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7600000052

第52章 格律之美(25)

人非生而知之。再聪明的人,如果不读书,仅凭自身的亲历亲闻,能有多少见识?常听人说某处有神童,未曾入学,便会心算加减乘除,很大的数目也能一口清。这当然很难得,但如果沾沾自喜于此,而不去接受系统的教育,成年之后也就“泯然众人矣”,那点小聪明,只能用来算算柴米油盐豆腐账,而根本不可能涉足高等数学。智商不等于智慧。智慧,至少应该包括智商和知识两个方面,而人类的知识,绝大部分还是要从书本获得。我曾用一则谜语“考”过许多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打一当代著名演员。很遗憾,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我只好说出谜底:李默然。对方不服,还反问我:“怎么会是李默然呢?”其实,这则谜语涉及的典故并不算生僻。李白诗兴勃勃地登黄鹤楼,却见楼上已有崔颢题诗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于是李白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胸中的诗意已被崔颢说尽,这位姓李的大诗人“默然”了,谜底谜面扣得严丝合缝。但是,如果您压根儿没读过崔颢的《黄鹤楼》,也没听说过李白登楼的典故,上哪儿猜去?猜它八十年也猜不出来!

“学而后知不足”,“开卷有益”,这是我们自幼接受的信条。不过,近年来我也遇到相反方向的烦恼。从报刊广告中得知新出版的某某书好得不得了,待拿到手里(赠阅的或购进的),充满期待地先睹为快,却大失所望,只好丢进废纸堆。这不由得令人想起辛弃疾所说:“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诗人的牢骚语,固然不必字字当真,“全无是处”倒未必,只说“古人书”也有失片面,今人书又如何呢?辛弃疾所处的时代,印刷、出版行业远没有现在发达,他也没有见到如今这么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文化垃圾,不然,当会又有说词的。面对书房里堆积如山的旧书,以及源源不断涌来的新书,我在想,人生这么短暂,书是读不完的,只能有所选择地读。选择的标准就是有用,无论是资料性的实用价值,哲理性的启迪价值,艺术性的欣赏价值还是娱悦性的消遣价值,总之要有一点用的才留下来,沙里淘金,其余一概扔掉。我不是版本收藏家,只读有用的书。开卷未必有益,要懂得选择,懂得舍弃。一部电影,如果头十分钟不能吸引你,就不愿看了;同样,一本书,如果头十页毫无趣味,也就不必看了。无用的书,扔掉毫不可惜。

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扔书,我的书房是流动的。

(发表于2006年12月11日《京华时报》、12月16日《北京晚报》、第12期《中国政协》,转载于2012年第8期《秘书工作》)

明日黄花蝶也愁

“黄瓜菜都凉了”,是北京人口语中常用的一句话,比如,甲对乙说:“别着急,等我回来,这事儿一定给您办成!”乙说:“等你回来?嘁,黄瓜菜都凉了!”意思是:晚了。这句话,我怎么听怎么别扭,总觉着实在毫无道理。要形容“晚了”,自有生动贴切的比喻,为什么非要说“黄瓜菜都凉了”?要知道,无论北京方言,还是规范的普通话,都只有“黄瓜”,而没有“黄瓜菜”这个词,其他地方的方言中好像也没有,那么,它是怎么被生造出来的?而且,黄瓜作为蔬菜,常常是生吃或凉拌,本身就是“凉”的;当然也可以炒着吃,但是如果炒出来不及时吃,任何菜放久了都会凉的,又岂止黄瓜?为什么非得用“黄瓜菜都凉了”来形容“晚了”?

今试解其谜。

我猜想,这个“黄瓜菜”恐怕是个变种,它本来是“黄花菜”;而“黄花菜”也是个变种,本来是“黄花”。但这个“黄花”却已不是“黄花菜”了,在古诗文里,“黄花”专指菊花。如相传为王安石所作的咏菊诗:“昨夜西风过院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李清照词《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醉花荫》:“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现在让我们来看苏轼咏菊的名句。《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末句“明日黄花蝶也愁”,在他的诗《九日次韵王巩》中也曾用过。此诗此词,都作于重阳节即夏历九月九日。“黄花”,当然是指菊花,古代有重阳赏菊的习俗。“明日”,指重阳节第二日,即九月十日。“明日黄花蝶也愁”,是说如果错过了重阳赏菊的最佳时机,待节后再来,花已凋谢,蜂蝶也无兴趣了,以此比喻过时的事物。当然,这是诗人夸张的说法,九日、十日只有一天之差,花不至于残到这种程度。唐人郑谷就说过:“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后两句说的是实话,花未必一夜衰败,是人的心境不同了。第一句给了苏轼启发,由“节去蜂愁蝶不知”升华为“明日黄花蝶也愁”。

