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通道出现的八百年以后,古中国便进入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唐开元四年(716年),南北商品流通日益频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遇负之以背”的古道与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已很不适应了。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因病告归祖籍始兴,路过梅岭见“峭险巉绝”,便向唐玄宗建议开辟岭道,改善南北交通,以充分利用岭南的“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达到“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的目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唐玄宗的赞同。张九龄奉诏开凿岭路,选择了一条由大余到南雄距离最短的路段,并动用大量民夫,将坚硬的花岗岩山体凿下去二十多米。前后用了两年的时间,三十华里的路面宽一丈“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梅关古道变成了可并行两辆马车的大山路。从长江水系转入浈江,进入珠江水系,旅人只需骑马行四十五公里陆路即可。“马背九十里,坐而致万里。”四通八达,快捷无比,指日即过万里的距离。
(3)宋
自张九龄开通梅关古道以后,历代都对这条古道的维护极为重视,曾经多次进行修铺和种植树木。较大规模的有宋嘉祐八年(1063年),广东转运使蔡抗与其胞兄蔡挺(时任江西提点刑狱公事)商议,分别修筑各自所辖境内路段,补种松、梅,立表梅关。宋代知军蔡挺设立梅关后,大庾岭驿道便改称为梅关驿道。时人余靖于是有《通越诗》:“峤岭(大庾岭也称峤岭)古来称绝徼,梯山从此识通津。”并说:“蔡学士兄弟新砌,岭路相接。”宋元丰二年(1079年),王巩记过岭情况也说:“庾岭险绝闻天下。蔡子直(抗)为广东宪,其弟子政(挺)为江西宪,相与协议,以砖铺其道,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南北三十里,若行堂宇间。每数里置亭以憩客。左右通渠,流泉涓涓不绝。白梅夹道,行者忘其劳。予尝至岭上,仰视青天如一线。然既过岭,即青松夹道,以达南雄州。”记叙了古道上悠然自得的景象。这条宽阔、安全的梅关驿道,年年月月载负着千人万马,到了明清两代,它的繁荣达到了顶峰。
(4)明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南雄知府郑述征集民工,用鹅卵石、花岗片石铺砌岭道、路面长九十余里,并在道旁补植松、梅。明正德年间,广东布政使吴廷举也很积极补增路松,自称“十年两度手栽松”“种提青松一万株”。直到明末清初,岭道历经八百多年,兴旺不衰,且古松夹道,形如虬龙,“官道虬松”即成雄州一景。有人咏梅关古道岭松云:“郁郁凌云气,岩岩耸壑材”“不风能避暑,即雨亦衔杯”。由此可以想见,那时古道两旁的虬松是何等的高大、茂密。而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也在他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描述了他过庾岭梅关时见到的景象。随着粤汉铁路、雄余公路的开通,梅岭古道完成了作为南北主要交通孔道的历史使命。
3.三十华里古道只剩八百米
清朝末年,随着海运的发展、五口通商和铁路的开通,梅关古道才逐渐冷清。近百年来,粤汉铁路、(南)雄(大)余公路先后开通,梅关古道已为现代交通线所替代,失去了古时南北交通孔道的作用。曾经绵延三十华里的古道,今天只剩下短短八百米。幽幽古道,以卵石垫硬路面,不再有车辚辚、马萧萧的气氛。沿着古道慢慢往上走,只见两旁的山壁郁郁葱葱,岭顶上,耸立着一方巍峨的城关,广东与江西的省界,便在这城关的中央。但是,即使始建于宋代嘉祐年间的梅关尚存,明代古道遗迹尚存,但如今驿道萧条,水运萎缩,大余城本该随此一损俱损,从此败落。只是此地虬松挺立,寒梅怒放,仍不失为一旅游胜地。不少游人纷纷到此,或攀关、或踏道、或寻梅、或赏松;或念先人之艰辛,或发思古之幽情。一个偶然的发现又使大余比以前更火暴、更富贵。1882年德国牧师邬礼亨在大余县发现了钨矿,从此江西大余因拥有世界最大钨矿而闻名于世。大余钨矿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光明和财富,同时也使梅关驿道的人文资源得以传承。
