,必须重视作为政治文明主体的人的发展和建设。在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有现实内容的。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第1版。人的全面发展是多层面的、立体的,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要重视人在经济领域的发展需求,还应该重视人在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具体到政治方面,促进人的发展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自主和自治能力,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政治制度的完善、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政治保障和推动作用。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文明环境中,政治文明通过政治制度、政治动作的运行潜移默化地对每个人施加影响,使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观,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结构、心理模式、政治理论、行为方式的改变,从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

4要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加快推进中国在世界的和平崛起进程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明确地把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称作“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平崛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中国必将不断发展,到这个世纪中叶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另一方面,中国崛起的目的是和平的,手段是和平的,结果是和平的,性质也是和平的。在政策上,对内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尊重、保障和扩大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自由、民主和权利,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对外要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通过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平崛起是21世纪中国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国家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强大支柱,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人民政治素质的提高等政治文明的成果,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了强劲的政治动力,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中国的和平崛起必将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会使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模式更为世界所接受,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的策略取向

总结中国及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灵活的策略方针。

1勇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力求在制度、体制和机制上不断有所创新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改革创新”是当今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事物,它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既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也不能走老路,而是要勇于改革和创新。当前,我们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更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力求在体制、机制、制度上不断有所创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应该成为我们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宝。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国际舆论将中国视作正在崛起的大国,浙江省则是这个蓬勃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先行省份。本书的研究以该省为主要模本,正是基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改革在全国所处的领先地位,因为先行探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当然,聚焦浙江并非局限于浙江,本书的着眼点在于探讨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模式创新的实现途径。
  •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回顾我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我们讲这样的理论、钻研这样的理论底气足、热情高。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 儿子娃娃

    儿子娃娃

    本书是作者在援疆三年半的一个散文集,主要记述了作者三年半作为一个农委干部,下基层、访农户,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歌颂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描绘了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热门推荐
  • 三界无道帝君

    三界无道帝君

    无理而观的世界,强者为尊,对于修行者而言,残酷的世界就是强者扰、弱者低头。本养尊处优的他却遭遇不幸,在乱世之中崛起。
  • 极品阴阳先生

    极品阴阳先生

    从小学习道术的我,走上了一条坚难的路,美女的诱惑,无辜的被叛,其怪的师傅,我到底该怎么办。
  • 都市之最强武者

    都市之最强武者

    新书《寒门逆袭》已经在创世上传,请各位读者继续支持八岁那年,杨皓拜猥琐的叶老头为师,学武术,做任务,在国外积攒下大量人脉。二十三岁时,他只身回到华夏,斗恶霸,救红颜,乱江湖,终成一代最强武者!
  • 我成修罗

    我成修罗

    修罗出,杀戮起。风云变,天才现。洛云凡手掌至圣神物,修逆天之功法,融修罗之魂脉,承修罗之血。一代修罗神,这便是开始……
  • 王妃水嫩嫩:钓个王爷当靠山

    王妃水嫩嫩:钓个王爷当靠山

    她本是盗墓传人,因一次盗墓意外,狗血穿越,嫁给了东楚国位高权重的九皇叔。成亲大典上,新郎官没出现,却让她跟一条黑狗拜堂?去你大爷!新婚夜携款跑路,被王爷老公亲手从墙上逮了回来。“还没洞房就想跑?”王爷如此多骄,引娇妻王妃累断腰。“爱妃,让本王亲亲你的脸。”“滚,不要脸!”“不亲脸?那我亲嘴好了。”“……”尼玛,说好的高冷九皇叔呢?不行,赶紧跑路要紧!
  • 我若得了必把你吃

    我若得了必把你吃

    此书正在修改中、、、、她因一次意外死亡重生在未知地方,且看她如何笑傲江湖!此书正在修改。。。
  • 九天炼情传

    九天炼情传

    漫漫成仙路,天下之人,谁又能独善其身,且看我辈,笑傲九天。
  • 云上晨曦

    云上晨曦

    楼下狗吠,隔壁婴儿啼哭,扰人清梦。醒来时,恍若隔世。曾记得十年前埋藏在心底对爱的感觉。清新自然,如薄荷般清凉兴奋,也如青柠般酸涩难耐。现实冲击,尔虞我诈,身世茫茫,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然忘记爱一个人的感觉。它虽不是一见倾心却是内心深埋。它虽不是相见甚欢却是长久思念。它虽不是只言片语却是难以诉说。所以,有一天你一定能记得,我在你心里的意义,是爱!
  • 大唐平叛传(上)

    大唐平叛传(上)

    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
  •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本书讲述了感动千万人的世界名人成长故事,包括荷马、亚历山大大帝、但丁、哥伦布、达·芬奇、哥白尼、米开朗琪罗、麦哲伦、塞万提斯、培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