最要紧的就是“明日黄花蝶也愁”这句话。若给以最简洁、最通俗的解释,它的意思就是“晚了”——这不恰恰和“黄瓜菜都凉了”是一样的意思吗?

结论已经有了:“黄瓜菜都凉了”正是从“明日黄花蝶也愁”演变而来。只是因为苏学士的诗句太雅了,老百姓囫囵吞枣,难以消化,遂以讹传讹,先是把“黄花”变成了“黄花菜”,后来又变成了“黄瓜菜”。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误会,大约那个“蝶”字也有一定的连带责任,它不是和盛菜的“碟”同音嘛!于是东坡居士的“黄花”终于变成了一道“黄瓜菜”,被盛到“碟”里,你要是来晚了可不就“凉了”嘛!

想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雅俗之间的沟通竟如此之难,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文字中,这样的阴差阳错不知还有多少!

附带还要说一句:“明日黄花”这个成语至今在书面语中仍然存活着,只是常被用错。我曾不止一次在稿件中使用“明日黄花”,待刊登出来发现已经编辑改成“昨日黄花”,人家好心地认为是我写错了,过时的当然是“昨日”,怎么能是“明日”呢?所以要帮我“改正”,而不知此典出处,更不明白东坡先生此处所用的“时态”——权且借用英语的“时态”概念——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将来时”,有什么办法!

(发表于2004年10月25日《人民政协报》、《诗书画》2004年卷)

野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如此歌颂“原上草”即野草,除去人们在时常引用时所引申的其他意义,他原本歌颂的便是野草的旺盛的生命力。

而人们并非都是这么喜爱野草。比白居易早得多的东郭先生在被狼欺负了一回之后就发愤写了一篇文章:《除恶务尽,斩草除根》。其实他受的那番委屈和野草完全无关。因为老先生没法儿找狼报仇,只好拿野草出气,在他之前或者之后,也还有人时不时地跟野草过不去,比如屈原大夫就总把香草比作美人,把荆棘比作奸佞,荆棘也是野草。野草的名声总不大好就是了。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每当学校当局要我们“大搞卫生”,便总少不了一项:拔草。当然是拔野草,把房前屋后、路边、操场四周的野草坚决、干净、彻底地消灭之,直到眼中不见绿色,才算完事儿,鸣金收兵,英雄似的。

现在再说二十多年之后。我不知道如今的学生们是否还在星期六下午奉命向野草发动进攻,但我家门前的草坪却是每隔不久就被洗劫一回。

说起来,那草坪也是怪可怜的。自从十多年前盖了我们居住的这排高层建筑,就有了门前的草坪。里边种的草,据说是花了很多钱从外地买来的优良品种。园林工人一撮一撮栽下去,还时常来浇水啦什么的,很用心。但不久就被孩子们踢球捉迷藏踩得一塌糊涂,于是就采取了防卫措施,在草坪周围装上铁栅栏,并且插上“严禁践踏草坪,违者罚款”的牌子,以示神圣不可侵犯。

但那草很不争气,受着这般如独生子女似的保护,却仍然长不好,过几天就死了一片,剩下少数幸存者,像癞痢头上的几撮黄发,挺不好意思。园林局是铁了心的,不活,再栽。于是再栽再死,再死再栽。这场战役打了十几年,草坪仍不见起色。我看园林工人早就不耐烦了,只是拗不过领导,所以只好不厌其烦地重复无效劳动。

就在他们无可奈何地伺候这不识抬举的草坪的时候,野草不声不响地长起来了。先是在铁栅外边,然后侵入其内部边缘地区,后来索性登堂入室,填补“癞痢头”的空白了。而且后来居上,比人工栽的草高出一大截,繁茂无比。