4.古道故事多
梅岭古道上有一座半环形的仿古建筑——驿站。驿站是古代为过往的驿使、官员提供休息和换马的场所,也是供文人学士饮酒作诗的地方。但这座驿站却大有来历。宋朝时苏大学士被流放到岭南做官,后来遇上天下大赦继而返回江南,路过这梅岭驿道时,就曾在这驿站里喝过青梅煮的酒,挥笔写下咏梅诗《庾岭红梅》,传为古今佳话。驿站的后面有一个“倒马坑”,是用来掩埋长途跋涉运送货物累死的马匹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著名诗句,讽刺了唐明皇宠爱的杨贵妃。因为她喜欢吃岭南荔枝,皇帝就诏令八百里快骑将新鲜的荔枝从岭南飞马传送回长安以博贵妃欢心。而据说岭南荔枝就是经此驿站飞传长安的,所以这里更是成了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悼古伤今的极佳去处。现在的驿站则是按照客家的围屋结构重建的,是观赏梅花的好地方,也是风景区里休息、娱乐、购物的主要场所。
古道上有一棵苍郁的参天古树,下面立着的一个石碑上写着“东坡树”。想必是苏东坡过梅关时亲手栽种的。立此碑是为了纪念曾数次经过这里的苏东坡。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惠州,经过梅关时住了三年,62岁时,又被贬到儋州,三年后徽宗继位,才奉诏内迁廉州,他再次经过梅关古道北上,登梅岭,心潮难平,道路两旁遍布客栈饭庄、酒肆茶坊。可是再热闹的场景也无法舒缓他寂寥的心情。据说,他两次在岭南古道旁的茶店里饮茶时都遇到一个老人,并一见如故。老人盛情款待,苏东坡为自己晚年他乡逢知己而深感欣慰。东坡无以为报,就作诗《赠岭上老人》:“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而后来在同样的地方又见面时,喜悦之中再次赋诗一首:“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梅国”是古代大余的一个美称,“梅国”之称来自于南安太守赵孟适。1268年,即南宋咸淳年间,新太守赵孟适久闻梅岭梅花之名,上任后便到梅岭观赏梅花,此时正赶上腊月,鹅毛大雪、梅花绽放,白雪覆盖的梅岭茫茫一片,分外妖娆。面对此情此景,赵太守当即亲手题写下“梅花国”字匾,后人便把大余简称为“梅国”。在梅岭为数不多的古迹之中,还有一块长2.7米、宽0.6米的石碑,上面书写着四个字“重来梅国”。这块石碑是清朝太平天国运动在大余活动的见证,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天国出现“天京事变”,由于上层领导之间相互猜疑引起了大分裂。翼王石达开遭天王洪秀全排挤后,率十万精锐太平军逃离南京回到广东。1863年石达开转战江西,派贤王李士贤强攻大余县城,紧要关头时竟天降大雨,太平军无法穿越章江导致攻城失败。刘胜祥是当时守城的清军将领。第二年,太平军再战大余时,守城清军十分强大,仍然未能攻破,就主动放弃离开。清军守将刘胜祥因阻击太平军有功,被提升为清军总兵,执掌兵权。进京做官几年后,刘胜祥来到大余巡视,故地重游,心情很愉悦,随即叫人拿来笔砚,写下了“重来梅国”四个字。
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在梅关留下了许多赞颂梅关的清丽词句和佳作名篇。为了不让这些珍贵的诗词流失,1996年,大余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几十首诗,请当代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书写雕刻成碑,建成了梅关诗碑林。如今驿道两旁建起的“梅岭诗碑林”,是一幅将历代名人的诗作和当代书法家的艺术融为一体的杰作。梅花诗碑园第一首是明代书法家张弼所写的《自题红梅诗》“去年南郡赏元宵,歌舞声中度画桥,烂漫新诗谁记得,红梅云落路遥遥。”张弼是明成化二年的进士,曾在南安府做知府,在江苏太湖畔与朋友赏梅时想到在梅岭赏梅情景,即兴写下这样一首诗。碑林中还有一首是南宋时期著名爱国民族英雄文天祥所写的《南安军》。1278年,文天祥率领义军在广东省的五坡岭抗击元军,由于力量悬殊,文天祥兵败被俘。元军统治者赏识其才学、正气,想引诱他投降,为己所用,于是就把他从广东押往北京。文天祥的家乡就在庐陵(今江西吉安),经过梅岭时,他希望自己能够终埋故里,便从梅岭处开始绝食。然而天不遂人愿,被押解的元兵发现,强行逼他进食。这首诗中的“饥死真我志,梦中行采薇”体现了他的浩然正气。梅关,每一道风景都让八方游客陶醉。
