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6800000004

第4章 书籍的发展和演变(2)

建安时期的作家敢于正视现实、反映社会动荡局面,也有忧国忧民之心,救民水火之愿。后世凡是在创作上反对浮华、注重现实的作家,多以建安风骨为范式。

李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与汉朝一样,唐朝的前代隋朝也是个短命王朝。开国伊始,唐朝统治者总结了隋朝覆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政策,使当时的经济文化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李唐王朝,特别是它的前期,即开国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朝廷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各种思想、流派、宗教都可以自由发展和传播,佛教尤为兴盛,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成为佛教传播史上的壮举。佛经的翻译水平和印数规模也是空前的。唐王朝的统治者姓李,为了神化自己,他们追认道家始祖老子为他们的远祖,并封为太上玄远皇帝。道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尊奉。甚至在唐朝一定时期的科举事等笔记类型的小说发展为唐人传奇式小说。唐朝统治者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当时有专门学习数学的太学堂,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都得到较好的整理并出版,供学生作为教材使用。对儒家经典的整理也下了一番苦功,当时政府组织孔颖达等一批经学家,对《五经》加以疏正,编撰成书,颁行天下,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五经正义》。这说明在李唐一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也体现在了书籍的创作上。考试中,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庄子》也被列入必读书目。

为了在思想上达到一统,以便于统治,李唐王朝非常重视提倡文学,尤其崇尚诗歌,并且有文学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最辉煌时期。散文在陈子昂、韩愈、柳宗元的大力提倡下,也有辉煌成就,开唐宋八大家之先河。为了便于诗歌创作,供人们查找典故的类书和查找韵字的韵书也编纂问世。小说也由以前的志怪、灵异、逸

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当我们了解宋代历史时,就会为当时的情况惊叹。

宋代李攸撰写的《宋朝事实》中曾经记载了一段宋太宗赵光义的话:“朕每读《老子》,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这可以说是宋太宗对前代统治经验的总结,意思就是说马上打天下,而不可马上守天下,守天下需以文德教化。

基于这样的统治思想,宋代统治者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宋真宗时期,官方指令撰写的书籍就有《崇儒术论》《崇释论》等。提倡佛、儒、道三教合一,相辅相成,因此对佛、儒、道三教经典的整理都出现了空前绝后的局面。宋代统治者起于藩镇,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宋代提倡文官政治,而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靠科举制度来完成的。宋代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科举制度,这样就极大地刺激了文人读书应考、谋取功名的雄心。他们潜心学术,倾心文章,崇尚文化。因而在诗歌、词赋、散文的创作上,都出现了极为繁荣的景象。而宋代的印刷技术经过毕昇改造后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为书籍的创作和印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纵观有宋一代,凡是关乎佛、儒、道三教经典,史书、类书、丛书、诸家文集、笔记杂著、诗词歌赋,医术、药书、兵书、立法等方面的著作,都被大量编纂印行。可以说,宋代是我国书籍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元朝统治者是游牧在北方的蒙古贵族,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他们熟谙弓马,对于文化的建设,却并不热心。但在他们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后,也实行了尊经崇儒、招贤纳士、兴办学校等一系列向前代学习的文治政策,在这些政策的鼓舞下,社会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今天看到的二十四史中的《宋史》、《辽史》、《金史》尽出于此时。元代的史学,比起前代和后世,都不够发达,但是元政府编纂史书的任务却比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重。因为在元之前曾经有辽、宋、夏、金存在。如何给这四朝编写历史,曾经争论多时。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才下诏修辽、金、宋三史。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在今天的史学家看来,这些史书的质量并不高。

元代最值得称道的文学样式是元曲。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而立,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非常喜爱元曲,他搜集了许多元曲剧本,共有一千种左右。明代著名戏曲家臧晋叔选编的《元曲选》(其中选入少数明人作品)选录的元曲既富且精,又大多经过臧氏的加工整理,科白完整,并附有音释。在现存的一百五六十种元杂剧中,有很多优秀作品是依靠《元曲选》这部书得以保存和广泛传播的。这些史实足以证明元人杂剧著作之兴盛。现在我们知道的元代著名剧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廷玉、尚仲贤、郑光祖等等。他们留下很多著名的杂剧,比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郑光祖的《迷青锁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元代杂剧对明代和明以后的戏剧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书籍创作和出版的数量,几乎是以前各个时代书籍生产的总和。明太祖朱元璋一即位就颁布了一道对书籍出版非常有利的政策——1368年八月,明朝廷宣布免除书籍税。

明朝官方还编修了著名的类书《永乐大典》,这部书的出现有非常强烈的政治目的。因为明成祖朱棣夺取了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这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引起很多人的反抗和谴责。朱棣正是想借编撰大型类书的机会,炫耀文治,拉拢人心,消除朝堂和民间的不平。

《永乐大典》是一部皇皇巨著,共计22937卷,11095册,3.7亿字,用正楷抄写而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抢走、烧毁很多,现在全世界仅存四百多册。

唐太宗有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实历代开国时都非常重视对前代灭亡经验加以总结以吸取教训,于是编修前代历史成为必然,明代也不例外。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灭亡当年的十二月,朱元璋便下令编写《元史》,并说:“文辞勿致于艰深,事迹勿令于明白。”从这句话中可以得知,朱元璋非常重视历史的教化作用,要求文辞简单,事迹清晰,可以让更多的人看懂,也就扩大了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编写《元史》仅用了331天的时间,而雕刻印版也只用了100天的时间,这在中国出版史上是不多见的。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这正表明了明代书籍编修、印刷技术的娴熟。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大城市中的个别产业里出现了,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商业日益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不断增加,市民阶层出现。市民阶层对精神文化有相当的需求,为了迎合市民的需求,戏剧、小说的创作也日益繁荣起来。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中,书籍创作最大的特点是考据学类书籍大量出现,古籍整理类书籍层出不穷,表达自我思想的书籍却少之又少。