这当然是不可容忍的。园林工人奉命拔草,就像我们当年奉命拔草一样。但拔了之后没几天,野草又冒了出来。于是就重复我们在二十年前打过的旷日持久的战役。因为拔了再长,这仗就总也打不完。

亚运会前夕,园林工人推来了剪草机,要把草坪修剪整齐。无奈野草已成气候,和“正式”的草混为一谈。分不清谁该拔,谁该留,而且时间紧急,容不得慢慢地选择,园林工人便干脆囫囵吞枣,排头推去,推成了小平头儿。野草们竟然侥幸混进“正式”行列,为亚运增光添彩了。

野草们当然无意和园林工人以至园林局过不去,它们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草,却有的受百般优待,有的却一定要被“斩草除根”?而且,除也是除不尽的,野草的生命力远比那些备受青睐的草强盛得多。

我每天从门前经过,有意无意总要看一眼草们。不管是什么草,它们在我眼中是平等的。绿色的生命,人类的朋友。它们给予人类的好处,除去科学家们所说的那些之外,还有许多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大话都不去说它,单单“映阶碧草自春色”,“朱雀桥边野草花”的自然趣味,有何不好?

(发表于1992年第1期《绿叶》)

燕雀之志

冬日,一只小麻雀不知怎么地误入了居民楼,见人影憧憧,危机四伏,立即明白了这不是它待的地方,赶快逃走!它向楼道的窗子飞去,却“咚”的一声撞在什么东西上,如坠石般落了下来。于是更加惊慌,再次奋起,冲飞,仍然是那个结果,“锵”然有声,坠落在地。再三,再四,都是以冲锋开始,以失败告终。它实在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明明看见那一方明净澄澈的天空,却飞不出去,总有一种看不见的硬邦邦的东西在阻挡它,好似妖术魔法,那是什么东西呢?以麻雀的智力,很难弄懂人发明创造的那种玩艺儿:玻璃。于是可怜的小东西为了逃生就坚持不懈地以血肉之躯反反复复地去撞玻璃。当然,它最终也没有撞开,只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伏在楼道里的水泥地上喘息,积蓄力量,以求一逞。

这情景,恰巧被我遇见。我从楼道里经过,看见它正在那里喘气。见有人来,急匆匆又要起飞,却已经没有了力气,于是,“束手就擒”,做了我的俘虏。

我的举动不应受到谴责,因为我丝毫不想加害于它。在这朔风呼号、万木萧索、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我为这鸟儿顿生同情之心。北京城虽有广厦千万间,却没有它做巢的地方。北京城虽有诸多品味佳肴美馔的好去处,却不是为它准备的。它所要求的其实不过几粒谷物甚或草籽而已,但北京没有农田,供观赏的草坪在冬天也已是草枯冰封,觅食很难了。回想我们在“除四害”的时代,对麻雀“全民共诛之”,赶得它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后来科学家说麻雀每年吃掉多少多少害虫,有益于人类,这才又为它“平反”,从“耻辱柱”上卸了下来。想起这段历史,面对着这只小麻雀,觉得挺对不起它似的。所以,我“捉”鸟其实是爱鸟。昔日那些喜爱“放生”的和尚、居士以及做出仁爱之态的帝王之类,不也是先捉了鸟再“放生”吗?即使是当今“保护动物协会”的什么人,也会先救护它,然后再考虑安置它的出路。

我顺理成章地把小麻雀带回家来。当然,除了以上人道主义的考虑之外,还有一个很实际的目的:我的小儿子非常喜欢小动物,这正好可以做他的玩具。

儿子果然像得了宝贝那么高兴,立即把家里的铁丝笼找出来,供麻雀居住。那笼子是以前为养鸽子而做的,以两个铁丝文件筐对扣而成,还做了开阖自如的门,这是孩子的爸爸的手艺,他为满足孩子的乐趣舍得花时间做这些事。但这笼子的网眼儿太大,麻雀装进去,很容易钻出来,因此我们不得不再加以防范措施,用一根细绳儿缚住了它的腿,拴在笼子里面。麻雀即使钻出笼子也无法逃走,在它扑棱棱地寻找脱身之术之时,人已经闻声赶到,把它重新塞进笼子里去。

儿子非常珍爱这只小东西,为它在笼子里备了水,还专门买了小米来,供它膳食。一家人像争睹什么稀罕物,蹲在笼子前,看它吃食。

然而小麻雀却不为所动,大义凛然,宁肯忍饥挨饿,也“不食周粟”,视死如归,有伯夷、叔齐之气概。

儿子很着急:“小麻雀,你吃啊,吃啊!不吃东西会饿死的!”