5.梅关古道与南雄经济的发展大余县与梅关一直是共荣共衰的,赣州市也与梅关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古代,这里是中原通往我国重要对外口岸广州的唯一道路,人们要出口的丝绸、茶叶、瓷器,进口的香料、玻璃、化妆品都必须经过这里。由于这里山路陡峭狭窄,货物运输必须全靠肩挑背扛,难如登天,不知当时有多少挑工葬身于此。梅关建成后,大余成为出口商品和进口货物的中转站。简单的加工业越来越多,饮食服务业随之蓬勃兴起,储藏运输业更是非常繁荣。
唐朝时期经济空前发展之后,对外输出瓷器、丝绸、茶叶等特产,除了北方“丝绸之路”到达西亚、欧洲之外,还有就是通过水运,由长江到达赣江,溯章江再来到大余梅岭脚下,然后经由挑夫经过这条古驿道送往广东南雄,最后由浈江、珠江运往海外。梅关古道的开通就是为了当时唐朝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古代,这条驿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经济大动脉作用,有人更是形象地把这条航路称为“水上丝绸之路”。“南通百越,北控三江”——充分体现了梅关的重要地位。自从唐代宰相张九龄开辟驿道以后,梅关沟通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三大水系。直到鸦片战争之前,这条古道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随着沿海港口的逐渐增多,大余县城一度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又有了飞跃的发展,运输任务的不断加重,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使得县城的领导发现,这条古道并不是再也没有用武之地,“第二次繁忙”也呼之欲出。于是,他们和岭南的广东“邻居”合作,联手维修和扩建了这条古道,引来了大批的车辆。萧条了多年的梅关古道又显得生气盎然、生机勃勃。大余产钨,世界闻名。早前这里虽有丰富的钨矿,可一直藏在深山之中,就是有人知道也无法开采,运不出去的钨,毫无“用武之地”。在交通贯通之后,这里陆续建起了四座钨矿厂,成为世界上产钨最多的“钨都”。就像众多交通落后的山村一样,这里虽然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可过去运输困难,不能变成商品。而现今,政府的扶植加上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对产品进行深加工,而且雇用专人远销到全国各地,很快就使一批农民致富了。随着梅关古道的拓宽畅通,大余的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也日益增多,从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智慧,并逐步利用现代化手段组织生产,更是有一些能人由过去的“打工仔”一跃而成为赫赫有名的“现代企业家”。
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通过梅关古道输入进来的智慧和文明,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更显得弥足珍贵,并且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大余人。而他们也在困境中发扬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一门四进士,叔侄两宰相”的美谈也是出于此地。据说宋代大余有一户姓戴的人家,一个农村妇女带领着几个孩子过日子,生活十分艰苦。可是这位母亲十分坚强,一生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就为了供儿子读书,供孙子上学。子孙们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以苏东坡、程颐、程颢为榜样,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读书中自信、自强、自立。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一家出了四个进士、两个宰相,这段千古佳话流传至今。今天,这里的书香气息仍然非常浓厚,孩子们读书刻苦勤奋,都有各自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