清代的学术是由明代遗民顾炎武等人开创的,他们在明朝灭亡以后,认真总结了明亡的原因。认为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空泛,不能经世致用造成的。于是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重学问、重考据、重实证、重应用,直接为后来清代朴学大盛奠定了基础。

清朝前期的康、雍、乾三朝,为了维护统治、钳制思想,连续大兴文字狱,文人为了避祸,大多谨小慎微,钻入故纸堆中,以不厌其烦的考证来远离政治,逃避现实。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清代考据学著作如此繁多,一是顾炎武等人提倡向实精神的积极影响,二是文字狱的消极影响。

与明代相似,清代也曾编写了大部头的书籍,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打着弘扬古代文化的旗号,广泛征集天下书籍。被征集来的图书待遇是不一样的: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书籍,一律被销毁,触犯清朝政治忌讳的书籍一律禁止流通。对于整本书文字尚可,个别文字有不利统治的书籍,则实行删改。所以有人说编写《四库全书》的过程是“寓禁于征”。

对于《四库全书》我们应该有个大致的了解:四库全书是部巨大的丛书,共计有三千四百余种书收入囊中,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当时共抄写了七部,这些书分别藏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后来以江南乃人文

《四库全书》是现存最大的一部丛书,许多典籍多赖《四库全书》得以传世,所以说《四库全书》对保存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所作出的贡献是无可磨灭的。但是在《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由于对当时存世的书籍区别对待,也导致大量图书禁毁,对典籍的任意删改,也对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有人说《四库全书》的编撰,既是功魁也是祸首。渊薮、人杰地灵之地,政府又组织抄写了四部,藏于南方的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当我们细看这些藏书楼的名字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多带有三点水旁,因为书籍是最怕火灾的,有了“水”则不再发生火灾。位于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因为曾有“水漫金山”的传说,就不再需要“水”了。

同类推荐
  • 小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小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小学生为何读经典?小学生怎样读经典?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精彩呈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执笔,教你通读、系统地读《论语》,读出新意,感悟成长,与经典携手相伴相行。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莲花的盛宴

    莲花的盛宴

    “莲花”为“佛陀”的象征。本书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摩崖造像群为蓝本,抓住其造像“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从宗教、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选取40龛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进行解读和阐释。
热门推荐
  • 魔法星云

    魔法星云

    某一个星云中,源于上古时代诸神之战的遗落,诸多阴谋、乱局却在几千年后展开。外族的入侵、渐清的暗局、战火的衍生、战力的飞驰,在超越生与死的间隙、在厮杀中渐渐明了心中的追求。在灭族与被灭间彻悟,在权利与名利的交错下纵横,在末日宣言的笼罩下,使对神的祈祷灰飞烟灭。唯有他们的信念,照明前路……
  • 我的生只为爱你

    我的生只为爱你

    一直生活黑暗中的他却爱上了活泼开朗的她,一个心灵纯净的她,是爱亦是恨,是喜亦是悲。只记得他一直生活,一个心灵纯净的她,是爱亦是恨,是喜亦是悲。只记得他说:“舞儿,等我,今生今世无法给你幸福,来世我定付出我所有给你幸福。”说:“舞儿,等我,今生今世无法给你幸福,来世我定付出我所有给你幸福。”当花儿飘落,当白雪飘零,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
  • 圣世无道

    圣世无道

    枪出如龙,生生不息,九千大州,星辰八域,荒劫傲界天若弃我我便逆天
  • 鬼如来

    鬼如来

    他是武林中的成名剑客,是剑神传人。但他嫉恶如仇,逢魔必杀。可是造化弄人,他遇到了活在传说中、本不该出现在人间的魔。这是真正的魔头。如此仇视魔的他,最后却入了魔……
  • 从今天起拯救世界

    从今天起拯救世界

    资讯统合思念体签约英灵,为了偿还英灵附身的债务,主角选择了打工进行还债……为什么任务一定要这么高端啊!就不能来一个比较简单点的吗?任务:【恢复大地的安宁和和平】、【修正世界线】、【拯救世界意识】、【杀死丧失英雄】、【无限危机】……
  • 继承者的千万新娘

    继承者的千万新娘

    只是主持了一场富豪的节目,她却意外沦为他的猎物。面对妹妹和男友的背叛,她心灰意冷,转身嫁给了他。一个离了六次婚,受过严重心理创伤的豪门继承者。原本是一次各取所需的婚姻,可他时而冷酷、时而温柔,让她越陷越深……就在她误以为他真的爱上她的时候,他却轻蔑一笑:“孩子打掉,你,立刻从我眼前消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惹到小公主:殿下别撩了

    惹到小公主:殿下别撩了

    她是世界第一皇室的小公主,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长得极为妖孽,是世界第一美人儿。性格优雅又不失华丽,可爱又不失萌哒,调皮又蛮横的时候却让人讨厌不起来,但是,一次偶然,她竟然穿越到了古代时期的一个绮梦国。变成了公主殿下,遇到了蛮横霸道的修楠王爷,该怎么办呢?而后,领国奇影国的王子慕名前来提亲,又该任何?
  • 当我残乱的生活,只剩回忆

    当我残乱的生活,只剩回忆

    很想无忧无虑回到以前,可惜回忆只是回忆。
  • 器与灵

    器与灵

    灾难过后无元气的另类修真环境,科技与修真的完美结合,古老家族的天才后代如何改变现状,解决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