他爸爸说:“养麻雀只能养没出窝的幼雀,成年的就难驯化了。你看,你看,它在生气呢,就这样不吃不喝,活活气死!”

那语气之肯定,表明他在儿时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

我却不大相信它真的会“绝食”到底。一只小小的麻雀,在它饥肠辘辘之时能够抵御近在嘴边的美食诱惑吗?

当晚,我们把笼子放在饭厅里,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就听见儿子悲切的喊声:“妈妈,不好了!麻雀饿死了!”

我一惊,赶紧跑过去,只见麻雀仰面躺在笼子里,两只小爪儿静止地蜷缩在肚子上,果然是死了!

孩子的爸爸叹息着说:“怎么样?我说养不活就养不活吧?”

他的理论得到了证实。

我懊悔自己好心办了这么一件坏事,害了这小小的生命。默默地打开笼门,伸手去拿这只死雀,想找个地方把它埋掉。

谁能料想,就在我的手触到麻雀的一刹那间,它突然扑棱棱窜跳起来,要趁此机会夺门而逃!

儿子破涕为笑:“噢,它没死,没死!”

我却大吃一惊,小小的麻雀竟然会想出这么高超的骗术,“装死躺下,以待时机”!

孩子的爸爸颇有些尴尬,他的“老经验”和面前的新问题完全对不上号。

有我们三人重兵把守,麻雀的这次“越狱”当然没有成功,结果是使我们更加防范。

又过了两天,麻雀仍然是那种绝食姿态,但也并没有饿死。它的体内究竟贮存了多少营养,可供如此消耗?我也有些不安了。但因为忙,也没有时间老是注意它。一次,我无意中经过笼子旁边,竟然看到它正在啄食小米!心中不禁暗笑:看来,你的“英雄”行为也是很有限度的,这不就乖乖地就范了吗?

然而,就在这时,麻雀发觉了我在注视它,便立即停止进食,重新掉转头,闭上眼睛,卧在笼底,作宁死不屈的绝食状。

它“饿”而不死之谜被揭开了,原来它在对人采取两面派策略,既要保证自己不饿死,又要保持自尊,顾全面子。既然如此,我便放心了,嘱咐儿子和家人,给它留个时间吃东西,不要惊扰它。

如此几天过去,小麻雀安然无恙地活下来了,看来它的伎俩已尽,只好接受了这种牢笼中的生活方式。想必它也明白:这比它在外面栉风沐雨、食宿无着、担惊受怕要舒服得多了,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只小鸟嘛,除此之外又有何求呢?从此,我们也就心安理得,虽然它腿上的细绳儿松动了,也不再过问,由它去。笼子也由原来放在饭厅改为放在阳台上,除了添水、添米之外,尽量不打扰它。

同类推荐
  •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当代中国工人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譬如19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诗歌基本是缺席的,在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中也难觅其踪影。这部诗集的作者是这样一批特殊的工人,如巷道爆破工陈年喜、酿酒工人绳子、失业不久的薄膜厂流水线工人乌鸟鸟、炼钢厂工人田力、建筑工人铁骨、农闲时的锅炉工白庆国、十四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在大地深处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以及不久前堕楼辞世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
  • 悲剧的人生(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悲剧的人生(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山中杂记

    山中杂记

    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是散文,她的散文常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母爱和童真的内容占重要地位,她的散文文笔清倩灵活,清新隽丽。《山中杂记》就是用孩子般的天真、固执、极端的语气,谈“海”与“山”的比较,从颜色,从动静,从视野,从透视力,力争“海比山强得多”,甚至诅咒发誓:“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而对于诸如颜色的感受与思索却又是成熟的,在颜色的议论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的、历史的,甚至心理学的内容,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完全是现代的,文中描写“海”的文字,最能显示冰心的散文艺术个性。
  •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中国作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十几年中作品被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以及试卷,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本套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活在珍贵的人间》为励志卷,由爱与会爱、财富品质、眼睛里探望他的祖国、活在珍贵的人间等等,篇篇角度不同,视觉独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励志的散文选。
  • 看法

    看法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热门推荐
  • 千华佛女

    千华佛女

    三年,镇国公府惨遭灭门,孤女被皇帝迎回封为平安郡主?三年时光,冷漠渐退,棱角被佛光磨平。皇帝大寿,孤女初展风华却又锒铛入狱。行刑之际,却有人力挽狂澜,然后纳她为贱妾?以为良人,不过太子多看一眼便又被拱手相送?千华低笑,毅然甩掉那人紧握的手,转身走入太子府。
  • 执天仙灵辰

    执天仙灵辰

    天旋之地强者存,王者之境掌苍生。纵有万死心何惧。唯惧此情无绝期始到情终天做梗,我意执天终团圆。我林辰一生为情而战,为情而死,阻我与妻团圆者我必诛之!
  • 一个人的华尔兹一个人的伤

    一个人的华尔兹一个人的伤

    一个人的华尔兹,拥有两个人的回忆一个人的华尔兹,拥有两个人的苦涩一个人的华尔兹,拥有两个人的秘密一个人的华尔兹,拥有两个人的思恋一个人的华尔兹,拥有两个人的心动一个人的华尔兹,舞不出两个人的甜蜜一个人的华尔兹,舞不出两个人的爱情一个人的华尔兹,舞不出两个人的脸红一个人的华尔兹,舞不出两个人的青涩一个人的华尔兹,终究舞不出两个人的过往一个人的华尔兹再美,也是不完整的华尔兹一个人的华尔兹,是缺少灵魂的华尔兹樱花的飘落,注定是一个悲伤的季节又是一个樱花开放的季节。
  • 霸道总裁:明星粉丝你逃不掉的

    霸道总裁:明星粉丝你逃不掉的

    “你说过你爱我,很爱很爱,那我们就在一起。不管你是我的粉丝,你想吃什么,我们一起吃,你要去世界的角落,我随你。不管我们同为演员。我们只是你我。”“不管流言蜚语,陪在你身边就足够。”两人相视,甜蜜四溢。
  • 逆天神榜

    逆天神榜

    深受内伤,经脉受损的赵易寄居在外祖父赵家,不断地被排挤,被冷眼相对促使主人公不断由弱到强的转变启蒙,最后征寻着自己强者之路的不朽与传奇。
  • 圣域武神

    圣域武神

    九星连珠日,草根少年楚昊意外吸收魔帝灵魂,得《吞魔天经》,炼魔修神,逆天改命。昔日底层蝼蚁少年,横扫八荒,娶妖族公主,灭古魔族,雄霸天下,功盖万古,成绝世传奇!PS:圣域官方Q群:486937482,欢迎大家!
  • 清末枭雄07

    清末枭雄07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华。中华大地持续半个世纪的乱战由此而始,神州满目苍夷。这一年,穆正阳带着二十一世纪最尖端的军事科技,怀揣着希望和梦想而来,誓要为这个苦难的国家和民族带来光明,打下一个无敌的中华帝国,让华夏民族的荣耀传遍四方。
  • A Monk of Fife

    A Monk of F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夫人太绝情

    夫人太绝情

    她是隐士宗门的圣女,愿以生命为代价只为情留,她冷媚却又多情。她是武神大陆蓝家嫡女,拥一身绝学叱咤风云,高冷无情却成为别人手中的亡命棋子。当她降临在他的身上,昔日的脑残天才将要闪瞎多少狗贼的眼?当她遇上他,一句誓言她成他的妻。当她遇上他,一块裹胸布她成他的妾。你当老娘是死的啊,你说嫁就嫁。拿着二十一世纪新女性的姿态挑战武神大陆的骚年。呐?还是且行且珍惜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级血统

    神级血统

    冷睿天,一个普通的学生,因为和吸血鬼伯爵重名,误被血族放到血池中,从此开启了一段寂寞无敌的人生。